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银杏达莫氯化钠注射液中银杏总黄酮和双嘧达莫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4.6 mm×200.0 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30 m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体积比为20∶20∶80),检测波长:360 nm,测定3种黄酮苷元(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流动相:质量分数为0.1%的磷酸二氢钠溶液-甲醇(体积比为30∶70),检测波长:290 nm,测定双嘧达莫。结果槲皮素在0.01~0.09 g.L-1(r=0.999 3)、双嘧达莫在0.005~0.035 g.L-1(r=0.999 4)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5%(RSD=1.6%)、100.6%(RSD=1.1%)。结论本法可用于银杏达莫氯化钠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银杏达莫注射液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雪梅  刘斐 《中国药业》2005,14(11):44-46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及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其主要成分的含量.方法:测定双嘧达莫的含量采用shimack-VPODS色谱柱,以磷酸溶液(1→3)调节pH值至4.6的0.1%磷酸二氢钠-甲醇(20: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0 nm;测定银杏总黄酮的含量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以磷酸溶液-甲醇(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 nm.结果:线性范围双嘧达莫为6.12~24.48μg/mL,银杏总黄酮为0.047 6~0.190 4μg/mL.双嘧达莫的平均回收率为99.82%,RSD为0.85%;银杏总黄酮的平均回收率为99.53%,RSD为0.69%.结论:HPLC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复方银杏达莫注射液.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川楝子药材中芦丁、异槲皮苷和槲皮素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乙腈(1∶10)为流动相A,0.4%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60 nm;柱温25℃。结果:芦丁、异槲皮苷和槲皮素浓度在5.0~500.0μg.mL-1(r=0.9995)、0.5~50.0μg.mL-1(r=0.9999)、1.0~100.0μg.mL-1(r=0.9996)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6.5%、97.4%、96.3%。所测22份川楝子药材中,芦丁、异槲皮苷和槲皮素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9.82~120.21、1.43~38.12、4.30~20.48μg.g-1。结论:不同购买地川楝子药材中3个黄酮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该方法适用于川楝子中3个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测定新疆包尔胡特(Rhamnus cathartica L.)果实中芦丁和槲皮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依利特Hypersil ODS2C18(260mm×4.6mm,5μm)配预柱;芦丁的流动相:甲醇-10mL·L~(-1)乙酸溶液(70∶30),槲皮素的流动相:甲醇-4mL·L~(-1)磷酸溶液(35∶65);流速均为1.0mL·min~(-1);柱温:30℃;芦丁检测波长:257nm,槲皮素检测波长:360nm;进样量均为10μL。结果芦丁质量浓度在43.411 0~165.600 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4%,RSD值为1.45%;槲皮素质量浓度在5.454 0~87.264 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3%,RSD值为1.4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包尔胡特果实原料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荞籽壳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荞籽壳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方法:采用 Zorbax SB-C_(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50:5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芦丁进样量在0.024~0.963mg·mL~(-1)范围内(r=0.9996),槲皮素进样量在0.0132~0.528 mg·mL~(-1)范围内(r=0.9990)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芦丁为100.1%(RSD=1.15%),槲皮素为99.9%(RSD=1.04%)。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分离度高,重复性好,可同时测定苦荞籽壳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柱后化学发光法测定菟丝子中芦丁、山柰素、槲皮素和异鼠李素含量。方法:基于在氢氧化钠碱性介质中铁氰化钾可以直接氧化芦丁、山柰素、槲皮素和异鼠李素产生化学发光。色谱柱:Hypersil ODS(5μm,4.6 mm×150 mm),流动相:乙醇-乙腈-水-磷酸(21:22:55:2),流速:1mL·min~(-1),柱温:25℃。结果:芦丁、山柰素、槲皮素和异鼠李素浓度分别在0.2~5μg·mL~(-1)(r=0.9990),0.1~15μg·mL~(-1)(r=0.9991),0.1~100μg·mL~(-1)(r=0.9994),0.3~200μg·mL~(-1)(r=0.9998)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S/N=3)分别为0.02,0.08,0.08,0.03μg·mL~(-1)。结论:水法简便、快速、有效,灵敏度高,首次用于菟丝子中黄酮类成分的测定,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铁包金不同药用部位芦丁、槲皮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迪马ODS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2%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9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60 nm。结果:芦丁和槲皮素的进样量分别在0.011.88、0.011.88、0.010.23μg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的RSD<2%;芦丁、槲皮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48%、102.34%,RSD分别为2.06%、2.37%(n=6)。结论:铁包金叶与藤茎部位中芦丁、槲皮素的含量均较高。该方法简单、稳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铁包金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 HPLC 测定鱼腥草生药中芦丁、金丝桃苷、槲皮苷和槲皮素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HPLC 外标法。采用色潜柱:Kromasil—C_(18)柱(250 mm×4.6 mm,10 μm);流动相1:水-乙睛-磷酸(400:100:0.2),30 min 时手动切换为流动相2:乙腈-甲醇-水-磷酸(375:75:50:0.1);检测波长35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室温。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芦丁、金丝桃苷、槲皮苷和槲皮素获良好分离,进样量分别在0.055~0.550μg(r=0.9979)、0.248~2.480μg(r=0.9977)、0.52~5.200μg(r=0.9998)和0.062~0.623μg(r=0.996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3.5%,104.0%,102.6%,103.7%,重复性试验 RSD 分别为3.9%,0.8%,1.0%,1.6%。结论:该方法分离度好,简便快速,为鱼腥草生药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可借鉴的分析办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95%乙醇、75%乙醇、55%乙醇、35%乙醇、15%乙醇、水、正丁醇、甲醇8种不同提取溶剂白花蛇舌草中芦丁、槲皮素、山柰酚3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并加以比较,优选出最佳提取溶剂。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B)-0.1%磷酸(D),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5 nm,流速0.8 m L·min-1,柱温30℃,进样量10μL,同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 芦丁、槲皮素、山柰酚分别在0.06~0.72μg(R2=1)、0.0235~0.282μg(R2=0.9991)、0.17~2.04μg(R2=0.999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6.81%、99.90%、102.03%,RSD分别为0.63%、3.36%、0.64%。以75%乙醇为溶剂提出的芦丁、槲皮素含量最高,山柰酚含量以95%乙醇溶剂提取最高。结论 不同溶剂提取对白花蛇舌草中芦丁、槲...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二色补血草花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方法:Hypersil ODS2色谱柱(4.6 mm×250mm,5 μm),柱温为室温(约24℃),以甲醇和0.5%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甲醇:0 min为33%,20 min 为33%,25 min 为38%,60 min 为38%),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为355 nm。结果:芦丁在0.12~1.20 μg(r=0.9999)、槲皮素在0.04~0.40 μg(r=0.9997)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芦丁回收率为101.3%,RSD 为0.7%,槲皮素回收率为102.0%,RSD 为1.7%;样品溶液在15 h 内稳定。结论:该方法快速简单,线性关系良好。  相似文献   

11.
12.
不同生长季节银杏叶中总黄酮醇苷和总内酯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生长季节银杏叶中总黄酮醇苷和总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对样品中总黄酮醇苷和总内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5月份总黄酮醇苷含量最高,9月份后含量有所降低,12月份含量最低;总内酯含量以6月份为最高,8月份含量开始显著下降,12月份含量最低。结论不同季节银杏叶中总黄酮醇苷和总内酯含量差异较大,此结果为适时采收、合理开发利用银杏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唐静雯 《天津药学》2005,17(1):11-13
目的 :建立 HPL C法测定康脉灵胶囊中银杏萜内酯的含量。方法 :HPL C法 ,色谱柱 :Watersμ bondapak C1 8(3.9mm× 30 0 mm,5μm) ,流动相 :甲醇 -水 (2 4∶ 76 ) ,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结果 :4种内酯组分白果内酯、银杏内酯 A、银杏内酯 B和银杏内酯 C分别在 4 .392~ 2 1.96 0、4 .0 2 8~ 2 0 .14 0、4 .0 0 8~ 2 0 .0 4 0和 1.92 0~ 9.6 0 0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8.2 %、98.9%、98.6 %和 98.4 % ;RSD分别为 1.2 %、1.1%、1.3%和 1.4 % (n =5 )。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 ,专属性强 ,结果稳定 ,重现性好 ,可有效控制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14.
银杏叶、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黎行  戴忠  鲁静  林瑞超 《中国药事》2011,25(2):171-174
目的为开展银杏叶类药品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银杏叶、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的国内外标准收录情况和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综述。结果与结论以总黄酮醇苷、萜类内酯和银杏酸为指标的质量控制体系已基本固定,指纹图谱分析、完型黄酮苷的测定和各类成分的同时检测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5.
银杏叶总黄酮苷的HPLC法分析水解条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银杏叶中总黄酮苷的HPLC法分析水解条件。结果表明 :1g银杏叶甲醇提取物溶于 30ml甲醇中 ,加入 5ml 8 3mol·L-1的HCl,于 (85± 1)℃水浴水解 6 0min ,此法则得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的回收率分别为 10 1 4%、10 2 %、98%。  相似文献   

16.
银杏叶提取物对神经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周华  孔德虎 《安徽医药》2004,8(5):321-323
银杏叶提取物(EGb761)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中药制剂,研究表明EGBb761中的黄酮类单体皆有高效的抗自由基的作用,内酯部分在保护细胞免受损伤等方面也起重要作用,该文就EGb761对神经系统损伤保护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银杏叶黄酮内酯及天然配比抗氧化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研究表明银杏叶 (ginkgobiloba ,EGb)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1] ,其中银杏总黄酮是主要活性部分。但银杏叶特有的另一部分———银杏内酯是否具有抗氧化作用 ,目前还未有定论 ,并且黄酮内酯天然配比是否加强其抗氧化作用也未见有报道。目前所用的银杏制剂中银杏黄酮为 2 4% ,银杏内酯为 6 % ,二者之比为 4∶1[2 ] 。这一天然配比在对于较高含量的黄酮内酯是否也适用。对此进行研究 ,对于从有效部位层次来阐明银杏叶抗氧化作用的特点及其物质基础等具有重要的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药物与试剂 银杏总黄酮部分 (…  相似文献   

18.
银杏叶提取物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肾缺血再灌注(Ischemic reperfusion,I/R)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理现象,在肾脏手术、肾移植和体外震波碎石等过程中,均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再灌注损伤,它是急性肾衰最常见的原因.如何减轻和预防肾I/R损伤,是肾损伤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本研究采用夹闭大鼠双侧肾蒂造成肾I/R损伤模型,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EGb)对肾I/R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银杏的开发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的介绍了目前我国银杏叶的开发利用情况和开发银杏叶产品的市场前景。指出了在开发、生产、供应银杏叶产品的过程中,存在着开发力度不够,深加工品种和剂型少,以及粗制品生产过剩等主要问题。针对上还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条发展建议,希望对我国医药科研部门、生产企业和有关方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银杏片治疗缺血性脑中风血瘀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银杏片治疗缺血性脑中风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银杏片,一次1片,一日3次;对照组服用脑心通胶囊,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8周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价其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疗效以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67%,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8.89%,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2.61%,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2.6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片治疗缺血性脑中风血瘀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