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病毒感染常引起急性发热 ,而单用西药对病毒缺乏特效药物。笔者采用荆防散加味结合西医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发热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 5 0例 ,均为本院住院和门诊诊断为病毒性感染患者 ,男 36例 ,女 1 4例 ,年龄 2 1~ 66岁 ,平均 38岁。体温 38.2~ 40 .2℃ ,平均 38.7℃ ,发热时间 1~2 0天 ,平均 5 .5天。确诊为夏季热 1 2例 ,流行性腮腺炎 3例 ,风诊发热 2例 ,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 3例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30例。诊断参照所患疾病相关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荆防散加味组方 :荆芥、防风各 1 0 g,板兰根2 0 g,…  相似文献   

2.
大椎穴放血治疗肝癌癌性发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癌性发热临床上常采用药物治疗。非药物疗法针刺大椎穴放血具有退热的作用 ,但多用于治疗急性发热 [1 ] 、外感表证 [2 ]、低热 [3]等 ,用于治疗癌性发热少见报道。我科采用此方法治疗肝癌癌性发热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19例男性肝癌发热 (38~ 39.5℃ )患者 ,均为我科 1999年 10月到 2 0 0 0年 2月期间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 ,年龄 2 8~ 5 9岁 ,平均 44 .3岁 ,病程 2~ 16个月 ,平均8.3个月。排除其他感染等发热原因。治疗 :苦参碱 15 0 mg、甘利欣 15 0 mg各加入 2 5 0 ml5 %葡萄糖中静脉滴注 1次 /d(…  相似文献   

3.
未明热 (feverofunknownorigin ,FUO)亦称不明原因发热或发热待查 ,是临床常见的内科疑难病症之一 ,其误诊率始终居高不下 ,且有一部分患者最终无法明确诊断。自1996年 1月~ 2 0 0 2年 6月 ,我科共收治 86例FUO患者 ,现将其病因诊断情况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一 )诊断标准 FUO的诊断标准略有不同 ,我科采用目前较通用的概念 :发热持续 3周以上 ,体温多次超过3 8.3℃ ,经查或住院 1周以上诊断仍不明确的患者[1] 。(二 )一般资料  1996年 1月~ 2 0 0 2年 6月我科收治的符合以上FUO诊断标准的患者 86例 ,其中男 3 9例 ,女47例 ,年龄…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患者女 ,74岁 ,因腹部不适 15个月 ,间断发热 9个月 ,加重 1周 ,诊断为胆道感染 ,壶腹周围癌 ,于2 0 0 2年 6月 2 5日入院。入院后即应用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抗炎治疗 ,连续应用 9d ,无任何不良反应 ,腹痛好转 ,体温正常 ,停用该药。于 2 0 0 2年 7月 16日患者再次出现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您好!我这里有一位特殊的患者:男,76岁,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半个月,发热2d”,入院诊断为“肺部感染”,发热时轻时重,住院期间先后考虑霉菌感染、支原体感染、厌氧菌感染、肺炎链球菌感染等,应用氟康唑,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头孢噻肟钠等抗菌药物对症治疗,也曾试用利福平治疗1周(均无确切痰培养证据),住院治疗1月余,查肺部炎症吸收,在仍有发热、轻度咳嗽的情况下出院,出院同时查血沉96mm/h,伴有贫血(Hb100g/L,发病前1个月体检无贫血)。出院后咳嗽减轻但有午后低热,夜间体温最高,达37.8℃。出院后未做特殊治疗,仅给…  相似文献   

6.
暑邪发热是广东地区小儿夏季发热最常见的证型 ,我们于 2 0 0 1年 7~ 9月 ,应用清热解表 ,化湿祛暑的柴葛香薷饮 ,治疗小儿暑邪发热 5 2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凡符合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暑邪感冒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儿科学》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的患儿 ,病程≤ 4 8h ,未用过其他药物或用后无效者 ,均可纳入。排除重度营养不良或伴有心血管、肝、肾和严重全身性疾病 ,体温 <37 5℃者。符合上述纳入标准患儿 ,按随机法分为柴葛香薷饮 (观察组 ) 5 2例及西药 (对照组 )5 0例。观…  相似文献   

7.
陈林  雷卓青 《广西医学》2002,24(10):1664-1665
老年人肺部阴影合并发热的病例甚为常见 ,多数为感染性肺部疾病 ,但有部分病例表现为长期发热 ,经抗生素治疗难以治愈 ,常规体检及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 ,成为临床诊治中的难题。总结这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将对这类病例的诊治提供有益的经验。现将近年来收集的老年人肺部阴影伴长期发热 5 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标准 :(1 )胸部 X线显示肺野内有明确的阴影 ,但不具有 X线诊断性特征者。 (2 )持续2周以上的体温增高。 (3 )经一般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4)年龄≥ 6 0岁。1 .2 对象 :选择 1 996年 1 0月~ 2 0 …  相似文献   

8.
自2 0 0 0—2 0 0 3年,我科用小柴胡汤治疗外感发热3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所选70例均来源于本科住院病人,诊断均符合《中医内科学》[1] 中的外感发热的诊断标准。全部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中,男15例,女2 0例;年龄最小2 9岁,最大90岁;病程5h~6天。心烦欲呕者19例,咽干口苦者16例。体温38 5℃~4 0℃者32例,>4 0℃者3例。对照组35例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89岁;病程4h~6天。心烦欲呕者2 0例,咽干口苦者15例。体温38 6℃~4 0℃者31例,>4 0℃者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热势等…  相似文献   

9.
辨证治疗产后发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8 0年 10月~ 1998年以来 ,作者辨证分型治疗产后发热患者 6 2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6 2例均为住院患者 ,年龄最大 37岁 ,最小 2 2岁 ,平均年龄 2 4岁 ,手术产 2 0例 ,早破水 2 2例 ,妊高征 18例 ,正常产 4例。产后 3天发热 18例 ,5天发热 2 0例 ,7天发热 15例 ,15天发热 19例。1 2 辨证治疗1 2 1 感染邪毒型 :12例。产后数日创口或全身其它部位有感染 ,体温持续在 38℃~ 39℃ ,经输液及抗生素治疗 ,高热不退 ,寒战烦躁 ,口渴 ,尿少色黄 ,大便干结 ,舌质红苔黄 ,脉数有力。治以清热解毒 ,凉血化…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醒脑净注射液对治疗麻疹发热的疗效 ,将我院 2 0 0 1年 2月~ 5月收治的麻疹发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中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和加用醒脑净注射液的治疗组 ,对两组患者的退热情况与病程 (以发热日程计 )长短进行对比观察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 2 0 0 1年 2月~ 5月住院的麻疹患者 ,诊断均符合 WHO GAG标准麻疹定义 [1] 与卫生部麻疹诊断标准 (试行 ) [2 ] ,且选取入院或入院前最高体温均大于 38.5℃ (幼儿肛温在 39℃以上 )者 ,共1 39例 ,其中男 69例 ,女 70例 ,年龄 5个月~ 42岁 ,平均 1 8岁 ,无肺炎、肝损等重要并发症 ,以上…  相似文献   

11.
卢桂凤 《广西医学》2000,22(6):1363-1364
原因不明的长期发热 Fu0 是内科领域疑难病之一 ,患者病情往往重而复杂 ,进展迅速 ,虽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检及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 ( 1) 。我们对在 1 992年 1月至 1 999年 1 2月期间收住院的 77例 Fu0 病例进行病因分析和进一步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来源于 1 992年 1月至 1 999年 1 2月在本院内科住院的患者。符合以下 Fu0 诊断标准 ( 2 ) :(1 )发热持续 3周以上 ;(2 )体温多次超过 38.5℃ ;(3)住院 1周内经常规检查仍未能确诊。 77例 Fu0 患者中男 2 1例 ,女 56例 ,年龄1 7~ 71岁 ,平均 36岁。 …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探讨有良好治疗癌性发热作用的药物,文中观察了新癀片治疗癌性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老年晚期癌症的癌性发热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126例,使用新癀片治疗;对照组30例,使用消炎痛栓治疗,观察新癀片及消炎痛栓治疗癌性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为93.3%,治疗后2组患者体温下降均明显,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癀片治疗老年癌性发热与消炎痛栓同样有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临床表现不典型的长期发热患者难以确定病因 ,因而治疗较难。下面将我院近两年长期发热的 12例患者病因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男 6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4 9 2 5岁 ;12例发热时间为 3周至 2年 ,我们把发热时间超过 3周的定为长期发热。平均 10 1天 ,均为不规则发热。1 2 病因  12例患者发热病因为 :(1)结核病 5例占 4 1 7% ,其中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2例 ,结核菌感染无明确感染部位 2例 ,空洞型肺结核 1例 ;(2 )恶性淋巴瘤 2例占 16 7% ;(3)Caroli综合征 2例占 16 7%(其中 1例为拟诊 ) ;(4)变应性亚败血症…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治疗癌性发热67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科自 1 997年以来 ,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癌性发热 (以下简称癌热 ) 67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67例均为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男 39例 ,女2 6例 ;年龄最小 2 6岁 ,最大 81岁 ,平均 51 .3岁 ;其中支气管肺癌 1 7例 ,原发性肝癌 1 5例 ,胃癌 1 0例 ,食管癌 7例 ,胰腺癌 6例 ,大肠癌 4例 ,恶性淋巴瘤2例 ,肾癌 2例 ,其他 4例 ;癌热时间最长者 53d,最短者 2 d,平均 7.7d。部分病程较长者曾反复应用解热镇痛剂治疗。2 治疗方法与疗效标准2 .1 治疗方法67例病人均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 ,共分为四型。 1实…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近 2年来收住 38例糖尿病并发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近 2年来我院住院治疗 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 38例 ,男 1 8例 ,女 2 0例 ,年龄 42~ 75岁 ,血糖 >1 2 mmol/L。 38例中有尿频、尿急、尿痛者 2 6例 ,同时伴有发热 7例 ,腰痛 5例 ;无尿频、尿急、尿痛者 6例 ,泌尿系统感染的病程为 1周至半月。2 诊断细菌培养结果 泌尿系统感染诊断标准 :1清洁离心中段尿细菌培养菌落数超过1 0 8/L ;2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计数超过1 0 /HP或有泌尿系统感染症状者。当 1 …  相似文献   

16.
发热是儿科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 ,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 ,一般分为感染性的和非感染性的 ,以感染性发热多见 ,发热的表现大致相同 ,但各年龄阶段的表现及护理要点有所不同 ,现根据本人积累的临床资料和经验加以论述。1 临床资料我科在 2 0 0 0年共收住患儿 6 84人 ,其中发热病人为 6 5 4人 ,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感染 ,0~ 3岁 8人 ,1~ 3岁 395人 ,1~ 7岁 195人 ,7~ 12岁 5 6人。2 原因分析及护理要点2 1 新生儿期 ,小儿皮下脂肪较薄肌肉不发达 ,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 ,因哺乳、哭闹或环境温度改变等 ,可引起患儿体温的波动 ,一般在 38℃…  相似文献   

17.
韩宙欣 《海南医学》2001,12(6):53-53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 (FU O)是内科临床的疑难病症。其定义为 :发热持续 2周以上 ,体温为 38.5℃ ,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检及常规实验室检查后仍不能明确诊断者 [1 ] 。本文作者收集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1989年 5月至 2 0 0 0年 12月间以发热待查 (简称 FUO)而入院的黎族患者 10 6例进行病因分析并加以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89年 5月至 2 0 0 0年 12月期间 ,以 FU O收住院的黎族患者病例中选择出符合 FUO诊断标准者共 10 6例 ,其中男性 6 4例 ,女性 42例 ,男女之比为 1.5 2 :1,年龄 7~ 6 4岁 ,平均年龄 2 7岁 ,所有患者均居住在通…  相似文献   

18.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比较常见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 ,主要由柯萨奇病毒 A组引起。临床表现为发热 ,咽痛 ,流涎或拒食 ,易并发心肌炎 ,故应早期给予有效治疗。笔者应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疱疹性咽峡炎42例 ,并作了对照 ,其疗效明确 ,且无明显副作用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来自 2 0 0 0年 3月~ 2 0 0 0年 1 2月我院儿科门诊 ,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 42例 ,男 1 8例 ,女2 4例 ,年龄 <1岁 5例 ,1~ 3岁 1 7例 ,3~ 6岁1 2例 ,>6岁 8例 ,临床表现为发热 ,体温 <38℃ 6例 ,38℃~ 39…  相似文献   

19.
<正>患者,女,51岁。因间断发热2年,加重4个月于2012年6月6日入院。患者于2010年6月无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不伴咳嗽、咯痰、尿频、尿急、腹痛、腹泻等,无头痛、心慌、胸闷.无向心性肥胖及毛发分布异常,发热持续无好转,遂在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住院,给予抗感染治疗无效。血糖升高,诊断"糖尿病",给予口服二甲双胍治疗;血常规提示缺铁性贫血;腹部CT检查发现右侧肾上腺占位,穿刺活检病理结果考虑嗜铬细胞瘤,住院2个月一直发热,未明确诊断出院。出院后  相似文献   

20.
发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改变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晓云  胡晖  朱雯霞 《上海医学》2003,26(7):484-486
目的 探讨发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改变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用常规方法测量 10 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腋下体温 ,发病后 4 8h内体温≥ 37.5℃为发热。用改良的长谷川痴呆量表作神经心理学测评 ,≤2 4分为认知障碍 ,测评时间为脑梗死后 3周和 6个月。评定的终点指标为 :①发热组和体温正常组急性期认知改变的比较 ;②两组康复期认知改变的比较及相关分析 ;③认知障碍和正常组其他相关因素分析 (年龄、感染、文化程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MRI改变 )。结果 急性脑梗死后发热 30例 (2 9.7% ) ;发热组和体温正常组在发病 3周时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 86 .6 % (2 6 / 30例 )和 6 3.3% (4 5 / 71例 ) (P <0 .0 5 ) ;6个月时发热组和体温正常组认知障碍发生率分别为 6 3.3% (19/ 30例 )和 4 0 .8% (2 9/ 71例 ) (P <0 .0 5 ) ;认知障碍组和正常组在文化程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脑萎缩、感染等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 ;在脑白质疏松和年龄方面的差异有显著性。相关分析显示发热和认知障碍呈显著负相关 (r =- 0 .2 70 70 ,P <0 .0 1) ,感染与认知障碍不相关 (r=- 0 .190 71,P >0 .0 5 )。结论 发热是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并影响认知功能的改变。发热对急性脑梗死认知的影响可作用在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