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院自 1995年至今共收治外伤性颅内静脉窦损伤 16例 ,行各种悬吊、填塞、修补、缝扎等收到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 14例 ,女 2例 ,年龄 9~ 6 3岁。车祸伤 8例 ,钝器伤 1例 ,马蹄伤 2例 ,坠落及砍伤各 2例 ,火器伤 1例。损伤类型 :上矢状窦损伤 14例 ,前 1/ 38例 ,中 1/ 36例 ,其中前 1/ 3横断 32例 ,部分裂伤 9例 ,中 1/ 3横断 1例 ,部分裂伤 5例 ,横窦损伤 2例 ,其中全断 1例 ,上矢状窦裂伤 1例。合并脑挫裂伤 7例 ,颅内血肿 6例 ,骨折 11例。手术方法 :前 1/ 3结扎 3例 ,左横窦结扎 1例 ,矢状窦吻合 1例 ,硬膜悬吊 7例 ,修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创伤性颅内静脉窦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急诊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例颅内静脉窦损伤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并采用明胶海绵直接压迫、直接或筋膜缝合修补、医用耳脑胶粘合、硬膜悬吊加固、静脉窦结扎等方法止血.结果 术中发现上矢状窦损伤12例,横窦损伤6例,窦汇损伤2例,岩上窦损伤1例,乙状窦损伤1例.术中紧急修补静脉窦损伤19例,止血明确;行静脉窦结扎3例,其中2例为前1/3矢状窦,1例为右侧横窦.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预后良好(GOS 4~5分)17例,预后差(GOS 2 ~3分)4例,死亡(GOS 1分)1例.结论 对于靠近静脉窦处的颅脑损伤,术前做好应对静脉窦损伤的准备,术中尽早控制致命性大出血,根据静脉窦具体的损伤特点采用相应的修补方法,可提高创伤性颅内静脉窦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颅内静脉窦损伤后,常伴有汹涌的出血,处理不当可增加死亡率,我院收治6例,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男5例,女1例。年龄7~53岁。上矢状窦损伤4例(前1/3段1例,中1/3段2例,后1/3段1例),横窦损伤2例。致伤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上矢状窦损伤的治疗经验,提高此类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我科近5年61例上矢状窦损伤的临床资料。分析上矢状窦损伤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以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的应用,对于不同类型血肿在合适的时机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法及术后根据不同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处理,着重探讨不同上矢状窦损伤的手术原则、手术策略、术中、术后处理等方面的问题。结果6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月,恢复良好29例(47.5%),中残19例(31.1%),重残11例(18.0%),植物生存3例(4.9%),死亡8例(13.1%)。结论术前充分准备,选择正确手术入路和修补方法是成功救治上矢状窦损伤的关键,根据患者具体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方法治疗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周宁全  吴锦隆 《贵州医药》1999,23(5):368-369
我院1989-1998年共收治硬脑膜静脉窦损伤病人17例,根据损伤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处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4例;年龄14-64岁,平均40岁。17例中开放性颅脑损伤12例,闭合性颅脑损伤3例,脑肿瘤2例。15例颅脑损伤病人均有不同程度颅骨凹陷性粉碎性骨折,CT及木中证实凹陷最深为3.6cm,最浅为2.2cm,平均2.9cm。15例中合并颅内血肿8例,GCS记分最多为11分,最少为3分,平均7分。1.2损伤程度:本组矢状窦前1/3损伤4例,后213损伤8例,右侧横窦损伤3例,窦汇损伤1例,左侧横窦、乙状窦、矢状窦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脑静脉窦血栓的CT与MRI表现,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对该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的颅脑CT、MRI表现。急性期(发病<1周)11例,亚急性期(发病12周)6例,慢性期(发病>2周)4例。4例位于上矢状窦,6例位于上矢状窦并直窦、大脑大静脉及大脑内静脉,3例位于上矢状窦并横窦乙状窦,4例位于横窦并乙状窦血栓,2例位于下矢状窦,1例位于海绵窦,1例位于大脑上静脉并吻合静脉。结果 CT平扫18例,9例出现上矢状窦或窦汇高密度三角征,4例伴随横窦、乙状窦半月形高密度征,12例出现非动脉供血区出血性脑梗死,2例出现脑叶外周血肿;增强CT静脉造影(CTV)18例,全部显示血栓的直接征象,即静脉窦内充盈缺损。MRI检查15例,9例于T2WI和FLAIR序列上出现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被混杂信号影所代替,7例出现非动脉供血区出血性脑梗死,2例出现脑叶外周血肿并血管源性水肿;15例MRV显示静脉窦血栓12例,表现为受累的静脉窦或静脉不显影、狭窄或充盈缺损区。结论 CT与MRI检查是诊断静脉窦血栓形成有效方法,CT静脉造影(CTV)、MR静脉造影(MRV),多能显示血栓的直接征象,使该病诊断正确率显著提高,但是MRV对静脉窦血栓诊断存在较多的假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单纯型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影像学特征及其相应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3例单纯型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患者入院时GCS评分5~12分。急诊头颅CT扫描检查9例为硬膜下新月形高密占位影,混杂高低密度影12例,间隔状或高低分层密度影2例;中线结构偏移0.5~2.0cm,血肿量平均55mL。均行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手术治疗,术中证实急性硬膜下出血源于单纯皮层动脉破裂2例,桥静脉和侧裂静脉损伤9例,上矢状窦损伤6例,岩上窦损伤3例,横窦损伤2例,横窦及乙状窦交界处损伤1例。出院按GOS评分,死亡1例,重残6例,中残11例,恢复良好5例。结论根据患者的影像学表现、意识状况和病情进展准确把握手术时机是决定单纯型急性硬膜下血肿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唐勇  孙夕锋  李杰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0):3090-3091
目的:探讨骑跨性横窦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我科32例骑跨性横窦硬膜外血肿的诊疗过程.结果:保守治疗9例,均恢复良好.手术治疗23例(包括中转手术2例),28例痊愈出院,死亡4例,3例死于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1例死于肺部感染.结论:及早诊断和正确治疗是降低骑跨性横窦硬膜外血肿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体会。方法 15例患者,显微镜下切除上矢状窦旁脑膜瘤,合理处理受累矢状窦。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肢体偏瘫较术前加重2例,经治疗后肢体活动均恢复正常。随访0.6~3年,3例复发。结论上矢状窦旁脑膜瘤采用显微镜下手术,切除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0.
刘民 《江苏医药》1999,25(11):881-881
在急性颅脑损伤中,静脉窦损伤是一种并不少见的损伤类型,处理上有其特殊性,有时甚至非常棘手。自1987年至1998年,我院共收治上矢状窦损伤病人22例,占同期颅脑损伤手术病人的1.8%,现将我们的治疗体会和经验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2例,男16例,女6例,年龄9~62岁,平均32岁,交通事故9例,打击伤11例,摔伤2例。入院时计分:3~8分4例,9~12分10例,13~15分8例;术中发现上矢状窦损伤原因,碎骨电刺伤11例,位于矢状窦上方骨片移位,上矢状窦多处出血1例,过中线线型骨折至上矢状窦裂伤10例;术中发现硬膜外血肿17例,硬膜下血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颅内静脉窦损伤的临床特点,探讨急诊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分析颅内静脉窦损伤患者30例,手术方式包括各种缝合、修补、悬吊、压迫、电凝、以及结扎等方法。结果上矢状窦损伤病例15例,横窦损伤病例10例,窦汇损伤病例5例,单处破口20例,多处破口10例。治愈18例(60.00%),其中静脉窦结扎术患者2例,硬脑膜瓣修补术患者6例,静脉窦破口间断缝合术患者3例,自体组织缝合悬吊固定术患者4例,单纯采用明胶海绵加湿棉片压迫处理3例;好转6例(20.00%),其中硬脑膜瓣修补术3例,静脉窦破口间断缝合术2例,自体组织缝合悬吊固定术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无效4例(13.33%),其中硬脑膜瓣修补术2例,静脉窦裂口间断缝合术2例,转归为植物生存1例,中残1例,重残2例;死亡2例(6.67%),其中静脉窦破口间断缝合1例,自体组织缝合悬吊固定术1例,术后并发脑肿胀、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颅内静脉窦损伤是一种危急重症,手术难度较大,掌握一定的手术技巧,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与止血方式,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包小庆  谢宏武 《安徽医药》2012,16(8):1120-1121
目的总结孤立性蝶窦病变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2月—2011年9月在我科诊治的12例孤立性蝶窦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病人术前均经CT或MRI检查后诊断,术后病理证实。其中良性病变11例:孤立性蝶窦炎4例,霉菌性蝶窦炎5例,囊肿2例;蝶窦腺癌1例。临床表现为头痛9例,眼球胀痛1例,涕血1例,头晕1例。所有病例均采用鼻内镜手术,术后随访3个月~3年。良性病变术后症状显著缓解或消失,无复发。蝶窦腺癌者术后头痛无改善,术后放化疗,9个月后肺部、肝脏等多处转移,3年后死于多脏器衰竭。结论对于不明原因的头痛、进行性视力下降的患者,应行CT或MRI并可结合鼻内镜检查,以便早期诊断,病理能够确诊。鼻内镜手术是治疗良性孤立性蝶窦疾病的首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腰穿证实的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7例患者均行头部MRI检查,1例仅行平扫,6例同时行平扫加增强。结果7例患者均表现为硬脑膜弥漫性增厚。增强6例见硬脑膜连续、无结节状线样强化,软脑膜无强化。5例静脉窦及大静脉扩张;2例见硬膜下积液;3例见脑下垂和脑室缩小;2例见垂体外形饱满;1例见双侧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1例见上段颈椎脊膜连续线样强化。结论低颅压综合征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结合典型的临床症状,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3D CE TOF MRA)对后组静脉窦,尤其是窦汇区解剖及变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受检者行常规MRI和3D CE TOF MRA检查,排除颅内静脉系统病变后,对MRA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8例中,横窦左右对称12例,优势侧横窦位于右侧14例,左侧2例;上矢状窦和直窦与左右横窦均有四种连接方式;左右横窦之间可以连接或不连接;非优势侧横窦可以发育细小或完全不发育。结论3DCETOFMRA是显示窦汇区的正常解剖和变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外伤后硬膜下积液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35例脑外伤后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总结其诊断和治疗的方法.结果 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良好者33例,中残者1例,死亡1例;发生术后感染者3例,术后遗留长期头痛者2例,1年内复发者1例.结论 硬膜下积液应早诊断早治疗,并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类型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LC的围手术期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3 821例老年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围手术期认真准备和处理,3 742行LC成功,疗效满意;中转开腹手术48例;胆管损伤4例,术后出血3例,胃肠损伤2例,1例并发脑出血,3例并发心衰,3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或应激性溃疡;因心衰和上消化道出血各死亡1例.结论经术前认真处理伴发病并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后周密护理和积极处理突发的意外,老年患者行LC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央区附近脑膜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中央区脑膜瘤患者行显微手术切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Simpon分级,Ⅰ级切除38例,Ⅱ级切除12例,Ⅲ级切除6例,无手术死亡,获随访52例,恢复良好47例,单瘫3例,轻瘫1例,复发1例。结论中央沟附近是脑膜瘤好发部位之一,保护好中央沟静脉,处理好上矢状窦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全切肿瘤及受损硬膜是预防术后肿瘤复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CT平扫及MRI检查的影像学特征表现。方法:对35例经临床确诊的脑静脉窦血栓(CVST)患者的CT、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血栓位于直窦和下矢状窦,15例位于上矢状窦,7例患者累及横窦—乙状窦,5例累及多窦,7例患者累及脑深部大静脉及皮质引流静脉;对10例急性患者的CT平扫可见直接或间接征象;MRI平扫显示32例典型患者可见脑静脉窦内异常等信号或高信号影,流空效应消失,MRV检查显示受累静脉窦节段性或全程闭塞。结论:颅脑CT平扫是诊断急性CVST的简单、有效的方法;对于亚急性以及慢性CVST患者,MRI平扫和MRV检查显示特征性表现,对于诊断CVST较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并脑疝的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行钻孔外引流术,术后经引流管行闭式引流并应用等渗液体促进脑膨胀。结果48例术后2h-7d内清醒,瘫痪肢体肌力恢复良好46例,7例恢复稍差,4例复发(7.4%),1例死亡(1.85%)。结论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并脑疝,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明显,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