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间质瘤的诊断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胃间质瘤15例,所有病例均行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并经病理免疫组化检查证实。结果:15例胃间质瘤的主要螺旋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向胃腔内、腔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生长,平扫肿瘤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15例胃间质瘤中,良性3例,潜在恶性2例,肿块最大径都小于5cm,多呈均匀强化;恶性10例(包括低度恶性,高度恶性),肿块最大直径多大于5cm,其内见不同程度坏死,呈不均匀、不规则强化。结论:螺旋CT对胃间质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肿瘤定位,良恶性鉴别,术前评估及手术方式选择有重要指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提高对GST的CT征象和临床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GST的CT和临床表现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本组共检出病灶14个,均为单发,位于胃体部9例,胃底部3例,胃窦部2例,其中腔内生长3例,腔内外生长7例,腔外生长4例。良性5例,CT所见瘤体最大径均≤5.0cm,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均匀,明显均一强化;恶性或潜在恶性9例,CT表现为肿块较大,最大径均>5.0cm,分叶状或不规则形,内见囊变坏死,不均一强化,其中2例发生肝脏转移。结论 CT对GST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分析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0月~2012年10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资料。结果:30例起源于胃17例,小肠9例,结直肠3例,肠系膜1例;肿瘤形态多不规则,4例呈分叶状(均为恶性);良性肿瘤最大横径为4.6cm,最小者横径1.8cm,恶性肿瘤最大横径为17.6cm,最小者横径3.1cm;平扫密度多均匀,增强所有病灶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呈持续明显强化,4例发生转移;25例准确诊断,准确率83.3%。结论:多层螺旋CT对判定胃肠道间质瘤的部位、形态和内部结构较为准确,对其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胃间质瘤的影像学检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湘  汪世存 《安徽医药》2007,11(11):1011-1013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间质瘤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7例,恶性13例。发生于胃体9例,胃底8例,胃窦3例。病灶呈类圆形17例,不规则形3例,最大径1~18 cm,平均6.4 cm。良性7例,最大径1~4.2 cm,恶性或潜在恶性13例,最大径2.8~18 cm。GI显示腔内充盈缺损,粘膜推移变平,并可见龛影。CT平扫肿块密度不均匀,增强呈中度不均匀强化,静脉期明显。胃镜示粘膜隆起性病变,可见溃疡。EUS表现为起源于固有肌层的低回声团块。结论EUS是诊断胃间质瘤的最准确方法。多种影像学检查相结合,有助于胃间质瘤的定位和良恶性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胃肠道良恶性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评价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GIST患者35例CT平扫及增强影像,以临床病理学结果及免疫组化结果将病灶分为良性、交界性及恶性3组,比较3组病灶的生长部位、体积、形态、密度、强化程度、有无转移等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 35例GIST患者均为单发病灶,其中良性肿瘤13例,交界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16例。良性、交界性及恶性间质瘤病灶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强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灶的边缘光滑程度、病灶形态分叶性状及密度均匀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间质瘤CT平扫示密度多均匀,边缘多光滑,增强程度11~62Hu,肿瘤最大径线均<5.0cm;交界性、恶性间质瘤CT平扫密度大多不均匀,边缘光滑或不规则,增强扫描均呈不均匀强化,最大直径均>5cm。结论 CT可作为GIST良恶性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CT特点,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CT资料。结果发生于胃部15例,小肠14例,结肠1例,CT平扫肿块呈软组织密度均匀者10例,瘤内有低密度坏死者15例,肿块内有钙化者3例,边缘清晰者22例,病灶多呈圆形或半圆形,增强扫描肿瘤实质明显强化,CT值在40-100HU,内部坏死囊变区无强化;良性10例,恶性20例,良性肿块直径小于5cm10例(10/10),恶性肿块直径大于5cm16例(16/20)。结论CT是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手段,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在诊断和鉴别良、恶性上有更大优势,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估计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间质瘤病例13例。所有病例均作CT小肠造影(口服足量等渗甘露醇水对比剂充盈肠管后行多期增强扫描)。采用多平方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血管生成(AVA)后处理技术显示肿瘤及其周围组织结构,供血动脉及门静脉侧枝循环、动静脉瘘等影像表现。结果发生于十二指肠2例,空肠7例,回肠4例。良性4例,潜在恶性6例,恶性3例。CT表现:腔外型4例,腔内型3例,腔内外型6例。多为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直径2—8em。平扫通常密度均匀,也可不均匀,大者可有中心或偏侧坏死区。增强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静脉期持续明显强化,肿瘤供血动脉均得以显示,5例见门静脉侧枝循环,2例出现动静脉瘘。结论256层螺旋CT小肠造影结合后处理重建功能对小肠间质瘤的定位,定性及肿瘤术前分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特异性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29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128层螺旋CT平扫及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29例病例中,病灶发生于食管2例,胃12例,十二指肠4例,空肠回3例,结肠2例,直肠1例,肠系膜及大网膜内5例;其中腔内型9例,腔外型11例,肌壁间型4例,胃肠道外型5例;良性13例,肿瘤直径均≤4.5 cm,边界多清楚,圆形或类圆形,密度较均匀,不侵犯邻近组织,多呈实体型均匀强化;潜在恶性6例,肿瘤特性与良性肿瘤大致相同;恶性10例,肿瘤直径均>5.0 cm,肿瘤边缘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瘤体内可见不同程度囊变坏死,部分病例瘤体内见细小钙化,增强扫描强化不均一,瘤体旁常可见簇状或线状排列的小血管,与邻近组织粘连、侵犯或远处转移。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能够较准确显示病灶的部位、形态和大小,并对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提供依据,有助于准确诊断胃肠道间质瘤,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或病理证实的16例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资料.结果 16例十二指肠间质瘤中降部9例,水平部5例,升部2例.良性间质瘤6例,均向腔内生长,呈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均匀,边界清楚.恶性间质瘤7例,向腔外生长6例、腔内外生长1例,肿瘤边缘有分叶,密度不均匀,明显不均匀强化6例,均匀强化1例,周围组织侵犯或远处转移5例.潜在恶性3例,均向腔内外生长,密度均匀.CT检查的敏感度为100%,定位准确率为93.8%,定性准确率为75%.结论 CT平扫及强化能准确显示十二指肠间质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及其血供,对鉴别肿瘤良恶性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周洋  刘洋  张修石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1):111-112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CT征像,以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3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影像及临床资料,并将大体病理所见与CT表现对照。结果:肿瘤位于胃部3例。十二指肠2例,空肠4例,回肠2例,肠系膜内2例。13例中恶性9例,潜在恶性2例,不能确定良恶性2例。13例中12例肿块表现为外生性肿块,多较大,其中恶性肿块最大径3~26cm。肿瘤密度不均匀,呈囊实性,实性部分中度强化至明显强化,肿瘤边缘分叶2例。结论:CT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和提示诊断都具有非常高的价值,但对肿瘤良恶性的判断有一定限度。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壁神经源性肿瘤CT及病理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例胸壁神经源性肿瘤的CT表现,并结合文献复习其病理特征.为鉴别诊断,同时还复习3例恶性肉瘤的CT表现.结果5例神经鞘瘤中4例良性,CT平扫密度均匀1例,3例不太均匀,增强后呈明显均匀强化1例,轻~中度不均匀强化1例,2例良性有肩胛骨或肋骨邻近骨质压迫吸收.1例低度恶性平扫密度不均,增强后有轻度强化,邻近锁骨、肋骨受压并骨质破坏吸收,邻近肌间隙及上纵隔受侵犯.1例神经纤维瘤病灶单发,CT平扫密度较均匀,增强后病灶呈轻度不均匀强化,邻近肋骨受压吸收.1例神经纤维瘤病病灶多发,CT平扫病灶密度不均匀,未行增强扫描.其他3例胸壁原发肿瘤均为肉瘤,其中纤维肉瘤2例,滑膜肉瘤1例.结论CT发现胸壁特别是椎旁区的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滑,多提示良性神经源性肿瘤,若肿瘤边缘不光滑、形态不规则并向周围组织浸润则为恶性神经源性肿瘤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李玥  方海明  胡祥鹏  唐敏  章礼久 《安徽医药》2017,21(8):1399-1401
目的 探讨小肠间质瘤(SIST)临床病理特征,以期指导SIST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普外科及术后病理确诊的SIST病人的一般资料、影像学特征、术后病理等临床资料,依据胃肠间质瘤(GIST)恶性潜能分级标准(改良的NIH标准)进行危险度分级.采用 χ2 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高度危险组与中低度危险组临床特征之间的差异.结果共28例SIST入选,男性占60.7%(17/28),女性占39.3%(11/28),平均年龄(50.8±14.9)岁,SIST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首发症状有:体检发现腹部包块7例,消化道出血7例,慢性腹痛9例,急性腹痛5例,以空肠、十二指肠、回肠多见.16例高度危险性(57.1%),12例中低度危险性(42.9%),高危组急性腹痛比例明显高于中低危组(P<0.05),中低度危险组出现消化道出血比例明显高于高度危险组(P<0.05),两组年龄、性别、慢性腹痛、腹部包块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超检查对SIST的检出率不高,CT检出率高于B超.高危组CT检出率明显高于中低危组.结论 SIST首发症状以腹部包块、消化道出血、慢性腹痛多见,高度危险性多见,不同恶性程度SIST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存在差异.CT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B超,SIST首选手术切除,疑诊SIST应及早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TP28例。术前常规CT平扫及增强检查17例,MR平扫及增强检查11例,其中3例同时CT及MR检查。结果检查发现病灶位于胰头10例,5例位于胰颈,7例位于胰体,6例位于胰尾部,肿瘤直径2.2~11.3cm。27例具有完整包膜;1例包膜不完整。20例呈囊实性表现,3例以囊性成分为主,5例以实性成分为主。8例可见钙化。4例病灶内可见出血。25例病灶的实性成分动脉期CT值增加(22.1±4.3)HU,门静脉期CT值增加(37.7±5.8)HU,囊变区无强化。结论正确认识CT及MR的影像学特点,可以对绝大多数SPTP作出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CT表现和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分析3例经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CT和临床表现资料。以腹部剧烈疼痛就诊者2例,无明显腹部症状、体检偶然发现腹部包块者1例,其中1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结果本组3例病灶均为单发,大小约4.0cm×5.8cm×6.0cm~17.7cm×8.5cm×10.2cm。CT表现:肿瘤位于左侧腹膜后2例,右侧腹膜后1例,平扫呈圆形或类圆形不均质软组织肿块,内见囊变坏死,1例瘤灶内可见分隔样结构及沿囊壁分布的弧线样钙化,增强后肿瘤实质及间隔均明显强化。结论 CT对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对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7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17例均为单发肿瘤,呈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肿块直径4.3~15.2cm;ET平扫肿块密度均匀6例,不均匀11例,增强扫描呈渐进性轻度强化。结论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增强扫描有助于卵泡膜细胞瘤的诊断,但确诊仍需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6.
樊明  刘平安 《安徽医药》2017,38(12):1550-15552
目的 研究CT征象对胃肠间质瘤恶性程度预测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2月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收治的49例胃肠间质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与病理组织学分级进行比较。分析患者发病部位、大小、形态、生长方式、强化程度等与胃肠间质瘤恶性程度的关系。结果 不同性质肿瘤的直径、肿瘤形态及生长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质肿瘤CT双期强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未发现淋巴转移,3例患者的网膜肿块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分界不清;4例患者发生肝内转移,2例患者发生腹腔广泛种植转移。结论 病变部位、大小、形态、生长方式、牛眼征及强化方式等可用于胃肠道间质瘤恶性程度初步判断;且病变直径≥5 cm并出现牛眼征时,可确诊为恶性胃肠间质瘤。  相似文献   

17.
总结分析37例小肠平滑平滑肌肿瘤的临床诊治资料。术前明确小肠肿瘤诊断者20例,以其并发症行急症手术确定诊断者9例,误诊者8例。全部病例均以病理确诊,包括平滑肌瘤8例、平没肌肉瘤28例和平滑肌母细胞瘤1例。腔外型生长18例,多以腹部肿块、消化道出血就诊。腔内型生长12例,以多肠梗阻就诊。腔内-腔外型6例,壁间型1例。恶性肿瘤最长径显著大于良性肿瘤,并有发热、消瘦等恶液质表现,但二者的发病年龄差异不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儿童肾脏非Wilms瘤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与腹部CT特征,提高对儿童肾脏非Wilms瘤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8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1例经病理证实,并且具有完整腹部CT影像资料的儿童肾脏非Wilms瘤原发性恶性肿瘤病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腹部CT影像表现以及与Wilms瘤的鉴别要点.结果 本研究11例病儿中,肾恶性横纹肌样瘤3例,腹部CT示病灶均为实性肿块,可见融冰征、肾周积液、包膜下积液,1例合并中枢神经系统肿瘤,1例出现两肺转移;肾透明细胞肉瘤2例,腹部CT示病灶均为实性肿块,均可见大片坏死,CT增强扫描均可见瘤体内多发扭曲的细小血管,可见"虎斑样"改变,所有病例均未见瘤栓,未见骨骼转移.肾细胞癌6例,3例出现血尿,腹部CT示病灶为实性肿块,4例可见钙化.结论 儿童肾脏非Wilms瘤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与腹部CT有一定的特征,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