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曾慧 《吉林医学》2012,(29):6409-6410
目的:探讨MARS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26例重型肝炎患者,每例患者进行MARS人工肝治疗2~3次,每次治疗时间6 h,加强管道、观察、心理和并发症的护理。结果:通过MARS人工肝治疗和精心护理,治愈好转16例,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重型肝炎早期采用MARS人工肝技术治疗,并加强相应的临床护理,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应用人工肝治疗的护理特点。方法 :应用宁波产 HP— 2 0 0型血液净化仪对 3 0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 :重型肝炎就用人工肝治疗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重型肝炎应用人工肝治疗时 ,护士要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中、后宣教工作及人工肝室消毒、准备工作 ,术后做好各项生化检查及穿刺部位的护理以及生命体征的观测。通过临床治疗和护理 ,说明人工肝是一种治疗重型肝炎有效、安全的手段 ,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重型肝炎应用人工肝治疗的护理特点@周志虹$武警江苏省总队医院传染科!江苏扬州225003 …  相似文献   

3.
舒适护理在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36例重型肝炎患者采用人工肝治疗,同时采用心理支持及自我应对指导,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给予患者环境舒适护理。结果36例中治愈出院26例,好转出院5例,自动出院1例,转院接受外科治疗1例,死亡3例。结论舒适护理在人工肝支持治疗过程中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重型肝炎患者人工肝支持治疗期的全程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肝支持系统是目前治疗重型肝炎较为有效的手段之一,而有效地临床观察及护理在人工肝治疗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总结对我科42例患者人工肝治疗的护理。着重讨论重型肝炎患者人工肝支持治疗期的全程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确保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顺利进行。方法 :对 13例重型肝炎患者采用人工肝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结果 :12例病情明显好转 ,存活 ;1例随病情进一步恶化 ,死亡。结论 :加强心理护理 ,始终保持血浆置换进出量的平衡 ,预防过敏反应及枸椽酸中毒 ,出血和凝血 ,防止低血压 ,心衰的发生是人工肝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时不可避免的需用抗凝剂,标准肝素是临床上常用的抗凝剂,它可引起患者血压下降及血小板减少诩,因此,人工肝支持治疗重型肝炎患者时应谨慎,选择新的抗凝剂应用于人工肝支持治疗重型肝炎患者显得非常必要。低分子肝素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深静脉栓塞的治疗日,并有使用方便,并发症少等优点。将低分子肝素应用于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患者,国内外未见文献报道。我们在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时用低分子肝素观察了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所以,在执行人工肝治疗同时,周密的护理配合和及时的护理观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使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方式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收治的68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实施常规的保肝和综合支持治疗基础上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手术,在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给予患者精心的护理。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出现好转,生化指标有一定的改善。结论:在手术之前精心准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手术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术中做好并发症预防护理;术后重点进行穿刺部位护理以及饮食指导是保证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6月至2008年10月,本院对68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术、血液灌流术、血浆灌流术)治疗,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在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34例重型肝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与体会.结果:34例重型肝炎患者中出现低血压3例(8.82%),过敏2例(5.88%),穿刺部位出血9例(26.47%),经对症治疗与护理后30例患者治愈出院,4例患者治疗好转,治愈率为88.23%.结论:采用人工肝血置换与血液灌流的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型肝炎效果显著,护理中应充分准备,预防并及时排除各种故障,预防治疗中并发症发生,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操作过程及护理经验。方法:应用PRISMA人工肝血液净化系统为24例重症肝炎患者行PE60例次,对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进行详尽的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进行归总、分析。结果: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效果肯定,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是治疗重型肝炎有效的方法之一,观察与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治疗重型肝炎中的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方法:对99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了186例次人工肝(血浆置换、血浆置换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支持治疗。结果:常见并发症有低血压、过敏反应、低钙血症、出血、感染。结论:认为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护理措施.方法 30例患者均采用股静脉穿刺置管建立体外血液循环通路,将血浆置换与血液透析器对联,同时进行血浆置换和血液透析.结果 患者经ALSS治疗后促进肝功能恢复,帮助重型肝炎病人度过肝炎衰竭急性期.结论 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治疗重型肝炎的手段之一,术中要密切观察,术后要精心护理,对护士提出了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和有效的护理干预协同应用对重型肝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对77例重型肝炎患者行人工肝血浆置换,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61例(79.2%)患者病情好转出院或转入普通内科治疗,16例(20.78%)患者治疗后效果不佳放弃继续治疗;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生化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和有效的护理干预协同应用可以提高重型肝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对照分析研究,探讨人工肝治疗对重型肝病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择5家医院的肝病患者916例,将患者分为人工肝治疗组和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记录其诊断、分期等原始资料并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方法和Log-Rank以及Breslow检验进行生存情况分析。结果人工肝治疗有延长生存时间的趋势;人工肝治疗对急性重型肝炎的生存时间有明显影响,能够延长急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存时间;人工肝对晚期患者的短期生存率有影响;人工肝治疗次数对患者生存时间有明显影响;人工肝治疗次数对急性重型肝炎和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存时间有明显影响。结论人工肝治疗能够延长急性重型肝炎患者、慢性及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存时间,多次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次治疗和内科治疗。  相似文献   

15.
周恩如  涂晓燕  游山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5):1920-1922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血浆置换PE、血浆灌流PA)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时血浆置换PE、血浆灌流PA的观察和护理。方法:选择重型肝炎90例,治疗组46例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对照组44例不用人工肝治疗。结果:治疗组生存率(67.39%)与对照组生存率(47.73%)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药物联合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和做好观察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情绪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观察与分析人工肝治疗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的心理状态,对此采取有效的心理治疗。为重型肝炎患者减轻心理压力,让人工肝技术在重型肝炎患者治疗中发挥最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肝单纯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黄疸型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术后的护理。方法:用北京伟力-888型人工肝支持系统对50例重型肝炎患者行118次血浆置换治疗,每次置换同型血浆23 L。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特别是消化道症状,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术前通过加强心理护理,充分的准备;术中加强无菌操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完善相关记录;术后做好穿刺处及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护理;做好饮食指导和管理,对重型肝炎病人的恢复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林  胡容  张鸿  张人风  陈莉  王亚娟  王丽 《四川医学》2010,31(8):1108-1110
目的评估目前临床开展的不同类型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的总体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住院的重型肝炎患者507例,其中内科综合治疗124例,人工肝治疗组383例,结果不同类型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患者治疗结束时肝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治疗后72h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治疗后72h黄疸(TB)均存在不同程度反弹(P〈0.05)。不同术式人工肝对不同类型重型肝炎的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存活率远低于急性及亚急性重型肝炎(P〈0.05)。对亚急性及慢性重型肝炎早、中、晚期的远期疗效,早期存活率为88.3%,较中期及晚期高(P〈0.05),晚期疗效最差为37.5%(P〈0.05)。进行人工肝的重型肝炎患者存活率高于未进行人工肝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P〈0.05)。2次及以上人工肝治疗患者存活率高于1次人工肝治疗,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非生物型人工肝对重型肝炎生化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能提高急性重型肝炎及早期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20.
陶韡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3):345-346
目的:对实施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肝炎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使患者缓解焦虑、紧张心理;探讨心理干预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肝炎中的重要性。方法:对40例重症患者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并进行心理护理总结。结果:心理护理的实施,有效解决了患者的心理问题,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结论:认真做好术前、术中、术后临床监护及心理护理。心理护理能够缓解实施人工肝治疗患者的心理压力,降低机体对应激的高反应性,保证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