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抗生素治疗外伤所致眼内炎的疗效。方法:对11例(11眼)外伤所致眼内炎进行玻璃体切除以及玻璃体腔注射抗生素,合并晶状体损伤、球内异物、视网膜裂孔及视网膜脱离的病例进行晶状体切除,球内异物取出,激光光凝及硅油或C3F8充填术。随访3mo~2a。结果:11眼(100%)控制了炎症,保留了眼球。6眼(55%)视力比术前提高,3眼(27%)视力无变化,2眼(18%)视力比术前下降。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抗生素能够有效治疗外伤所致眼内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视网膜下液引流联合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雷珠单抗治疗重度渗出性视网膜脱离Coats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7年1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确诊为3B期Coats病的患者13例13眼纳入研究.13例患者中,视力为无光感1例,光感~数指7例,0.01 ~0.1者2例,因年幼无法配合检查3例.巩膜外放液选取位置在视网膜脱离较高的位置,在显微镜观察下缓慢放出视网膜下液,所有患眼放液后于角膜缘后3.5 mm睫状体平坦部行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雷珠单抗0.5 mg(0.05 mL).随访期观察患者的视力、眼压、裂隙灯、间接检眼镜及彩色眼底像.分析异常血管变化,视网膜下液及渗出的吸收情况,视网膜复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3例患者中3例进行了2次的视网膜下液引流,10例进行了1次的视网膜下液引流;联合两次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的有6例,联合三次注射的4例,三次以上3例.所有患者的视网膜下液吸收或者大部分吸收后,进行了视网膜冷冻或激光治疗,单纯激光治疗的有5例,单纯视网膜冷冻治疗的3例,激光联合冷冻治疗的5例.13例患者中,视力提高的2例,无变化的8例,因年幼无法配合检查3例.在随访中,8例视网膜完全复位,未观察到与视网膜下液引流和眼内注药手术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如眼内炎、视网膜裂孔、玻璃体积血等.结论 视网膜下液引流联合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是一种有效治疗重度3B期Coats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有视功能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10/2013-09就诊于我院30例36眼有视功能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用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前及治疗后1 wk;1,3 mo的视力、眼压、虹膜表面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
  结果:采用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后5d,36眼的虹膜表面新生血管全部消退,平均消退时间3.7±1.4d;治疗前平均眼压30.5±3.6mmHg,治疗后1wk;1,3mo的平均眼压分别是18.2±2.1,16.8±3.1,17.2±2.4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视力较治疗前无下降或有不同程度提高。术中均无眼内出血,术后无眼内炎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光凝是治疗有视功能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 BRVO)合并黄斑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据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对BRVO合并黄斑水肿患者30例30眼随机分为3组:第1组(10眼)单纯行黄斑区格栅样光凝; 第2组(10眼)玻璃体腔注射1次雷珠单抗0.05mL/0.5mg,7d后行黄斑区格栅样光凝; 第3组(10眼)玻璃体腔连续注射3次雷珠单抗0.05mL/0.5mg,间隔1mo,第1次注射7d后行黄斑区格栅样光凝。随访6mo,观察最佳矫正视力及OCT检查(干涉光断层扫描仪检查)黄斑中央厚度。

结果:患者6mo后视力显著提高, 1组平均提高11个字母,2组提高17个字母,3组提高18个字母。OCT显示1组黄斑中央厚度平均降低208.7μm,2组降低312.9μm,3组降低326.8μm。1组中视力提高3行以上1例(10%),2组有3例(30%),3组有4例(40%)。

结论:联合治疗明显优于单独激光治疗,雷珠单抗1次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黄斑区格栅样激光光凝术治疗BRVO并黄斑水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玻璃体切除硅油充填联合眼内光凝治疗晚期Coats病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硅油充填联合眼内光凝治疗伴有广泛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晚期Coats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伴有广泛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晚期Coats病患13例(13眼)进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充填联合眼内光凝治疗,其中并发性白内障同时行晶状体切除3眼。术后随访时间0.5~2a。观察术后视力、眼压、视网膜复位情况、视网膜血管改变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3mo,13例患视网膜均复位,经FFA检查见异常扩张的血管逐渐闭塞和退缩;其中9眼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0.31眼,0.1~0.33眼,≤0.15眼;另有4眼术后视力没有明显变化。术后6和14mo时各有1例因血管渗漏致下方局限性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经补行激光治疗后视网膜下液吸收,视网膜复位。结论:玻璃体切除硅油充填联合眼内光凝是治疗伴有广泛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晚期Coats病的最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虹膜和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虹膜和视网膜新生血管患者13例13眼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的临床随访资料。13眼中视网膜新生血管9眼(其中继发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2眼,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6眼,Eales病的1眼),虹膜新生血管4眼(均继发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3眼全部行玻璃体腔注射1.25mg/0.05mL的Bevacizumab,术前或术后分次补充完成视网膜光凝。随诊3~18mo,随访期间发现新生血管复发者,再行同样方法的注射和光凝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经治疗后,13眼中8眼(61.5%)视力提高,4眼(30.8%)视力保持不变,1眼(7.7%)视力下降;6例合并玻璃体积血,术后均明显吸收;13眼视网膜及虹膜新生血管均消退,随诊期间复发2眼,行第二次注射和光凝治疗后新生血管无复发。虹膜新生血管(新生血管性青光眼)4眼中2眼治疗后眼压下降,随访期间均控制正常,另2眼联合青光眼阀植入后眼压控制正常。随诊期中,其余9眼眼压无升高。1例患者注药后结膜下出血,其余患者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虹膜和视网膜新生血管在短期内能促进玻璃体积血吸收和新生血管萎缩,副作用少;但尚需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治疗黄斑囊样水肿的疗效。方法:2011-12/2013-01在我科确诊的黄斑囊样水肿患者98例136眼,其中单眼患者40例,双眼患者48例,随机选48例双眼患者中任一眼及40例单眼患者中20眼共68眼为玻璃体腔内注药联合光凝治疗组(简称联合组),另68眼为单纯光凝治疗组(简称单纯光凝组),两组黄斑水肿无显著性差异。联合组先行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1wk后再行标准的黄斑区格栅状光凝;单纯光凝组行标准的黄斑区格栅状光凝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视力、眼底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的变化。结果:联合组视力提高51眼(75.0%),视力不变10眼(14.7%),视力下降7眼(10.3%)。水肿吸收59眼(86.8%),水肿未退9眼(13.2%);单纯光凝组视力提高12眼(17.6%),视力不变42眼(61.8%),视力下降14眼(20.6%)。水肿吸收21眼(30.9%),水肿未退47眼(69.1%),经统计学分析,联合组较单纯光凝组视力提高多,黄斑水肿吸收快(P<0.05)。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可促进黄斑囊样水肿的吸收,提高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我院2013-08/2016-03收治的经散瞳眼底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最终回访3mo时共47例47眼。观察组采用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2wk后联合静脉回流区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25例25眼,对照组采用单纯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治疗22例22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mo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以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两组治疗后1mo BCVA、CM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OP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1mo两组间BCVA、IO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C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联合阻塞静脉回流区视网膜光凝治疗BRVO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治疗,且激光治疗过程中不刺激黄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对比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注射雷珠单抗)与单行玻璃体切除术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DR)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择入住我院PDR患者112例125眼,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6例。试验组56例61眼采取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0.5mg的药物治疗,之后行玻璃体切割术;对照组56例64眼患者单行玻璃体切割术。分析2组患者在术中、术后若干临床指标的差异。
  结果:试验组平均手术用时、术中电凝止血频率及医源裂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5.00±13.00 min vs 133.00±14.5min,11%vs 34%,5%vs 20%(均 P<0.05)。试验组术后1 mo内前房和玻璃体腔积血率均较对照组降低,分别为7% vs 23%,5% vs 12%(均P<0.05)。术后试验组患者视力较对照组更好,0.375±0.210 vs 0.261±0.170(P<0.05)。
  结论:PDR患者在玻璃体切割术前行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可有效降低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医源性裂孔发生率,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降眼压药物+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复合式小梁切除+ 全视网膜光凝(PRP)]联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24例24眼纳入研究,经降眼压药物治疗后,7眼正常眼压,17眼高眼压.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 0.50mg/0.05mL,7d后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予以全视网膜光凝.术后随访6~18mo,观察联合治疗后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时间、眼压、视力变化,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滤过泡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后,虹膜新生血管1wk内完全消退.治疗前平均眼压41.38±3.16mmHg,治疗后6mo平均眼压12.69±1.52mmHg,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25.592,P<0.05).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0.1者3眼,视力0.01~0.1者10眼,无光感~指数者11眼,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0.1者5眼,视力0.01~0.1者16眼,无光感~指数者3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01,P<0.05) .结论:不同方法联合治疗NVG患者能有效地控制眼压,保护视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讨论采用间接镜氪激光光凝结合改进宽环扎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1例41只眼PVRB级或以下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人行宽环扎、放液,部分病人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或平衡液,术后间接镜氪激光治疗视网膜裂孔.结果 视力提高:术后视力为3.87±0.74,术前视力为3.40±0.86,P<0.05.视网膜复位情况:41只眼中手术成功36只眼,5只眼复发性,成功率88.37%.5只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除1例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放弃手术外,其余患者均行玻璃体手术后复位.结论 对视网膜脱离术我们建议遵循手术方式简单、并发症少的原则.选择适当病例,间接镜氪激光光凝结合改进宽环扎治疗视网膜脱离是一种安全、简便、易操作、效果良好的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clinical result of the krypton laser photocoagulation using indirect ophthalmoscopy combined with improved encircling scleral buckles.Methods Forty-one eyes of 41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encircling scleral buckles and drainage, some combined with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gas or balanced salt solution (BSS).All of the retinal breaks were treated with krypton laser photocoagulation using indirect ophthalmoscopy after surgery.Results The visual acuity improved (P<0.05).The reattachment of the retina: 36 eyes were successfully repaired, 5 eyes became recurrent retinal detachment (the reattachment rate was 88.37%).Among the 5 cases, 4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vitrectomy except one patient of traumatic retinal detachment was given up.Conclusions The treatment of retinal detachment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simple surgical methods and fewer complications.The krypton laser photocoagulation using indirect ophthalmoscopy combined with improved encircling scleral buckles in the treatment of retinal detachment in proper cases is a safe, simple and convenient, easy operated and effective method.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巩膜扣带术联合激光光凝术治疗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5年9月我院行巩膜扣带术联合激光光凝术治疗的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7例(28眼)。术后随访3-6月,观察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及并发症。结果 视网膜复位27眼(96.43%),视力提高25眼,视力无改变2眼,下降1眼。结论 巩膜扣带术联合激光光凝术治疗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ranibizumab(商品名Lucentis)联合激光光凝治疗急进性后部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AP-RO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经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和临床检查确诊为AP-ROP的35例患儿70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眼病变均位于后极部。其中,病变位于1区42只眼,病变位于2区28只眼。合并有虹膜新生血管或扩张的虹膜血管46只眼,合并玻璃体积血19只眼。所有患儿在确诊后12 h内接受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治疗。观察全身及眼部的不良反应情况。注药后1周,观察患眼眼底情况,比较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前后视网膜血管纡曲和扩张程度的变化。所有患眼均在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治疗后联合激光光凝治疗,激光治疗距离注药的时间间隔为1~10周,平均间隔时间(5.1±2.6)周。治疗后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0.3±3.9)个月。主要观察视网膜病变转归情况。对于随访过程中出现病情进展至4期或5期的患儿,行保留晶状体的玻璃体切割手术或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除手术。结果 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后,无患儿发生眼部并发症及全身不良反应。出现新增的视网膜前出血12只眼,占所有患眼的17.1%;但出血均自行吸收。随访期间,所有的晶状体均保持透明,未发生医源性裂孔。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后1周,所有虹膜新生血管或扩张的虹膜血管均消退。玻璃体积血明显吸收16只眼,占合并有玻璃体积血患眼的84.2%。后极部血管纡曲、扩张明显消退61只眼,占所有患眼的87.1%;视网膜血管不同程度向周边生长59只眼,占所有患眼的84.3%。1区病变42只患眼中,血管发育至2区32只眼,占76.2%。2区病变28只患眼中,血管发育至2~3区交界处24只眼,占85.7%。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联合激光光凝治疗后,视网膜血管网或嵴消退、附加病变消退且视网膜平复62只眼,占所有患眼的88.6%。视网膜表面纤维增生膜持续加重,发生牵引性视网膜脱离8只眼,占所有患眼的11.4%。其中,进展至4期5只眼,占所有患眼的7.1%;进展至5期3只眼,占所有患眼的4.3%。接受保留晶状体的玻璃体切割手术4只眼,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除手术4只眼。手术治疗后,视网膜完全复位5只眼,视网膜部分复位3只眼。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联合激光光凝治疗AP-RO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巩膜扣带术联合氩激光治疗硅油眼视网膜再脱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巩膜扣带术联合氩激光光凝对硅油眼视网膜再脱离的治疗作用。方法对硅油眼视网膜再脱离患者行巩膜扣带术联合氩激光治疗的45例(45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39眼视网膜复位,成功率86.67%,23眼(51.11%)视力提高。结论矾膜扣带术联合氩激光光凝是治疗硅油眼视网膜再脱离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此手术方法经济、省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据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对30例(30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第1组(14眼)单纯行黄斑区格栅样光凝(GLP);第2组(16眼)玻璃体腔连续注射3次雷珠单抗0.05ml/(0.5mg),每次间隔1个月,第1次注射雷珠单抗7天后行GLP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CT)检查黄斑中心凹厚度(CMT)的变化。结果 6个月后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均提高,联合治疗组优于单纯GLP组(P〈0.05)。OCT显示第1组黄斑中心凹厚度平均降低236.4±113.0μm,第2组平均降低386.6±195.5μm,联合治疗组优于单纯GLP组(P〈0.05)。结论联合治疗明显优于单独激光治疗,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术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光动力疗法(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临床确诊为PCV的患者24例24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视力、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视力检查采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组视力表进行。患者治疗前平均视力为(33.41±19.43)个字母,平均黄斑视网膜厚度(CRT)为(343.63±88.60) μm。所有患者先行常规PDT治疗,72 h后玻璃体腔注射10 mg/ml的雷珠单抗0.05 ml(含雷珠单抗0.5 mg)。根据检查情况确定是否需要重复行单独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或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治疗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3.1个月。观察统计每只眼的平均治疗次数、患者并发症及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视力和CRT的变化,以及黄斑区出血及渗出、PCV病灶的渗漏情况。结果 每只眼平均重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次数为(2.8±1.6)次,平均重复联合治疗次数为(0.4±0.5)次。所有患眼均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和全身不良反应。末次随访时,患眼视力为(44.21±17.24)个字母,较治疗前平均提高10.8个字母。治疗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7,P<0.01)。24只眼中,视力提高11只眼,占45.8%;视力稳定13只眼,占54.2%。眼底检查发现,黄斑区出血、渗出完全吸收7只眼,占29.2%;黄斑区出血、渗出明显减轻17只眼,占70.8%。FFA及ICGA检查发现,荧光渗漏停止17只眼,占70.8%;仍有轻微荧光渗漏7只眼,占29.2%。OCT检查发现,视网膜下积液消退19只眼,占79.2%;视网膜下积液减轻5只眼,占20.8%。患者平均CRT为(171.33±38.06) μm,较治疗前平均降低172.30 μm。治疗前后平均CR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6,P<0.05)。结论 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PCV安全有效,可提高患者视力,减轻视网膜水肿,停止或减少PCV病灶渗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巩膜外垫压联合玻璃体内注气术治疗玻璃体手术后无硅油填充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1年1月至2004年5月间在西京医院眼科行巩膜外垫压(或联合环扎)联合玻璃体内注气术治疗的52例(52只眼)玻璃体手术后在无硅油填充状态下发生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视网膜复位的效果、视力改善情况以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 手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视网膜复位36只眼(69.2%);4只眼术后早期视网膜复位不良即接受了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注入术;12只眼于再次手术后2个月后视网膜脱离复发,需行玻璃体切除术.视力提高32只眼(61.5%),不变3只眼(23.1%),下降8只眼(15.4%).术后发生黄斑前膜和气体性白内障各有1例(1只眼),余未见发生严重并发症者.结论 巩膜外垫压联合玻璃体内注气术对部分玻璃体手术后无硅油填充眼的视网膜脱离具有一定疗效,可减少再次行玻璃体切除术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杨乐  薛雨顺  石蕊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1):2085-2087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 M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研究。临床确诊为M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患者33例33眼纳入研究。玻璃体腔注射10 mg/mL雷珠单抗0.05mL(含雷珠单抗0.5mg)。治疗后每月复查,复查时发现视力下降和OCT检查发现黄斑水肿复发者再次重复注射雷珠单抗。复查发现出血明显吸收及OCT复查发现黄斑水肿明显消退者,在原水肿部位进行视网膜光凝。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6 mo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多焦视网膜电生理检查P1波的振幅密度及潜伏期的变化。
  结果:治疗前BCVA经LogMAR转换后为0.68±0.35,治疗后6mo为0.34±0.23,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21眼(64%)BCVA提高2行及以上者,9眼(27%)维持于就诊时水平,无视力下降者。治疗前平均CMT 为487.30±63.58μm,治疗后6mo CMT 降为238.84±52.66μ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后6 mo患者1环、2环、3环的P1波振幅密度均有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后6 mo患者1环、2环、3环的P1波潜伏期均有缩短,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玻璃体腔注射后2眼出现结膜下出血。
  结论:雷珠单抗联合局部视网膜光凝治疗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可有效减轻黄斑水肿,显著提高患者视力,改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商品名:Lucentis)与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光动力疗法(PDT)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视力预后。方法 回顾性临床研究。临床确诊为PCV的36例患者36只眼分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单纯注射)组与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PDT(联合治疗)组,每组各18例18只眼。单纯注射组患者玻璃体腔注射10 mg/ml雷珠单抗0.05 ml(含雷珠单抗0.5 mg),注射后1个月按需给药;联合治疗组患者先行常规PDT治疗,3 d后再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方法同单纯注射组。联合治疗3个月后根据检查结果 确定是否需要重复注射治疗。治疗后随访时间至少12个月,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在治疗及随访过程中无视网膜脱离、持续高眼压、视网膜裂孔、眼内炎、全身不良反应等并发症发生。单纯注射组、联合治疗组平均注射雷珠单抗次数分别为(3.00±0.84)、(1.89±0.68)次;两组平均注射雷珠单抗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70,P=0.000)。单纯注射组、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3个月logMAR 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8、0.940,P>0.05)。单纯注射组、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6、12个月logMAR 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8、2.547,P<0.05)。末次随访时,单纯注射组、联合治疗组logMAR BCVA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1、9.408,P=0.012、0.000)。单纯注射组患眼中,视力提高3只眼,占16.7%;视力稳定13只眼,占72.2%;视力下降2只眼,占11.1%。联合治疗组患眼中,视力提高4只眼,占22.2%;视力稳定13只眼,占72.2%;视力下降1只眼,占5.6%。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与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PDT治疗PCV均可明显提高患者视力。治疗后3个月内两种治疗方式的视力预后无明显差别;治疗后6~12个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PDT治疗者视力预后优于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