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红花提取物(safflower extract,SE)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I组,SE 1,2,4 g·kg-1(以生药量计)组,每组10只。SE组于缺血前30 min,分别腹腔注射对应剂量的SE,假手术组及IRI组分别腹腔给予生理盐水1 mL。IRI组和SE组血管夹夹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后松开血管夹,术后测定各组大鼠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左心室舒张压(LVD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心率(HR)。恢复心脏灌注20 min后,收集各组大鼠心脏和血清,检测各组大鼠心脏结构及心肌梗死面积,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酶(LDH)活性、蛋白激酶B抗体(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抗体(p-Akt)、磷脂酰肌醇3-激酶抗体(PI3K)、雷帕霉素靶蛋白抗体(m-TOR)、核因子κB(NF-κB)、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IRI组HR、LVDP、±dp/dtmax、LVEDP下降,CK-MB、LDH、Akt、p-Akt、PI3K、m-TOR、NF-κB、IL-6、TNF-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心脏病理结构改变明显。与IRI组相比,SE组HR、LVDP、±dp/dtmax、LVEDP升高,CK-MB、LDH、NF-κB、IL-6、TNF-α表达水平明显降低,Akt、p-Akt、PI3K、m-TOR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心脏病理结构改变显著减少。结论 SE对于心脏IRI的保护作用呈现剂量相关性,其作用机制与激活PI3K/m-TOR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释放相关。  相似文献   

2.
芦丁对大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东  高峰 《安徽医药》2015,(8):1458-1461
目的:研究芦丁对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胃黏膜细胞形态学变化;测定胃壁黏液含量、胃黏膜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髓过氧化物氧化酶(MPO)活性、总 NOS (TNOS)、诱导型(iNOS)和结构型 NOS (cNOS)活性。结果芦丁能显著降低胃黏膜损伤指数,维持胃黏膜缺血再灌注期 SOD 活力,降低 TNOS 和 iNOS 活性,上调 cNOS 活性,减少 MDA 含量,降低 MPO 活性,增加胃壁黏液分泌量,减轻缺血再灌注后胃黏膜病理损伤。结论芦丁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 NOS 活性,抑制淋巴细胞在胃黏膜组织中浸润,清除和抑制胃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产生,促进胃壁黏液分泌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观察芦丁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4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为假手术对照组,B组为 缺血再灌注组,C组为缺血再灌注+维生素C组,D组为缺血再灌注+芦丁组.所有大鼠均行开腹手术并分离肠系膜上动脉.A组不夹闭肠系膜上动脉,B组、C组、D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 min,再复灌60 min.C组于复灌前10 min静脉给予维生素C注射液180 mg/kg,D组于复灌前10 min静脉给予芦丁注射液50 mg/kg.复灌60 min后由腹主动脉穿刺采血制备血清检测SOD、MPO、D-乳酸、内毒素,处死动物取小肠组织,制备肠组织匀浆检测SOD、MPO.结果 B组与A组相比,B组大鼠血清及肠组织中SOD含量明显减少,MPO水平增高,血清中D-乳酸和内毒素的水平增高;D组与B组比较,D组中血清及肠组织的SOD含量显著增加,MPO水平下降,血清中的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有所减少,并且,D组血清及肠组织的SOD含量高于C组,MPO的水平低于C组,血清中D-乳酸和内毒素的水平比C组低.结论 芦丁具有保护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降低氧自由基的水平,恢复SOD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了肠道屏障功能,使得细菌"移位"减少,并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6.
高元峰  陈虎  王银辉  张浩  杨林军 《中国药房》2013,(43):4047-4049
目的:研究丹酚酸B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离体心脏采用Langendorff装置,灌注含氧K.H液30min后,夹闭,停止灌流30min,然后再灌注40min。实验分为模型(空白K_H液)组、葛根素(0.24mmol/1)组与丹酚酸B高、中、低浓度(60、30、15gmol/1)组。灌注含氧K.H液20min后加入相应药物灌注10min。实时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收缩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左室舒张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收集灌流液,并测定肌酸激酶(CK)的活力;取部分心肌组织测定丙二醛(MDA)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u)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丹酚酸B高、中浓度组大鼠离体心脏在复灌10min后L、厂EDP显著降低,LVDP显著升高,+dP/dtmax。显著升高,-dP/dtmax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丹酚酸B高浓度组离体大鼠心脏组织CK活性显著减弱(尸〈O.01),丹酚酸B高、中浓度组大鼠离体心脏MDA含量显著减少,SOD活性显著增强(P〈0.01);丹酚酸B高、中、低浓度组大鼠离体心脏复灌5min后灌流液显著增加(P〈O.01或P〈0.05)。结论:丹酚酸B对大鼠离体心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抵抗氧化应激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离体心脏最佳缺血再灌注(I/R)时间,增加制备可用于心肌保护药物的方法筛选的离体心脏I/R模型的成功率。方法 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恒压灌流模式,缺血31 min后,分别于再灌5, 10, 20和30 min时测定心电图、左心室压力(LVP)、冠脉流量(CF)、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和收缩末期压(LVESP);观察心律失常发生率,计算左心室发展压(LVDP)、收缩期舒张期左心室内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和心率(HR)。结果 离体心脏再灌后HR和CF低于停灌前,差异显著(P<0.05);停灌期间,LVEDP升高,心肌挛缩。再灌时90%心脏可成功自主复跳,100%复跳心脏出现心律失常(室速或室颤),持续约5~10 min。再灌后LVDP下降、左心室最大舒缩速度下降。结论 停灌31 min,再灌30 min可成功制备出用于药物筛选的离体心脏I/R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8.
谷胱甘肽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前经门静脉注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建立部分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2组,每组10只:缺血再灌注组(IR组),还原型谷胱甘肽预处理组(GPC组)。测再灌注末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及GSH含量。结果肝脏缺血45min再灌注40min后,GPC组血清ALT、AST、LDH、MDA含量明显低于IR组(P分别<0.05,0.01,0.01,0.01),而GSH含量明显高于IR组(P<0.01)。结论缺血前经门静脉注射还原型谷胱甘肽预处理可以有效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为增加血循环中GSH,减少肝组织及血循环中自由基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芦丁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和芦丁组采用线栓法构建大脑中动脉局灶缺血(1.5 h)再灌注损伤模型,芦丁组在缺血前15 min腹腔注射芦丁(10 mg/kg),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24 h处死大鼠,收集脑组织和血清,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ELISA检测和RT-PCR检测脑组织促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8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Wnt,β-catenin,cyclin D 1和survivin的表达变化.结果 芦丁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Wnt和β-catenin的表达和促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8表达(P<0.05).结论 芦丁可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途径介导的炎性反应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
乳化异氟醚和脂肪乳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研究乳化异氟醚和脂肪乳加入心脏保存液,对心脏复灌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Langendorff心脏灌流及低温保存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乳化异氟醚和脂肪乳对心脏机械功能、冠脉流出液中磷酸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和心梗面积的影响.结果 乳化异氟醚和脂肪乳均可显著增强左室发展压(LVDP),显著减少冠脉流出液中CK和LDH的含量,减少心梗面积.结论 乳化异氟醚和脂肪乳加入心脏保存液能改善心脏机械功能,减少CK、LDH的释放, 并缩小心梗面积.  相似文献   

11.
左旋卡尼汀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左旋卡尼汀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对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制备成功的Langendorff离体心脏模型随机分成3组(各8只)。正常对照组(CON组):K—H液灌注65min;左旋卡尼汀组(L—CAR组):离体心脏用K—H液平衡15min后,K—H液中加入5mmol/L左旋卡尼汀继续灌注20min.然后全心停灌20min,再用相同的液体复灌30min;心肌缺血-再灌注组(MIRI组):整个实验过程同L—CAR组.但灌注液中不含左旋卡尼汀。比色法测定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再灌注末心肌组织中腺苷酸的含量。结果:缺血前各组LDH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末L—CAR组LDH含量明显低于MIRI组(P〈0.01),而心肌组织ATP、ADP、总腺苷酸水平及能荷则高于该组(P〈0.05,P〈0.01)。结论:左旋卡尼汀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与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芦丁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氧化应激失衡的作用。方法 将5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5组(n=10),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芦丁低、中、高剂量(25,50,100 mol·kg-1)组。LPS注射6 h后测小鼠血气,取肺组织进行病理观察,测肺组织的湿干比、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肺组织病理改变和肺组织的湿干比,二氧化碳分压[p(CO2)],呼吸频率(RR)和MDA含量明显增加,而氧分压[p(O2)]和pH值、CAT、GPx和SOD活性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芦丁组的肺组织病理改变和肺组织湿干比,p(CO2)、呼吸率和MDA含量呈浓度依赖性减少,而p(O2)和pH值、CAT、GPx和SOD活性呈浓度依赖性增高。结论 芦丁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氧化应激而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3.
红景天苷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红景天苷对其心电图、心肌梗死范围以及血清中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红景天苷可以改变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电图S-T段的变化幅度,降低大鼠急性心肌梗死面积,抑制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同时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结论红景天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原花青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结束后采血,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测量心肌梗死面积。结果原花青素能明显降低血浆中MDA、AST和LDH的含量(P<0.05),提高SOD活性(P<0.05),减少心肌梗死面积(P<0.05)。结论原花青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的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y(PPAR-γ)激动剂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兔模型梗死面积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探讨PPAR-γ介导心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新西兰白兔40只随机分为5组,包括:假手术组、模型组、罗格列酮低剂量组、罗格列酮高剂量组及罗格列酮高剂量+GW9622组。假手术组只开胸穿线不结扎心脏,其余组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30min,再灌注120mi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后1h分别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浓度;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浓度;术后取兔心脏,硝基四氮唑蓝(NBT)染色后评价心肌梗死面积;做HE染色切片及电镜片观察组织及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与模型组和罗格列酮高剂量+GW9622组相比,罗格列酮低剂量组、罗格列酮高剂量组血清NO含量降低,IL-6浓度显著降低,血清T-SOD浓度显著升高(P〈0.01);心肌梗死面积明显下降,心肌病理结构改变较轻,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坏破坏程度也明显减轻。结论罗格列酮通过提高血清T-SOD水平减轻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因子IL-6的生成减轻炎症反应,起到减轻心肌损伤,降低心肌梗死面积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MIR)组和银杏叶提取物组,每组10只。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银杏叶提取物在造模前给药14d。再灌注结束后采血,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测量心肌梗死面积。结果银杏叶提取物能明显降低血浆中AST、LDH、LDH1和MDA的含量,提高SOD活性,减少心肌梗死面积。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的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Wiste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银杏黄酮组及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组,每组10只,检测各组血浆内皮素(ET1)、前列环素(PGI2)、血栓素A2(TXA2)水平及血清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对心肌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大鼠,可明显降低血清NO及MDA含量,而使SOD活性增强,亦使血浆ET1、TXA2水平下降,PGI2水平及PGI2/TXA2比值明显增高,且变化较银杏黄酮显著。结论: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对大鼠心肌再灌注血管内皮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自由基对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减少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ET1释放,纠正PGI2/TXA2失衡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与一些细胞活素水平变化的关系,以及黄芪的作用。方法69只大耳白家兔,随机分为心肌缺血-再灌注组、黄芪治疗组、心肌缺血坏死组、假手术对照组。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和心肌细胞DNA电泳检测心肌细胞的细胞凋亡情况,并应用MTT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IL-1、IL-4、TNF、IFNγ的水平。结果:缺血再灌注后,凋亡的心肌细胞增加,同时伴有IL-1、TNF、IFNγ升高和IL-4水平降低。黄芪治疗后只有少量的细胞凋亡及一些细胞活素的轻度变化。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活素可能有重要的作用;黄芪可抑制再灌注时的心肌细胞凋亡,此作用可能与这些细胞活素的水平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丙泊酚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长时程保护作用。方法:采用Longa法加以改良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144只,体质量250~28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脂质溶剂对照组(I组)和丙泊酚后处理组(P组),每组36只,各组各取6只在术后1、3、7、14、21和28d分别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在术后1、7、14和28d每个时间点每组取6只进行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测定,余每组6只于术后8和22d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结果:经长时程观察,IR组较S组mNSS评分明显增高,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增大,水迷宫定位航行测试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组与IR组比较,mNSS评分减小,脑梗死体积百分比缩小,逃避潜伏期缩短;IR组与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后处理具有长时程脑保护作用,且此作用时效可维持28d,与丙泊酚脂质溶剂成分无关。  相似文献   

20.
林青  周金台 《天津医药》1999,27(6):353-356
对12只Ⅲ度AVB模型犬建立心肌缺血(30分)-再灌注模型的同时,进行心室程序电刺激(PES),观察缺血-再灌注期间该模型犬对PES的反应特征,探讨在此期间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12只犬于实验性缺血期与再灌注期均出现室性心律失常(203次,253次)。PES均显示以搏周长(PCL)为200 ̄300ms,刺激脉冲数为20时期前逸搏百分率(%PEBs)最高。PCL为600 ̄800ms,刺激脉冲数为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