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岩  高正茂  盛耀华  祝肇荣 《眼科》2002,11(5):284-285
成功的连续环形撕囊 (continuouscircularcapsulorhexis,CCC)可获得一个边缘光滑的晶状体前囊膜环形开口。光滑的前囊膜边缘增加了前囊口的抗牵拉能力 ,确保了晶状体悬韧带和周边囊膜的完整 ,使囊袋内超声乳化成为可能 ,并保证了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 ,减少了超声乳化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目前CCC已成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关键的步骤之一。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发展 ,各种CCC技术也应运而生[1 4 ] 。我们于 2 0 0 0年 3月~ 2 0 0 1年 12月间对 2 5 8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在平衡盐灌注液下用截…  相似文献   

2.
锥虫蓝囊膜染色技术在过熟期白内障摘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 ,连续环形撕囊 (continuouscurvilinealcapsulorrhexis,CCC)技术在手术中的重要性受到更多眼科医生的重视。CCC后平滑、完整的撕囊口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中撕、拉等操作的作用力 ,减少晶状体囊膜放射状撕裂导致沉核及玻璃体脱出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清晰的撕囊边缘可确保术中人工晶状体 (intraocularlens ,IOL)植入晶状体囊袋内[1 5] ,从而保证术后远期IOL位置的稳定性。但是 ,部分白内障 ,如过熟期老…  相似文献   

3.
超声乳化手术在基层医院还未普及的情况下,现代囊外白内障摘出术(ECCE)和无超声的水中囊外白内障摘出术(hydro-extracapsularcataractextraction,H-ECCE)[1]仍可能使人工晶状体在囊袋内植入。笔者总结我院资料完整的老年性白内障80例91眼,采用连续环形撕囊或弧形截囊(信封技术),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7年7月至1999收稿 19990730本文编辑 张知达作者单位 317500 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在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中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15眼)合并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术中连续环行撕囊后植入晶状体囊袋张力环,进行超声乳化吸出,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对晶状体半脱位范围>1/2圆周者,将囊袋张力环用缝线固定在悬韧带离断一侧巩膜壁上。结果术中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13眼,植入睫状沟2眼;所有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基本处于正位。结论在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中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它有利于保持囊袋的完整,便于手术操作,防止人工晶状体的偏位,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囊袋张力环植入下的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晶状体半脱位患者26例(28眼)。做透明角膜切口,连续环撕前囊,水分离后,将张力环植入晶状体囊袋内,使囊袋稳定居中,以行晶状体乳化抽吸,然后囊袋内置人人工晶状体。结果 26例(28眼)全部成功行超声乳化手术并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随访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23只眼人工晶状体位置良好,3只眼人工晶状体轻度倾斜但无明显偏中心,2只眼人工晶状体轻度偏中心。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囊袋内张力环植入可稳定晶状体囊袋,保证超声乳化手术及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的顺利进行,并可维持人工晶状体的长期稳定性,该手术方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超声乳化针头在膨胀期白内障手术中对张力较大的前囊膜进行破囊减压后再行连续环形撕囊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常规撕囊组33例33眼膨胀期白内障患者术中采用截囊针刺囊时的炸囊率、撕囊镊撕囊时的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及超声乳化完成率;前瞻性分析超声乳化针头破囊减压(phacoemulsificationneedlecapsulotomydecompression,PNCD)组27例27眼膨胀期白内障患者术中应用针头破囊减压时的炸囊率、撕囊镊撕囊的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及超声乳化完成率。对两组上述3项结果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常规撕囊组炸囊率为48.5%,其中28眼有明显皮质溢入前房内,导致视野模糊;PNCD组炸囊率3.7%,术野清晰,破囊减压的成功率为96.3%;常规撕囊组明显高于PNCD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95,P=0.000)。常规撕囊组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为39.4%,PNCD组为77.8%;常规撕囊组超声乳化完成率为45.5%,PNCD组为85.2%。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和超声乳化完成率PNCD组均高于常规撕囊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910,P=0.003;χ2=9.926,P=0.002)。常规撕囊组中有2眼发生后囊膜破裂,人工晶状体置于睫状沟;PNCD组无1例严重并发症,人工晶状体均置囊袋内。结论 PNCD法能显著提高膨胀期白内障连续环形撕囊的成功率,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效率。  相似文献   

7.
连续环形撕囊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连续环形撕囊术的历史回顾 随着白内障手术的发展,各种不同的截囊技术也发展起来,近年来一项非常重要的进展就是连续环形撕囊术,这一突破性的进展不仅可以将人工晶体稳固植入晶体囊内,而且也确保了晶状体囊内超声乳化过程的安全,因此特别适应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撕囊术是1985年由德国的Neuhann[1]和加拿大的Gimbel[2]两人在同一时期各自发明的,第三倡议者是日本的Kimiyashimizu。根据Gimbel提出的撕囊术(capsulorhexis)一词,是由词根 capsulo(它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在半脱位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在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型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悬韧带断离范围小于 15 0°的半脱位晶状体的临床效果。方法 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 14例 (14眼 )。悬韧带断离范围小于 90°者 5眼 ,90~ 15 0°者 9眼。造成悬韧带断离的原因为眼外伤 (8眼 )、马凡综合征 (1眼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 (2眼 ) ,另有 3眼原因不明。在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过程中 ,植入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及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随访 2~ 12个月 (平均 6个月 )。结果  13眼囊袋张力环及人工晶体植入顺利 ,未见人工晶体移位及晶状体悬韧带断离范围扩大。 1眼术后 2 4h散瞳下发现人工晶体位于囊袋外 ,其余病例随访过程中未见人工晶体偏心及晶状体悬韧带断离范围扩大。结论 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在手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病例中 ,可有效地防止晶状体悬韧带断离范围扩大、确保术中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及防止术后人工晶体移位  相似文献   

9.
白内障术中后囊膜破裂行后囊膜连续曲线形撕囊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白内障囊外摘除、超声乳化摘除及针吸摘除术中后囊膜破裂时行后囊膜连续曲线形撕囊术(posterior cont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rhexis,PCCC)的方法和作用。方法:利用撕囊镊对10例(10眼)白内障摘除术中后囊膜破裂眼行PCCC,5例联合行前段玻璃体切除术。结果:10例后囊膜破裂后行PCCC眼9例成功完成PCCC,1 均植入后房人工晶体。术后观察1月~3年(平均16月),9例行PCCC眼视轴均清晰,未发生视网脱离及后发性白内障,无明显的人工晶体光学部偏中心或人工晶体异位。结论:PCCC可有效避免后囊膜破孔进一步无限放射状撕裂,保持周边后囊膜的完整性。使人工晶体稳固于囊袋内。  相似文献   

10.
晶状体囊袋内旋转切削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heng M  Zheng Y  Lin A  Chen Y  Li P  Li Y  Qu C  Zhu Y  Guan Y 《中华眼科杂志》2000,36(5):334-336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中囊袋内旋转切削晶状体核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不同硬度晶状体核白内障患者169例(215只眼)行连续环形撕囊、充分水分离,以晶状体核囊袋内旋转切削方法完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要超声乳化旋转转切削平均周数:2~4周;平均超声能量及时间:Ⅱ级晶状体核6.2%,9s;Ⅲ级晶状体核20.9%,73s;Ⅳ级晶状体核30.7%,134s。术后第7天角膜内眼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伴晶状体半脱位在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中应用囊袋张力环的临床效果。方法伴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9例(9眼),均在表面麻醉下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结果术后8例人工晶状体位置正;另1例手术后第4天人工晶状体偏心,经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后位置正,术后视力明显提高。结论在摘出伴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中,囊袋张力环的植入具有防止人工晶状体偏心、减少了后囊浑浊等优点,有助于晶状体超声乳化手术的顺利进行,增加了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超声乳化术在晶状体不全脱位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合并囊袋张力环植入术在晶状体不完全脱位手术中的应用的术后效果,及行超声乳化时的技术特点和注意事项。方法13例(14眼)自发性或外伤性或先天性晶状体脱位的患者行超声乳化技术摘除晶状体,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10例(11眼)。结果(1)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2~045眼,05~088眼,>081眼。(2)1眼人工晶状体稍向下偏移。(3)一过性眼压升高4眼。(4)前房少量出血3眼。结论超声乳化技术应用于晶状体不完全脱位手术大大减小了手术切口,减少术后散光。术中合并囊袋张力环植入可稳定晶状体和玻璃体,利于手术顺利操作,有助于术后视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半脱位晶状体张力环植入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半脱位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CTR)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11眼)半脱位晶状体行白内障手术,术中连续环形撕囊后植入囊袋张力环,随后行白内障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囊袋内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结果术中所有手术都未出现张力环脱落及由于张力环张力过大而导致的晶状体囊袋撕裂现象。所有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基本位于正位。术后1周、1月、3月随访视力,观察人工晶状体位置,测量眼压,检测角膜内皮密度指标与常规超乳手术无明显差别。结论囊袋张力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工具,它通过囊袋内植入,保持囊袋的位置和完整性,便于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植入,防止术中由于晶状体核的坠落所产生的并发症及术后人工晶状体的偏位,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有利于术后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14.
高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手术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前囊环形撕囊、晶状体核乳化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61例(65眼)70—85岁白内障采用前房气泡下前囊环形撕囊,晶状体核原位乳化结合半囊袋内辅助机械压迫乳化并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结果 环形撕囊成功61眼(93.8%),辅助点刺式完成裁囊4眼(6.2%)。完成晶状体会乳化65眼(100%),平均乳化时间125.2秒。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64眼(98.5%)。术中并发症主要为虹膜损伤1眼,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改行硬质人工晶状体植入1眼。结论 前房气泡下环形撕囊,晶状体核原位乳化结合半囊袋内辅助机械压迫乳化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是高龄白内障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晶状体囊袋阻滞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环形撕囊术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关键的步骤 ,可使囊袋内的各种操作更安全、方便 ,保证了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 ,减少了术后人工晶状体的偏位。但是 ,随着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和连续环形撕囊术的普及开展 ,也发现了一些随之而来的新的并发症 ,如晶状体囊袋阻滞综合征。它是由于在白内障摘除术中或术后连续环形撕囊术开口被晶状体核或人工晶状体光学面机械性阻塞导致晶状体囊袋形成一密闭的液性腔 ,可导致患者视力下降、眼压升高 ,甚至因继发性青光眼而使视功能受到严重威胁。近年的国内外文献对晶状体囊袋阻滞综合征屡有报道 ,并对其病因、临床表现、防治措施进行了临床分析和实验研究 ,本文就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并作综述  相似文献   

16.
项鹂  刘谊  张军军 《眼科研究》2008,26(2):160-160
囊袋张力环常用于晶状体半脱位需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可减少玻璃体流失、防止人工晶状体偏中心、减少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现将我院1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2年半发生人工晶状体及囊袋张力环脱位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是目前国内外治疗白内障的先进手术方法,而完成手术的关键之一是晶状体前囊膜的连续环行撕囊术(continuous curvihnear capsulorhexis,CCC),成功的CCC其平滑、完整的撕囊口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抗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撕、拉等操作的作用力,减少晶状体囊膜放射状撕裂导致晶状体核块沉人玻璃体腔及玻璃体脱出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以确保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人,从而保证术后远期人工晶状体位置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半脱位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CTR)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2例12眼半脱位晶状体行白内障手术,术中连续环形撕囊,行白内障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植入CTR后,囊袋内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结果:晶状体半脱位白内障患者12眼均顺利植入了CTR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后患者视力均得以提高,人工晶状体位正,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CTR可防止人工晶状体偏位,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虹膜拉钩辅助的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缝襻固定术治疗合并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的安全性及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合并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患者13例(14只眼),术中不使用囊袋张力环,进行虹膜拉钩辅助的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缝襻固定术治疗。随诊至术后6个月,观察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中均无晶状体后囊破裂、晶状体核块下沉或明显玻璃体脱出,人工晶状体均位于囊袋内,人工晶状体及囊袋位置良好、居中。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随访至6个月时,裸眼视力0.3~0.4者7例(7只眼)0,.5~0.6者5例(6只眼),0.8~1.0者1例(1只眼),无低于0.3者。人工晶状体位置良好,无特殊并发症发生。结论虹膜拉钩辅助的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缝襻固定术对合并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进行治疗安全、可靠、经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连续环形撕囊术在囊外摘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增琦  盛耀华 《眼科研究》1997,15(4):268-270
目的比较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与人工晶体(intraocularlens,IOL)植入术中采用连续环形撕囊(continuouscurvilinearcapsulotomy,CCC)与常规开罐式截囊(can-openercapsulotomy,COC)方法的优缺点。方法117例采用CCC,44例采用COC。结果CCC组中无玻璃体脱出,视力恢复明显好于COC组(P<0.01),术后并发症如葡萄膜炎、虹膜粘连等明显少于COC组(P<0.01)。CCC组的主要并发症是术中娩核时可能发生韧带断离而使囊袋脱位。结论囊外摘除术采用CCC方法可确保IOL植入于囊袋中,减少IOL植入睫状沟后并发症。术前正确估计核的大小,以确定撕囊口大小,并采用常规水分离充分将核脱出囊袋,可避免囊袋脱位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