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对儿童术后轻中度疼痛治疗有效.可以减少甚至不用阿片类药.但有些报告提出有可能增加手术后出血的发生率.因此,儿童围术期应用NSAIDs必须考虑病人的安全性,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剂量、给药时闻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叶虹  安立新 《医学综述》2014,(10):1809-1812
近几年来关于小儿术后疼痛的问题越来越被重视,人们已经意识到小儿围术期镇痛的重要性,小儿疼痛系统评估的不断完善促进了小儿术后镇痛的发展。多模式镇痛会成为小儿术后镇痛的主要方向。目前描述小儿神经外科术后的疼痛情况的数据极少,因此在小儿神经外科优化的镇痛方式及用药的进一步研究上还有很大的空间。该文就小儿神经外科术后镇痛的现状、疼痛评估、镇痛方式及用药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小儿术后镇痛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最佳剂量。方法:选择3~12岁择期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在全麻手术后给予术后镇痛,配方分别为:Ⅰ组舒芬太尼2μg/kg+格拉司琼3mg+生理盐水至100ml;Ⅱ组舒芬太尼2.4μg/kg+格拉司琼3mg+生理盐水至100ml;Ⅲ组舒芬太尼2.8μg/kg+格拉司琼3mg+生理盐水至100ml。设定负荷量0.1μg/kg用微电脑镇痛泵2分钟注入完毕,设定背景剂量2ml/h,PCA每次0.5ml,锁定时间15min。记录术后2h、4h、8h、24h、36h、48h各时点患儿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镇静评分法(Ramsay)、PCA按压次数、患儿家长对镇痛满意度、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h、4h、8h、24h、36h、48h各时点VAS评分Ⅰ组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Ramsay评分Ⅰ组低于Ⅱ组和Ⅲ组(P〈0.05);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Ⅲ组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PCA按压次数Ⅰ组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患儿家长对镇痛满意度Ⅰ组低于Ⅱ组和Ⅲ组;Ⅲ组患儿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结论:微电脑镇痛泵持续静脉注入Ⅱ组镇痛液(舒芬太尼2.4μg/kg+格拉司琼3mg+生理盐水至100ml)应用于小儿术后镇痛安全、有效、最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学龄前小儿骨科手术后使用芬太尼进行静脉镇痛的最佳剂量。方法:四肢骨折手术患儿60例,年龄3~7岁,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均在静吸复合口插管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术毕接镇痛泵:A组芬太尼5μg.kg-1.d-1;B组芬太尼7μg.kg-1.d-1;C组芬太尼10μg.kg-1.d-1,以2ml/h恒速静脉输注,观察并记录术后2、4、8、12、24、48h患儿的HR、MAP、RR、sPO2、镇痛、镇静评分、不良反应。结果:60例患儿均完成了48h术后镇痛。镇痛评分:与B组和C组比较,A组各时段评分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评分:与A组和B组比较,C组各时段评分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MAP、RR:与B组和C组比较,A组在术后2、4、8、12、24、48h均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O2: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术后恶心、呕吐、瘙痒等并发症,与A组和B组比较,C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增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芬太尼7μg.kg-1.d-1静脉持续输注用于学龄前小儿骨科术后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术后疼痛是一种伤害性刺激,影响患儿的恢复,加重护理负担。术后病人自控镇痛已广泛应用与实践,且以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效果更佳。本文将吗啡应用于小儿硬膜外自控镇痛中,观察其镇痛效果、安全性和副作用。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6年3-10月我院住院患者24例。ASA分级  相似文献   

6.
吗啡不同给药途径在小儿术后自控镇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  刘怀萍  陈燕珠 《河北医学》2008,14(3):301-303
目的:吗啡在小儿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PCEA)和吗啡静脉术后自控镇痛(PCIA)在小儿中的应用,寻找更好的术后自控镇痛用药方式。方法:选择7~14岁,将施行中腹部以下手术,ASAⅠ~Ⅱ级患儿48例,所有患儿采用硬膜外阻滞加异丙酚静脉注射辅助麻醉,在手术开始时即安装FORNIA一次性使用自控镇痛泵给予自控镇痛(PCA),PCA配方:吗啡加生理盐水100ml混合液,持续注入量2ml/h,单次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根据给药途径随机分成两组,A组:PCEA吗啡4μg/kg.h加生理盐水100ml。B组PCIA吗啡25μg/kg.h加生理盐水100ml。比较患儿术后4,8,12,24h的镇痛效果(VAS评分),术后24h内PCA的按压次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低血压,心动过缓,镇静,嗜睡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术后4,8,12,24h的VAS评分和术后24h内PCA的按压次数相仿(P>0.05)。但B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低血压,心动过缓,镇静,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小儿应用吗啡PCEA比PCIA更安全,副作用更少,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7.
石平海 《吉林医学》2013,34(15):2905
目的:评价0.1%罗哌卡因和0.1%布比卡因复合2μg/ml芬太尼对小儿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运动阻滞恢复情况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腹部以下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行术后硬膜外镇痛。R组用0.1%罗哌卡因复合2μg/ml芬太尼,B组用0.1%布比卡因复合2μg/ml芬太尼,镇痛泵容量100 ml,泵速0.1 ml/(kg.h),追加量0.1 ml/kg,锁时30 min。观察术后24 h内镇痛效果、运动神级阻滞、胃肠功能恢复及不良反应。结果: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镇痛相似,但罗哌卡因组运动阻滞及胃肠功能恢复较布比卡因组快(P<0.05),恶心、呕吐、下肢麻木、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1%罗哌卡因复合2μg/ml芬太尼用于小儿术后硬膜外镇痛与布比卡因有相同的镇痛效果且镇痛效果确切,罗哌卡因组运动神经阻带、胃肠功能恢复较快,两组不良反应相似。  相似文献   

8.
目前认为术后阵痛和机体对创伤的过度应激反应是影响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术后合适的镇痛可明显加快小儿的恢复时间,减少因疼痛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缩短小儿平均住院时间[1,2]。因此,术后镇痛作为一种调控手段显得十分重要。成人术后镇痛已在全国各大中小医院全面普及,但小儿术后镇痛的推广还不够。本文旨在探讨曲马多和氯胺酮镇痛液在PCIA泵中对小儿术后镇痛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期ASAⅠ~Ⅱ级,年龄2~12岁患者60例,体重11~46kg。手术包括:阑尾炎、疝气、隐睾、肛瘘等不需要气管插管全麻的手术。麻醉前30min均肌肉注射阿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适合小儿术后镇痛的理想方式。方法:选择诊断为尿道下裂,择期行尿道成形术的小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静脉镇痛组(Ⅰ组,n=30)术后静脉采用:每天曲马多4mg/kg~5mg/kg恩丹西酮0.05 mg/kg进行术后镇痛,硬膜外镇痛组(Ⅱ组,n=30)术后硬膜外采用:每天芬太尼2ug/kg 布比卡因2mg/kg恩丹西酮0.05mg/kg进行术后镇痛。结果:两组间镇痛评定无显著差异,但Ⅱ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一些,P<0.05,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小儿术后镇痛的方式以静脉自控镇痛(PCIA)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11.
王俊林  吴义嵘 《海南医学》2005,16(2):63-63,147
静脉术后镇痛(PCIA)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在小儿术后镇痛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我院从1999年以来,对450例行骨科手术的患儿采用PCIA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郑剑秋  冯继峰  彭伟 《微创医学》2012,7(6):592-594
目的观察曲马多超前镇痛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儿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于麻醉后手术开始前,B组于麻醉拔管后缓慢静注曲马多2 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 mL),C组以生理盐水5 mL缓慢静注。注药时间均为1 min。观察术后1 h、2 h、4 h、8 h、12 h的疼痛评分及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观察拔管后60 min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 A组、B组术后各时点疼痛评分明显低于C组,A组也明显低于B组(P<0.05);苏醒期A组、B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前20 min A组也明显低于B组(P<0.05);3组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马多超前镇痛较术后应用能有效减轻腹腔镜手术患儿术后急性疼痛和苏醒期躁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安全用于小儿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3.
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手外科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手外科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手外伤手术患儿60例,其中骨折29例,肌腱、血管神经损伤31例,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B组均在周围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留置导管行连续腋路臂丛阻滞,术后A组采用0.2%罗哌卡因+1ug/ml芬太尼自控臂丛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nerve analgesia,PCNA),B组采用10ug·kg-2·d-1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观察两组视觉图形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s,VASF)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视觉图形模拟评分法在4—8h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3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A组恶心、呕吐、嗜睡症状明显多于PCNA组(P〈0.05)。结论周围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镇痛在小儿手外伤中应用效果好,副作用少,较静脉镇痛理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儿术后使用镇痛泵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05年4月-2009年4月使用镇痛泵174例患儿护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儿发生硬膜外镇痛泵管道脱出12例.静脉镇痛泵静脉留置针肿胀3例.出现皮肤瘙痒5例.腹胀14例,恶心呕吐者32例,尿潴留9例,血压下降7例,无出现一例呼吸抑制.结论 对小儿术后使用镇痛泵的患儿要做好心理干预和管道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镇痛效果及并发症.并做好患儿术后交接班工作.  相似文献   

15.
16.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由于其术后镇痛的效果良好,适用于术后中度疼痛和费用少而备受关注。非甾体类抗炎药在术后镇痛中与阿片类药物合用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故其使用有增加趋势。但NSAID药物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并存,使用不当或使用时间长会造成严重不良反应,甚至会危及生命,需引起高度警惕。本文就非甾体类抗炎药在术后镇痛中的不良反应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侯冰峰 《吉林医学》2012,33(2):282-283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小儿骨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0例ASAⅠ~Ⅱ级下肢骨科手术患儿,将上述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两组患儿分别连接静脉自控镇痛泵行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患儿给予舒芬太尼1.0μg/(kg.d)加入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对照组给予芬太尼10μg/(kg.d)加入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背景输注2.0 ml/h,静脉自控镇痛为0.5 ml/次,锁定时间为30 min。术后48 h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两组患儿术后4、8、24、48 h不同时间点进行疼痛程度评定。结果: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疼痛评分分别与对照组同时间点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小儿骨科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非甾体抗炎药临床应用现状及其抗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甾体抗炎药是指一类不含皮质激素而具有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的药物。从最早人工合成乙酰水杨酸以来,历经100年,现已发展到结构不同、种类繁多的一大类药物。NSAIDs的抗炎、镇痛和解热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阻断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而发挥作用,流行病学证明这些作用还具有抗癌防癌效果,NSAIDs的抗癌活性主要通过不同途径抑制浓缩红细胞(CRC细胞)增殖,诱导分化和凋亡,抗血管生成,减少癌细胞侵袭转移,在抗氧化剂存在时,其抗癌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吗啡在小儿术后自控镇痛(PCA)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效果及副作用。方法选择6~14岁小儿主要为腹部及下肢手术的病例26例,在术毕前安装一次性使用自控镇痛泵,采用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PCEA)。PCA配方:吗啡3~4μg(kg.h)加生理盐水100ml,持续注入量2ml/h,单次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观察镇痛效果、副作用。结果镇痛效果满意,无严重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低血压,心动过缓、嗜睡等不良反应。结论吗啡应用于6岁以上小儿术后自控镇痛安全可行,副作用少,能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20.
疼痛是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后的一种反应。过去由于对小儿疼痛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以及对应用镇痛药物的顾虑,致使在临床上小儿术后疼痛经常得不到充分重视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安全有效的小儿术后镇痛不仅有赖于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药物,更需要准确的疼痛评估方法。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可以减轻患儿术后痛苦和家长的担忧,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节约医疗费用,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就小儿术后镇痛的现状、术后疼痛的评估,常用药物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