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鸣  宁守斌  步晓华  曹传平 《胃肠病学》2009,14(12):751-753
背景:胃息肉是一种常见病,病因不明且有癌变的可能。目的:分析胃息肉的临床、内镜、病理特征和内镜治疗效果。方法:对2006年7月1日~2009年7月1日于空军总医院接受胃镜检查,诊断为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胃底腺息肉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三种常见类型的胃息肉392例,检出率为3.4%,单发283例,多发109例。61.5%的患者位于30~59岁年龄段.53.1%的患者息肉形态为山田Ⅱ型,64.0%的患者息肉最大径≤0.5cm。365例行病理检查者中,增生性、腺瘤性和胃底腺息肉分别占63.6%、5.5%和31.0%,前两者好发于胃窦部,后者好发于胃体、胃底部。383例患者成功接受内镜治疗。75例有随访资料者中20例复发,其中13例为多发息肉。结论:胃息肉内镜下多为山田Ⅱ型,直径较小,多为单发.病理类型上以增生性息肉和胃底腺息肉多见。多发息肉治疗后易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息肉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并初步评价胃息肉的内镜下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对122例胃息肉患者作临床及病理组织分析,其中97例行内镜下治疗,58例作6个月-9年的随访复查.结果胃息肉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6岁,30-60岁患者占723%;多发性胃息肉23例(189%),单发性胃息肉99例(811%),胃体和胃窦部胃肉占全部息肉的827%,964%的息肉直径小于2cm.病理组织学分类炎症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分别占467%、330%.随访中有4例患者息肉复发或再发,1例癌变.结论胃息肉多见于中年患者,好发于胃体和胃窦部,以炎症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为最多;胃息肉的内镜下治疗安全、可靠;首次治疗后应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3.
老年常见胃息肉病理分析、内镜观察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老年人胃息肉的内镜、病理特点及进行内镜疗效观察.方法:对2006-07-01/2009-07-01在我院做胃镜检查的老年人251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发现的常见类型胃息肉进行内镜下观察,大部分予以内镜下切除, 标本送病理检查.对其中27例进行随访观察,随访时间为6-30 mo.结果:发现常见类型胃息肉患者120例,检出率为4.77%.59.17%的胃息肉患者年龄60-69岁,52.50%为山田Ⅱ型,57.50%为≤0.5 cm.单发息肉82例(68.33%),多发息肉38例(31.67%);单发息肉较多见于胃窦部26例(21.67%),其次为胃底部22例(18.33%)及胃体部21例(17.50%).对115例进行病理检查,其中炎性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腺瘤性息肉分别占63.33%、25.00%、7.50%.118例给予内镜下治疗.27例有随访资料,7例复发,其中5例为多发息肉,6例为炎性增生性息肉.结论:老年人有较高的胃息肉检出率,病理上炎性增生性息肉及胃底腺息肉较常见,胃息肉单发多见,多位于胃窦、胃底、胃体部,多发息肉治疗后可能容易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人单发胃息肉的病例特点,分析不同内镜下治疗方式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共计683例老年(60周岁以上)单发胃息肉患者的一般情况、内镜下表现及病理学特征,其中373例患者随访6~12个月,比较不同内镜下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及疗效。结果 683例老年单发胃息肉最常发生于胃窦部(51.1%),直径0.5 cm(54.03%),形态为山田Ⅱ型(60.18%),病理类型增生性息肉(45.97%)最为常见,炎性息肉(32.94%)次之。活检钳钳除术治疗369例(54.03%),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139例(20.35%),内镜下黏膜切除术175例(25.62%)。术后13例(1.90%)患者大便隐血阳性,215例(31.48%)患者诉腹部胀痛不适。对373例患者术后6~12个月进行内镜跟踪随访,7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88%。结论老年人胃息肉多位于胃窦部,直径0.5 cm,山田Ⅱ型最为多见,病理类型以增生性息肉为主。内镜下治疗方法安全性高,但术后易发生腹部胀痛不适感。  相似文献   

5.
胃类癌18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胃类癌的内镜特点、病理学特点及内镜下治疗方法。方法 对 1990年 1月至 2 0 0 3年 4月确诊的 18例胃类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8例中典型类癌 5例 ,均表现为胃息肉样病变 ,胃多发息肉 (4~ 12个 )大小不等 ,直径 0 4~ 1 0cm ,表面黏膜欠光滑 ,呈桑葚状或结节状表面凸凹不平 ,可与炎性息肉或增生性息肉并存 ,活检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确诊 ,随访 5~ 35个月无复发。13例不典型类癌表现为溃疡浸润性肿物 ,多为形态不规则的单发大溃疡 ,直径 2cm以上 ,最大者 7cm× 8cm ,底部覆污秽苔 ,周边呈堤坝样隆起 ,与BorrmannⅢ型胃癌不易鉴别 ,经术后病理证实。结论 胃镜检查是胃类癌早期发现的重要手段 ,病理学及其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是确诊的方法 ,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微创治疗早期低度恶性胃类癌的首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胃息肉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术后复发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西安市中心医院2010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 965例住院胃息肉患者临床资料和其中524例接受内镜治疗患者36个月内复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胃息肉的病理炎症特点,并对胃息肉术后复发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女性患者患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的比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及炎性息肉的发病率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底腺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的发病率与性别无相关性(P0.05)。胃底腺息肉最多见于胃底,增生性息肉多见于胃体部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检验结果显示腺瘤性息肉与增生性息肉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率显著高于胃底腺息肉和炎性息肉(P0.05)。985例胃息肉患者在接受内镜治疗后均恢复良好,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出现。对其中524例内镜治疗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复查,168例于术后36个月内复发,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息肉大小、息肉数量、H.pylori感染和息肉类型为胃息肉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对胃息肉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点的分析有助于胃镜检查对胃息肉性质的初步判断。另外,内镜下治疗胃息肉安全、有效,但年龄45岁、息肉数量为胃多发息肉、息肉直径1 cm、息肉类型为腺瘤性的患者术后较易复发,须注意术后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息肉的特点、不同胃息肉与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胃镜下确诊为胃息肉的1 078例患者,回顾性分析胃息肉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分析其Hp感染率,胃息肉的大小、位置、单发(多发)、病理类型与Hp感染的关系。[结果]纳入研究的1 078例胃息肉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7;胃息肉的最高发病年龄在60~79岁;Hp感染率为42.2%;长期口服PPI者(>4周)以增生性息肉多见;多发息肉的直径以0.2~0.5 cm多见,单发息肉以>0.5~1.0 cm多见。胃息肉的好发部位依次为胃体(41.3%)、胃窦(34.1%)、胃底(20.9%)、胃角(2.0%)、幽门管(1.7%);炎性息肉最为多见,其次为增生性息肉和胃底腺息肉,腺瘤性息肉最少见。息肉不同直径、位置、单发(多发)、病理类型与Hp感染的关系不同,合并Hp感染的息肉好发于胃窦部(P<0.05),以0.2~0.5 cm的多发性息肉最多见;Hp感染的胃息肉中,主要为炎性息肉(23.2%)和增生性息肉(18.8%),然而Hp阴性胃息肉中构成比最高为胃底腺息肉(24.0%)。胃底息肉以脾胃湿热证(48.0%)为主,腺瘤样息肉以胃络瘀阻证(81.2%)为主;不同直径的胃息肉,中医证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伴有Hp感染的胃息肉患者以脾胃湿热证为主(73.1%)。[结论]胃息肉患者女性比例高于男性,中老年高发,最常见的胃息肉发生部位在胃体、胃窦,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炎性及增生性。合并Hp感染的胃息肉多在胃窦部,多为炎性、增生性、脾胃湿热证。掌握胃息肉的特点及其与Hp感染的相关性有助于临床指导治疗和随访,预防癌变。  相似文献   

8.
115例老年人胃息肉临床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老年人胃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演变规律。方法 对3642名老年人进行胃镜检查,检出胃息肉患者115例,随访2~10年,平均随访6.5年,对所发现的胃息肉根据情况均进行内镜下切除(钳除或电切),送病理检查。结果 对3642例老年人行胃镜检查,发现胃息肉患者115例,检出率为3.2%;其中炎性、增生性、腺瘤性息肉分别占60.8%、33.6%、5.6%;息肉部位分别为贲门13.3%、胃底2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息肉的临床特点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关系,为治疗和诊断胃息肉提供帮助及临床依据。方法对胃息肉的一般情况及病理特征、有无H.pylori感染进行收集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779例胃息肉患者,检出率4.7%,男248例,女531例,男女之比为1∶2.1,58.9%的胃息肉患者年龄40~60岁,单发息肉632例(81.2%),多发息肉147例(18.8%);694例(89.1%)患者胃息肉的直径≤1.0 cm;胃息肉中H.pylori的感染率为37.7%;不同部位的胃息肉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的胃息肉之间的H.pylori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体、胃底部息肉H.pylori的感染率高于其他部位(P0.05)。结论胃息肉在内镜下直径较小,多数1.0 cm,一般以单发为主,女性较男性多见,多数好发于中老年人,胃息肉主要发生于胃体和胃底,病理组织类型以增生性息肉为主,增生性息肉的H.pylori感染率均高于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可能与H.pylori感染有关。了解胃息肉的临床特点及与H.pylori的关系,可以帮助对胃息肉性质的初步诊断,有助于内镜下指导治疗及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胃息肉的分布、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内镜下背景黏膜特征及采用无痛胃镜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309例胃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无痛胃镜下胃息肉电凝切除术治疗。统计并分析309例患者胃息肉的病理类型、分布位置、Hp感染率、内镜下背景黏膜特征,以及采用无痛胃镜治疗的效果。结果 309例胃息肉患者的病理类型主要为胃底腺息肉(51.13%)和增生性息肉(38.51%)。胃底腺息肉主要分布于胃体(48.10%)、胃底(30.38%)及多部位分布(20.25%),增生性息肉主要分布于胃窦(36.13%)、胃体(25.21%)和胃底(20.17%),炎症性息肉主要分布于胃窦(44.44%)。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炎症性息肉患者的Hp感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3.95%、72.73%和72.22%,均显著高于胃底腺息肉患者(43.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胃底腺息肉患者中背景黏膜表现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者的占比(8.86%)分别低于增生性息肉患者(26.05%)和腺瘤性息肉患者(7...  相似文献   

11.
目前对胃息肉的研究远不及结肠息肉,胃息肉与癌变以及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关系存在较多争议。目的:总结胃息肉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不同类型胃息肉与癌变和H.pylori感染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3年1月~2008年12月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胃息肉患者,分析不同类型胃息肉与肠化生、异型增生和癌变以及H.pylori感染的关系。结果:共检出1825例胃息肉患者,检出率4.3%。男女之比为l:2.3,663%为单发性息肉;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和并发息肉(2种息肉同时发生于同一病例)分别占62.5%、32.2%、0.8%、1.7%和2.8%。贲门、胃底体和胃窦是增生性息肉较常见的发生部位。增生性息肉肠化生率和异型增生率均显著高于胃底腺息肉(5.3%对0.2%,7.2%对0.4%,P〈0.001)。2例增生性息肉发生癌变,癌变率0.3%。增生性息肉H.pylori感染率显著高于胃底腺息肉(36.5%对8.0%,P〈0.001)。结论:胃息肉检出率较低,以胃底腺和增生性息肉多见,并发息肉并非罕见。增生性息肉的肠化生率、异型增生率和H.pylori感染率均高于胃底腺息肉.且其可发生癌变。增生性息肉的发生可能与H.pylori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胃息肉的病理流行病学特点及其病情进展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接诊的80例胃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病理流行病学特点,以腺瘤性息肉定义为病情进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病情进展的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价相关因素对胃息肉病情进展的预测效能。[结果]80例胃息肉患者中,女性占比明显高于男性,>40岁是胃息肉的高发年龄段;息肉主要位于胃窦(42.50%)和胃体(32.50%),息肉直径主要≤1.0 cm(87.50%);息肉病理类型主要为增生性息肉(57.50%)和炎性息肉(32.50%);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40岁、息肉直径>1.0 cm均是胃息肉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Peason相关性分析,胃息肉患者年龄与息肉直径呈正相关(P<0.05);经ROC曲线分析,胃息肉患者年龄联合息肉直径预测病情进展的AUC为0.937。[结论]中老年女性是胃息肉的高发人群,息肉直径较小,主要位于胃窦和胃体;息肉类型以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为主;年龄>40岁和息肉直径>1.0 cm的患者病情进展风险较大,值得临床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增生性息肉(gastric hyperplastic polyps,GHP)伴癌变的临床、内镜和病理特点。方法对18例病理确诊为GHP伴癌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特征、病理特点、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GHP伴癌变患者年龄(67.2±7.8)岁(45~79岁),男6例、女12例;临床症状表现为腹痛、腹胀或无明显症状。患者合并胃内多发息肉为主(13例),单发的癌变GHP好发部位在胃体(7例)。内镜下病灶形态多样,15例为带蒂息肉,癌变息肉直径均>10 mm,9例直径>20 mm。背景黏膜中14例存在萎缩性胃炎,4例合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结论GHP伴癌变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对于HP阴性合并萎缩性胃炎的多发性胃息肉患者,需警惕较大、带蒂息肉癌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内镜高频电、激光及微波治疗胃肠道息肉的疗效观察.方法选用我院自1985/1998间,在内镜高频电切除食管、胃、十二指肠息肉37例,43枚;切除结肠息肉87例,121枚;内镜下激光切除胃息肉15例,26枚;结肠息肉4例,5枚;内镜下微波切除胃息肉12例,14枚;结肠息肉14例,20枚.共169例,229枚.各组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息肉分布在上消化道息肉以鲁多发,在结肠以直肠、乙状结肠多发病理特点以炎性增生性息肉为多见.结果高频电组:一次或分次切除息肉,成功率在98%.15d后复查,118/164枝形成溃疡,占71.95%.激光组:小的息肉一次可切除,大的息肉成功率为50%,15d后复查,18/31枚形成溃疡,占58.06%.微波组:一次切除率1cm以下达100%,2cm以上为50%.15d后复查,18/34枚形成溃疡,占52.94%.结论胃肠道息肉好发部位为胃及直肠、乙状结肠,以炎性增生性息肉为多见.切除方法,对较大、有蒂息肉以高频电凝电切为恰当,较小、无蒂息肉选用激光或微波治疗为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对老年及老年前期胃及大肠息肉的治疗效果,并对其临床病理特征、适应证、并发症等进行讨论。方法 2003年10月至2009年10月共完成老年及非老年胃息肉及大肠息肉EMR手术1076例;对切除标本进行病理检查,记录术中及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及处理情况,术后定期内镜随访1-60月。结果 348处胃息肉经首次或再次EMR治疗病变均完整清除,病理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分别占62.6%(218/348),27.9%(97/348),9.5%(33/348)。935处大肠息肉中892处病变经首次或再次EMR治疗病变完整清除,治愈率为95.4%;23处病变(2.5%)术后病理示浸润癌再追加外科开腹手术。病理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腺瘤癌变分别占29.1%(272/935),20.9%(195/935),46.2%(432/935),3.9%(36/935),随年龄的增加,腺瘤性息肉的比例逐渐升高(P〈0.01)。术中出血52例(4.8%),均内镜下止血;术后迟发出血(〉24 h)21例(2.0%),其中15例经内镜下止血,6例经输血及内科保守治疗后止血。无穿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所有病例均无复发。结论 EMR是一种安全和微创的内镜治疗手段,对老年及老年前期胃及大肠息肉治疗的疗效优于传统的内镜下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帽状息肉病的临床、内镜特征,并评价其内镜下切除治疗效果,对2017年6月—2021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或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结直肠息肉切除治疗,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帽状息肉病的14例病例(共56枚息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男8例,女6例;年龄14岁~74岁,其中<60岁7例,≥60岁7例;7例(50.0%)伴消化道症状;息肉多发4例,单发10例(71.4%);息肉位于直肠42枚(75.0%),乙状结肠13枚(23.2%),横结肠1枚;山田分型Ⅰ型44枚(78.6%),Ⅱ型3枚,Ⅲ型5枚,Ⅳ型4枚;内镜下息肉表面可见明显白色帽状覆盖物41枚(73.2%)、明显充血发红23枚,其中两者均可见8枚;2例行ESD治疗、12例行EMR治疗,均完全切除,均未出现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7例伴消化道症状者术后临床症状均获得缓解;11例(78.6%)随访期间完成肠镜复查,均未见息肉复发。由此可见,帽状息肉病无性别、年龄发病差异,息肉多单发,直肠及乙状结肠多见,形态以山田Ⅰ型为主,表面多有白色帽状覆盖物,患者可无明显消化道症状,内镜下切除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大肠腺瘤摘除后5年复发率及随访间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探讨大肠腺瘤摘除后的复发率及随访间期。方法:107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大肠腺瘤者,在腺瘤摘除后第3年及第5年行全结肠镜随访;随机选择107例初次结肠镜检查正常者在第5年随访全结肠镜作为对照。结果:对照组60例接受随访者中,5年发现有小腺瘤或息肉(8.3%)。腺瘤组第3年72例接受随访者中,23例(31.9%)发现管状腺瘤或增生性息肉;第5年有76例患者接受随访,共发现25例37枚息肉(复发率32.9%;95%可信区间;22.1%-43.7%),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23例为状腺瘤,2例为增生性息肉,最大腺瘤直径为12mm。第5年时,原腺瘤数为1、2或2枚以上者的复发率分别为20.0%、38.9%和55.6%(P=0.024);原腺瘤直径≤5mm及>5mm者的复发率分别为23.4%和48.3%(P=0.025);复发率与患者的年龄及腺瘤位置关系不大。结论:多发性腺瘤患者及较大腺瘤者较易复发;腺瘤后5年内随访是安全的;对小的单发低度增生不良腺瘤患者及初次检查正常者,可延长随访间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下切除非壶腹部十二指肠腺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非壶腹部十二指肠腺瘤(均≥1cm)患者,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抬举征阳性者进行一次圈套整块切除或分次圈套切除;回收组织送病理检查。术后进行内镜随访。结果20例中6例(30%)腺瘤位于十二指肠球部,13例(65%)位于十二指肠降部,1例(5%)位于十二指肠水平部。病灶直径平均(1.9±1.1)em,其中1.0~2.0em14例,〉2.0em6例。12例(60%)切除前行超声内镜检查,腺瘤均起源于黏膜层。15例整块切除,5例分块切除,平均操作时间(33.8±16.7)min。术后出血4例,均发生于术后24h内,内镜下止血均成功;无穿孔发生。术后病理检查,均获完整切除,管状腺瘤14例(70%),绒毛管状腺瘤6例(30%)。17例术后随访2—39个月,1例于术后6个月复发,余16例无复发。结论内镜下切除非壶腹部十二指肠腺瘤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消化道难治性息肉的临床资料。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32例消化道难治性息肉患者采用EMR进行息肉切除治疗为观察组,选取同期32例难治性息肉患者进行普通的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治疗作为对照组,两组标本送病理检查,观察疗效、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和内镜随访。结果观察组所有病例均一次性完成切除,切除成功率100%,1例术后出血,经内镜下止血后好转,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随访3个月至2年未见息肉复发。对照组27例患者一次性完成切除,切除率84.38%,5例术后出血,经内镜下止血后好转,随访3个月至2年2例息肉患者复发。由此,观察组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结论EMR是治疗消化道难治性息肉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时可提供较为完整的病理标本。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胃食管连接部病变的疗效、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经术前内镜检查及黏膜活检证实后,采用内镜黏膜切除术切除51个胃食管连接部病变,其中低度异型增生39个,高度异型增生12个,病灶直径3~28mm,平均(10.9±4.0)mm。对手术前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定期复查内镜进行随访。结果全组有44个病灶被完全切除,完全切除率为86.3%,手术前后病理结果相符的病灶仅26个(50.1%),其余25个病灶中24个病灶术前活检病理级别偏低。并发症主要是出血,17例占33.3%,均经处理后停止出血,无一例发生穿孔或术后狭窄。51例患者随访中无1例复发或死亡。结论内镜黏膜切除术是治疗胃食管连接部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是阻断癌前病变和早期癌在体内进展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