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变异性、血压晨峰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通过收集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门诊高血压患者68例,分成合并有代谢综合征组(A组,n=33)和单纯高血压组(B组,n=35),对两组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连续记录24小时、白天及夜间每半个小时收缩压数值,通过SPSS软件计算24小时、白天及夜间每半个小时收缩压均值的标准差,即为24小时收缩压变异性(24H SBPV),白天收缩压变异性(白天 SBPV),夜间收缩压变异性(夜间 SBPV);计算起床后2h内收缩压平均值与夜间睡眠时的收缩压最低值(包括最低值在内的1h的平均值)的差值即为血压晨峰值。通过对A、B两组收缩压变异性、血压晨峰值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合并代谢综合征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变异性、血压晨峰值与单纯高血压患者的区别。同时将代谢综合征定义中包括的多个心血管危险因素与24H SBPV,白天 SBPV,夜间 SBPV及血压晨峰值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与收缩压变异性、血压晨峰相关的影响因素。结论:合并有代谢综合征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增加。  相似文献   

2.
老年高血压有血压波动性大,血压晨峰现象显著等特点.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血管危险事件发生和靶器官损害程度不仅与血压水平有关,还与血压平稳性和血压晨峰现象相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不仅要有效降压,还要平稳降压,抑制血压晨峰.本研究旨在评价不同服药时间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血压晨峰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住院的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132例进行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血管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IMT正常组20例,IMT增厚组56例,IMT斑块组56例,后2组判定为颈动脉粥样硬化.另外,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132例患者分为非晨峰组49例和晨峰组83例.测定各组血脂、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日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血压变异性、血压晨峰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结果 IMT正常组、IMT增厚组、IMT斑块组TG、TC、LDL-C、HDL-C、ApoA、ApoB、Hcy、hs-CRP、24 h SBP、24 h DBP、dSBP、dDBP、nSBP、nDBP、24 h SBPV、dSBPV、血压晨峰检出率、NIHSS、B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Hcy、hs-CRP、24 h SBPV、dSBPV、血压晨峰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中南药学》2018,(2):261-263
目的观察优化苯磺酸氨氯地平服药时间对高龄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起床后2 h内的收缩压的平均值与夜间最低收缩压前后1 h的平均之间的差值)及24 h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80岁且晨峰血压≥35 mmHg高血压患者68例,分成优化组[34例,年龄(83±3)岁,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次,1次·d~(-1),睡醒即刻及空腹服药]和对照组[34例,年龄(82±2)岁,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次,1次·d~(-1),起床后60 min,早餐后服药],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晨峰血压和24 h动态血压的变化。结果优化组较对照组晨峰血压和白天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优化苯磺酸氨氯地平服药时间能显著降低晨峰血压和白天平均收缩压舒张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卡托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7月本院就诊且符合标准的高血压患者161例,服用卡托普利前和服用卡托普利30d,分别测量血压晨峰,分析卡托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晨峰的影响。结果:卡托普利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用药前后,晨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可降低高血压晨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特拉唑嗪对难治性高血压(RH)患者血压晨峰(MBPS)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8月我们对60例RH应用特拉唑嗪治疗,观察血压、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血压晨峰有明显改善,晨起后2h内、夜间平均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特拉唑嗪可有效降低MBPS,用药安全性高,同时可以减少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夜尿次数。  相似文献   

7.
刘冉  李春蕾  朱宏燕  杨婧 《河北医药》2021,43(12):1841-1843,1847
目的 通过研究儿茶酚抑素(Catestatin)与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升高的相关性,来揭示Catestatin在预测血压晨峰增加中的作用.方法 门诊筛选符合入排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99例,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为血压晨峰升高组(试验组)和血压晨峰正常组(对照组),比较2组动态血压参数,采集2组清晨血浆标本,用酶联免...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与血压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方法 对高血压患者120例按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分为:1级高血压40例,2级高血压40例,3级高血压40例,另设正常血压对照组40例,均同时检测心率变异性与血压变异性.结果 各组间心率变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组间血压增高,心率变异性趋向减少;各组间血压变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组间血压增高,血压变异性趋向增大.结论 高血压患者血压分级与心率变异性和血压变异性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动态血压检测明确有高血压晨峰现象的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和对照组(替米沙坦组),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8周平均SBP和DBP,清晨SBP和DBP,白天平均SBP和DBP,夜间平均SBP和DBP,MBPS的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治疗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效果。方法:将动态血压检测明确有血压晨峰现象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晚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10 mg,服药4、8周后分别动态血压监测患者的血压。结果:120例高血压患者服药治疗4、8周后高血压晨峰值收缩压、舒张压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能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晨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加常规西药组与单用常规西药组相比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晨峰异常相关心肌缺血疗效有无差异性。方法:选取2012-6至2013.5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确诊为冠心病且合并高血压晨峰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通心络组,常规治疗组予常规西药治疗,通心络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的发生次数和时间。结果:通心络组较常规治疗组相比晨峰异常相关心肌缺血发生率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42)。结论:通一心络胶囊在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晨峰异常相关心肌缺血方面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运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对9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测得24小时及白昼、夜间血压平均值、血压变异性,并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动脉斑块形成情况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AS组)和非动脉粥样硬化组(非AS组).对比2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 C),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AS组较非AS组的24小时、白昼及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值,以及相应变异性均显著增高(P<O.01).TG、TC、LDL-C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  相似文献   

13.
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玉娟  蔡伟  李庆英 《天津医药》2006,34(4):247-249
目的:评价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诊室血压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36例初诊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比索洛尔治疗4周,检测治疗前后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及生化指标的变化,并设有安慰剂对照组36例。结果:比索洛尔组显效10例,有效14例;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10例,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室血压、心率、24h血压、白天血压、夜间血压、最大血压和最小舒张压均有降低(P〈0.05),收缩压与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分别为53%和69%。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变化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比索洛尔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的药物.对糖、脂代谢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两种降压联合用药方案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变异性影响。方法 68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分别使用缬沙坦胶囊联合吲达帕胺片及依那普利胶囊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降压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血压控制情况,比较两组降压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前后血压变异性指标。结果使用两种降压联合用药方案均显著降低血压,均可降低血压变异性,但服用缬沙坦胶囊联合吲达帕胺片治疗的患者血压变异性指标优于服用依那普利胶囊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的患者。结论两种降压联合用药方案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均能有效降压,但考虑降低血压变异性,缬沙坦胶囊联合吲达帕胺片优于依那普利胶囊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龙南县中医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两组均连续观察5周.比较两组动态血压情况及BPV值.结果:两组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昼夜节律、血压负荷及血压变异性对左室肥厚(LVH)影响。方法:对确诊的60例EH患者行24h动态血压和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EH伴LVH与无LVH两组24h平均收缩压(SBP)及昼间平均SBP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夜间平均SBP、平均舒张压(DBP)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两组24h收缩压负荷(SBP load)及舒张压负荷(DBP load)有显著性差异(P<0.05),昼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夜间SBP load及DBP load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昼间收缩压标准差(ABPVs)有显著性差异(P<0.05),夜间ABPVs及舒张压标准差(ABPVd)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者其血压负荷及血压变异明显增大。夜间血压和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12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有无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分为两组。测定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并采用无创血压监测仪行24h血压监测,分析高血压患者24h、白天及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异性。结果 EH+CHD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高于EH岁组(P<0.05);EH+CHD组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BP-SD)、24h收缩压标准差(24hSBP-SD)均显著高于EH组(P<0.01或0.05);24hSBP-SD、DSBP-SD与PWV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压变异性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扩张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控制血压、降低血压变异性对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病人昼夜血压变化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人昼夜血压变化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68例原发性高血压Ⅰ期和Ⅱ期病人,按照血压昼夜变化分为杓型组。比较两组病人24小时动态血压及尿微量蛋白、空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末直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重量。结果:非杓型组左心室重量和平均24小时动态血压、夜间收缩压、睡眠时最低舒张压,与杓型组比较有显性差异。结论 非杓型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靶器官损害程度较杓型组病人更为明  相似文献   

19.
国产厄贝沙坦复方制剂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齐明 《中国药业》2011,20(7):59-60
目的 应用动态血压监测评价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商品名依伦平)的降压疗效.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安慰剂2周后,改服依伦平片1片/d,于药物治疗前和治疗4周末各行动态血压监测1次.结果 治疗4周后24 h、日间、夜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下降(15.59±8.21/9.55±6.31),(17.53±9.64/10.90±6.77),(14.17±9.85/7.13±5.91)mm Hg,收缩压和舒张压的24 h降压疗效谷/峰比值分别为75.9%和73.6%.结论 每日口服1片国产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降压效果可以维持24 h,疗效确切,安全性和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患者脉压差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高血压(EH)患者脉压差(P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横截面积(CSA)的关系。方法:在接受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EH患者中,按PP 75 mmHg为界分为两组,每组30例,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IMT和CSA。结果:PP≥75mmHg组PP与IMT、CSA具有相关性,r分别为0.352,0.439(P<0.01)。PP≥75mmHg组IMT、CSA与PP<75mmHg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EH患者PP增宽是IMT、CSA的重要血流动力学因素,可能是EH并发症的最佳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