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陆伟斌  丁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1):1328-1329
目的:探讨骨肉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银染核仁组成区(AgNOR)的表达及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1998年1月~1999年1月骨肉瘤患者术后石蜡标本41例,分别采用S-P免疫组化法及Ploton一步银染法行PCNA及AgNOR染色。结果:PCNA指数与AgNOR计数呈正相关(P<0.05);恶性度高者的PCNA指数与AgNOR计数高于恶性度低者;<3年术后生存期者高于>3术后生存期者。结论:PCNA及AgNOR在骨肉瘤中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二者可作为一种新的对骨肉瘤预后估计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高峰  杨季红  刘渤  马芳  耿艳  李建坤 《河北医药》2013,35(16):2410-2412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p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肝癌(HCC)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6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Hpa和PCNA的表达,分析两者的表达水平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法检测不同Hpa、PCNA表达组的生存差异,最后以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Hpa和PCNA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而在正常肝组织中弱表达或不表达。HPA和PCNA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癌组织分化程度、门静脉瘤栓、肝内或淋巴转移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发现Hpa和PC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与患者的生存相关,即表达强者预后差(P<0.01);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Hpa和PCNA的高表达、肝癌组织分化程度、门静脉瘤栓、肝内或淋巴转移等因素是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 Hpa和PCNA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升高,Hpa和PCNA高表达与肝癌预后呈负相关,是肝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Hpa和PCNA蛋白的表达有助于判断肝癌生物学行为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3.
维甲酸对实验性大肠癌的逆转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维甲酸(RA)对实验性大肠癌的逆转治疗作用。方法:应用维甲酸对大鼠大肠癌的诱发过程进行干预治疗,观察癌变率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的表达。结果:维甲酸治疗组(Ⅱ组)大肠癌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未加维甲酸治疗的对照组(Ⅰ组)。在诱癌的中晚期PCNA指数及AgNOR数亦显著低于Ⅰ组(P<0.01)。Ⅰ、Ⅱ组的PCNA指数及AgNOR数显著高于未用诱癌剂的Ⅲ、Ⅳ组(P<0.01)。组内对比结果显示,Ⅰ组PCNA指数及AgNOR数有随着诱癌时间延长而增加的趋势,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Ⅱ、Ⅲ、Ⅳ组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维甲酸可完全或部分阻逆实验性大肠癌的癌变过程,降低其发生率,为临床应用维甲酸防治大肠癌提供了理论资料。  相似文献   

4.
采用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技术、对40例胸腹水患者进行细胞学观察研究。结果良性病变 AgNOR 计数在1.10~3.10之间,银颗粒小,大小比较均一;恶性病变在4.30—6.20之间、银颗粒大、不规则。肉瘤与癌所致的胸腹水 AgNOR 数目未发现有明显差别。提示 AgNOR 技术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在临床病理工作中、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Spy1的表达,探讨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Ki67)以及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HCC及癌旁组织和10例肝血管瘤旁肝组织中spy1和Ki67蛋白的表达.收集5例HCC及癌旁肝新鲜组织,免疫印迹技术检测Spyl和PCNA的表达.结果 Spy1在HCC中的表达高于对应的癌旁肝组织.HCC中,Spyl的表达强度与肿瘤病理分级、血清AFP值之间相关(P<0.05);Spy1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Spy1在HCC组织中高表达,Spy1可能在HO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3例人脑胶质瘤石蜡标本中PCNA、HSP70进行检测。标本均为星形胶质细胞瘤,病理级别为Ⅰ~Ⅳ级。观察其与胶质瘤临床病理分级的关系及其相关性。结果:PCNA和HSP70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程度明显增高,并且发现二者表达的阳性率随着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升高而升高,不同级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二者呈正相关。结论:检测脑胶质瘤组织中PCNA、HSP70表达能够快速、准确地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状态及评价预后,对判定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及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琳  崔英 《云南医药》1995,16(1):58-60
本文应用图像分析方法对30例前列腺良性、不典型增生及癌细胞DNA含量进行定量测定,同时进行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计数研究。结果,各组细胞的DNA含量与组织学分级基本一致,DNA含量及AgNORs颗粒数量均随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AgNORs数量与DNA含量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脑胶质瘤细胞中AgNOR染色与Ki-67阳性表达间的关系以及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 45例脑胶质瘤标本行AgNOR染色。13例新鲜脑胶质瘤标本同时行Ki-67免疫组化染色。30例获随访病例作AgNOR计数的生存统计。结果 AgNOR计数与组织病理发级正相关并与Ki-67呈线性正相关。AgNOR计数<1.80病例组预后明显好于AgNOR计数≥1.80病例组。结论 AgNOR计数是一项反映了脑胶质瘤良恶性程度的定量指标,可作为肿瘤细胞动力学参数的间接指标,并与病人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 p1 6、p53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30例肝细胞癌组织中 p1 6、p53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结果 ,p1 6、p53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6.67%、56.67%、83.33% ,且与肝细胞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及有无肿瘤包膜受侵有关。p1 6蛋白与 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表达无明显相关 (P >0 .0 5) ,而 p53蛋白与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表达明显相关 (P <0 .0 5)。提示 p1 6基因失活、p53基因突变和细胞增殖活性增强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p1 6、p53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对肝细胞癌的分级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图象分析方法对20例胃癌、64例各级异型增生及24例正常胃粘膜石蜡切片标本的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进行了定量观察。结果表明,AgNOR颗粒随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多。本文显示.应用图象分析技术检测AgNOR颗粒一对正常胃粘膜与异型增生、各级异型增生之间及异型增生与胃癌之间的鉴别诊断.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癌细胞增殖活性与癌分化及分级的关系 ,探讨 P5 3及 PCNA在食管鳞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 L SAB法检测 10 0例食管鳞癌标本中 P5 3蛋白及 PCNA的表达。同时用 10例正常皮肤作对照。结果 :P5 3蛋白阳性表达细胞数与癌分级呈正相关。 PCNA的表达强度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成反比。 P5 3表达与 PCNA表达呈平行关系。结论 :P5 3蛋白及 PCNA的表达强度可反映食管鳞癌的增殖活力和转移能力。可作为判断肿瘤发生可能性的标志物 ,在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乳腺癌PCNA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12例乳腺癌进行PCNA检测,用有关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PCNA阳性率为76.8%(86/112)。当PCNA表达强度为 ~ 时,其阳性率与乳腺癌淋巴结有否转移及转移数目有密切关系(P<0.01)。结论 PCNA是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指标,并可作为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癌组织中MMP-2和PTEN的表达及两者与肝癌侵袭性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1例肝癌组织和17例正常肝组织中MMP-2和PTEN蛋白质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侵袭性的关系.结果 HCC中PTEN阳性表达率明显弱于正常肝组织,而MMP-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且两者呈负相关;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与HCC组织分化程度、侵袭性有关(P<0.05),而与性别、术前AFP水平无关(P>0.05);MMP-2阳性表达率与HCC组织侵袭性有关(P>0.05),而与HCC组织分化程度、性别、术前AFP水平无关(P<0.05).结论 PTEN、MMP-2的表达一定程度上反映HCC侵袭性强弱;PTEN缺失可引起MMP-2表达增加,在HCC侵袭、转移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explored and investigated how zearalenone (ZEA) affects the morphology of small intestine and the distribution and expression of ghrelin and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in the small intestine of weaned gilts. A total of 20 weaned gilts (42-day-old, D × L × Y, weighing 12.84 ± 0.26 kg)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and ZEA groups (ZEA at 1.04 mg/kg in diet) in a 35-d study. Histological observations of the small intestines revealed that villus injuries of the duodenum, jejunum and ileum, such as atrophy, retardation and branching dysfunction, were observed in the ZEA treatment. The villi branch of the ileum in the ZEA group was obviously decreased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ileum, jejunum and duodenum, and the number of lymphoid nodules of the ileum was increased. Additionally, the effect of ZEA (1.04 mg/kg) was decreased by the immunoreactivity and distribution of ghrelin and PCNA in the duodenal and jejunal mucosal epithelial cells. Interestingly, ZEA increased the immunoreactivity of ghrelin in the ileal mucosal epithelial cells and decreased the immunoreactivity expression of PCNA in the gland epithelium of the small intestine. In conclusion, ZEA (1.04 mg/kg) had adverse effect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absorptive capacity of the villi of the intestines; yet, the small intestine could resist or ameliorate the adverse effects of ZEA by changing the autocrine of ghrelin in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fn2、PCNA的表达。结果:肺鳞癌组织中Mfn2的表达(IOD值)高于腺癌(P<0.01),高分化、中分化的肺癌组织中Mfn2的表达高于低分化的肺癌组织(P<0.01);PC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IOD值)随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高、中分化与低分化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PCNA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结论:Mfn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有关;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且二者的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国人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细胞分化抑制蛋白Id1的表达及其与HCC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以探讨Id1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44例HCC及其癌旁组织中Id1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检测;Id1的表达与肝癌的Edmondson病理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在癌旁组织中和肝硬化组织中,Id1蛋白均有较高的阳性表达;HCC组织中Id1呈不同程度表达。分化程度高者呈强或中度表达,分化程度低者呈现弱或无表达。结果显示,HCC中Id1的表达水平与Edmondson分级呈反比(rs=0.63,P<0.01)。结论 HCC旁正常组织中,Id1蛋白高表达;HCC组织中的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分化程度高者阳性表达较高,分化程度低者,阳性表达弱或无,提示Id1可能与HCC的早期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p27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骨肉瘤,20例骨软骨瘤做对照,对其在骨肉瘤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预后分组中的表达进行对比分析和相关研究。结果骨肉瘤组织中的PCNA强阳性表达( )率(70.6%)与骨软骨瘤组织(5.0%)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骨肉瘤组织中p27蛋白高表达( )率(36.8%)与骨软骨瘤(75.0%)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骨肉瘤低生存组PCNA的强阳性率(100.0%)与高生存组(51.9%)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骨肉瘤低生存组p27蛋白高表达率(8.3%)与高生存组(63.0%)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PCNA强阳性表达率与骨肉瘤组织的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p27表达与瘤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1),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1)。骨肉瘤组织中,PCNA与p27蛋白表达均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PCNA高表达及p27蛋白减少或缺失是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的重要指标,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p57KIP2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3例肝细胞癌石蜡包埋标本和38例癌旁组织中p57KIP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肝细胞癌p57KIP2的阳性表达率为46.0%,显著低于癌旁组织78.9%(P<0.01),并与肝细胞癌的病理分级、肿瘤大小、有无包膜及门静脉癌栓相关。结论p57KIP2蛋白表达的下调可能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9.
应用嗜银方法对18例肠型胃癌、16例胃溃疡、34例正常粘膜对照组进行了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的定量研究。在胃粘膜病变中Ag-NORs值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递增。Ag-NORs均值除对照的正常胃粘膜组(P>0.05)外,其余各病变组间Ag-NORs均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因此Ag-NORs计数可作为胃癌、胃溃疡鉴别的一种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与肝细胞癌病理分级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LK、VEGF在55例肝细胞癌及20例正常肝细胞中的表达,分析它们的表达情况与肝细胞癌病理分级的关系以及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ILK与VEGF在肝细胞癌中均表达,且表达率随着肝细胞癌病理分级的上升而呈上升趋势(P〈0.05),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 ILK与VEGF在肝细胞癌中均为高表达,在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望为肝细胞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