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7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C-erbB-2、Ki67、nm23基因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判断乳腺癌预后价值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60例乳腺癌术后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C-erbB-2、Ki67、nm23基因检测。结果在260例中C-erbB-2、Ki67、nm2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62%、53.85%、53.08%。在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152例(152/260)中,C-erbB-2的阳性表达率为77.63%;在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组108例(108/260)中C-erbB-2的阳性表达率为20.37%(OR=13.57,P<0.01);Ki67在两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05%、29.63%(OR=5.58,P<0.01);nm23在两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79%、70.37%(OR=0.29,P<0.01)。结论 C-erbB-2、Ki67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nm23基因阳性表达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检测C-erbB-2、Ki67及nm23基因的表达情况并结合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等,综合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不仅是评估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而且还有助于选择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风险及其时间分布规律。方法收集345名2004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于厦门市某三甲医院手术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资料,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乳腺癌分成Luminal A、Luminal B、BCL和Her-2/neu 4种分子分型,随访其复发转移情况,末次随访时间为2014年9月30日。用寿命表法估计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未复发转移生存率和复发转移风险,同时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进一步地,采用Cox回归分析其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总复发转移率为36.5%,Her-2/neu、Luminal B、Luminal A和BCL型患者的复发转移率依次为47.89%、35.26%、32.10%和29.73%。单因素和多因素结果均表明,分子分型影响患者术后复发转移(P<0.05),Her-2/neu型患者的术后复发转移风险最高,是Luminal A的2.27倍(P<0.05)。BCL型的术后复发转移风险呈三峰分布,其余均为双峰型;Her-2/neu和BCL型首次高峰出现在术后第1年,Luminal A和Luminal B型则为第2年;4种分型的另一高峰为术后第5年;BCL型在术后第3年还出现一次小高峰。结论分子分型对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具有预测价值,且不同分子分型患者术后复发转移风险不同,其时间分布呈一定规律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风险及其时间分布规律。方法收集345名2004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于厦门市某三甲医院手术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资料,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乳腺癌分成Luminal A、Luminal B、BCL和Her-2/neu 4种分子分型,随访其复发转移情况,末次随访时间为2014年9月30日。用寿命表法估计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未复发转移生存率和复发转移风险,同时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进一步地,采用Cox回归分析其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总复发转移率为36.5%,Her-2/neu、Luminal B、Luminal A和BCL型患者的复发转移率依次为47.89%、35.26%、32.10%和29.73%。单因素和多因素结果均表明,分子分型影响患者术后复发转移(P0.05),Her-2/neu型患者的术后复发转移风险最高,是Luminal A的2.27倍(P0.05)。BCL型的术后复发转移风险呈三峰分布,其余均为双峰型;Her-2/neu和BCL型首次高峰出现在术后第1年,Luminal A和Luminal B型则为第2年;4种分型的另一高峰为术后第5年;BCL型在术后第3年还出现一次小高峰。结论分子分型对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具有预测价值,且不同分子分型患者术后复发转移风险不同,其时间分布呈一定规律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黔南地区布依族和苗族女性三阴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为黔南地区女性乳腺癌的防治提供参考研究。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6月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诊断为三阴乳腺癌的女性患者88例。按民族将其分为布依族组43例,苗族组45例,分别比较两民族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苗族组年龄、乳腺癌家族史、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与布依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苗族组复发病例、转移病例、复发时间与布依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苗族组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与布依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家族史、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组织学分期、化疗周期对5年生存状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化疗周期对5年生存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苗族和布依族三阴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有差异。临床诊疗中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黄平  文安智  杨迎春  易韦  文静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1):3501-3504
目的:研究浸润性乳腺癌HER2蛋白过表达人群中ER、PR的表达及与HER2基因扩增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ER、PR的表达及HER2基因扩增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浸润性乳腺癌中ER、PR、HER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筛选出HER2(++)患者100例,用CISH法检测HER2扩增情况。结果:100例HER2(++)患者中,扩增38例,扩增率为38.0%;低拷贝扩增17例,高拷贝扩增21例;淋巴结转移共41例,转移率为41.0%。其中ER(+)、PR(+)共44例,扩增7例,低拷贝扩增3例,高拷贝扩增4例,扩增率为15.9%,淋巴结转移18例,转移率为40.9%;ER(+)、PR(-)共15例,扩增6例,低拷贝扩增5例,高拷贝扩增1例,扩增率为40.0%,淋巴结转移5例,转移率为33.3%,与ER(+)、PR(+)组扩增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ER(-)、PR(+)共7例,扩增3例,低拷贝扩增0例,高拷贝扩增3例,扩增率为42.9%,淋巴结转移4例,转移率为57%;ER(-)、PR(-)共34例,扩增22例,低拷贝扩增9例,高拷贝扩增13例,扩增率为64.7%,淋巴结转移14例,转移率为41.2%,与ER(+)、PR(+)比较,扩增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高拷贝扩增率与ER(+)、PR(+)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HER2(++)患者基因扩增与ER、PR的表达存在相关性,ER(-)、PR(-)、HER2(++)患者扩增率明显高于ER(+)、PR(+)、HER2(++)患者,ER(-)、PR(-)高拷贝扩增率也高于ER(+)、PR(+)患者。ER(-)、PR(-)淋巴结转移患者HER2扩增率明显高于ER(+)、PR(+)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与浸润性乳腺癌(IBC)预后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10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均行常规乳腺MRI平扫后进行DCE-MRI检查及DWI检查,统计IBC患者肿瘤最大直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等预后因素,采用常规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对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Ki67抗原(Ki-67)进行检测。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各因子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测定对比剂的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结果:IBC患者的不同肿瘤最大直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组织学分级、ER以及PR表达的Ktrans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2.35,Z=1.71,Z=1.83,Z=4.28,Z=6.34,Z=5.86;P<0.05);不同肿瘤最大直径、远处转移、组织学分级、ER以及PR表达的Kep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常见危险因素与中国汉族女性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序贯收集病例199例,对照206例。采用IHC法检测乳腺肿瘤组织ER/PR/HER2/Ki-67水平,将病例分为Luminal型、HER2过表达型及Triple-negative型。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常见危险因素与各分子亚型乳腺癌患病风险的关系。结果超重及肥胖(BMI≥25)增加Luminal、Triple-negative型乳腺癌患病风险(ORL=2.58,95%CI:1.35~4.94;ORT=2.98,95%CI:1.20~7.41);初潮年龄早(≤14岁)增加Luminal型乳腺癌患病风险(ORL=1.74,95%CI:1.09~2.80);活产数多(≥2次)及流产次数多(3次)增加Triple-negative型乳腺癌患病风险(ORP=4.00,95%CI:1.76~9.08;ORIA=3.30,95%CI:1.22~8.90)。结论生殖生育因素、BMI对中国汉族女性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患病风险的贡献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原癌基因标记蛋白(C-erbB-2)与超声血流能量图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免疫组化法检测36例乳腺癌肿块内ER、PR及C-erbB-2表达水平,超声血流能量图术前检测乳腺癌肿块内血流信号.其中腋窝淋巴结转移(转移组)15例,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无转移组)21例.结果 转移组ER、PR阳性率较无转移组明显降低,P<0.05,转移组C-erbB-2阳性率较无转移组明显增高,P<0.05.转移组血流信号较无转移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 ER、PR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C-erbB-2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血流能量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乳腺癌患者的ER、PR及C-erbB-2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转移的影响因素,为评估患者预后及指导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87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示踪方式探查,标本标记后送检快速病理,活检阳性者进一步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术后所有标本均行常规石蜡切片、雌激素受体(ER)检查。结果蓝染料联合放射性核素法最为常用占71.1%(625/879),其次为蓝染料法和蓝染料联合荧光法。5例未检出前哨淋巴结,成功率为99.4%。其中单用蓝染料法成功率为98.8%(168/170),蓝染料联合放射性核素法成功率为99.5%(622/625),蓝染料联合荧光法成功率为100.0%(84/84)(P0.05)。SLN假阴性17例,假阴性率为10.4%(17/164)。SLN术中快速病理阴性751例,阳性123例;常规石蜡病理阴性718例,孤立细胞转移(ITC)18例,微转移23例,宏转移115例。位于乳头乳晕区的病变其SLN转移率最高为35.0%(P0.01),SLN转移率亦随着T分期的恶性程度加重而上升(P0.01),脉管可见癌栓的病例其SLN转移率为68.6%高于无癌栓病例的17.8%(P0.01),雌激素受体(ER)阳性病例的SLN转移率为16.3%高于阴性者的4.9%(P0.01),Luminal A和B型的SLN转移率高于三阴型和HER-2型(P0.05)。结论影响SLN转移的因素包括原发肿物位置、活检方式、肿瘤T分期、病理类型、雌激素受体、脉管浸润和分子分型。了解SLN转移的影响因素及规律,对明确早期乳腺癌淋巴结清扫范围以及减少淋巴结清扫所致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TGF-β1和BRCA2的表达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7例乳腺癌中TGF-β1、BRCA2和HER2、ER、PR的表达,并选择年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等进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TGF-β1和BRCA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参与分析的变量中,与BRCA2明显相关的变量为HER2、TGF-β1,与TGF-β1相关的变量为BRCA2。结论乳腺癌BRCA2过表达与TGF-β1、HER2表达相关,三者表达有一定协同性,联合检测可指导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傣族、基诺族、布朗族的7岁以下儿童地中海贫血(地贫)和G6PD缺乏症的流行病学现状。方法: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勐海、勐腊县的傣族、基诺族、布朗族的7岁以下儿童共2 781例,进行血液分析、红细胞脆性试验、Hb电泳、G6PD荧光斑点试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调查的地区地贫发生率33.7%,其中β-地贫发生率17.3%,α-地贫发生率16.4%。β-地贫发生率基诺族居首(28.9%),各民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α-地贫以傣族居首(22.0%),布朗族和基诺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民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α-地贫、β-地贫各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地区傣族的β-地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α-地贫勐海与勐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一地区不同民族α-地贫、β-地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表明筛查地贫有价值的指标为:MCV、RDW、靶形细胞、脆性试验。G6PD缺乏症发生率2.2%,男童大于女童。结论:地贫和G6PD缺乏症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傣族、基诺族、布朗族的7岁以下儿童中属高发,其发生率在所调查的不同民族及地区有统计学差异。该调查为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少数民族进行遗传咨询及进行地贫和G6PD缺乏症的预防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孕妇膳食营养状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进行科学的膳食指导,促进母婴健康,预防妊娠合并症和胎儿畸形。方法:以在乌鲁木齐和阿图什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的309名维吾尔族和汉族孕妇为调查对象,采用24h回顾法进行膳食调查,结果用V1.6膳食营养计算器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出孕妇平均每人每日各种营养素摄入量,并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标准进行比较,进行评价及分析。结果:孕妇膳食中三大产热营养素的热能供给比例不平衡;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C、维生素B12、叶酸的摄入量较低;尼克酸的摄入量较高。结论: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铁为孕妇易缺乏的营养素。提示在这些地区应加强孕妇孕期的膳食营养指导,使孕妇合理膳食,必要时应补充孕妇营养食品或补充剂,以满足孕妇与胎儿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FLIP基因在青海地区藏族、汉族、回族3个民族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性及其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青海地区藏族、汉族、回族3个民族宫颈癌组织蜡块各20例,共60例,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FLIP在3个民族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对各民族病例c-FLIP阳性率进行统计分析;对3个民族宫颈癌新鲜手术标本进行c-FLIP m RNA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 c-FLIP蛋白检测显示汉族阳性率为65. 0%,其中强阳性率为45. 0%;藏族阳性率为65. 0%,其中强阳性率为25. 0%;回族阳性率为40. 0%,其中强阳性率占10. 0%; m RNA表达水平显示c-FLIP在不同民族的宫颈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均有表达,在汉族宫颈癌组织表达量最高,藏族次之,回族最低; 3个民族的癌旁组织也有一定量c-FLIP表达,但藏族最高; 3个民族宫颈癌癌组织c-FLIP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不同年龄段3个民族c-FLIP表达呈现不同表达水平。结论不同民族整体c-FLIP表达存在一定差异性,不同民族癌组织c-FLIP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提示c-FLIP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同一年龄段不同民族c-FLIP表达差异性尚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14.
广西壮汉族正常足月新生儿血清胆红素的测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确定广西壮汉族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1~7天血清胆红素的动态变化值,为临床诊断奠定基础。方法:①用微量法测定广西地区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第1~7天血清胆红素,分别记录其测定值。②应用生化法与微量法相结合方法,即用静脉生化法与微量法同步测定72例新生儿血清胆红素,用微量法测定值代入生化法与微量法测定值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获取胆红素校正值。结果:①正常足月新生儿1~7天血清胆红素分别为(72.17±14.39)μmol/L、(128.93±28.92)μmol/L、(174.69±33.07)μmol/L、(186.46±34.23)μmol/L、(174.25±37.60)μmol/L、(154.49±42.76)μmol/L、(141.41±44.97)μmol/L,平均峰值(186.46±34.23)μmol/L。②壮族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平均峰值比汉族略高,壮汉两族1~7天血清胆红素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微量法与静脉生化法胆红素测定值有高度的相关性,两法测定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后的胆红素值与静脉生化法测定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地区壮汉族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生后1~7天血清胆红素动态变化值,为临床对新生儿黄疸的合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生化法与微量法相结合的方法测定血清胆红素准确、便捷,是一种动态监测新生儿血清胆红素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30年间大理州汉族和白族青少年体质发展特点,为更好地开展青少年体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1985、1991、2000、2005、2010和2014年大理州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资料,对7~l8岁汉族和白族青少年身高、体重等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0年间,汉族和白族青少年身高、体重、胸围均呈持续增长趋势,除胸围无差异外,身高、体重汉族均高于白族(P<0.01);机能指标肺活量汉族和白族均抑住下滑趋势,从2005年开始反弹,总体上汉族高于白族(P<0.01);速度、爆发力及柔韧性等反映身体素质的指标,汉族和白族均呈上升趋势,总体上汉族优于白族,但反映肢体力量的引体向上、斜身引体、立定跳远及握力汉族和白族均从2010年开始下降(P<0.01):汉族和白族青少年的耐力一直呈下滑趋势(P<0.01).结论 调整策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高三学生生活质量的民族差异和乌鲁木齐市高三学生生活质量与全国常模差异。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8所学校1 55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华中科技大学儿少卫生教研室编制的《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师生关系、学习能力与态度、作业态度、活动机会性和其他等维度汉族学生高于维吾尔族学生;同伴关系、亲子关系、躯体感觉和运动能力等维度维吾尔族学生高于汉族学生;总体评价汉族学生高于维吾尔族学生;同伴关系、躯体感觉、负性情绪、运动能力和其他等维度乌鲁木齐市高三男生低于全国常模;同伴关系、躯体感觉、负性情绪、自我概念、活动机会性和其他等维度乌鲁木齐市高三女生低于全国常模;总体评价乌鲁木齐高三学生低于全国常模。结论汉族学生的生活质量总体评价高于维吾尔族学生,乌鲁木齐市高三学生的总体评价低于全国常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孤独症儿童家长在育儿中的教育需求及社会支持状况,为提高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效果提供科学依据及为有关部门对孤独症儿童教育和政府支持的政策提供借鉴。方法选取乌鲁木齐市某康复指导中心的孤独症儿童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发放自编问卷方法了解患者家长对康复教育、机构及经济等方面的需求及社会支持状况。结果被调查的孤独症儿童中,男孩多于女孩,家长中对孤独症专业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一般者占67.3%、对康复机构基本满意者占50.91%;康复方面家长认为孩子在语言、日常生活基本技能的需求各占20.00%、经济方面对康复训练费用援助有需求者占25.20%、希望增加可以接纳特殊儿童的机构的需求占22.90%、认为"几乎所有人能理解和接受"、"大多数人能理解和接受孩子"者居多,分别占49.10%和43.63%。但也有14.54%和20.00%的家长分别认为"少数人能理解和接受"、"几乎很少有人能理解和接纳孩子"。认为孤独症儿童与同龄非孤独症儿童的接触机会较少者为32.72%。在情感支持方面,认为大多来自家庭核心成员的占32.30%,来自社区或政府部门及社会媒体的最少,仅占1.30%。情感方面家长认为孩子希望得到周围同龄孩子的理解、增加与非孤独症孩子的接触与交流,能得到社会上的普遍理解与接受。结论孤独症儿童家长最希望恢复孩子言语和日常生活的基本技能,患儿能够自理而且适应社会是家长最强烈的愿望。在经济方面对康复训练费用的援助的需求尤为突出。孤独症儿童父母得到的社会支持较低,且孤独症家庭得到的支持主要来自家庭内部和朋友,尽管有政府部门和民间机构提供社会支持,但仍不能满足需求。政府部门及社会各阶层应更加关注孤独症家庭的需求,进一步完善社会支持保障系统,更好地发挥民间机构的作用,提供更多的经济资助、专业知识及康复技巧的培训等各类支持,以缓解孤独症儿童父母面临的各种压力,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和养育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研究我国汉族与蒙古族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分布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179例健康汉族人及105例蒙古族健康人进行VDR基因检测.结果中国蒙古族105例,bb型54例(51.42%),Bb型45例(42.85%),BB型6例(5.71%);汉族179例,bb型162例(90.50%),Bb型17例(9.50%),未见BB型.结论中国蒙古族VDR基因多态性分布与中国汉族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  相似文献   

19.
我国蒙古族与汉族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研究我国汉族与蒙古族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分布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179例健康汉族人及105例蒙古族健康人进行VDR基因检测.结果中国蒙古族105例,bb型54例(51.42%),Bb型45例(42.85%),BB型6例(5.71%);汉族179例,bb型162例(90.50%),Bb型17例(9.50%),未见BB型.结论中国蒙古族VDR基因多态性分布与中国汉族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孕期体重增加现状,并探讨其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以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汉族产妇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714例孕产妇进行既往生育史、孕前体重、孕期增重、新生儿体重的调查,比较分析不同民族孕妇孕期增重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乌鲁木齐市产妇孕前BMI指数为(21.63±3.68)kg/m2;孕期增重(16.89±5.82)kg;新生儿出生体重(3.30±0.51)kg;维吾尔族和汉族之间的孕前BMI、孕期增重、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低体重儿和巨大儿发生率高于汉族(P<0.05);汉族新生儿体重分组不同,产妇的孕期增重及孕前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期增重有关。结论:孕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有影响,孕前控制体重、孕期控制适宜的体重增长有利于母婴的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