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青少年阑尾类癌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青少年阑尾类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2例青少年阑尾类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及HE切片分析,并进行嗜铬颗粒蛋白(cg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ME)、突触素(syn)免疫组化标记辅助诊断.结果 肿块位于阑尾末端根部1例,肿块大小1.5cm×1.2cm×1cm及2.5cm×2cm×2cm.均行阑尾切除术及盲肠切除术,另1例还行右侧结肠切除术.光镜下癌细胞大小、形状、染色较一致,排列成巢状、腺泡状.2例cgA、NSE均为(+),1例syn为(+),2例经随诊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 阑尾类癌为低度恶性的APUD源性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青少年患者手术治疗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阑尾类癌的临床特征,以提高手术治愈率。方法对本院普外科1990年1月-2008年6月共收治的阑尾类癌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中无1例术前诊断,均为术中偶然发现或术后病理诊断确诊。肿块发生在阑尾头部5例,阑尾根部1例。肿瘤直径〈1 cm 1例,1-2 cm 3例,〉2 cm 2例。类癌浸润深度限于粘膜下或肌层4例,侵及浆膜1例,浸润至阑尾系膜及局部淋巴组织1例。病理组织学分型,腺样型5例,实性团块型1例。5例急诊行阑尾切除术,1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无再次手术病例。6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5年,除1例合并结肠癌转移于术后1年死亡,余均存活。结论阑尾类癌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诊断极困难,主要由术中或术后病理学检查得以诊断。瘤体大小是选择手术方案和判断预后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阑尾类癌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阑尾类癌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提高首次手术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阑尾类癌,分别采和单纯性阑尾切除术6例,回盲部切除术1例,右半结肠切除3例,姑息性手术1例。结果:全组无1例术前诊断,均经术后病理确诊。10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该病少见,难以做出术前确诊。宜根据肿瘤大小、部位及浸润深度决定手术方式和切除范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阑尾类癌的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阑尾类癌 2 4例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2 4例中无 1例术前诊断为阑尾类癌 ,均为术中偶然发现或术后病理证实 ,19例仅行阑尾切除术 ,2例行回盲部切除术 ,3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 ,对其中 19例进行随访 ,尚未发现有阑尾类癌复发者。结论 :阑尾类癌术前诊断较困难 ,应根据患者的年龄 ,肿瘤的大小 ,浸润的深度及有无转移等决定手术方法的选择 ,多数阑尾切除术足以治疗 <1cm的阑尾炎癌 ,直径 >2 cm的可行规范的右半结肠切除术及区域淋巴结的清扫  相似文献   

6.
阑尾类癌是阑尾最常见的肿瘤,约占人体类癌发生的半数,术前几乎不能确诊,若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将会影响患者的生命.本文报告我院收治的3例阑尾类癌,从诊断和治疗上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邵庆红 《海南医学》2010,21(6):109-110
目的提高对阑尾类癌的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的认识。方法对5例阑尾类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及HE切片进行分析,并进行嗜铬颗粒蛋白(CgA)、突触素(sy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5例肿瘤临床术前均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肿块位于阑尾尖端4例,根部1例。光镜下肿瘤细胞大小、形状、染色较一致,排列呈经典的腺管状、岛屿状共3例,混合性类癌-腺癌1例,杯状细胞类癌1例。5例CgA、Syn、NSE均(+)。结论阑尾类癌为低度恶性的APUD源性肿瘤,临床上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为其他炎症性疾病,确诊需术后仔细病理检查,再辅以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阑尾类癌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阑尾类癌常无症状或表现为急性或慢性阑尾炎的症状 ,术前诊断率极低。我院于 1970年 8月~1998年 8月共施行阑尾切除术 8172例 ,术后经病理确诊为阑尾类癌 32例 ,现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32例 ,男 18例 ,女 14例。年龄 2 3~ 6 2岁 ,平均 32岁 ,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9.
类癌少见,极易误诊。现将我院最近遇见的1例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43岁,教师,本院职工家属,既往体健。因发烧,右下腹疼2d拟诊阑尾炎入院。入院后即行阑尾切除术,术中所见回盲部粘连成团,阑尾充血水肿,直径约0·8cm,切除阑尾。术后病理报告:阑尾类癌(本院病理医师曾在北京协和医院进修)。病人家属持病理切片请省肿瘤医院、省人民医院会诊。会诊意见:阑尾肌层内见低分化腺癌浸润,可能为其它部位的癌侵犯阑尾,省人民医院除诊断腺癌外,尚不除外不典型阑尾类癌。于是阑尾切除术后第10 d又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中未见肿大淋巴结及其它脏器癌…  相似文献   

10.
阑尾类癌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癌少见,极易误诊。现将我院最近遇见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1例阑尾类癌的回顾性探讨,结合阑尾类癌的生物学行为及病理特点,分析了易导致阑尾类癌误诊的原因,重视阑尾切除术中的探查是减少误诊的关键,对已确诊的阑尾类癌应根据生长部位及浸润范围来决定手术方式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刘学东  韩进 《中级医刊》1997,32(11):28-29
通过对11例阑尾类癌的回顾性探讨,结合阑尾类癌的生物学行为及病理特点,分析了易导致阑尾类癌误诊的原因,重视阑尾切除术中的探查是减少误诊的关键,对已确诊的阑尾类癌应根据生长部位及浸润范围来决定手术方式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类癌是起源于阑尾的最常见原发恶性肿瘤之一,占所有阑尾肿瘤的32%~57%[1,2]。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NCI)的监视,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The 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results,SEER)计划报道了在1645例阑尾肿瘤中有324例恶性类癌(19.7%)和227例杯状细胞类癌(13.8%)[3]。阑尾切除术的患者中阑尾类癌的检出率0.3%~0.9%,尸检报告发病率为0.009%~0.17%[1,4]。兹收集15例阑尾类癌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特征、病理、治疗方法和预后。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自1980年6月~2001年6月共行阑尾切除术患者3451例,发现阑尾类癌15例(0.43%),女11例,男4例,年龄18~48,中位年龄35.6岁。11例患者因急腹症就诊,临床症状和体征类似急性阑尾炎;4例是在腹部其他手术过程中偶然发现阑尾病变(结肠手术、子宫肌瘤手术、子宫切除术及膀胱癌剖腹探查术各1例),且术前并无任何明显的提示阑尾病变的症状和体征。1.2病理肿块位于阑尾末端12例,体部3例。肿瘤生长在黏膜下,表面覆盖的黏膜均完好,直径0.3~2.2c...  相似文献   

14.
阑尾类癌占所有阑尾肿瘤的50%~77%,所有类癌有大约19%的病例发生于阑尾[1],阑尾类癌在阑尾切除标本中的最高检出率为0.33%[2].阑尾类癌本身无特异的临床症状,术前难以确诊,绝大多数病例是以急性或慢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或因腹腔其他手术附带阑尾切除,经病理检查而得以确诊.本文报道12例阑尾类癌并进行了文献复习,对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及治疗与预后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5.
16.
李保军  邹寿椿 《浙江医学》1999,21(11):684-685
阑尾类癌临床比较少见,我院1984年12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9例,占同期阑尾切除术6000例的0.15%,均经手术和病理切片证实,现就其诊治问题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4例,女5例,男女之比1:1.25;年龄20~65岁,平均44岁。临床表现为右下腹痛8例(其中伴恶心、呕吐4例),发热3例,右下腹包块1例,无症状1例(在作胆囊切除术时发现阑尾有慢性炎症而附带切除)。诊断为急性阑尾炎5例,慢性阑尾炎3例,右下腹炎性包块1例。术前无一例获确诊。行阑尾切除术8例,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术中见瘤体呈圆形或椭圆形,质地中等,可推动,直径小于1cm7例(位于阑尾尖端6例,阑尾中段1例),直径1.5、2.5cm各1例(均位于阑尾基底部)。术后病理报告均为阑尾类癌。1例术后半年复发(瘤体直  相似文献   

17.
阑尾类癌是起源于阑尾粘膜上皮下嗜银细胞的一种肿瘤 ,又称嗜银细胞瘤 ,发病率较低 ,其特点与胃肠道其他肿瘤有所不同 ,术前较难确诊 ,发病偏于年轻人。本院 1990年至今收治 16例阑尾类癌中 ,有 4例为青少年 ,年龄为 12~ 18岁 ,男女各 2例。1 一般资料临床资料  4例均以转移性右下腹痛入院 ,右下腹部腹膜刺激征明显 ,伴低热 1例 ,白细胞增高 3例 ,1例正常偏高。术前均无诊断为类癌 ,术中见阑尾尖端隆起 ,结节状 ,直径分别为 0 6~ 1 0cm ,剖面呈鱼肉状 ,未见局部淋巴结肿大 ,均行阑尾切除术 ,术后病理报告为类癌 ,浸润深度均限于粘膜…  相似文献   

18.
类癌是消化道的一种少见的癌肿,好发于回盲部,特别是阑尾.其临床表现及治疗等与一般常见肿瘤有一些不同之处,我院近16年共收治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大肠类癌12例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雪彤  张志勇 《广西医学》2001,23(2):327-328
大肠类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肿瘤 ,其组织学结构似癌 ,但发展缓慢 ,又极少转移 ,故称为类癌。类癌可发生于消化道任何位置 ,临床发病率低 ,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 0 .4%~ 2 % ( 1) 。笔者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院肛肠外科自 1 993年~ 2 0 0 0年以来收住的大肠类癌病例共 1 2例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大肠类癌 1 2例 :男 5例 ,女 7例。年龄 1 6~ 62岁。部位 :阑尾 2例 ,升结肠 1例 ,乙状结肠 2例 ,直肠 7例。1 .2 临床表现 :大便习惯改变如便秘、腹泻、解粘液血便者 1 0例 ;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者 3例 ;触及腹部包块者 2例…  相似文献   

20.
阑尾类癌1例     
患者,女,40岁,因转移性右下腹部痛1 d入院.患者开始为脐周胀痛,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为持续性胀痛并阵发性加重,伴恶心、呕吐一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液体.查体:体温36℃,心肺(-),腹肌软,麦氏点压痛,反跳痛不明显,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血常规示WBC 6.6×109/L,L 0.263,N 0.645.入院后急症手术,术中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术后病理示:阑尾中段类癌,直径6 mm,累及浆膜层,再次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未见癌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