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針灸疗法已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后疼痛,取得效果。我们以針刺束骨穴治疗肛門术后疼痛共12例,現將临床材料,整理报导。針刺方法穴位:束骨穴位于足小趾外侧本节后,赤白肉际陷中,属足太阳膀胱經俞穴。針刺深度:刺一寸深。(按一般文献記載为2—3分深) 手法:捻轉泻术,結合留針30分钟。  相似文献   

2.
操作方法先用針剌疗法,起針后在背部拔罐。穴位:治疗本病主穴为少商、商阳、合谷、太淵、神門、天突、大椎、身柱,肺俞透风門,厥阴俞透膏盲。嘔吐:加刺内关,中脘、足三里。疳疾:加刺四縫。手法:用瀉法,單剌术;刺入穴位后,捻转出針。針肺俞穴时,用横刺法,針尖向上沿皮剌向风门穴;針厥阴俞时,針尖向兩旁膏盲穴沿皮刺去,捻轉出针,切勿过深。必要时或取得患兒合作留针10—15分鐘,效果尤佳。  相似文献   

3.
七星針和梅花針,都称丛針;丛針的針刺和“內經灵枢官針篇”的“半刺”相仿,所謂“浅內而急发针,无針伤内,如拔毛状”,是也。我們用丛針治疗高血压症的方法,是单在病人的脊柱两側:是太阳膀胱經第一行俞穴线及俞穴綫以內接近交感神經节的表面定位处;轻巧灵活的运用腕力,把七星針叩打在皮肤面上,不要深刺,也不要出  相似文献   

4.
作者試用梅花針治疗小儿单純性消化不良十五例,效果很好。其中治愈十一例,有效三例,无效一例。取穴:主穴大腸俞、足三里、天枢、关元。配穴:呕吐配中腕、内关;发热配少商、尺泽、曲泽;腹胀配天枢、公孙;抽搐配人中、中冲、合谷。手法:右手持針柄,以每分針八十至一百二十次的速度垂直弹刺于經穴的皮肤上,每次弹刺二十至二十五次。刺激不宜过重,一般以輕刺或中刺为妥。操  相似文献   

5.
病例一:伍××,男,14岁,学生。于1959年1月10日来院針灸。患者在14年来每晚經常遺尿,因来我院針灸。 檢查:神志清醒,发育、营养中等,精神弈奕,如健康人一样。心、肺、脈象、舌色、腹部及生殖器等均正常。第一次針灸,取穴:气海、归来。下針后,有麻痹感放射至生殖器处。留針30分鐘(在留針期間,每隔10分鐘左右,每穴均作輕度之捻轉,亦有同样的麻痹放射感)。針刺后,当晚即无遺尿現象。为了巩固疗效,在1月13日、16日、19日、21日,31日等五天,都約病者来  相似文献   

6.
在农村巡回医疗中,曾遇到7例頸后多发性疖肿,我們采用針刺与拔罐疗法,結果7例疖肿完全治愈。針刺穴位手法和拔罐方法采用大椎穴,用15-20号針,持消毒針与皮肤成45度角,捻轉进針,刺入3-5分深,有酸麻感觉后即退針。手法用泄法,即大指后退、食指前进。疖生在头頸部則針尖向上刺,疖生在臀背部則針尖向下刺。退針后立即于針刺口处拔罐,留罐5-10分钟起罐,可有少許出血。  相似文献   

7.
我們治疗放射性白血球减少主要是采用中医中葯及針灸疗法,这两种都有疗效。我們应用針灸治疗有三十多例,由于部分病例記載不全,或病人仅針刺一、二次,而未继续再針,效果不明外。茲将十八例治疗經过分析于下: 采取穴位取穴以大椎、大杼、脾俞、膈俞、足三里、三阴交、曲池、合谷、百会等交替应用。疗效分析治疗經过:十八例中除例八因准备上有錯外,都沒有中断一周以上,个别病例有暫停二、三天,例四  相似文献   

8.
張××,男,57岁。南京市玄武区养路队工人。初診:1960年8月11日午后5时。 診断:左足(蹠)扭伤。治疗:純用針剌,未用灸法。其治疗穴位如下: 左八风丄 左足临丄 左太冲左解谿丄 左三阴交丄。(附註:“丄”示針刺瀉法) 术中記录:左足背局部頗为敏感,针时甚痛。針后約2分鐘左右,患者申述局部发痒,继而发麻、不痛。留針約40分鐘,行針2次。出針后,即感轻松愉快,行走不痛。嘱患者次日继续就診。  相似文献   

9.
落枕是一种常見的疾病,其病因是由于睡眠时体位不适而引起。其症狀是在起床后頸项强痛,不能前、后、左、右轉动。我們在門診曾治疗过8例落枕病人。除1例針刺2次外;其余7例,均針刺1次,就获得滿意的效果。茲特將針刺治疗此病的疗效介紹于后,供同道們研究。  相似文献   

10.
产后奶汁不下或奶汁过少采用針灸下奶,在許多文献报导中已肯定了疗效。但是,应用針刺退奶,仅见于1959年延安县医院妇产科一份报道。我們从1963年至1964年6月共遇到七例,并单純的采用了針刺治疗,效果滿意,现介紹出来供参考指正。針刺手法采取捻轉进針,待患者有酸、麻、困胀或触电样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感应时,則持續捻轉30秒钟后,随即留針30分钟,在留針过程中,每隔10分钟捻轉一次,以加强刺激。起針时搖大針孔緩慢退出,不閉其孔。一天一次,直至痊愈为止。疗效分析本文介紹七例,经針刺治疗1—11次,平均观察11天,效果显著。詳见下表: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腮腺炎,儿童最易发生,但成年人亦不少見。最近我們用針刺治愈8例重型住院的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每日用瀉法針刺翳风、頰車、合谷一次,每次留針20—30分鐘,一般在治疗后第二、三日,体温开始下降,腮腺腫脹逐漸減退,至愈后第五一七日吋,热度降至正常,腫脹的腮腺可消退。例如患者夏士学,男,20岁,軍人,未婚,住院号56822,1963年8月5日入院,主訴:二、三天前先感惡塞、发热、全身不适,以后即右  相似文献   

12.
取穴:主穴內关,配穴合谷、足三里。手法:应用重刺激手法,俟患者受針后有較重的酸麻感时,留針三十分钟,每十分钟行針一次,以搗捻轉加强刺激。針刺时間应于瘧疾发作前二小时开始最为有效。如系恶性瘧疾无法确定其发作时間者,每日針一二次亦可。一般針一二次症状即可消失,为巩固疗效,可继续針数次。  相似文献   

13.
袁××,女,三十一岁。1957年9月16日在腰麻下进行輸卵管結扎及闌尾切除术,术后一直头痛、头暈、眼花、恶心,全身不适。9月21日用針刺治疗,取穴太阳、印堂、合谷,留針10分钟,針后症状好轉,但有輕微头痛。第二次采用上法治疗,症状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4.
在針灸臨床治療方面,如果不是關乎手技的有所优劣;穴位的选用有所出入;或者病情經重有所不同;为什么在給各个患者剌針時,往往可以观察到,他們在接受針刺的感通作用上,会各有不同的情况産生呢?如: 1.有的敏感——針一刺入,卽轉生痠、麻、脹、重等觸电样感覚,不僅限於局部,且往往波及刺針的远隔部份。 2.有的遲鈍——針入很久,毫無反应,須重複行使行針手術,始有觸电样感觉産生,又往往一得卽逝。  相似文献   

15.
我們治疗男性不育症以关元、腎俞、三阴交为主穴,以地机、然谷、足三里、阴陵泉、气海为副穴,每次取主穴二、三个;副穴一、二个針之(常在关元、腎俞針后加灸)。輕剌、密針,留針約十分鐘,以  相似文献   

16.
本法只針刺陶道或大椎一个刺激点,亦不留針,手續簡易,費时很短,一般医务人員均能在短时內掌握运用,頗适合門診或巡(囘辶)医疗时使用。經治89例,临床观察,治愈率达98.87%。一次治癒达75.3%。 1.刺激点(孔穴):①陶道:在第一胸椎与第二胸椎棘突之間。②大椎:在第七頸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間。 2.針刺法:患者取坐位,解开頸部衣扣,两手环抱左右肩,低头,使脊椎前弯,棘突显露、間隙张大,将皮肤消毒,用一寸長度的28—30号毫針,在刺激点正中刺入皮肤,針尖轉向上方約成15度角,慢慢捻轉进針,时詢患者是否已有痠感,如痠感向下传导,則停止进針,輕輕捻轉,待痠感传至第五胸椎以下,卽緩緩退針。如痠仅限于局部,可稍停針,再行  相似文献   

17.
腹水应用針刺治療在文献上报道很少,僅于一九五五年五月号中医雜志見么毅及文辉报告一例。一九五五年筆者在厦門市立第二医院工作时,也曾使用針刺療法治療腹水四例,其中一例療效显著,腹水全部消失,一例有進步,二例无效。茲將有效病例介紹于下,并略加討論以供参考。有效病例患者王××,女性,二七歲,農民,病歷住院号数七五一,福建安溪縣人,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九日住院。  相似文献   

18.
运用針刺治疗感冒,历代文献多有記載,但取用穴位各有不同。我們通过临床实践,認为以取合谷、曲池、大椎、足三里、外关、关冲等穴为最适宜,兹将处方及典型病例簡介如下: 处方:①热度在38℃左右时,取大椎、外关、合谷、足三里为主穴;②热度在39℃左右时,取上列穴位加曲池穴;③热度在40℃左右时,取上列穴位再加关冲穴;④兼有咽喉肿痛、咳嗽者,可加取肺俞、天突穴(以上均用泻法)。例一、刘××,男,二十八岁。主訴;头痛已二三日,恶寒发热,脉浮緩。經針刺外关、大椎、合  相似文献   

19.
我們在1963年共遇到神經性皮炎患者5例,其中男3人,女2人。年龄在30~50岁之間。病程为3年的2例,余3例分別为2月、2年、10年。患处均在頸部,病損大小自3×4至19×6.5厘米不等。曾用过外用药、封閉或其他理疗等治疗无效或愈后又复发。我們采用針灸治疗后,一般3~5次,多至20次,均获治愈,近期效果滿意,茲将治法簡介如下: 1.針法:①用毫針刺通里(双),針入1~1.5寸,針尖透向心包經,用泻法,不留針。②用梅花針扣打皮肤損害边緣,逐漸向中心移动,刺激量以輕度出血为  相似文献   

20.
讀上海中医药杂志1962年第11期张谷才同志写的《談談教学針灸腧穴課程几点体会》一文后,觉得腧穴課在針灸教学中确有它的特点,是一門比较繁复的課程。針灸学包括經絡、腧穴、刺灸及治疗四部分,腧穴学居于中間的紐带地位,它前面承接經絡,后面联系到刺灸和治疗,腧穴課的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影响針灸教学及临床医疗的质量,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张谷才同志就此問題,談了不少的經驗和体会,使人获益匪浅。我們知道俞穴課的主要內容有二:一是它的具体位置,二是它的主治功用。教学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对此两項內容求得正确的理解,使学习針灸的同志能够循此途径达到掌握和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