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治疗母乳性黄疸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4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就诊足月新生儿200例,2.5 kg〈体重〈4 kg。诊断标准:(1)均为单纯母乳喂养儿。(2)皮肤黄染出现时间为4~7天,并逐渐加深,持续不退>2周。(3)黄疸以轻、中度为主。(4)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精神及饮食好,生长发育正常,肝脏无肿大,肝功能正常,无白陶土样大便,并排除其他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感染、溶血症等因素。(5)停母乳后48~72小时,黄疸明显消退,再哺乳又加重。  相似文献   

2.
陈丽  王鸿娟 《贵州医药》1996,20(3):175-176
母乳是婴儿天然的营养品,纯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随着母婴同室的建立,母乳喂养率已逐渐提高。本文对我院1993年成立母婴同室后的88例足月正常新生儿从出生到生后7天内进行体重监测,以观察母乳喂养儿的生理性体重下降情况。是对象及方法1.1对象观察组为本院1993年10月~12月分娩的孕周≥37周、体重>2500g,阿氏评分≥8分的88例正常新生儿,其母亲无严重妊娠合并症和急慢性疾病。其中男42例,女46例;经明道分娩(包括顺产及产钳助产)52例,剖宫产36例。经阴道分娩者生后半小时内开奶,剖宫产生后立即皮肤接触,2小时开奶,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产妇母乳不足时采用不同喂养方法添加牛奶与提高母乳喂养率的关系。方法剖宫产产妇120例,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母乳不足时添加牛奶,用小勺喂哺;实验组产妇母乳不足时添加牛奶,用简易哺乳辅助装置喂哺。结果术后3d后实验组有效吸吮次数比对照组多,母乳喂养率比对照组高。结论产后母乳不足时,用简易哺乳辅助装置喂牛奶,能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4.
母乳性黄疸的主要特点是新生儿母乳喂养不久即出现黄疸。既往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一旦确诊为母乳性黄疸即暂停母乳喂养,配合光疗治疗,但是往往使后续母乳喂养困难度增加,增加喂养成本及肠道感染率。我院自2000年以来,对母乳性黄疽的新生儿采用继续母乳喂养、口服苯巴比妥有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妈眯爱)配合光疗的治疗方法,基本解决了治疗结束后母亲继续为婴儿哺乳的问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对产后泌乳的影响。方法140例硬膜外麻醉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各70例。镇痛组术后施行自控镇痛,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术后6~8h肌内注射盐酸哌替啶)镇痛。观察2组术后24h内母乳喂养情况。结果镇痛组24h内泌乳及24h内哺乳次数≥10次的产妇所占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能提早产妇早期哺乳及喂奶时间,有利于早开奶,明显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药实践》2014,(11):855-85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30 min内母乳喂养的技巧。方法:产妇保持仰卧位,喂奶侧的手臂略外展,在其腋下垫放物品,使新生儿侧睡就能吸吮到母乳。结果:200例剖宫产术后30 min内母乳喂养成功率100%。结论:传授好的、实用的母乳喂养技巧,可提高剖宫产术后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7.
母乳喂养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开始喂养时间、喂养频率等因素对新生儿早期母乳性黄疸发生发展的影响,并与生理性黄疸进行鉴别。方法:将血清胆红素水平异常增高的母乳喂养新生儿,根据其生后第6天是否好转及第14天黄疸是否完全消退分为生理性黄疸组和早期母乳性黄疸组。观察开始喂养时间、生后3d内每天喂养次数和排便次数、第一次排胎便及黄便的时间。检测生后24~48h胎便中胆红素含量。结果:共316例母乳喂养新生儿纳入研究,生后第6天血清胆红素>209μmol/L[(240±31)μmol/L]为早期母乳性黄疸组176例,<115μmol/L[(95±20)μmol/L]为生理性黄疸组140例。生后3d内生理性黄疸组和早期母乳性黄疸组喂养频率分别为(5.8±1.9)次/天和(3.7±1.8)次/天,第2天胎便胆红素含量分别为(22±5)mg/g和(9±6)mg/g,第一次排胎便及黄便的时间分别为(8±4)h、(52±16)h和(12±7)h、(65±17)h,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喂养方法不当、喂养不足可致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对血清胆红素稍高于生理性黄疸的早期母乳性黄疸患儿,应提倡在严密观察下"按需哺乳"而非"高频率哺乳"。  相似文献   

8.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品,母乳喂养对于婴儿和母亲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最佳喂养方式。目前,我国产后1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47%~62%,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锐减到16%~34.4%。究其原因,除了母亲害怕哺乳导致肥胖外,主要是由于产后缺乳,占母乳喂养失败的34.4%。母乳喂养不足会导致新生儿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因此,对产后缺乳必须及时加强护理,给予催乳通乳,以保证新生儿得以  相似文献   

9.
有些女性分娩以后不肯哺乳,怕哺乳会使原先挺拔的乳房失去弹性,变得松弛、下垂。其实,绝大多数的产妇哺乳并不会使乳房变得松弛,失去弹性。导致乳房松弛、下垂的原因,主要是年龄大了,乳房因重力的作用而松弛,这不可避免。当然,一些哺乳因素对乳房形态也有影响,如哺乳时间过长(一般提倡喂4~10个月,但这些妈妈却喂到2岁);每次哺乳时间过长,有些妈妈让孩子含着乳头睡觉,而且一喂就是1小时;  相似文献   

10.
肖长珍 《淮海医药》2013,(6):572-572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PECA)对产后泌乳的影响。方法选择140例硬膜外麻醉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2组:镇痛组70例,术后施行自控镇痛;对照组70例用传统方法(术后6~8h肌注盐酸哌替啶)镇痛。观察术后72h内母乳喂养情况。结果镇痛组泌乳时间及喂奶次数,均比对照组多、早。结论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能提早产妇早期哺乳及喂奶时间,有利于早开奶,明显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之一,随着母乳喂养的大力推广,母乳性黄疸的患病率明显升高,已成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原因,是围生儿病理性黄疸的首位病因。我院应用地衣芽孢杆菌胶囊(整肠生)与苯巴比妥(鲁米那钠)治疗母乳性黄疸,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母婴健康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共360例,把其随机分为两组:镇痛组180例,对照组180例;镇痛组是在剖宫产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泵,施行硬膜外自控镇痛48小J~时。对照组180例是术毕拔除硬外管,术后6~8小时如果产妇出现疼痛难忍时肌注止痛剂。观察产妇肛门排气时间、排尿时间、乳汁分泌、新生儿黄疽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泌乳时间及喂奶次数比对照组早而且多;出现新生儿黄疸低于对照组;排尿时间无差异(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施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能及早促进母乳分泌,缩短肛门排气时间,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增加母乳喂养次数,减少新生儿黄疸的发生,术后排尿情况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 ,也是儿科工作者关注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对母乳性黄疸 (BMJ)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 32例母乳性黄疸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母乳喂养或母乳喂养为主 ,黄疸在生后两天至两周内发生并持续不退 ;血清胆红素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 ;排除感染、溶血、缺氧、头颅血肿、肝功能障碍及遗传代谢性疾病所致的黄疸 ;停哺母乳后 48~ 72小时黄疸即可明显减轻或消退 ,如再哺母乳可有反复 ,但不会达到原来程度。1.2 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中 ,男 19例 ,女 13例 ;出生体重均大于 2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后1个月母乳不足的原因,为指导母乳喂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产后1个月由围产期保健门诊专职人员进行家庭访视的方法,对77例母乳不足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母乳不足的发生率为14.18%,其中母婴喂哺姿势不正确、喂奶次数少、过早添加辅食、产妇情绪焦虑等是导致母乳不足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围产期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给予正确的技巧指导,发现并及时解决喂养中的问题,母乳不足的发生率是可以降低的。  相似文献   

15.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品,母乳喂养对于婴儿和母亲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最佳喂养方式。目前,我国产后1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47%~62%,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锐减到16%~34.4%。究其原因,除了母亲害怕哺乳导致肥胖外,主要是由于产后缺乳,占母乳喂养失败的34.4%。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绘制足月新生儿生后母乳、混合、人工三种喂养方式的小时胆红素均值曲线图,观察喂养方式对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值有无影响。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本院院内分娩,生后住爱婴区,体质量2500g及以上,且妊娠37周及以上的1597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生后开始每6小时监测经皮胆红素值,至生后96小时结束,将所得数据绘制对应喂养方式小时胆红素均值曲线图;探讨在母乳、混合、人工三种喂养方式下,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值的改变趋势。结果母乳、混合、人工三种不同喂养方式下,生后24、48、72、96小时监测的经皮小时胆红素所对应的值分男1为[(-x±s)μmol/L)]:(85.34±13.02)、(66.63±13.19)、(46.91±13.30);(134.00±13.00)、(117.01±13.28)、(99.69±15.00);(189.84±13.00)、(170.18±13.44)、(150.51±14.88);(221.63±13.00)、(200.50±14.37)、(185.36±14.56);随着研究对象时龄的增长,所测经皮小时胆红素值相应增加;所对应的母乳、混合、人T三种喂养方式相同时龄胆红素值依次递减,将三者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喂养方式的改变可影响经皮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值。  相似文献   

17.
产妇携带乙肝病毒对哺乳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乙型肝炎病毒 ( HBV)携带者孕妇分娩后母乳中乙肝病毒的排毒率 ,以及其新生儿通过母乳喂养是否会增加在婴儿期的病毒携带率 ,以判断此类产妇能否正常哺乳 ,探讨其安全哺乳的时间 ,从而为解决该类人群母乳喂养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母乳性黄疸(breast milk jaundice,BMJ)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将我科1993年~1994年6月间诊治30例BMJ作一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20例,女10例。就诊年龄23~34天.平均30天。完全母乳喂养25例,母乳为主偶而加牛奶者5例。均系足月儿,早发型(生后3~5天内发生黄疸)18例,迟发型(生后6~8天内出现黄疸)12例。  相似文献   

19.
母乳是婴儿最佳的食品,母乳喂养是孩子生命的最佳开端。在母婴同室病房中,母亲大多在产前接受母乳喂养的知识,但仍有许多产妇对自己喂奶有不少的焦虑,如:“我能喂好我的孩子吗?”“我怎么这么笨,老是喂不好孩子”。在产科病房中护士与母亲接触最多,有效的沟通能帮助母亲们树立信心,加强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20.
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品,提倡母乳喂养是婴儿健康发育的根本保证。根据91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基金会(UNICEF)的有关规定;到2000年,我国4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要达到so%.为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我们医务工作者必须促进从人工喂养向母乳喂养,从按时哺乳向按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