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腰神经损伤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中医按摩、推拿、膏药贴敷、阿是穴阻滞以及射频、冷冻、神经切断等技术。前几种方法疗效缓慢、不确切,后几种方法又受设备技术条件的限制,患者与医者在不同程度上均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我科在治疗腰腿痛病时,根据神经支配思路,对一些非器质性病变的腰腿痛选择腰神经后支阻滞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腰神经后支阻滞治疗腰腿痛的效果。方法 83例腰腿痛患者,腰神经后支穿刺后注入含利多卡因、得宝松和维生素B12的混合液,每周1次,3次为1疗程。结果有效率和优良率分别为89.15%(74例)和68.67%(57例),效果差者为10.84%(9例)。结论腰神经后支阻滞是治疗腰及下肢疼痛的一种有效方法,合并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腰神经后支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典型腰神经后支痛患者,通过电针和注射治疗腰神经后支痛临床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7.06%,注射组总有效率为94.12%,与推拿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与注射治疗腰神经后支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用于不宜注射的部分腰神经后支痛,临床实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5.
腰神经阻滞治疗腰神经后支综合征2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腰椎旁穿刺注药治疗腰神经后支卡压引起的腰腿痛效果.方法 由腰椎X线正位片CT片,测量椎体上缘线与同椎体上关节突外缘线相交点a,与脊突垂线的交点b,脊突下缘为c点,a-b连线的长度经等比例换算后得出旁开脊突的实际距离,同理可算出b-c离开脊突下缘的实际距离.穿刺:在a点用10cm 7号针垂直皮肤进针遇骨质韧带即到a点,穿过此韧带再进针即到腰椎间外孔.400例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腰椎旁穿刺,B组行腰硬膜外穿刺,注入相同疼痛复合液.并比较A、B两组的治疗效果,副作用.结果 A、B两组的治疗效果有显著意义(P<0.05).A、B两组副作用发生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腰椎穿刺注药可使药物浓度有效地集中在受损神经部位. 相似文献
6.
应用特定的针刀术式,对39例腰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痊愈30例,显效6例,好转3例,收到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腰神经后支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选择2004年05月-2005年09月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腰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90例,均同意接受分组治疗,随机分成两组①治疗组(45例)采用推拿治疗,1次/d共2周。②对照组(45例)采用局部阻滞法治疗,1次/5d,共3次。两组分别于治疗后2周,6个月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纳入患者90例,分为2组,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治疗组:2周后优31例(68.08%),良8例(17.78%),有效率:97.78%;6月后优33例(73.33%),良7例(15.56%),有效率:95.56%;②对照组:2周后优20例(44.44%),良11例(24.44%),有效率:86.67%;6月后优17例(37.78%),良9例(20.00%),有效率:80.00%;治疗组疗效2周后高于对照组,6月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推拿治疗腰神经后支综合征能够获得近期及远期的满意疗效,可以减少局部阻滞疗法的副作用,且治疗方法安全、简便,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寻找提高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症的最佳方案.方法 将80例腰脊神经后支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银质针加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电针加红外线治疗,分别在1周、1月、4月记录V S A评分及V S A下降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VS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而治疗组VSA评分及VSA下降率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意义.结论 银质针加神经阻滞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症,确有较好效果,不失为治疗本病较佳疗法. 相似文献
10.
11.
腰腿痛系临床常见疾病 ,在疼痛门诊中占有很大比例 ,选择一种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 ,对提高门诊质量十分必要。本文就我院在疼痛门诊治疗中 ,选用椎旁腰神经丛阻滞治疗腰腿痛 5 2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2例 ,男 32例 ,女 2 0例 ,年龄 18~ 6 6岁 ,其中腰椎间盘脱出及退行性变 36例 ,坐骨神经痛 5例 ,其它因素致腰腿痛 11例。均排除肿瘤、结核等疾病。1.2 治疗方法1.2 .1 药物组成 利多卡因 10 0mg ,维生素B110 0mg ,维生素B12 2 0 0mg ,氢化泼尼松 5 0~ 70mg ,加生理盐水至 2 0ml…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腰神经后支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腰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114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推拿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局部阻滞治疗。两组患者分别治疗2周、6个月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发现治疗组优39例(68.42%),良10例(17.54%),有效率为96.49%;对照组优25例(43.86%),良14例(24.56%),有效率为85.96%,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6个月后,发现治疗组优42例(73.68%),良9例(15.79%),有效率为96.49%;对照组优21例(36.84%),良11例(19.30%),有效率为78.95%,亦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结论: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腰神经后支综合征能够获得满意的近期及远期疗效,且治疗方法安全、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腰神经根与腰神经后支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腿痛是许多疾病的常见和共有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患者常以此主诉就诊。对于腰腿痛的病因,除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外,近年来腰椎管外的解剖结构对腰神经根和腰神经后支的卡压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1-6]。单云官[7]将腰神经走行的全程称为腰神经通道,腰神经通道的任何部分及其内容如发生病变均可产生腰腿痛。腰神经根和腰神经后支受压后最易产生临床症状,现对其走行、分支及腰神经通道周围的解剖结构进行简要综述。1腰神经根与腰神经通道1.1腰神经根(lumbar nerve root)腰神经根自脊髓发出,穿出硬脊膜囊后,前、后根居于固有的根鞘内,至椎间管外口远侧根鞘续为神经外膜,神经根向前下外斜行。1.2腰神经通道(lumbar nerve root pathway)腰神经根经上关节突旁沟、侧隐窝、盘黄间隙至椎间管外口,这段狭窄的骨纤维性通道即腰神经通道。Casey[8]将该通道分为三区。入口区:指神经根离开硬脊膜囊到峡部上缘,前壁为椎体后缘和椎间盘,后壁由上下关节突、关节囊、黄韧带构成。此区最容易产生压迫。中区:位于椎板外侧的峡部和椎弓根下部,此区的神经结构为脊神经节,占空间较大,对轻微刺激较敏感。出口区:指... 相似文献
14.
急性腰扭伤是常见多发病 ,目前治疗常用理疗、按摩及痛点注射封闭等 ,疗效不确切或不理想。我院在传统疗法上改进 ,用 0 2 5 %布比卡因 (Bupivacaine)加地塞米松阻滞腰脊神经后支治疗急性腰扭伤 40例 ,疗效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 40例是我院 1 999年 8月~ 2 0 0 0年 1 0月。门诊病人男 35例 ,女 5例。年龄 1 8~ 5 3岁 ,病程 2小时~ 2天。诊断依据 :有明显腰扭伤史 ,腰部疼痛 ,活动功能受限或障碍。腰椎间或椎旁有压痛点 ,腰部肌肉僵硬 ,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X线片检查腰椎及椎间盘无异常。治疗方法 :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脊神经后支卡压所致腰腿痛的致病因素及治疗方式。方法 采用神经阻滞配合针刀松解治疗 30例并与对照组物理疗法 30例比较。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 80 % ,总有效率 96 .6 % ;对照组痊愈率36 .6 % ,总有效率 73.3%。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神经阻滞配合针刀松解治疗脊神经后支卡压所致腰腿痛优于物理疗法。 相似文献
16.
17.
王小勇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5):414-415
目的对比分析腰神经后支射频与神经阻滞对缓解腰椎压缩性骨折疼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4例腰椎压缩性骨折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腰神经后支射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分差异。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VAS及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VAS及ODI评分下降更为显著(P〈0.01)。结论两种治疗方案均可缓解腰椎压缩性骨折疼痛,但腰神经后支射频疗效更为显著,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使用小针刀切断腰神经后支治疗顽固性腰骶部疼痛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尸体上解剖观测腰神经后支及其分支的走行、长度、宽度、分布情况。
结果:腰神经后支是在椎间孔处发自腰神经主干,长度为4.46~6.20 mm,宽度为0.73~1.62 mm,自L1至L5逐渐减小;针刀切断腰神经后支主干,入刀点应在通过同序数腰椎棘突中点水平线距后正中线外约22~30 mm处,自上而下与后正中线的距离逐渐增大,垂直进刀深度约34~40 mm。结论:提出了使用小针刀切断腰神经后支治疗顽固性腰骶部疼痛的解剖学依据,提供的有关数据和定位方法有助于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腰神经后支卡压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测腰神经后支骨纤维孔与腰神经后支卡压的关系。方法 :在 2 0具成人尸体标本上 ,观察腰神经后支与腰神经后支骨纤维孔的解剖学关系 ;测量该孔的纵横径及其体表定位。结果 :腰神经后支先穿过腰神经后支骨纤维孔后再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等 ;该孔L3 的纵、横径为 5 6± 0 9mm、 3 4± 0 5mm ,而L5的纵、横径为 3 5± 0 3mm、 2 1± 0 2mm ;L4、5横突间韧带的厚度分别为 1 5± 0 7mm、 2 0± 0 8mm ;体表定位在相对应的各腰椎平面距后正中线外侧约 30~ 40mm处。结论 :腰神经后支骨纤维孔的结构特点是造成腰神经后支卡压的形态学基础 ,并为临床治疗腰背痛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小针刀治疗腰神经后外支卡压综合征的疗效确切,有其独特的优点。但针刀疗法毕竟是创伤疗法,在针刀的操作时,稍不注意便会伤及周围的神经、血管及内脏,造成意外。因此,在针刀操作之前就应先对腰神经后外支周围的组织进行解剖研究。腰神经后外支的骨纤维管位于竖脊肌深层,约35~40 mm。笔者采用针对腰神经后外支卡压综合征特定解剖的针刀手术入路,治疗腰神经后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