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舌苔与表皮生长因子(EGF)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分析不同舌苔和肿瘤病人舌苔变化与唾液中人表皮生长因子 (h -EGF)含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结果  4 2 5例住院病人中 ,h-EGF含量依次分别为 :1 98例薄苔为 (3 .0 84± 1 .6) μg/L ,2 0 3例厚苔为 (3 .671±1 .2 ) μg/L ,2 1例花剥、镜面苔为 (1 .65 3± 1 .9) μg/L,3例灰苔为 (2 .0± 0 .7) μg/L ,相互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两两比较 )。 1 5 2例肿瘤病人与 2 4 9例非肿瘤病人唾液中h-EGF分别为 (4.0 70± 1 .0 ) μg/L和 (3 .0 60± 1 .6) μg/L ,两者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进一步分析表明 ,无论是肿瘤病人还是非肿瘤病人 ,呈厚苔者其唾液中h -EGF的含量均高于呈薄苔者及正常人。结论 唾液中h-EGF含量的高低与肿瘤病人和非肿瘤病人舌苔苔质的厚薄、剥脱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肿瘤病人唾液中h -EGF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和非肿瘤病人 ;h -EGF与人类舌苔的形成、舌苔的增厚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肌钙蛋白Ⅰ测定在急性胰腺炎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变化及其临床和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重症胰腺炎组(SAP15例),轻症胰腺炎组(MAP20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血清cTnⅠ浓度.结果血清cTnⅠ在SAP组发病4h内,第24小时,第72小时,第240小时各点分别为(0.67±0.56)μg/L,(155±1.34)μg/L,(2.93±2.11)μg/L,(3.13±2.34)μg/L,(2.92±2.3)μg/L,均明显高于MAP组[<4,24,72,120各时点分别为(0.06±0.03)μg/L,(0.07±004)μg/L,(0.06±0.02)μg/L,(0.05±0.02)μg/L,P<0.05或P<0.01],与正常对照组[(0.04±0.02)μg/L]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MAP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SAP组4例死亡者在24,72,120,240时点的cTnⅠ平均值明显高于存活者(P<001),发病4h内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cTnⅠ测定可用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性的判断,在SAP组中明显增高,cTnⅠ升高水平与SAP组患者的近期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藤三七皂苷组分对代谢综合征小鼠及其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 45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藤三七皂苷组(n=15).采用高脂饮食建立代谢综合征小鼠模型,对照组小鼠用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小鼠饲以高脂饲料,藤三七皂苷组高脂饲料饲喂同时用1 00 mg/(kg·d)藤三七皂苷灌胃液灌胃.每周测体重,第2、4、6周每组随机处理3只小鼠,第8周每组处理6只小鼠.以体重、肝脏与附睾脂肪系数、血脂等指标,观察皂苷的作用.并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法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结果 第8周,模型组体重(36.36±2.44)g明显高于对照组(29.33±1.89)g(P <0.05);模型组体重增量(14.86±3.66)g明显高于对照组(8.41±1.83)g和藤三七皂苷组(9.70±1.55)g(均P<0.05).第8周,模型组附睾脂肪系数(4.18±0.97)%明显高于对照组(2.29±0.69)%(P<0.05),也高于藤三七皂苷组(3.65±0.8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6周,模型组血清总胆固醇(TC)(7.13±0.67)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4.81 ±0.55) mmol/L(P <0.05),也高于藤三七皂苷组(5.38±0.15) mmol/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模型组TC(7.20±0.35) 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4.23±0.46) mmol/L和藤三七皂苷组TC(6.12±0.33) mmol/L(均P<0.05).第6周,模型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1.62±0.19) 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03±0.32) mmol/L和藤三七皂苷组(1.06±0.18) mmol/L(均P <0.05);第8周模型组LDL(1.56±0.67) 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0.57±0.30) mmol/L和藤三七皂苷组LDL(0.68±0.07) mmol/L(均P<0.05).藤三七皂苷组与模型组相比,肠道嗜胆菌(Bilophila)、葡萄球菌(Staphlococcus)、乳球菌(Lactococcus)、Ruminococcaceae、Anaerotruncus丰度降低,Allobaculum、Alloprevotella丰度升高.结论 藤三七皂苷组分对代谢综合征小鼠有一定的减肥及降脂作用,并能改善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 12 7例不同年龄结构的正常人群和 2 8例膀胱肿瘤患者尿中 EGF水平进行测定。 方法 :采用I1 2 5 - EGF的放射免疫法测定 EGF水平。 结果 :小儿组 (15例 ) EGF浓度 (31.19± 7.46 ) μg/L;正常人群组 (92例 )EGF浓度 (16 .5 2± 1.6 9)μg/L ;膀胱肿瘤组 (2 8例 ) EGF浓度 (14.6 4± 1.86 )μg/L ;前列腺增生组 (BPH,2 0例 ) EGF浓度 (7.91± 1.11)μg/L。膀胱肿瘤组与正常人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年龄的变化也有统计学差异 (P<0 .0 5 )。 结论 :EGF与年龄有相关性 ;EGF是一个较可靠、灵敏的指标有助于膀胱肿瘤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和腹腔液中血管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法,检测20例内异症和14例非内异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同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含量。并分析各生长因子含量的相关性及其与内异症分期的关系。结果 血清和腹腔液VEGF含量[(525.2±365.0)ng/L,(343.2±178.1)ng/L]明显高于对照组[(52.2±38.4)ng/L,(36.2±23.6)ng/L],P<0.01;血清TGFβ1(85.8±25.7)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123.9±73.6)μg/L,腹腔液TGFβ1含量(117.4±62.7)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67.5±23.7)μg/L,P<0.05;血清和腹腔液EGF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血清VEGF与腹腔液TGFβ1呈明显负相关,血清TGFβ1与血清EGF和腹腔液TGFβ1呈明显正相关,血清EGF与腹腔液TGFβ1和EGF呈明显正相关,腹腔液EGF与TGFβ1呈明显正相关。均有显蓍差异,P<0.05。三个细胞因子与内异症分期均无明显关系。结论 血管生长因子含量变化与内异症发病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在正常月经周期妇女体内变化以及和性激素的关系.方法分别用ELSA法和RIA法,测定34例正常月经周期妇女月经期(周期第3 d)、增生晚期(周期第13 d)、黄体期(周期第23 d)血清IGF-I和IGFBP-1,以及雌二醇(E2)和孕酮(P)浓度.结果IGF-I浓度在增生晚期(114.9±23.1)μg/L及黄体期(126.6±27.1)μg/L,显著高于月经期(104.1±15.4)μg/L,P均<0.05,而增生晚期和黄体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IGFBP-1浓度在增生晚期(4.5±1.8)μg/L显著高于黄体期(2.3±0.9)μg/L及月经期(2.5士1.1)μg/L,P均<0.01,而黄体期和月经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增生晚期血清IGF-I浓度与E2有显著相关性(r=0.59,P<0.01).结论血清IGF-1和IGFBP-1浓度在正常生育年龄妇女随着性激素改变而发生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7.
不同神经损伤疾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测定临床价值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测定在神经损伤性疾病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免疫测定法定量测定神经损伤性疾病患者血清MBP水平.结果血清MBP水平28例多发性硬化患者4.69±0.89μg/L,18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6.11±3.01μg/L,8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5.03±2.33μg/L,20例脑炎患者4.63±2.15μg/L,52例脑挫伤患者5.67±3.14μg/L,24例2型糖尿病患者5.13±2.54μ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10±0.89μg/L(均P<0.01).36例有CT或MRI检查异常的脑挫裂伤患者血清MBP水平(6.68±3.08μg/L)显著高于无影像学改变者(3.41±1.92μg/L);对36例脑挫裂伤患者动态观察表明血清MBP水平在创伤后12~36h升高.结论血清MBP水平测定可反映神经损伤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可用于临床评估.  相似文献   

8.
细胞因子EGF含量表达与骨折修复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骨折损伤后早期血清中细胞因子EGF,以期推断出与骨折愈合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骨折病人30例,正常健康人10例.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骨折后24、48、96小时血清及正常健康人血清中EGF的含量.结果血清中EGF含量(pg/ml),正常健康人组90.01±13.72.病人组中,24小时组124.6±18.44;48小时组180.71±21.24;96小时组162±29.27.数据资料经统计学处理ECF含量各时间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各时间组之间相比也存在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EGF参与创伤修复,是加速骨折愈合的调节促进因素;骨折后早期EGF的含量变化具有规律性.因此应重视骨折早期复位,合理坚强固定,利于骨折修复.  相似文献   

9.
刘团义 《中原医刊》2005,32(11):2-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苯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52例高血压患者服用苯那普利40~80mg,每日1次,疗程24周.治疗前后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并与正常对照组(30名)比较.结果治疗前高血压组PⅢP[(7.5±1.8)μg/L]、TGF-β1[(25.8±2.8)μg/L]及AngⅡ浓度[(69±10)ng/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4.6±1.2)μg/L、(10.5±2.2)μg/L、(43±8)ng/L],均为P<0.05;苯那普利治疗24周后PⅢP[(4.8±1.5)μg/L]、TGF-β1[(14.9±2.4)μg/L]浓度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均为P<0.05;AngⅡ[(71±11)ng/L]则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苯那普利能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血清中的胶原含量,降低TGF-β1浓度,因而有可能会减轻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PSA水平测定对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汉林  张志根  顾苗根 《浙江医学》2001,23(8):460-461,463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在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8例BPH和22例PC患者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计算FPSA/TPSA比值,并测定BPH患者的实际前列腺体积(PV).结果BPH患者FPSA值为(1.63±1.08)μg/L,TPSA值为(12.38±8.26)μg/L,FPSA/TPSA比值为0.25±0.13;PV为(14.0±1.08)cm3,PV每增加1mm3,TPSA平均增加0.17μg/L,而FPSA平均增加0.03μg/L;BPH患者年龄、PV分别与FPSA、TPSA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而与FPSA/TPSA比值无相关性(P>0.05);患者年龄与PV无相关性(P>0.05).PC患者FPSA值为(6.05±1.46)μg/L,TPSA值为(37.44±11.58)μg/L,FPSA/TPSA比值为0.14±0.11,与BPH患者比较,FPSA、TPSA值均明显上升(均P<0.05),而FPSA/TPSA比值明显下降(P<0.01).结论BPH患者血清PSA水平随年龄、PV的增加而上升;PC患者血清PSA水平升高且较BPH患者更为明显,而FPSA/TPSA比值明显下降,当其<0.15时诊断为PC的准确率达77%;测定PSA水平对指导BPH和PC的诊断和治疗、判断PC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赖俊浩  王俊义 《医学争鸣》1997,18(5):430-432
目的:研究给予外源性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完全胃肠外营养(TPN)大鼠小肠隐窝EGF受体表达的影响以及与小肠粘膜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TPN模型,小肠组织切片HE染色,测定隐窝细胞数及有丝分裂指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的方法,测定隐窝细胞EGF含量及EGF受体的表达.实验共使用200~250g体重SD大鼠24只,随机分组:对照组(n=8),仅行虚拟手术,即行右颈静脉结扎,每日饲以普通饲料及水;TPN组(n=8),禁食水,输注常规TPN;TPN-EGF组(n=8),输注常规TPN溶液,并每日按0.1μg/(次·g)皮下注射EGF2次.各组均观察14d.结果:TPN大鼠小肠隐窝EGF含量及EGF受体表达显著减少(P<0.01),隐窝细胞数和有丝分裂指数也明显降低(P<0.05);当给予外源性EGF后,隐窝EGF含量、EGF受体表达以及隐窝细胞数、有丝分裂指数均未降低.结论:EGF能预防TPN大鼠小肠隐窝EGF受体表达及EGF含量下降,维持细胞生成率.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研究各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内表皮生长因子 (EGF)及其受体 (EGF R)表达的变化 ,以进一步探讨EGF用于治疗重型肝炎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ABC法 )观察 6 5例各型肝炎患者、4例健康成人、1例胎肝组织内EGF/EGF R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 4例正常成人肝组织EGF R皆为阳性 ,且愈近中央静脉染色愈深 ;②肝炎患者肝组织EGF染色与正常成人肝组织相似 ,未发现显著改变。③患者肝组织中EGF R的表达与坏死程度有关 ,随着坏死程度的加重 ,坏死区内染色增强。结论 提示给予外源性EGF可能进一步促进肝组织的再生 ,有望用于重症肝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万福印  赵群力  赵静  刘沛  谭升顺 《医学争鸣》2003,24(17):1619-1620
目的 :探讨EGF在脂溢性角化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组织 ,棘层肥厚型和角化过度型皮损中EGF表达 .结果 :正常皮肤组织EGF表达于基底层 (+:10 0 % ) ,基底上层几乎不表达 ;在角化过度型皮损中 ,表达于表皮全层 ,但表达强度比棘层肥厚型皮损弱而比正常组织强 ( :85 .7% ) ,在棘层肥厚型皮损中 ,表达于表皮全层( :95 .8% ) ,前两者与后者有显著差异性 (P <0 .0 5 ) .结论 :EGF在脂溢性角化的棘层肥厚的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摘除乳猪颌下腺,提取并纯化表皮生长因子(EGF),经活性鉴定后,对65例长期不愈的鼓膜穿孔患者,在鼓膜穿孔修补术中局部应用。经临床观察,鼓膜穿孔愈合率为90.9%,愈合时间平均为9天。病人无痛苦,无耳毒性及其它不良反应。表明局部应用EGF具有促进鼓膜穿孔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在胃癌中的表达,加深对胃癌发生分子基础的了解。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ABC法),分析探讨两者在52例原发性胃癌组织中的变化。结果:EGF、EGFR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4%(21/52)和481%(25/52),两者同时阳性表达率为365%(19/52);EGF在中、晚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胃癌,低分化胃癌中的免疫阳性反应率为476%(20/42);531%(17/32);523%(18/34),分别高于其在早期(10%,1/10)、淋巴结阴性(20%,4/20)、高分化胃癌(167%,3/8)中的表达,P<005;EGFR表达与临床进展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其在淋巴结转移(594%,19/32)、低分化胃癌(618%,21/34)中的表达率分别高于其在淋巴结阴性(30%,6/20)、高分化胃癌(222%,3/18)中的表达,P<005。结论:EGF、EGFR在胃癌转移过程中起一定作用,并可能是胃癌恶性程度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制成兔角膜碱烧伤模型,应用重组表皮生长因子(rhEGF)滴眼剂对碱烧伤后的兔角膜溃疡创面进行治疗。63只纯种新西兰白兔分为7组,每组9只,其中5组为治疗组,另2组为对照组,治疗组分别用每毫升0.5,5,20,50和100μg表皮生长因子滴眼剂滴眼,对照组分别用纤维结合蛋白和氯霉素滴眼。伤后24,48,72,96及120h裂隙灯荧光素染色,照像观察溃疡面积,经计算机图像处理,计算。结果显示5组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EGF对角膜碱烧伤后的溃疡面愈合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EGF偶联牛血清白蛋白纳米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制备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偶联牛血清白蛋白纳米载体,作为多种高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肿瘤细胞主动靶向给药的新途径.方法:采用二次超声乳化和溶剂挥发技术制备白蛋白纳米载体,通过化学交联试剂将EGF与白蛋白纳米载体偶联,制得EGF偶联白蛋白纳米载体并进行核素标记,通过葡聚糖凝胶柱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验证偶联效果和EGF偶联的程度.结果:成功制备得到平均粒径为34nm的牛血清白蛋白纳米载体,而且EGF与白蛋白纳米载体偶联率较高,所得的EGF-BSA纳米载体室温稳定性和血清稳定性均较好.结论:成功制备得到体积较小的牛血清白蛋白纳米载体和EGF偶联牛血清白蛋白纳米载体,为进一步探讨其体外肿瘤细胞靶向性及体内分布规律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在1962年首次由Cohen报道发现,其后的三十余年,对这一小分子蛋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人和小鼠的EGF由53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量为6KDa,有三对保守的二硫键,没有糖基化位点,二级结构中没有α-螺旋。迄今发现的众多的与EGF同源的蛋白,可分为EGF家族成员与EGF相关蛋白,结构与EGF相似,并能结合EGF受体、表现出相似的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同归类于EGF家族,包括TGF-α、HB-EGF(heparin-binding EGF-like growth factor)、AR(am-phiregulin) BTC(betacellulin)、NRG(neuroreguin)、HRG(heregulin)、与EPR(epiregulin)。一些蛋白含有一个或多个EGF样结构域,它们属于EGF相关蛋白,包括: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哺乳类凝血因子Ⅸ和  相似文献   

20.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对培养表皮角朊细胞DNA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选择培养表皮角朊细胞时添加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 EGF)及小牛血清的最适浓度。方法 :添加不同浓度的 EGF及小牛血清 ,测定 3 H- Td R掺入量。结果 :添加 2 0μg· L-1EGF时3 H- Td R掺入量明显高于添加 5和 1 0 μg·L-1EGF时。结论 :2 0 μg·L-1EGF、2 0 %小牛血清为培养表皮角朊细胞的最适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