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多模态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108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采取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多模态运动训练),每组54例。比较2组间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肢体功能(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自我效能(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和生活自理能力(扩展Barthel指数量表)。结果 干预后,2组心理状态评分均降低(P<0.05),2组肢体功能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和对照组上述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多模态运动训练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心理状态,增强肢体功能,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菊青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2):114-115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状况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训练组和对照组。在入院时及出院前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Barthel指数评估,训练组从保持良肢体位、被动活动、主动锻炼及日常生活活动训练(ADL)等方面进行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结果:在康复护理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自理能力均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训练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训练组的有效率达95%,对照组为6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远程康复信息化平台下实施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入选时间为2020年10—2021年10月,随机分组后观察组、对照组均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远程康复信息化平台下实施镜像疗法。比较两组上肢功能康复效果、生活质量与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结果:干预1个月后、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SF-36)量表中的各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后、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生活自理能力评估结果较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在远程康复信息化平台下实施镜像疗法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运动能力,同时还对其生活质量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价值,合理的护理方案有效改善促进了患者身体康复,推广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脑梗死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方法将我院收集2017年6月16日至2018年5月8日的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用常规方法,康复训练护理组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偏瘫肢体康复训练依从性;护理前后生活自理能力、偏瘫肢体功能;致残率。结果康复训练护理组满意度、生活自理能力、偏瘫肢体功能、偏瘫肢体康复训练依从性、致残率方面相较常规护理组更好,P <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实施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偏瘫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性,降低致残率和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熊晶  余萍  黎娜 《中国医药指南》2013,(12):707-708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作用。方法 12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简单随机方法分为干预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方法护理,干预组则在常规方法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心理康复、康复训练指导,两组康复护理时间均为1个月。结果干预组干预后Fugl-Meyer运动量表和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病人的运动功能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92例脑卒中偏瘫病人的运动功能进行康复护理,并且于入院时、4周后及半年后进行随访评定.结果:经过康复运动训练的患者肢体功能逐渐恢复,生活基本自理人数训练前仅5例(5.43%),训练后66例(71.73%).训练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运动功能康复护理能提高脑卒中偏瘫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伴肢体偏瘫患者的临床康复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脑卒中伴肢体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期间是否接受康复训练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为未接受康复训练组,观察组41例,接受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肢体活动功能和生活能力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肢体活动功能和生活能力均发生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伴肢体偏瘫患者加强临床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肢体活动功能,减少住院治疗的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神经内科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2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将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护理组(62例)。两组药物治疗基本一样。观察护理组给予系统的患肢肢体康复训练并配合心理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及患者自我方式锻炼。结果通过早期康复系统训练的患者肢体肌力恢复的进展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训练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系统训练可明显减少患者偏瘫肢体的致残情况,有利于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青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病情恢复过程中的作用和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青年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本体促进技术康复治疗,干预组在接受上述治疗的同时强调进行心理康复治疗。4次/周,30~50min/次。对每例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HRSD、HAMA、Barthel指数评定、Brunnstrum运动功能评定。结果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干预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青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能力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有效减少病残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脑卒中偏瘫患者79例随机分,训练组和对照组。对训练组患者给予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只接受传统护理的常规护理。结果 训练组实施康复训练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早期康复训练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1.
刘采红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335-336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在治疗脑梗死偏瘫老年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72例脑梗死偏瘫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人),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康复护理干预,包括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心理干预护理等。结果观察组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心理状态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偏瘫老年患者实施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帮助改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及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邱金凤  龚桂平  杨美玖 《安徽医药》2012,16(12):1902-1904
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偏瘫侧肢体并发症、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研究条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70例,对照组180例。入院后两组均接受相同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试验组同时全程采用床上良肢位摆放,对照组采用功能体位。4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组偏瘫侧肢体并发症的发生、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偏瘫侧肢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偏瘫侧肢体早期全程进行良肢位摆放,能减少偏瘫侧肢体并发症的发生,减少肢体的痉挛和挛缩,改善肢体运动功能,促进瘫痪肢体的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于脑外科患者术后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08年10月入住我院的脑外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采取心理护理干预,通过生活活动能力(FM)观察二组患者前后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结果实验组治疗前后自理能力显著提高(94.32±30.15),明显优于对照组(84.63±24.56),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术后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病人早期肢体功能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克云 《淮海医药》2005,23(2):134-135
目的 观察脑卒中病人早期肢体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80例初发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 ,康复护理组包括肢体运动功能和生理自理能力训练 ,康复护理前后用 Fugl- Meger(FMA)评定运动功能 ,用 Barthel(BI)指数评定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康复护理前后两组病人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均有所改善 ,但康复护理组 FMA和 BI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初发脑卒中病人偏瘫肢体运动功能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梁洁 《中国医药指南》2012,(29):330-33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于脑外科患者术后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010年10月入住我院的脑外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采取心理护理干预,通过生活活动能力(FM)观察二组患者前后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结果实验组治疗前后自理能力显著提高(94.32±30.15),明显优于对照组(84.63±24.56),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术后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住院偏瘫患者康复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编的住院偏瘫患者康复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表发放调查并给予护理干预。结果住院偏瘫患者对高血压病防治知识的了解情况、生活习惯以及心理状态、患者自身训练的积极性及陪护对患者训练的配合程度等因素在偏瘫患者康复护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康复护理组针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康复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出院指导等规范康复护理后,取得理想的康复效果。结论关注和重视影响住院偏瘫患者康复的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亚利  于春宁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0):1518-1518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肢体运动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通过被动与主动锻炼相结合的方法对52例颅脑损伤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采用Brunnstrom偏瘫上下肢运动功能评价法以及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人院时和出院时的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改善了肢体的运动功能,并且日常生活能力(ADL)有显著提高。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能明显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研究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系统地早期实施心理护理,保持肢体功能位置,肢体活动,语言训练早期康复护理措施的实施。本研究中52例患者均有显著改善。早期系统规范的康复护理可明显降低脑卒中患者残疾率,可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提高脑梗塞偏瘫肢体患者肌力康复方法。方法选取伴有肢体偏瘫的脑梗塞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一系列肢体康复训练措施,观察肌力改善情况。结果全组患者出院时肌力得到明显改善,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被动、定时翻身、患肢训练等康复训练措施是提高肢体偏瘫的脑梗塞患者肌力十分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康复状况,抑郁改善情况,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以及对护理效果的满意状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HAMD抑郁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ADL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带教护理的满意度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中能有效地改善患者抑郁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