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定量CT骨密度测定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定量CT骨密度测量(QC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影像资料较完整的200例25-88岁的患者进行腰1、2、3椎体松质骨的骨密度测量并与同性别、年龄的正常年青人及对应年龄正常矿物质含量的曲线相比较。其中58例病人同时进行了腰3/4、4/5、腰5/骶1椎间盘CT扫描。结果 骨密度有轻度减低者65例,明显减低者51例,显著减低者35例,从CT定位片上见68例患者腰椎体前上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影像,28例腰椎体骨质增生伴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结论 影响骨质密度测定与病变的年龄、性别及女性患者是否绝经、腰椎体是否有压缩或骨折有关,QCT可敏感的测量松质骨和密质骨的骨密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大肌病变的影像诊断方法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腰大肌病变47例,对腰大肌病变的CT及MRI征象进行分析。结果:18例腰大肌结核病变中均可见相邻胸、腰椎椎体骨质及椎间盘破坏并受累腰大肌肿胀;6例腰大肌脓肿内见多房影、分隔影或气体影;腰大肌良性肿瘤1例,转移瘤11例,其他恶性肿瘤3例,恶性肿瘤表现为腰大肌不规则肿胀、隆起,内见大片状坏死区,增强后不均匀强化;血肿6例,密度混杂,可见团块状高密度影;腰大肌萎缩2例,腰大肌体积均匀缩小。结论: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对腰大肌病变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对查找原发病灶、临床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大肌病变的影像诊断方法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腰大肌病变47例,对腰大肌病变的 CT 及 MRI 征象进行分析。结果:18例腰大肌结核病变中均可见相邻胸、腰椎椎体骨质及椎间盘破坏并受累腰大肌肿胀;6例腰大肌脓肿内见多房影、分隔影或气体影;腰大肌良性肿瘤1例,转移瘤11例,其他恶性肿瘤3例,恶性肿瘤表现为腰大肌不规则肿胀、隆起,内见大片状坏死区,增强后不均匀强化;血肿6例,密度混杂,可见团块状高密度影;腰大肌萎缩2例,腰大肌体积均匀缩小。结论:多层螺旋 CT 和 MRI 检查对腰大肌病变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对查找原发病灶、临床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现将临床病理证实的32例脊柱结核的CT资料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共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5~73岁,平均39岁,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为2个月至8年。病灶在胸椎9例,腰椎18例,胸腰椎3例,腰骶椎2例;多椎体骨质破坏25例,单椎体骨质破坏7例,伴附件骨质破坏4例。2方法采用Philips Brilliance16排螺旋CT扫描机,患者取仰卧位,根据脊柱X线平片对可疑部位行5mm层厚及层距螺旋扫描,扫描图象分别采用骨窗和软组织窗进行观察。结果1病变分布胸椎9例,腰椎18例,胸腰椎3例,腰骶椎2例;2个以上椎体同时受累25例,单椎体受累7例,伴附件骨质破坏4例。2骨质破坏本组病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CT表现为虫蚀状溶骨性及斑片状骨质破坏,硬化边可有可无,位于椎体中央前部24例(75%),整个椎体8例(25%),有4例伴附件骨质破坏,呈囊状骨质破坏。3死骨形成本组为22例(68.8%),表现为椎体骨质破坏区内可见不规则沙砾样高密度,死骨形成是诊断结核的重要依据之一,对疾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4椎间盘破坏本组为26例(81.3%),多椎体破坏均合并椎间盘破坏,表现为受累椎间盘局限性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临床表现和CT特征. 结果 典型的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影像改变为:①椎体后上缘或后下缘类圆形骨质缺损,边缘致密硬化.②缺损后方骨块突入椎管,完全游离或部分与椎体相连.③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④多伴有椎间盘突出并造成椎管狭窄. 结论 CT检查能明确诊断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钱兰林 《吉林医学》2010,(24):4137-4138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CT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回顾分析42例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临床表现和CT特征。结果:典型的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影像主要表现为以下4点:一是腰椎椎体后下缘或者后上缘类圆形骨质缺损,而且边缘致密硬化;二是圆形骨质缺损后方骨块突入椎管,呈现出完全游离或者部分与椎体相连的状态;三是大多数伴有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并且造成椎管狭窄;四是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结论:通过CT检查能够确诊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的脊椎结核CT表现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或临床资料证实的36例脊椎结核CT影像资料。结果:脊柱结核的主要CT表现为椎体骨质破坏36例,单椎体破坏7例,多椎体破坏29例,骨质增生硬化10例,死骨形成28例,椎间盘破坏20例,椎旁软组织肿胀或脓肿形成24例以及骨性椎管狭窄16例。椎体前中部或整个椎体骨质破坏和椎旁软组织肿胀和/或腰大肌脓肿形成是脊椎结核的典型CT表现。结论:CT扫描在脊椎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确定病变范围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布氏杆菌脊柱炎(BS)的影像特点,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就诊的12例布氏杆菌脊柱炎(BS)患者的影像资料,对其影像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9例患者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其中1例同时行CT、MRI检查。共35个椎体受累,腰椎最多,其次是胸椎,最少是颈椎。CT显示27个问题椎体,3个椎体仅表现为骨质增生、硬化,24个椎体骨质破坏,部分伴骨质增生、硬化,8例椎间隙变窄,6例椎体周围软组织肿胀增厚。MRI显示8个病椎,椎体骨质破坏伴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硬化及脂肪化,2例椎间盘T2WI信号增高,3例椎间隙变窄。结论 布氏杆菌脊柱炎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点,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可以作出较确切的诊断,为临床医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对假性腰椎间盘膨出的认识,分析了17例因椎体引起的假性椎间盘腰膨出的CT表现,其中相邻腰椎缘平面大小不一10例,椎体缘磨用样改变4例,二者并存的2例,脊柱过度前凸1例。CT显示的17例L4-L5椎间盘膨出并不大于相邻较大椎缘平面,且无腰椎间盘膨出的伴随征象。因此,CT诊断腰椎间盘膨出时应注意膨出的椎间盘与相邻椎体平面大小比较,以发现假性椎间盘膨出。  相似文献   

10.
椎缘骨及腰椎软骨结节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深对椎缘骨、腰椎软骨结节的认识。方法:对49例椎缘骨、腰椎软骨结节的临床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椎缘骨、腰椎软骨结节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即腰椎椎体前、后缘类圆形或不规则形骨质缺损,密度与椎间盘相似,周围多有不规则硬化,骨质缺损后可见条形或弧形骨块突出椎体边缘。结论:CT扫描对椎缘骨、腰椎软骨结节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螺旋CT及其三维重建(3D)与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在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LPM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病例均采用螺旋CT进行扫描,在工站上进行3D及MPR等影像后处理,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结果螺旋CT及其三维重建(3D)与多平面重组(MPR)能全面、直观、多方位显示本病的3项主要CT表现:①腰椎椎体后缘类圆形骨质缺损,边缘有致密硬化。②缺损后方有一骨块突入椎管(游离或部分与椎体相连)伴椎管狭窄。③硬模囊及神经根受压,可伴有椎间盘突出。结论螺旋CT及其三维重建(3D)与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在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LPMN)诊断和合理制定治疗方案中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加深对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认识。方法:对31例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临床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表现为腰椎椎体后缘类圆形、多囊状或不规则形的骨质缺损区,大小不一,位于椎体后缘正中或偏侧,其CT值等同于同层面的椎间盘,边界清楚,常有薄厚不一的硬化带,缺损区后方骨块突入椎管内,椎管狭窄(10例,占32.2%),硬膜囊受压(5例,占16.1%),可伴椎间盘突出(16例,占51.6%)。结论:CT扫描对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及其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57例的多层螺旋CT资料,年龄10~87岁,其中男39例,女18例?对所有病例均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57例脊柱结核中,颈椎 2例?胸椎24例?腰椎22例?胸腰段9例?单个椎体受累5例,多个椎体受累52例?CT征像为:①椎体骨质破坏,破坏区死骨形成;②椎间盘破坏?椎间隙变窄;③椎旁脓肿,其内可有钙化灶?结论:骨破坏?破坏区内小死骨?椎间隙变窄?椎前或旁腰大肌脓肿构成脊柱结核特征性CT 表现?多层螺旋CT对脊柱结核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云南散发布鲁氏菌性脊柱炎MRI和CT影像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方法  收集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医学科2014年1月至2021年11月经临床、实验室检查确诊的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38例的资料,均为云南本土居民,回顾性分析患者初次就诊MRI、CT检查所获资料(37例MRI检查,26例CT检查,25例同时行MRI及CT检查)。  结果  病例37例(97.4%)累及腰椎,37例(97.4%)为多椎体受累,1例(2.7%)仅表现为椎体后缘脓肿形成;发现病变好发于椎体上下缘,以 L4、5 椎体受累最多见,占 44.7%(17/38);1例(2.7%)有2个受累椎体变扁,4例(10.5%)伴受累椎体轻度滑脱。35例(92.1%)伴不同程度骨质破坏。36例(94.7%)椎间盘破坏。24例(63.2%)椎旁和/或硬膜外脓肿形成,2例(8.33%)病变椎体周围脓肿形成累及至右侧腰大肌内。  结论  云南散发布鲁氏菌性脊柱炎CT、MRI影像学表现多样,出现死骨、脓肿累及至腰大肌内、仅硬膜外脓肿形成 不能完全排除本病,对临床诊疗具一定有指导意义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的CT表现。结果6例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的CT表现:(1)脊椎炎3例:L4、5病变2例,L4、5及L5、S1病变1例。CT表现为椎体边缘见多发不规则形骨质破坏、病灶周边增生硬化,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椎旁软组织肿块、椎旁脓肿、腰大肌脓肿形成。(2)脊椎外骨关节炎3例:骶髂关节是1例,CT表现为髂骨关节面骨质破坏,关节面毛糙,关节间隙变窄:髋关节炎1例、CT表现为关节囊肿胀、关节腔积液;踝关节炎1例,CT表现为内踝、外踝和距骨骨质密度减低,周边软组织肿胀。结论骨关节炎是布鲁氏菌病的常见并发症,影像检查对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的CT表现。结果 6例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的CT表现:(1)脊椎炎3例;L4、5病变2例,L4、5及L5、S1病变1例。CT表现为椎体边缘见多发不规则形骨质破坏、病灶周边增生硬化,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椎旁软组织肿块、椎旁脓肿、腰大肌脓肿形成。(2)脊椎外骨关节炎3例;骶髂关节炎1例,CT表现为髂骨关节面骨质破坏,关节面毛糙,关节间隙变窄;髋关节炎1例,CT表现为关节囊肿胀、关节腔积液;踝关节炎1例,CT表现为内踝、外踝和距骨骨质密度减低,周边软组织肿胀。结论骨关节炎是布鲁氏菌病的常见并发症,影像检查对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认识.方法:对34例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患者的CT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主要CT表现为腰椎椎体后缘类圆形骨质缺损,边缘致密硬化,缺损后方有~骨块突入椎管,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可伴有椎间盘突出.结论:CT对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具有肯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后缘骨质异常致椎管狭窄的病因、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椎体后缘骨质异常致椎管狭窄150例的临床表现及CT所见。结果:椎体后缘软骨结节(67例,占44.67%);椎间盘钙化(45例,占30%);椎体后缘骨质增生(29例,占19.33%);后纵韧带骨化(9例,占6%)。结论:CT扫描能明确诊断腰椎椎体后缘骨质异常所致的腰椎管狭窄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腰腿痛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椎间盘突出合并椎体后缘骨质异常的CT诊断。方法:收集76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体后缘骨质异常病例的X线和CT资料。结果:椎体后缘骨质异常包括: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钙化,后纵韧带钙化,椎体后缘撕脱性骨折。结论:此类骨质异常都是椎间盘突出伴骨块突入椎管,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CT扫描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48例脊柱结核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脊柱结核的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脊柱结核的CT资料。结果 脊柱结核的CT特征为:1.椎体多呈沿穴样,隧道样骨质破坏,其内可见砂粒样至米粒样高密度死骨片,破坏区周边骨质硬化;2.椎体骨质密度硬化增长;椎间盘破坏,椎间隙狭窄;4.椎旁,椎管人及腰大肌家肿形成;5.椎体不同程度的压缩塌陷;6.脊髓造影CT扫描能进一步显示椎管内脓肿及硬膜事脊髓受压情况,并可发现脊髓萎缩和蛛网膜下腔粘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