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中变形链球菌的临床分离株产酸和耐酸能力的差异.方法:以高龋、中龋和无龋儿童口腔中分离得到的变形链球菌为实验菌株,常规复苏、增菌,配制相同密度的菌悬液,加入含5%蔗糖、不同pH值(以0.5为间隔,pH 4.0~7.0)的BHI液体培养基中厌氧(80%N2、10%H,、10%CO2)培养48 h后,采用pHS-3C型精密酸度计,测定培养物上清的终末pH值,比较细菌的产酸能力(△pH);将相同菌液浓度的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菌悬液分别在不同pH(以0.5为间隔,pH 4.0~7.0)的BHI液体培养基中培养48 h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540 nm处吸光度,比较细菌的牛长情况.结果:儿童高、中龋患者口腔中分离出的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以及国际标准菌株的产酸和耐酸能力明显高于无龋者口腔中分离出的变形链球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龋儿童口腔中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具有高致龋性.  相似文献   

2.
变形链球菌体外耐酸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来自不同龋敏感者变形链球菌 (血清型c)临床分离株耐酸能力的差异。方法 :配制相同浓度的各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菌悬液 ,分别在不同pH浓度 (pH 4 .0~ 7.0 )的TPY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相同时间后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比较细菌的生长情况。结果 :同一个体所带不同基因型变形链球菌菌株耐酸能力具有差异 ;高龋组个体定植的耐酸能力强的菌株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无龋组 (P <0 .0 5 )。结论 :高龋组变形链球菌 (血清型c)临床株的高致龋力与其耐酸能力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变异链球菌不同基因型临床分离株对蔗糖进行酵解产生有机酸的能力。方法从不同龋敏感的3~5岁学龄前儿童口腔变异链球菌中选取66株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高龋、中龋和无龋儿童口腔变异链球菌不同基因型临床分离株产生各有机酸的量。结果不同龋敏感儿童不同基因型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产生有机酸的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龋敏感儿童变异链球菌携带不同基因型菌株产酸量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基因型数目越多的菌株其产酸量越多。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产生乳酸、乙酸、甲酸的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酸多于乙酸和甲酸。结论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变异链球菌不同基因型菌株产酸力不同,携带基因型数目越多的菌株其产酸力越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变异链球菌不同基因型菌株在不同pH条件下产生GTF的能力.方法:从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变异链球菌中选取66株临床分离株,常规复苏、增菌并配制相同密度的菌悬液后,接种于不同pH值(以0.5为间隔,pH 5.0~7.0)的含2.5 g/L葡萄糖和0.05% Tween 80的TYC培养基中厌氧培养18h;采用Somogyi法测定还原糖含量,计算酶活性.结果:在同一pH条件下,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变链菌GTF活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龋敏感性越高,GTF活性越大;同一龋敏感儿童口腔变链菌不同基因型菌株GTF活性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TF活性随基因型的增加而增加;当pH5.5时,高龋、中龋儿童携带一种基因型菌株GTF活性显著下降(P<0.05).结论:不同龋敏感儿童口腔变异链球菌不同基因型菌株在不同pH条件下GTF活性不同,携带基因型越多的菌株GTF活性越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初步筛选高致龋性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方法 通过检测41株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产酸能力、耐酸能力、黏附能力和合成细胞外多糖能力,初步筛选出高致龋性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结果 不同的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体外致龋能力不同,其中3株产酸能力、耐酸能力、黏附能力和合成细胞外多糖能力均较高,提示可能为高致龋性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另外3株产酸能力、耐酸能力、黏附能力和合成细胞外多糖能力均较低,提示可能为低致龋性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结论 通过筛选可能获得了高致龋性变异链球菌临床分离株。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老年人高龋患者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血清型C)在酸性条件下生存的耐酸能力。方法:体外培养从老年人高龋患者、无龋者牙菌斑中分离的101种不同基因型变形链球菌株临床分离株(血清型C),检测菌株在不同的pH条件下的耐酸能力。结果:老年人高龋患者口腔中分离出的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耐酸能力明显高于无龋组,与国际参考菌株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同时研究发现,在老年人高龋患者同一个体的口腔中,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耐酸能力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老年人高龋患者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血清型C)的高致龋性,与其携带有耐酸能力强的菌株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来自不同龋敏感者的变形链球菌(血清型c)临床分离株的粘附能力。方法:采用液体闪烁计测法测量^3H-TDR标记的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对唾液包被羟磷灰石(SHA)的粘附。结果:同一个体所带不同基因型菌株对SHA粘附量差异较大;高龋组个体定植的粘附能力强的菌株所占比较显著高于无龋组。结论:高龋组变形链球菌(血清型c)临床菌株的高致龋力与其携带有粘附能力强的菌株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来自不同龋敏感者的变形链球菌(血清型c)临床分离株合成细胞外多糖的能力。方法: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对葡萄聚糖样本作定性分析,用蒽酮法分别定量测定水溶性和水不溶性的葡聚糖含量。结果:同一个体所带不同基因型变形链菌菌株合成细胞外多糖能力具有差异;高龋组个体定植的合成水溶性及水不溶性葡聚糖能力强的菌株所占比较显著高于无龋组。结论:高龋组变形链球菌(血清型c)临床菌株的高致龋力与其携带有合成细胞外多糖能力强的菌株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分析重症婴幼儿龋(S-ECC)儿童及无龋儿童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简称变链菌)的致龋性,为S-ECC的早期检测及预防奠定基础.方法 按照NIH标准,将67名3~5岁儿童分为S-ECC组(n=35)、无龋组(n=32),采集牙面菌斑,经分离、鉴定获取纯化的变链菌株,接种至蔗糖浓度为20%的TYCSB液体培养基,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人不同龋敏感者口腔中变形链球菌(血清C型)的临床分离株产酸能力的差异。方法:收集老年人高龋患者、无龋者牙菌斑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血清C型),比较细菌产酸能力,并与国际参考菌株比较。结果:老年人高龋患者口腔中分离出的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产酸能力明显高于无龋者口腔中分离出的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与国际参考菌株却无明显地统计学差异。同时我们研究也发现,在老年人高龋患者同一个体的口腔中变形链球菌的临床分离株产酸能力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老年人高龋者口腔中变形链球菌(血清C型)临床分离株的高致龋性与其携带有产酸能力强的菌株有关。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 39 children were studied longitudinally at the age of 2, 3, and 4 yr for the colonization of S. mutans in plaque and saliva and for caries experience. S. mutans was found in 38% of the children, and the predominant serotype group was c/e/f. A total of 16 children got caries before the age of 4. Children who harbored S. mutans in their plaque at the age of 2, appeared to be the most caries-active individuals. Their caries index values (number of decayed, missed and filled surfaces, dmfs = 10.6±5.3) at the age of 4 differed significantly from the values of children who harbored S. mutans later (dmfs = 3.4±1.8,P<0.005) or remained free from S. mutans infection (dmfs = 0.3±1.1, P<0.0003). It was thus concluded that the early establishment of S. mutans in the plaque of primary incisors indicated early and extensive caries attack in young primary dentition.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儿童猛性龋变链菌和远缘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产酸性。方法:采用酸度计和自动气相色谱仪比较儿童猛性龋、非猛性龋、无龋变链菌(各6株)和远缘链球菌(儿童猛性龋6株,非猛性龋和无龋各3株)的临床株降低环境pH值的能力(ΔpH)和乳酸产量,并以此推测其致龋力。结果:远缘链球菌ΔpH及乳酸产量均高于变链菌,特别是在低pH水平下,二者差异更为显著(P<0.05)。儿童猛性龋远缘链球菌分离株ΔpH和乳酸产量显著大于非猛性龋和无龋分离菌株(P<0.05)。结论:远缘链球菌的产酸能力强于变链菌;儿童猛性龋远缘链球菌分离株较非猛性龋和无龋儿童分离菌株产酸性更强。  相似文献   

13.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levels of salivary Streptococcus mutans in Brazilian schoolchildren, and its possible correlation with caries prevalence.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levels of S. mutans and caries prevalence was observed, individuals with high levels of S. mutans (greater than 100 colonies) had a DMF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with low or no detectable S. mutans (0, 1-20, 21-40 colonie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唾液变形链球菌浓度在11至12岁小学生中的分布情况及其与患龋状况间的相关性.方法检查365名11至12岁小学生年轻恒牙的患龋情况并收集唾液标本,用单克隆抗体法测量唾液中变形链球菌的浓度.结果随着唾液中变形链球菌浓度的升高,所对应的人数不断减少.患龋儿童的唾液变形链球菌浓度[5.53(1.50,18.00)×107个/L]显著高于无龋儿童[3.42(1.60,8.10)×107个/L](P=0.1302).唾液变形链球菌浓度与龋、失、补指数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136(P=0.010).当唾液变形链球菌的浓度达到8.64 ×107个/L时,受检儿童中龋齿检出率会出现成倍的增长.结论唾液变形链球菌浓度在受检儿童中呈偏态分布,其与患龋状况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在龋风险评价中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任意引物聚合酶链反应(arbitrarily primed-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P-PCR)法探讨高发龋和无龋儿童牙菌斑致龋菌的检出情况,分析变形链球菌及远缘链球菌与乳牙龋齿发生的关系。方法从20例高发龋患儿和20名无龋儿童的牙菌斑中分离、鉴定变形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以Shiroza的DNA提取方法提取细菌基因组DNA,以形态学、生化和AP-PCR的方法鉴定变形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结果AP-PCR法检测发现高发龋患儿变形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00%和40%,而无龋儿童两种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75%和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AP-PCR法检测发现高发龋患儿变形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无龋儿童,口腔中定植的变形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是乳牙龋高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