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验用HRP逆行追踪和免疫细胞化学结合法研究了大鼠脑桥内GABA能神经元至小脑前叶皮质的投射。结果表明,双侧脑桥核和脑桥被盖网状核均可见到三种标记细胞,包括HRP和GABA双标记细胞。提示:脑桥核和脑桥被盖网状核至小脑皮质的投射径路部分含有GABA。这可能是脑桥影响小脑皮质功能的化学神经解剖学基础之一。本文首次证实脑桥小脑径路含有GABA。  相似文献   

2.
七十年代后期在神经解剖学研究领域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追踪神经连系的方法——神经元逆行荧光标记法。此法基于神经元轴浆逆行运输的生理特性。注射到神经元未梢周围的逆行荧光标记物能被末梢非特异性摄入并逆向运送至胞体,从而在荧光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这些含荧光标记物的细胞。此法简便,敏感度高,能作双或三标记研究。此外,它又易与酶组化、荧光组化、免疫组化等方法相结合,是目前研究神经核团定位联系、侧支投射和神经元化学通路最为理想工具之一。此技术问世以来,深受神经解剖学工作者的重视并用于神经元发育、侧支投射和化学通路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标记与免疫细胞化学相结合方法,在大鼠红核内观察到HRP阳性与P物质反应阳性的双重标记神经元。双标细胞以对侧为主,同侧较少。首次证实了红核脊髓束中有部分纤维是SP能的,并可投射至颈、胸、腰段脊髓。  相似文献   

4.
用荧光金逆行束路追踪结合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及HRP逆行束路追踪结合免疫细胞化学双标记技术证明,在大鼠终纹床核投射至结合臂旁核的神经元中,位于前外侧区卵圆核及其腹侧邻近区中的部分为神经降压肽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免疫反应阳性,双标记细胞分别约占这个部位逆行标记细胞总数的40%及20%;在前腹侧区的梭形核及大细胞核中,部分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免疫反应阳性。  相似文献   

5.
逆行荧光标记法是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追踪神经联系的新研究方法。它简便、有效、容易与荧光组化技术相结合,还可进行双或三标记研究,已为我国神经解剖学工作者所重视并开始有这方面研究的报导。目前文献中所提到的逆行荧光标记物已有数种,但它们均分别存在某些缺点和不足,有些能使注射部位神经组织产生坏死,另一些则自标记的神经细胞和轴突向外弥散至其周围,还有一些逆行运送量少,距离短。此外,除少数标记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应用HRP逆行示踪与免疫细胞化学相结合的双重反应技术观察了P物质纤维与前角躯体运动神经元的关系.用WGA-HRP经大鼠球海绵体肌和坐骨海绵体肌注射后,逆行示踪标记的运动神经元分布于L  相似文献   

7.
豚鼠16只,应用HRP逆行追踪法结合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免疫细胞化学PAP法,对隐神经传入神经元节段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证实隐神经传入神经元标记的节段分布在同侧L3-5节段脊神经节内,该节段内约44.4%,的HRP标记细胞呈了钙素基因相关肽样免疫反应阳性,提示这些传入神经元中含有降钙互基因相关肽递质。  相似文献   

8.
对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的研究,以往多用Nissl法和Gomori法,但这两种方法都不够敏感,且不能将加压素细胞同含其他神经分泌物(如催产素)的细胞区分开来,这在需要专一对含加压素或催产素的细胞之形态、分布与功能的研究中就显得不足了。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则克服了上述方法的不足,而且还能显示一些用传统的神经解剖学方法所未显示的结构。然而,目前所用的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多为使用石腊切片或较薄的冰冻切片染色的,它们虽能显示神经元的胞体与突起,但在同一切片上追踪范围有限,较难反映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将特异的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同较厚的切片相结合来研究下丘脑的一些肽类神经元的形态、肽类物质的含量、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关系及神经通路是人们感兴趣的课题,在这方面,国内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9.
<正> 本文应用HRP逆行追踪与免疫细胞化学相结合的双标技术研究了中脑中央灰质向伏核的SP能和L-ENK能投射。将HRP注入一侧伏核,然后将中脑切片分组后分别行HRP组织化学反应和免疫细胞化学反应,结果在中央灰质内分别观察到SP样阳性细胞,ENK样阳性细胞、HRP单标细胞以及SP-HRP和ENK-HRP二种双标细胞。SP-HRP和ENK-HRP双标细胞分别占HRP标记细胞总数的5%和2%。SP-HRP双标细胞主要位于中央灰质  相似文献   

10.
大鼠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的神经支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HRP逆行追踪和免疫细胞化学与电镜结合法研究了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的神经支配。结果表明,室旁核向弓状核投射的神经元中,有一部分为催产素免疫反应阳性,一部分为后叶加压素免疫反应阳性,视上核也有部分O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发出纤维投射至弓状核。将零乱毒素B亚单位结合HRP注入第三脑室后,可见弓状核内有逆行标记细胞,电镜观察发现弓状核内的脑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的树突接受HRP反应阳性的触液神经元的轴突形成突触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明了利用细胞内神经生物素(Neurobiotin)染色与HRP逆行追踪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大鼠三叉神经本体感觉的传导通路.首先将HRP分别注射于或微电泳亚对侧丘脑腹后内侧核和后核群,同侧颈髓C2~C4平面;同侧闭口肌或同侧三叉神经运动核。24~48小时后,用电生理的方法鉴定1~5根闭口肌肌梭传入轴突,分别于细胞内注射神经生物素。HRP用TMB成色并以钨酸钠作为稳定剂,神经生物素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显示.待HRP和神经生物素呈色后光镜下发现;在三叉神经运动核,三叉神经感觉核簇和邻近网状结构的HRP逆行标记细胞被神经生物素细胞内染色的肌梭传入终扣紧密相贴(Apposition).这些紧密相贴的结构在电镜下证实为细胞内染色的终扣和HRP逆行标记细胞的胞体和的突之间的突触联系.因此,这些HRP标记的神经元分别中继来自闭口肌肌梭的三叉神经本体感觉信息至丘脑、颈髓和三叉神经运动核等,分别形成三叉-丘脑和三叉-颈髓的本体感觉传导通路以及与三叉神经运动核之间的直接联系.细胞内神经生物素注射与HRP逆行追踪相结合的方法提供了一种追踪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环路和神经通路的可靠手段.本方法优越于亲神经病毒追除、原癌基因表达以及神经元溃?  相似文献   

12.
大鼠前庭核向迷走神经背侧复合体的间接投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鼠前庭核向迷走神经背侧复合体的间接投射,探索前庭信息向脑干呕吐区传递的神经通路。方法:向前庭神经下核和前庭神经内侧核注入顺行追踪剂菜豆凝集素(PHA-L),向迷走神经背侧复合体注入逆行追踪剂荧光金(FG),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显示PHA-L顺行标记纤维和终末,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顺行标记PHA-L的纤维和终末与FG逆行标记的细胞重叠区域。结果:在延髓外侧巨细胞旁核和腹外侧区有顺行纤维和终末与逆行标记细胞的重叠。结论:前庭核团可能经外侧巨细胞旁核和腹外侧区向迷走神经背侧复合体有间接投射,为进一步揭示前庭核团与呕吐相关的内脏反应区之间的功能关系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HRP顺、逆行追踪法结合免疫细胞化学双重标记法,对大鼠孤束核向伏核的投射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WGA-HRP注入孤束核尾侧段,在伏核后部的腹、内侧区,出现较密集的标记纤维、终末和标记细胞;将HRP注入伏核后部的腹、内侧区,在孤束核尾侧段(主要在连合核和内侧亚核)出现大量的顺、逆行标记,以同侧为主。2.HRP注射到伏核并结合免疫细胞化学反应,在孤束核尾侧段发现HRP-TH,HRP-NT、HRP-CCK双重标记细胞。HRP-TH的数目最多,其次是HRP-NT双标细胞,HRP-CCK双标细胞最少。  相似文献   

14.
以CB-胶体金(Cholera toxin subunit B-colloidal gold)为逆行追踪剂(CB-胶体金,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室制备),观察将其肌肉注射后,大鼠运动神经元的逆行轴浆转运标记及复合免疫细胞化学(ICC.immunocytochemistry)应用的可行性.结果为:(1)运动神经元末梢能摄取CB-胶体金,并经轴浆转运到胞体,经银加强后于光镜下可见清晰标记的神经元胞体和近端树突;(2)转运后的胶体金,可长期稳定地标记运动神经元长达30天;(3)经银加强复合免疫细胞化学的双标记运动神经元,由于两种标记反差大极易辨认.实验结果显示了这一新的非荧光双标记技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赖氨酸钴复合物可以作为神经追踪剂。通过钴标记,可研究神经的顺行和逆行纤维联系。本文阐述了该方法的原理,并介绍了改良的赖氨酸钴方法的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16.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标记法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法(PAP)法对大鼠迷走神经背核尾侧部内神经降压肽样免疫反应终末的核内联系进行了电镜下的研究。发现少量神经降压肽样免疫反应轴突终末与HRP逆行标记的副交感节前神经元的树突构成非对称性突触;大多数神经降压肽样免疫反应轴突终末与末标记中间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构成对称性或非对称性突触,以轴-树突触为主;未标记的轴突终末也可同HRP逆行标记的副交感节前神经元的胞体和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HRP逆行追踪技术和免疫细胞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大鼠中脑至伏核的SP能上行投射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同侧中脑被盖腹侧区、黑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中缝核有SP能神经元向伏核直接投射。  相似文献   

18.
一般内脏感觉传导径路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HRP逆行追踪法,对大白鼠一般内脏感觉的中枢传导径路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两条一般内脏感觉的中枢传导径路:即(1)NTS→外侧臂旁核→丘脑腹后内侧核→皮质10区;(2)NTS→外侧壁旁核→下丘禽外侧区丘脑腹后内侧核→皮质40区,以及内脏感觉传导径路的特点。进一步证明在大白鼠NTS与脊髓之间存在往返联系,认为NTS不仅是内脏感觉传导径路的中继站,而且是中枢神经系整合内脏功能的重要核团之一。本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证明了在NTS内存在生长抑素和脑啡肽能神经细胞胞体及纤维,它们可能参与了内脏感觉的传导和内脏功能的整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追踪神经联系法(HRP法)在国内已得到广泛应用。很明显,这个技术的应用对我国神经形态学研究的发展有所促进。几年前,Kuypers和他的共同工作者又报导了一种新的追踪神经通路的方法——逆行荧光物标记法  相似文献   

20.
大鼠前庭核向脑干呕吐区的间接投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庭信息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通路是产生运动病的结构基础,但至今尚未明了。本研究旨在探讨接受初级前庭传入信息的前庭核到脑干呕吐中枢的神经通路。向大鼠前庭内侧核和前庭下核内注入顺行追踪剂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DA),向脑干呕吐区注入逆行追踪剂荧光金(FG),用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显示BDA顺行标记纤维和终末,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BDA顺行标记纤维和终末与荧光金逆行标记细胞的重叠区域。结果发现在延髓背侧巨细胞旁核(DPGi)、巨细胞网状核(Gi)和小细胞网状核(PCRt)有顺行标记纤维与逆行标记细胞的重叠。表明前庭核可能经DPGi、Gi和PCRt向呕吐区有间接投射,此结果为进一步揭示前庭信号引发恶心、呕吐的神经机制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