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减少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用量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且发育卵泡数≥14个、hCG日雌二醇(E2)水平≥10 000 ng/L的OHSS高危患者327例,依据hCG用量不同分为2组:204例hCG 2 000~4 000 IU者为A组;123例hCG 10 000 IU者为B组,比较2组超促排卵(COH)情况、卵子成熟度、胚胎质量、妊娠结局以及OHSS发生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A、B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促性腺激素(Gn)起始剂量、COH时间及Gn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组hCG日E2水平、发育卵泡数、获卵数、受精方式、受精率、两原核(2PN)胚胎数、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ET)数、冷冻胚胎数、全胚胎冻存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重度、极重度OHSS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在IVF-ET过程中,对于OHSS高危患者,减少促卵子成熟的hCG用量对卵子的成熟、受精、胚胎质量以及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无明显的影响,可以有效降低重度和极重度OHSS的发生,是一种有效预防重度、极重度OHSS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不同受精时间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受精时间的长短对卵子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妊娠率和流产率的影响.方法以82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为研究对象,要求每个周期获卵数最少为3枚,按精-卵共培养时间分为3组:1h受精组,共266枚卵,2h受精组,共335枚卵,16—20h受精组,共257枚卵。比较3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妊娠率(生化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结果2h受精组受精率最高为87.46%,与另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种植率、妊娠率和流产率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时受精可以提高卵子的受精率,并能提高种植率和妊娠率,降低流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受精第3天4~5细胞冻融胚胎复苏体外孵育时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87例接受4~5细胞冷冻胚胎移植患者两种复苏时间的对比分析。结果:提前1天(约18~24 h)复苏和当天(约2~4 h)前复苏胚胎成活率、完整胚胎存活率无显著差异,继续卵裂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有差异。结论:4~5细胞冻融胚胎复苏延长体外培养时间可以详细了解胚胎情况,动态观察胚胎发育潜能,提高累积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氧气浓度对人类未成熟卵子体外成熟培养(IVM)及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为临床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收集的未成熟卵子随机分为低浓度氧气(低氧组)和高浓度氧气(高氧组)条件进行IVM,将成熟卵子进行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并行体外胚胎培养,分析两种不同的氧气浓度培养对人类未成熟卵子的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以及优质胚胎率的影响。结果对于有生发泡(GV)期卵子,低氧组的成熟率高于高氧组(84. 40%vs. 69. 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低氧组的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都高于高氧组(65. 22%vs. 64. 86%;20. 51%vs. 12. 50%),低氧组的卵裂率低于高氧组(65. 00%vs. 66. 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对于减数分裂I (MI)期卵子,低氧组的成熟率高于高氧组(90. 84%vs. 78. 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低氧组的卵裂率低于高氧组(62. 34%vs. 65. 0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低氧组的受精率和优胚率都高于高氧组(64. 70%vs. 62. 38%;18. 75%vs. 17. 0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低浓度氧气培养相对高浓度氧气可以提高卵子的体外成熟率,但不能改善其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5.
《sane》2014,(2)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去除颗粒细胞观察第二极体对胚胎质量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市立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IVF-ET治疗周期患者的数据,根据受精后3h是否观察第二极体将504个周期分为两组(组1,第二极体观察组;组2,非第二极体观察组),对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第2次减数分裂中期Ⅱ(MⅡ)卵率(组1:82.3%,组2:85.9%),2原核(2PN)率(组1:55.6%,组2:60.5%),1PN率(组1:3.2%,组2: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000、0.000、0.000,均P0.05);多精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1中32个周期由于受精失败或者低受精,于受精后6h行补救性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resICSI);组2中1个周期完全受精失败,于受精后20h行res-ICSI。结论去除颗粒细胞观察第二极体的卵子受精后不影响多精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而第二极体观察时间的提前,可能导致了组1MⅡ率、正常受精率及单原核受精率的降低。第二极体观察能够尽量避免患者由于受精失败取消IVF周期,并降低了ICSI技术的使用率,IVF不受精或低受精病例可以通过res-ICSI补救。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ET)治疗中,去除颗粒细胞观察第二极体对胚胎质量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市立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IVF-ET治疗周期患者的数据,根据受精后3h是否观察第二极体将504个周期分为两组(组1,第二极体观察组;组2,非第二极体观察组),对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第2次减数分裂中期Ⅱ(MⅡ)卵率(组1:82.3%,组2:85.9%),2原核(2PN)率(组1:55.6%,组2:60.5%),1PN率(组1:3.2%,组2: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000、0.000、0.000,均P<0.05);多精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1中32个周期由于受精失败或者低受精,于受精后6h行补救性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res-ICSI);组2中1个周期完全受精失败,于受精后20h行res-ICSI。结论去除颗粒细胞观察第二极体的卵子受精后不影响多精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而第二极体观察时间的提前,可能导致了组1MⅡ率、正常受精率及单原核受精率的降低。第二极体观察能够尽量避免患者由于受精失败取消IVF周期,并降低了ICSI技术的使用率,IVF不受精或低受精病例可以通过res-ICSI补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禁欲时间采集精液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7月在该院生殖中心行IVF-ET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患者(160个周期)为研究对象,根据男方禁欲时间不同随机分为:2~3天组、4~5天组、6~7天组及大于7天组4组,每组40例(40个周期)。比较4组患者洗精前后精液质量、MⅡ卵受精率、正常受精率、正常卵裂率、可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着床率及早期流产率是否有差异。结果:1随禁欲时间延长4组患者的精液量、精子密度上升(P<0.05);精子活率、前向运动精子率及正常形态率逐渐下降(P<0.05)。而精液经优选技术处理后,以上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处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4组患者的MⅡ卵受精率、正常受精率、正常卵裂率、可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着床率及早期流产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F-ET中精液质量正常的患者不同禁欲时间采集的精液对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常规体外受精(IVF)和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2种受精方式对无明确男性因素的高龄卵巢低反应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探讨这类患者合适的受精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IVF-胚胎移植(ET)周期中高龄(年龄≥40岁)卵巢低反应周期共381个,按受精方式分为常规IVF组(200个周期)与ICSI组(181个周期),分析比较2组间的受精率和临床结局。结果:IVF组的受精率和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略高于ICSI组,ICSI组的有效周期率和有效胚胎率略高于IVF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明确男性因素的高龄卵巢低反应患者,ICSI受精并不能提高其受精率和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玻璃化冷冻复苏后优质胚胎的培养时间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2011~2012年在本院实施冻融胚胎移植(FET)的1061例分为3组,其中冷冻胚胎复苏后的优质胚胎培养2~4h移植为A组(96例);培养4~8h移植为B组(615例);培养8h移植为C组(350例),比较各组胚胎植入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结果:3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个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胚胎植入率(24.7%、23.4%、28.2%)、临床妊娠率(43.8%、40.8%、44.9%)、早期流产率(4.8%、10.4%、12.1%)、活产率(40.6%、32.7%、37.4%)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玻璃化冷冻胚胎复苏后培养时间对FET周期临床结局无明显影响,可根据临床和患者情况,具体安排胚胎移植时间。  相似文献   

10.
11.
雷亚兰  刘杰  郑洁  海燕  程毓芝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2):3437-3438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治疗多次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失败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5年4月~2009年12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因接受2次以上IUI助孕失败后行IVF/ICSI助孕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136例多次IUI失败后行IVF/ICSI助孕治疗,取卵周期共156周期,新鲜胚胎移植周期共146周期,临床妊娠72例,临床妊娠率49.32%。②转行IVF/ICSI助孕患者中,行IVF-ET者134例,其中18例受精失败,占13.43%;行ICSI者2例,无1例受精失败。③18例常规体外受精失败患者中,原发不孕12例,占66.67%;不孕年限≥5年者9例,占50.00%,补救ICSI治疗后未见妊娠。结论:IVF-ET是多次IUI助孕失败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部分患者在常规体外受精时存在受精障碍,ICSI治疗对常规受精障碍的患者是有效的;对于反复IUI助孕失败者结合不孕原因和年限等病史可考虑行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性ICSI治疗,降低完全受精失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血清及卵泡液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的水平与卵巢反应性、卵子发育潜能及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3~5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超排卵治疗的58例患者取卵日血清和卵泡液,并用酶联免疫法检测M-CSF水平。结果:①取卵日卯泡液中的M-CSF水平显著高于血清中M~CSF的水平(P<0.01);②随着获卯数的增加,血清M-CSF水平显著上升(P<0.01),年龄<35岁组血清中的M-CSF水平明显高于年龄≥35岁组(P<0.05),Gn支数<25支组血清中的M-CSF水平高于Gn支数≥25支组(P<0.05);③卯母细胞成熟度高组和可利用胚胎率高组,卯泡液M-CSF水平显著高于卵母细胞成熟度低组和可利用胚胎率低组(P均<0.05);④妊娠组血清M-CSF水平显著高于未妊娠组(P<0.01),不同妊娠结局血清M-CSF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泡液中存在较高水平的M-CSF,血清M-CSF水平与卵巢反应性有一定关系,M-CSF水平可能影响卵子的发育、胚胎质量,参与胚胎的植入,进而影响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成功的因素.方法 对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2003年3月至2006年6月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339例患者的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年龄(OR=O.869,P<0.01)、基础卵泡刺激素值(OR=0.883,P<0.05)、促性腺激素用量(OR=O.963,P<O.05)、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孕酮/雌二醇值(OR=0.395,P<0.05)、获卵数(OR=0.949,P<0.01)、移植出血量(OR=0.447,P<0.05)与妊娠结局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受精率(OR=3.513,P<0.05)、胚胎累积评分(OR=1.025,P<0.05)、移植胚胎数(OR=1.859,P<0.05)与妊娠结局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年龄、基础促卵泡生成素值、促性腺激素用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孕酮/雌二醇值、移植出血量、获卵数、受精率、胚胎累积评分、移植胚胎数是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IVF-ET技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辅助生殖技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EMS)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总结本生殖中心 2 0 0 2年 1月~ 2 0 0 4年 5月 5 3例EMS患者行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单精子胞浆内注射 (IVF ET/ICSI)共 5 7个周期为研究组。其中 13个周期为A组 ,给予GnRH α治疗后行IVF ET/ICSI ;另 44个周期为B组 ,未经任何治疗直接行IVF ET/IC SI。随机抽取同期行IVF ET病历 111个周期为对照组。比较研究与对照组在IVF ET治疗中的Gn使用量、获卵数、卵裂及受精情况 ,并对其成功率进行分析 ;对研究组中A、B组与对照组在IVF ET/ICSI治疗中的Gn使用量、获卵数、卵裂、受精情况及妊娠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 5 7个周期中获临床妊娠 19周期 (3 3 3 3 % ) ,对照组 111个周期中获临床妊娠 40周期 (3 6 0 4% )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研究组中A组 13个周期获临床妊娠 6周期 (4 6 15 % ) ,B组 44个周期中获临床妊娠 12周期 (2 7 2 7% )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A组Gn使用量明显大于对照组与B组。结论 :IVF ET技术是EMS不孕症患者获得生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日益发展,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 antagonist,GnRH-ant)方案的应用逐渐增加,拮抗剂方案较常规方案具有更多优势,且可辅以激动剂扳机,可有效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不同剂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垂体降调节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效曲普瑞林1.0 mg和1.2 mg两种剂量降调节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种剂量长效曲普瑞林降调节后,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促性腺激素(Gn)使用时间、Gn总用量、穿刺卵泡数、获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效曲普瑞林1.0 mg和1.2 mg均可获得满意的垂体降调节效果和IVF结局,建议在达到同样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GnRH-a的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3例进行IVF-ET治疗失败后的不孕妇女进行宫腔镜检查,以排除是否存在宫腔病变;其中198例进行了内膜活检,对所获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23例患者中,宫腔镜检查结果异常67例(30.05%),其中子宫内膜息肉13例、子宫内膜炎11例、宫腔粘连10例、子宫内膜肥厚8例、子宫内膜肥厚伴息肉7例、子宫内膜薄5例、不完全子宫纵隔3例、大型宫腔(未排壁间肌瘤及子宫腺肌症)3例、黏膜下肌瘤2例、宫腔粘连伴内膜息肉1例、不完全子宫纵隔伴子宫内膜息肉1例、大型宫腔伴子宫内膜肥厚1例、大型宫腔伴黏膜下肌瘤1例、大型宫腔及子宫内膜薄伴子宫内膜炎1例。198例子宫内膜病理活检结果显示,正常子宫内膜174例(87.9%),其中增生期114例,分泌期60例;异常子宫内膜24例(12.1%)。结论:宫腔镜检查应作为不孕症患者IVF-ET助孕治疗前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中不受精或受精低下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行IVF-ET治疗的受精不良,男方精液正常及为继发不孕患者53周期,选择受精良好,男方精液正常及为继发不孕患者42周期为对照,对受精功能低下的可能相关女性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女方年龄、B超卵泡数、实际取卵数和减数分裂期Ⅱ(MⅡ)卵子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实际取卵数与受精低下正相关,而B超卵泡数和MⅡ卵子数与受精低下负相关。结论:实际取卵数是女方受精低下的正相关因素,而MⅡ卵子数和B超卵泡数是受精低下的负相关因素,提示增加MⅡ卵子数和适当的取卵数有助于改善不受精或受精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