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刚  曹怀焱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0):122-123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途径及疗效。方法将15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纯西医疗法,观察组采用中西结合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33%,对照组有效率为8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82,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评分均有明显升高,治疗后4周和8周时观察组的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能够加速患肢功能的康复,缩短病程,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申小平  谢彪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0):131-132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手段对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60例患者平均分配到中西治疗组(实验组)和西医治疗组(对照组),将两组中Schatzker中Ⅰ~Ⅵ型骨折按Hokonen提出的手术指征标准,分别采取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采用植骨并支撑钢板支持.非手术治疗使用石膏托固定。实验组在受伤起按骨折三期辨证,并在治疗3周后以海桐皮汤熏洗,并行循序渐进功能锻炼。按lysholm和Gillquist膝关节评分标准对治疗前后患者进行评分;并对治疗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性别、年龄、骨折分型、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比例、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和2个月两组lysholm和Gillquis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结合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患者应用改良扩大外侧切口入路治疗后的效果观察。方法将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44例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传统前外侧入路治疗)和观察组(改良扩大外侧切口入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每组22例。对比治疗后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患者患侧和健侧膝关节后倾角及内翻角,对比术后HSS膝关节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感染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HSS评分总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膝关节HSS评分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患侧及健侧膝内翻角及后倾角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患者,采取改良扩大外侧切口入路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相关治疗指标,提高膝关节活动能力,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78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观察组行膝关节镜下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和下床时间),比较术前和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美国特种医院膝关节评分(HSS)]、骨折愈合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和下床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HS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同一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内固定术具有手术创口小、并发症少等优势,可以促进复杂胫骨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有助于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腓骨截骨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可行性。方法150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5例患者采用经腓骨截骨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75例患者采用经膝关节后方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的恢复情况、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采用HSS评分标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77.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8.00%小于对照组患者18.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腓骨截骨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观察地佐辛用于骨科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的镇痛疗效及安全性。骨科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均分成以下两组;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患者术后应用地佐辛静脉镇痛,对照组患者术后应用芬太尼静脉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评分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骨科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应用地佐辛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而副作用明显减少,值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镇痛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行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MIPPO)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46例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23例,观察组23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开展MIPPO技术治疗,应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KS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K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KS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行MIPPO术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加速其骨折愈合,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影响,因此该种治疗方法可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64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行经后外侧入路治疗,对照组行前外侧入路治疗,观察两组的骨折愈合情况、Rasmussen放射评分、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经6~12个月随访,骨折愈合率为100%。观察组的Rasmussen放射评分、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效果确切,其是较理想的入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析胫骨骨折患者采用中医情志护理配合早期康复干预的效果及对应激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8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结合中医情志护理。比较两组的应激障碍评分、康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应激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Rasmussen)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屈曲度、伸展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膝关节屈曲度大于对照组、伸展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僵硬、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情志护理配合早期康复干预应用在胫骨骨折护理干预中效果明显,可有效减轻患者应激障碍,促使患者病情康复,有效防止并发症发生,临床上可借鉴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探究传统手术与应用3D打印技术手术对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4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3D打印技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前后膝关节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92.21±10.69)min、骨愈合时间(3.27±1.55)个月均短于对照组的(147.70±55.97)min、(4.50±1.76)个月,术中出血量(512.17±191.23)少于对照组的(753.62±271.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膝关节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膝关节HSS评分分别为(71.17±11.23)、(86.89±10.4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4.62±7.32)、(75.96±9.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3D打印技术手术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和骨愈合时间,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郭金圈 《北方药学》2021,18(8):37-38
目的:探讨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将我院骨科治疗的9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中药内服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住院各指标、疼痛及膝关节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减轻术后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加快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2.
李涛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7):106-107
目的分析探讨双钢板固定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4月到2011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固定架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双钢板治疗,分别分析两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评价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缩短、膝关节评分优良率明显升高,且发生关节面塌陷、骨髓炎和感染等并发症的比例明显减少,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钢板是一种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有效、安全的方法 ,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观察普通支持钢板与锁定钢板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60例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支持钢板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对比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优良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解剖复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显著,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样化健康教育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室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教育,观察组40例采用多样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的积极性以及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对康复的需求程度、依从程度、配合程度等康复积极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周、术后8周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样化健康教育能够提高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积极性,促进膝关节功能的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术后予自行锻炼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疗效明显优于自行锻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微创内固定技术与传统手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术后3月、12月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15.3±4.1)分,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17.9±3.2)分。两组膝关节功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术后12个月随访,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24.9±3.4)分,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27.1±3.5)分。两组膝关节功能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更有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均衡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负重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6.88%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负重时间(92.56±23.12)d、住院时间(6.87±1.52)d及骨折愈合时间(102.35±9.74)d均短于对照组的(110.23±26.18)、(9.75±2.86)、(123.62±12.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效果确切,可加快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缩短康复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膝关节前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的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本院收治75例胫骨平台三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均给予膝关节前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手术,根据评分时间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术后即刻进行评分,观察组45例术后12个月评定疗效,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为12~18分,平均为(15.65±1.23)分,研究组HSS膝关节评分62~96分,平均约为(91.09±5.97)分;且两组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度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膝关节前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科学》2017,(12):165-168
目的研究膝关节镜辅助下内固定和传统切开手术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5例,按照患者自愿选择方法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患者,观察组44例患者,观察组患者使用膝关节镜辅助下内固定治疗方法,传统切开手术治疗方法应用与对照组患者,观察两组患者一般特征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切口和骨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RASMUSSEN功能及放射学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愈合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比较RASMUSSEN放射学评分和功能评分,观察组患者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比较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观察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使用关节镜辅助下内固定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和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等优点,且膝关节功能恢复和复位效果均满足患者要求,因此用其治疗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后柱骨折采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具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6月~2015年2月收治的68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均分两组,对照组34例采用后内侧入路治疗,观察组34例则采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骨折复位、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依次为91.18%、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3%、76.47%,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HSS评分、ROM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胫骨平台后柱骨折采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方式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骨折复位与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