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评价利用猪角膜脱细胞基质行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治疗感染性角膜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了2018年5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感染性角膜炎15例(15眼),使用猪角膜脱细胞基质行板层角膜移植手术.观察指标主要包括感染控制情况、角膜透明度、新生血管形成、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并...  相似文献   

2.
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Shi W  Li S  Xie L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6):347-350
目的:探讨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药物难以控制的中、浅层真菌性角膜炎的手术适应证及时机,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临床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病灶均位于角膜中浅层)且经抗真菌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68例(68只眼)行板层角膜移植术,观察术后角膜真菌复发率、角膜植片透明率及角膜植片免疫排斥反应等情况,并对术中取下的病变角膜组织行真菌培养、菌属鉴定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68例患者中,64例治愈,成功率为94%;随访观察6-36个月,植片全部透明,矫正视力为0.2-1.0;4例复发,复发率为6%。59例角膜组织标本真菌培养阳性,其中镰刀菌属41例,曲霉菌属8例,念珠菌属4例,青霉菌属2例,其他丝状菌属4例。61例病理切片行高碘酸-Schiff染色可见菌丝,57例菌丝均未超出病变角膜切片的深度和边缘,仅4例复发者可见菌丝达角膜组织切片全层,其中曲霉菌属3例,镰刀菌属1例。结论:板层角膜移植术是一种对经抗真菌药物治疗无效及溃疡直径较大或偏中心的中、浅层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具有治疗和复明作用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对临床确诊的23例(23只眼)中浅层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用新鲜尸眼角膜供体行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术。结果:23例患者22例治愈,21例植片透明,成功率91.3%,随访2-10个月,植片全部透明。矫正视力0.3-0.8,2例复发。结论: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术是治疗中浅层真菌性角膜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前角膜移植被认为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最佳治疗方法。1998年来我院对经抗真菌药物无效的57例真菌性角膜炎施行角膜移植手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计57例(57眼),其中男32人,女25人,年龄13~48岁,平均37岁。有植物性外伤史者43人,无明显发病诱因者14人,就诊时间平均18.5天。临床分型:术前根据形态学检查、10%氢氧化钾湿片、真菌培养、术中剖切情况及术后病理学检查分为水平生长型和垂直生长型。本组57眼中术前菌检阳性者51眼(角膜穿孔者3眼…  相似文献   

5.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药物难以控制的真菌性角膜炎的手术时机及效果。方法临床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病灶均非全层)86例(86眼)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观察术后复发率、角膜植片透明率及角膜植片免疫排斥反应等情况。结果86例中治愈80例,成功率为93.02%;随访观察6~24月,植片全部透明,矫正视力为0.2~0.6。6例复发,复发率为6.98%。结论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是一种对抗真菌药物治疗无效的真菌性角膜炎有效的术式,具有及时控制感染和复明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Hu JZ  Xie LX 《中华眼科杂志》2008,44(2):111-115
目的 探讨板层角膜移植术(LKP)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术后真菌复发的特点、诊疗方法及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非随机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1998年1月至2005年7月在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经LKP治疗确诊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218例(218只眼),术前详细询问病史,术中选用大于病灶0.5mm的环钻,采用深板层剖切,个别病例加以术中镜检,术后观察真菌的复发特点,对复发者进行药物与手术治疗,并比较在不同菌属和术前给予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以及有前房积脓或内皮斑等危险因素存在下行LKP术后的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2周有17例(7.80%)真菌复发,其中15例在术后第1周;复发主要表现为局部刺激症状加重、植床中央或边缘出现菌丝浸润灶.17例复发病例均成功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治愈.危险因素分析:曲霉菌属LKP术后复发率(19.23%)高于镰刀菌属(5.63%)(P=0.0323),术前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病例行LKP术后复发率(21.70%)较高(P=0.0219),术前前房积脓或内皮斑的病例LKP术后复发率(17.02%)较高(P=0.0134).结论 LKP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术后复发主要在术后1周内;曲霉菌属、术前经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以及前房积脓或内皮斑等是其危险因素;术中灵活应用手术技巧等可能是降低复发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共焦显微镜在临床指导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应用价值.方法 (1)观察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的真菌性角膜炎5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通过共焦显微镜全角膜扫描对真菌在角膜内的生长方式及浸润深度、范围作判断.(2)所有患者均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中植床板层剥离尽可能达到或接近后弹力层,角膜植片采用无水甘油冷冻保存角膜.(3)术后3、7、14、28d常规共焦显微镜观察角膜植片愈合情况及有无真菌感染复发.结果 52例患者术前共焦显微镜检查46例为真菌在角膜内水平生长,6例为真菌在角膜内斜型或垂直生长且局限于角膜的中浅层,术后真菌感染复发2例,术后3月最佳矫正视力≥0.3者46例占92%.结论 共焦显微镜对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手术适应证的选择、预后判断及术后早期发现真菌感染复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甘油脱水保存的板层角膜植片行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临床和实验室确诊的21例药物治疗无效的真菌性角膜炎采用甘油脱水保存的板层角膜植片施行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术后随访3~12月,平均6.5月,比较手术前后视力,观察植片存活情况并进行临床效果分析。结果保存植片复水透明合格率100%。术后19例角膜植片保持透明,溃疡愈合。1例排斥反应,1例植片融解行穿透角膜移植,所有病例均无复发。总治愈率95.24%。结论甘油脱水方法保存板层角膜植片用于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方便、安全、可靠,是一种简单易行及成功率很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探讨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手术适应证及临床效果。对临床上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先经常规的抗真菌治疗后,选择炎症难以控制病灶位于中浅层的患者共55例,用甘油冷冻保存的角膜供体行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术,对术中取下的病变角膜进行真菌培养,菌属鉴定及病理组织学特点观察,55例中51例治疗真菌感染,成功率为91%,随访6-18个月,植片全部透明,矫正视力为0.15-1.0;4例复发,复发率为9%,46例真菌培养阳性,经鉴定为镰菌属33例,曲霉菌属6例,念珠菌属3例,青霉菌1例,其他丝状菌属3例,50例病理切片PAS染色查见菌丝,49例菌丝均未超出病变角膜切片的深度和边缘,4例复发者中有一些菌丝已达角膜组织切片的全层,菌种为曲霉菌3例,镰刀菌1例,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术是对中浅层真菌性角膜炎具有治疗和复明意义的有效术式之一,对溃疡直径较大或偏中心的中浅层真菌性角膜炎可减少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因此更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20只眼)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患者,12只眼应用甘油冷冻保存的角膜进行板层角膜移植术,8只眼进行结膜瓣遮盖术。结果板层角膜移植术组疗效明显优于结膜瓣遮盖组,12只眼角膜穿孔均得到控制。结论在没有新鲜角膜材料的情况下,应用冷冻的角膜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的患者做板层角膜移植术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脱细胞猪角膜基质与新鲜角膜组织作为植片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治疗感染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5年11月~2016年9月在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10例病变深度未累及后弹力层的感染性角膜溃疡患者。方法 回顾性分析气泡辅助下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手术资料,其中使用脱细胞猪角膜基质材料和新鲜角膜组织材料治疗的患者各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最佳矫正视力(LogMAR)、眼压、球镜度、角膜平均曲率、散光度、角膜内皮细胞数、角膜厚度、眼轴长度、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表现、角膜透明度以及植片的生存情况。主要指标 术后1年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LogMAR)、眼压、球镜度、角膜平均曲率、散光度、角膜内皮细胞数、角膜厚度、眼轴长度、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表现、角膜透明度以及植片的生存情况。结果 在随访期间,两组所有植片均保持透明,植片生存率为100%。术后1年,脱细胞角膜基质组和新鲜角膜组的视力分别为0.53±0.21和0.33±0.06(P=0.184),眼压分别为(8.00±2.00)mmHg和(10.33±0.58)mmHg(P=0.124),球镜度分别为(-4.50±4.21)D和(-1.25±0.75)D(P=0.258),角膜平均曲率分别为(47.59±5.40)D和(44.51±1.87)D(P=0.403),散光度分别为(-5.52±1.97)D和(-5.14±1.66)D(P=0.812),内皮细胞数分别为(1272.67±387.63)个/mm2和(1550.33±232.69)个/mm2(P=0.347),角膜厚度分别为(439.33±67.86)μm和(534.00±14.42)μm(P=0.077),眼轴长度分别为(23.53±0.91)mm和(23.55±1.56)mm(P=0.981)。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显示,脱细胞猪角膜基质组的角膜上皮细胞可以完全覆盖植片,基底细胞和翼状细胞形态和密度与新鲜角膜组织接近,但在基底细胞下方可见高反光的沉着物,基质层细胞的密度明显低于新鲜角膜组织,并且在内皮细胞与深基质层之间仍可见脱细胞纤维排列。结论 脱细胞猪角膜基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当缺乏新鲜角膜材料时,用于替代治疗感染性角膜溃疡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AIM: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mall-diameter acellular porcine corneal stroma (SAPS) for the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corneal ulceration (PCU). METHODS: This retrospective clinical study included 18 patients (18 eyes) with PCU between April 2018 and December 2020. All patients had PCU and underwent lamellar keratoplasty with SAPS. Observation indicators included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 and transparency of SAPS. The infection control rate in the surgical eye-lesion area was also calculated. RESULTS: Eighteen patients underwent lamellar keratoplasty with SAPS to treat PCU. None of the patients experienced rejection after 6mo (18/18) and 12mo (16/16) of follow-up. The BCVA (0.47±0.30) at the 6mo follow-up after ope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e baseline (0.99±0.8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Z=-3.415, P<0.05). The BCVA at the 12mo follow-up after operation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mpared to the 6mo (Z=0, P=1). With time, the SAPS graft gradually became transparent. At the 6mo (18/18) and 12mo (16/16) follow-up, none of the patients had recurrent corneal infection. CONCLUSION: SAPS is clinically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PCU, improving the patient’s BCVA and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rejection after keratoplasty.  相似文献   

13.
AIM: To determine whether acellular porcine cornea stroma (APCS) could support the growth of the rabbit corneal cells in vitro . METHODS: APCS was prepared. The rabbit's corneal epithelium and stromal cells were cultured and seeded on APCS in vitro . The observation of phase contrast photograph and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were performed. RESULTS: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showed the epithelium grew on the scaffold of APCS in 2-3 layers at 10th day. The stromal cells adher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scaffold after 24 hours and invaded into the interlaminar of the material at 5th day. 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PCS can support the growth and proliferation of the corneal epithelium and stromal cells in vitro .  相似文献   

14.
脱细胞猪角膜基质体外支持角膜上皮和基质细胞的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脱细胞猪角膜基质体外能否支持兔角膜细胞的生长。方法:体外培养兔角膜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并接种到制备的脱细胞猪角膜基质上,倒置相差显微镜和组织学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结果:上皮细胞能在脱细胞猪角膜基质上贴附生长,10d时可形成2~3层的复层结构。基质细胞在脱细胞猪角膜基质上贴附生长后可向材料深层迁徙。结论:制备的脱细胞猪角膜基质体外可支持兔角膜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脱细胞猪角膜基质体外是否支持皮肤细胞的生长.方法 制备脱细胞猪角膜基质(前期实验已完成).体外培养人皮肤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取第3代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接种在脱细胞猪角膜基质的中间基质面,培养3 d后,将材料翻转,取第3代人皮肤表皮细胞接种在材料的上皮面上,再培养10 d后,取细胞-支架复合体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结果 组织学观察显示皮肤的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体外均可在脱细胞猪角膜基质上黏附生长.接种10 d后,皮肤表皮细胞在材料表面形成复层结构,可见角化的细胞.接种13 d可见成纤维细胞存活并在支架层间生长.结论 脱细胞猪角膜基质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在体外能支持皮肤细胞的生长和增生.  相似文献   

16.
猪脱细胞角膜基质的制备及组织学特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低抗原性、保留天然角膜结构的组织工程角膜支架材料.方法:对猪角膜进行反复冻融联合酶消化,最后冷冻干燥,观察其组织学特征.结果:制备的脱细胞猪角膜基质的细胞成分能被有效去除,材料保留了利于角膜上皮生长的基底膜和有序排列的网状的基质胶原结构,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结论:采用反复冻融联合酶消化、冷冻干燥法能获得一种无细胞的组织工程角膜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7.
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12眼)真菌性角膜溃疡角膜感染灶面积均大于8mm直径。术中彻底切除病灶组织,用冷冻保存角膜材料行板层移植。结果12例(12眼)术后均有效控制了感染,观察半年,未见复发。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板层角膜移植可有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板层角膜移植术联合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治疗难治性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7-01/2018-11在江西医专一附院眼科就诊收住院行板层角膜移植术联合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的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患者18例18眼,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视力、角膜植片透明度的情况及真菌复发、移植片排斥、继发性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和预后。

结果:术后18例患者全部保全了眼球,术后裸眼视力提高者16眼(89%),视力不变者2眼(11%),角膜移植片发生排斥反应3眼(17%),继发性青光眼2眼(11%),并发性白内障3眼(17%)。植片透明的患者为13眼(72%),植片半透明4眼(22%),植片混浊1眼(6%)。

结论:板层角膜移植术联合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治疗难治性真菌性角膜溃疡能提高真菌性角膜溃疡治愈率,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背景 目前角膜供体来源短缺,且体外培养的人角膜内皮细胞(HCECs)难以再生和扩增,为临床上角膜移植的开展带来了很大困难,组织工程角膜的构建仍是研究的主要课题.前期研究已证实,小鼠胚胎干细胞条件培养基(ESC-CM)能够促进体外HCECs的增生,脱细胞猪角膜基质(APCS)是较好的支架材料,但ESC-CM培养的HCECs是否能在APCS上融合成单层细胞鲜见研究. 目的 研究ESC-CM培养的HCECs在APCS上是否能够形成单层细胞. 方法 用小鼠ESC-CM培养液培养小鼠ES-E14细胞,收集培养上清液,离心后按体积比1∶3与人角膜内皮细胞培养液(CEM)混合,制备体积分数25% ESC-CM液.取穿透角膜移植术后剩余的供体人角巩膜缘组织,采用组织块培养法用ESC-CM对HCECs进行培养和传代,采用逆转录PCR法检测HCECs中Ⅷ型胶原蛋白(ColⅧ)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以鉴定细胞.取猪角膜,利用磷脂酶A2和碳酸氢盐溶液脱细胞法制备APCS,将第2代HCECs混合液按照800/mm2的密度种植于灭菌的APCS上进行培养,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培养细胞的组织结构;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构建的HCECs单细胞片中闭锁小带蛋白-1(ZO-1)和Na+-K+-ATP酶的表达. 结果 体外培养的HCECs呈典型的六角形,内皮特异性标志物ColⅧ和NSE mRNA表达阳性.脱细胞APCS呈白色透明状,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APCS中无角膜细胞,但角膜胶原纤维排列规则.第2代HCECs复水后可在APCS上生长并贴附,培养后7d融合成单层细胞片,细胞片上HCECs的细胞密度为(2 694-± 143)/mm2.构建的HCECs片中内皮细胞泵功能相关蛋白ZO-1和Na+-K+-ATP酶均呈阳性表达,呈红色荧光. 结论 25%ESC-CM可促进HCECs的生长并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APCS可为HCECs片的构建提供支架和较好的生存微环境.在APCS形成的HCECs单细胞片可表达HCECs泵功能,是角膜移植的良好供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无水氯化钙长期干燥保存的角膜组织行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12眼)真菌性角膜溃疡并穿孔者因无法获得有角膜内皮功能的角膜用于角膜移植,采用无水氯化钙干燥保存2年以上的角膜行板层角膜移植术,分析治疗的效果。结果12例(12眼)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病情得到控制,并均已脱盲。结论在无法获得新鲜角膜材料的情况下,应用长期十燥保存的角膜,对真菌性角膜溃疡并穿孔的病人行板层角膜移植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