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艾灸三阴交穴治疗血瘀证的机理。方法 :应用血液粘度计 ,红细胞变形 聚集测试仪 ,于艾灸三阴交穴前后 ,测试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全血高 低切相对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刚性指数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粘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全血高切粘度及全血高切还原粘度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艾灸三阴交穴后可明显改善红细胞聚集程度 ,降低血液粘度 ,加快血流速度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急性胰腺炎的血液粘度 ,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 检测 6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 ,项目包括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方程K值、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 血沉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其余项目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5或 0 .0 0 1 )。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存在明显的高血液粘度和血液流变学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躁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34例躁狂症患者与34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粘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胆固醇、甘油三脂、纤维蛋白原进行测定.结果躁狂症患者全血粘度低切、中切、全血还原粘度低切、中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元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而胆固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者.结论躁狂症患者存在高粘滞血症及低胆固醇水平.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细胞参数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全血细胞 2 5项参数的变化。方法 对12 7例脑梗死患者和 5 3例建康人的血液流变学及全血细胞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1)除红细胞分布宽度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外 ,观察组急性期其它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0 .0 1) ;(2 )观察组恢复期全血低切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白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恢复到对照组水平 (P >0 .0 5 ) ;(3)观察组治疗前后红细胞计数和平均血小板体积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血液流变学及血细胞参数异常可能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参麦对硬膜外麻醉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硬膜外麻醉择期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参麦组和对照组各20例,参麦组病人在麻醉时静脉注射参麦注射液50 ml.全部病人在麻醉前后用LBY血流动力测试仪进行血流动力学指标如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值、血沉、红细胞比容、全血还原粘度、血沉方程K值、全血相对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TK检测,比较参麦用药前后及参麦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硬膜外麻醉病人用参麦后不同切变的全血粘度、红细胞比容、全血还原粘度、血沉方程K值、全血高切相对粘度及红细胞变形指数TK明显降低(P<0.01),血浆粘度值、全血低切还原粘度也有所降低(0.01<P<0.05).两组麻醉前后血流变主要指标的差值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参麦对手术病人血流动力学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骨关节炎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骨关节炎(OA)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检测49例OA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的全血粘度,血小板聚集率、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及血沉。OA患者的全血粘度(低切3/s)、血小板聚集率、血浆粘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两组间全血粘度(高切200/s)、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及血沉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骨关节炎患者血液粘滞度较正常增高、且主要由血浆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进一步观察并探讨斑秃的临床分期及中医的辩证分型与微循环障碍的关系。方法 采用血液粘度仪测定了5 6例斑秃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6项指标,按临床表现分为活动期与静止期,根据中医辩证分型分为实症组与虚症组。与正常对照组35例进行比较,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 斑秃患者全血高切还原粘度、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RBC压积、RBC变形指数及RBC聚集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仅血浆粘度升高不显著外,其余5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 <0 .0 5 ) ,除RBC变形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余4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活动期39例6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 <0 .0 5 ) ,静止期17例仅全血还原低切粘度、RBC变形指数与聚集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 .0 5 ) ,中医实症组35例6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 <0 .0 5 ) ,中医虚症组2 1例全血低切还原粘度、RBC压积、RBC变形指数与聚集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 .0 5 )。结论 斑秃患者血液流变学存在异常变化,血液粘度增高,微循环障碍与其病因或发病机制有关。且与病情的分期及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我们可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来提高斑秃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31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和30名同龄组正常人(均为男性)血流变学11项指标。结果显示,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细胞压积、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0.001),其它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提示SAS患者血细胞聚集性明显升高,而变形性明显下降。患者冠心病发病率高与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河池地区正常人群的血液流变学正常值 ,对我地区 80 0名 2 0~ 70岁的正常人 ,分五个年龄组 ,分别检测全血粘度 (高、中、低切 )、血浆粘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七项指标。结果表明 ,各年龄组之间 ,全血粘度 (高、中、低切 )、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男女之间 ,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全血粘度商切、红细胞压积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全血粘度中切、低切、血沉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反映出河池地区不同性别、年龄段的正常人血液流变学特点及七项检测指标的正常参考值界限  相似文献   

10.
张雪飞  张雪涛 《海南医学》2002,13(11):24-24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在老年性牙周病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采用R80a锥板旋转式血粘度测试仪,测定老年性牙周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老年性牙周病患者的全血粘度,相对粘度,卡松粘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性指数均有显著意义。结论:老年性牙周病患者的病程中存在着严重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