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化裁方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银杏达膜注射液加甲钴胺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化裁方。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33%,两组比较,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在改善手足麻木、倦怠乏力、肢体疼痛、手足畏寒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化裁方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颈围制动颈部,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670/0,对照组有效率为63.33%,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型颈性眩晕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老年冠心病(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对照组36例用鲁南欣康治疗,两组病例有合并症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28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1个疗程后有效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硝酸异山梨酯、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远期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冠心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口服阿司匹林0.1g,美托洛尔(倍他乐克)25mg,每日3次;依姆多30mg,每日1次,辛伐他汀(舒降之)20nag,每日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补阳还五汤加味每日一剂早晚分服,疗程15d,连续服药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0例,全部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为79.4%,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口服步长脑心通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口服步长脑心通的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后遗肢体活动障碍(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脑梗塞后遗肢体活动障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均给予疏血通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加用补阳还五汤口服,两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改善也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后遗肢体活动障碍(气虚血瘀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虚型脑梗塞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塞38例,并与对照组38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总有效率84.2%,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药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塞疗效显著,具有很好地补气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丹参多酚注射液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塞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在针对病因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15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药用当归、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黄芪),水煎服,1剂/d。均连续10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47%,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丹参多酚注射液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塞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颅脑损伤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65例颅脑损伤亚急性期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或鼻饲补阳还五汤煎剂,疗程均为30d;比较两组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治疗1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GOS)评分、苏醒率、觉醒时间。结果治疗后治疗组GC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治疗组GOS评分比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苏醒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觉醒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颅脑损伤气虚血瘀证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气虚血瘀型的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对症治疗,研究组给予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基底动脉、左(右)椎动脉血流速度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气虚血瘀型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穴及风池穴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气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针刺百会穴、风池穴(双侧)并口服补阳还五汤,对照组口服吡拉西坦;治疗28d后进行简易智力状态速查表(MMSE)评测及检查血脂情况,两组相比较治疗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针刺百会及风池穴结合补阳还五汤有较好临床疗效,提高了患者认知水平,有利于后期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对气虚血瘀型胸痹的疗效。方法:选择胸痹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西医治疗,实验组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比疗效。结果: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十三鬼穴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气虚血瘀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中风后气虚血瘀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十三鬼穴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组与口服艾司唑仑片对照组,每组35例。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PSQI、AIS评分均降低,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痊愈总有效率为91. 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 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刺十三鬼穴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气虚血瘀型失眠临床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慢性下肢溃疡气虚血瘀型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处理,另予以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组加用补阳还五汤口服。结果:治疗后疮面面积、创面疼痛、创面渗出量、炎性因子指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慢性下肢溃疡气虚血瘀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76例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黄芪60 g,当归9 g,川芎9 g,桃仁9 g,红花9 g,赤芍15 g,地龙9 g)治疗,疗程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为81.58%,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眩晕症状量表评分、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服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疗效。将 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补阳还五汤治疗组及中风回春丸对照组 ,各 4 0例 ,疗程 2个月。结果 :治疗组完全恢复 15例 ,显效 13例 ,好转 8例 ,无效 4例 ,总有效率为 90 0 %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 77 5 %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提示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三七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3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学开 《河南中医》2010,30(2):170-171
目的:观察三七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三七补阳还五汤,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35例,以银杏叶胶囊、阿斯匹林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月并随访1月后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9%和71.4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三七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疗效。方法:将11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2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5%,对照组为8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