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杂病证治准绳·前阴诸疾》谓:“阴痿皆耗散过度,伤于肝筋所致。经云:足厥阴之经其病伤于内,则不起是也。”肝足厥阴之脉,入毛际,过阴器,抵少腹。肝主筋,阴茎以筋为体。阴茎萎缩,与肝经密切相关。肝之功能正常,则阴茎伸筋自如,勃起刚劲。故肝气不疏,湿热淫肝,肝阴亏损,肝阳虚衰等肝经病变,皆可导致阳萎。其相应治法有疏肝解郁、清热利湿、滋阴柔肝、温  相似文献   

2.
<正> 阳萎一般认为以命门火衰为主,而求治于肾.此乃宗肾藏精主生殖,肾司前阴之说。但足厥阴肝经绕阴器,因此肝经病变可致阳事不举者,亦屡见不鲜。诚如《灵枢·经筋》篇所曰“足厥阴之筋,其病……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素问·痿论》曰“宗筋弛纵,发为筋痿,或为白浊……,筋痿者,生于肝。”其  相似文献   

3.
阳萎即阴茎不能勃起或举而不坚,不能完成正常房事。祖国医学对阳萎的治疗开拓了一条崭新的道路,现对近年来,中医中药治疗阳萎的经验近况按“十个从治”,择要综述如下:1 从肝论治阳萎从肝论治,在目前治疗阳萎中居于首位,历代文献也十分重视,如《灵枢·经脉》说:“肝足厥阴之脉……循股入毛中,过阴器。”又肝主筋,张介宾《类经》:肝有“络诸筋而一之,以成健运之用”,说明阴茎即具有筋的伸缩性能。《灵枢·经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明确提出是厥阴之筋为病。从肝论治,可分如  相似文献   

4.
论阳痿     
阳痿是指阴茎不能勃起,或虽勃起但不坚硬,以致不能完成性交过程的疾病。本病属于男子常见的性功能障碍,是性医学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发展很快。但是,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以避免流弊。1 病名考证现在所指的阳痿一病,中医最早称为“阴痿”、“筋病”。从“阴痿’、“筋痿”到“阳痿”,这一命名的变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也反映了学术界认识的转变。下面作一简略考证。《内经》中多次提到本病,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素问·痿论》有“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灵枢·经筋篇》有“足厥阴之筋,其  相似文献   

5.
阳痿是指阴茎不能勃起 ,或虽勃起但举而不坚 ,不能维持正常性生活的一种病症。古代又称“阴痿”、“筋痿”、“阴器不用”、“阴器不起”等。笔者在师从王久源教授侍诊期间 ,认为王师对该病的治疗颇有心得 ,现总结论述于后 ,以飨同道。1 阳痿的病因、病机 阳痿病名首见于明代《慎斋遗书》,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论述颇多 ,《内经》谓“思想无穷 ,所愿不得 ,意淫于外 ,入房太甚 ,宗筋弛纵 ,发为筋痿”;“湿热不攘 ,大筋软短 ,小筋弛张 ,软短为拘 ,弛张为痿”;“经筋之病……热则筋纵不收 ,阴痿不用”。清·林佩琴又提出了“恐惧者 ,胆虚精怯…  相似文献   

6.
男科疾病从肝论治 ,缘于前阴与肝关系密切。肝司阴器 ,诸筋为肝所主。《灵枢·经筋》指出 :足厥阴之筋“上循阴股 ,络于阴器 ,络诸筋……阴器不用 ,伤于内则不起 ,伤于寒则阴缩入 ,伤于热则纵挺不收。”由此可见肝脏与阴器在生理上互相关联 ,在病理上互相影响 ,肝伤可导致多种男科疾病。笔者临证时对各种男科病症从肝论治 ,每获良效 ,兹举验案如下。1 肝热阳强症李某 ,34岁 ,阴茎坚挺不收 2 0日。起因与人争吵暴怒之时 ,阴茎异常勃起 ,茎中灼热疼痛 ,数小时后方缓急。此后稍遇烦怒不遂之事 ,阴茎即突然勃起 ,憋胀疼痛 ,热如火燎 ,持续数小…  相似文献   

7.
阳痿一证,考诸前贤典籍,多数认为是由恣情纵欲,或误犯手淫,导致命门火衰,肾气亏损所致。即便是由其它病变所致之阳痿,亦多涉及到肾。所以在治疗上,每每兼顾及肾,常用《景岳全书》赞育丹、右归丸,或《金匮》肾气丸等方加减化裁而治之。此类补肾壮阳之药治疗阳痿,虽然确有疗效,但却不能尽愈所有之沉疴。这是因为阳痿一证,除责之于肾外,尚有心、肝、脾、肺,故临床治疗时,断不可一味补肾。一、肝病可致阳痿。《内经》曰:“足厥阴之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在《灵枢·经筋》篇更明确提出厥阴之筋病:“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以上经文,明确地说明了肝病与阳痿的  相似文献   

8.
笔者结合临床验案,试就某些男科病从肝论治略陈管见。1 阳痿不举,法宜疏达肝脉足厥阴之筋结于阴器,前阴乃宗筋之所聚。《灵枢·经脉》云:“厥阴者肝脉者,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可见阴茎是以筋为体,阴茎的勃举有赖于气血充盈。肝主藏血,以气为用,体阴而用阳,肝脉气血旺盛与否是阴茎能否勃举的关键。肝血充盛,气机条达,宗筋充盈有度,阴茎自能举缩合时。清·陈士铎谓:“肝气旺而宗筋伸”。从临床观察,有些阳痿病人多因性交不得法,或过于紧张而使性交失败致抑郁不解。肝失疏达,血不达筋,宗筋充盈不足而致阳痿。明·张景岳认为:“凡思虑…  相似文献   

9.
历代医家的阳痿从肝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痿是男子在阳事兴旺的年龄期间,性交时阴茎不能勃起,或有勃起但勃起不坚,或勃起不能维持,导致难以完成性交过程的一种病证。在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五常政大论》、《痿论》、《邪气脏腑病形》等篇,以及《诸病源侯论》等书称为“阴痿”、“筋痿”。内经《经论》篇称为“阴器不用”、“不起”。《和剂局方》称“阳事不举”。近代称之为“阳萎”。对于阳痿病的治疗,许多近代医家多重视从肾论治,而忽视了从肝论治的同等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治疗阴茎异常勃起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茎异常勃起应属祖国医学中的“强中”、“阴纵”、“筋疝”等范畴。患者突出的症状是阴茎持续性地勃起不衰,甚则累月坚挺,肿痛色变,精神惶恐紧张,毫无性欲反应。一般的说,肿瘤、血液病或外伤等均可诱发阴茎静脉回流障碍而勃起不衰者,此种病理征象已为中西医家所共认,但本病的特发因素至今尚无定论。中医古籍对此发病机理已有初步概念。如《灵枢》经筋篇谓:“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其病……伤于热则纵挺不收”。《儒门事亲》谓:“筋  相似文献   

11.
从五脏辨治阳萎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萎 ,是男子性功能障碍最常见的病症 ,主要指阳事不举 ,或临房举而不坚 ,或触而萎软之证。《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称之为“阴萎”历代医家多责之“肾虚”所致。明·张景岳改称为“阳萎” ,并在《景岳全书》卷 32中首次将阳萎作为杂证中一个独立的病列出 ,从而完成阳萎辨证论治较为完整的框架。《黄帝内经》认为其病因尚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足厥阴肝经因伤于寒或伤于房劳所致 《灵枢·筋脉第十三》曰 :“足厥阴之筋……上循阴股 ,结于阴器 ,络诸筋……伤于内则不起 ,伤于寒则阴缩入” ;②突受惊恐 即《灵枢·本神》所言“恐惧不解则伤精 ,…  相似文献   

12.
阳痿是指成年男子性交时,由于阴茎痿软不举,或举而不坚,或坚而不久,无法进行正常性生活的病证.中医对阳痿的认识已有3千年的历史,《素问?痿论》中又称“宗筋弛纵”和“筋萎”,“思想无穷,所愿不得,发为筋痿”.《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称阳痿为“阴痿”.《类证治裁》说“伤于内则阳不起,故阳之痿”.《伤寒杂病论》将阳痿列至虚劳篇,“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总结历代医家思想,笔者认为应从虚劳、从肝和从瘀三个方面论治阳痿.  相似文献   

13.
<正>勃起功能障碍又称阳痿,是男科常见病,患病率约占成年男性的20%。早在春秋时期中医学就对本病有了很深刻的认识,《素问.阳痿》说:"思想无穷,所愿不遂,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驰纵,发为筋痿。"《灵枢.经筋》足厥阴肝病则"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后代医家不断丰富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阳痿从肝论治及其机理的报道屡见不鲜,但对肝与性的关系、肝对性功能的调节机理却鲜有探讨者。笔者仅就肝与男性性功能的关系初探如下。1 肝与阴器相关肝经与阴器的关系: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肝之经脉名足厥阴经,《素问·举痛论》说:“厥阴之脉,络阴器,属于肝”。《灵枢·经脉》说:“足厥阴之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足厥阴之别……循胫上  相似文献   

15.
男子性功能障碍指阳萎、阳强、早泄、不射精等症。一般主张从肾论治。笔者常有从肾论治不效者,从肝论治而获效。兹浅探如下:1 男子性功能障碍与肝相关的理论依据 1.1 男子性功能与肝的功能活动有关。《灵枢·经脉》指出:“肝足厥阴之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素问·厥论》也明确指出:“前阴者宗筋之所聚。”肝主筋,宗筋聚于前阴,肝经直达前阴,宗筋有赖于肝阳的温煦、肝血的滋养才能发挥其正常的伸缩功能。肝藏血,主血液的贮藏和调节,男子在性活动时,只有  相似文献   

16.
阳痿一病,《内经》称之为“阴痿”、“阴器不用”,亦谓“阳事不举”、“宗筋弛纵”。其实,古之阴痿与今之阳痿系指同一病症。《素问·痿论》云:“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大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筋痿者,生于肝使内也。”明代张景岳在其《景岳全书》...  相似文献   

17.
张蜀武治疗阳痿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中医药大学张蜀武教授 ,从医近 40载 ,临床经验丰富。现就其论治阳痿经验整理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阳痿一病历代医家多以肾虚立论。肾主生殖论源于《素问·上古天真论》,至明代张景岳将其发挥到极致 ,认为房事劳伤是阳痿的主要病因 ;命门火衰 ,肾阳不足为其主要病机 ,以虚为主。然而“肝者筋之合也 ,筋者聚于阴器”(《灵枢经·经脉篇》)。肝厥阴之经脉“过阴器”,经筋“结于阴器 ,络诸筋”。“筋力之强 ,出于精血之所养”(《冯氏锦囊》) ,即筋赖血养而强健。若气滞血瘀 ,可阻碍血液的运行 ,阳事焉能兴 ?正如《张聿青医案·阳痿》言 :“…  相似文献   

18.
阳痿,《内经》称为“阴器不用”,《景岳全书·阳痿》云:“阴痿者,阳不举也。”指出“阴痿”即是阳痿。阳痿是中西医共有的病名,属于西医学所说的“男子性功能障碍”范畴。导致阳痿的因素甚多,但不外乎命门火衰,心脾两虚,湿热下注,精神因素等。患者可表现为房事不举,但是睡梦中易举;也可表现为举思交合,但临房即痿;亦有举而不坚,不能持久者。换句话说,也就是男子阴茎痿软不用,不能正常勃起,或举而不坚,不能正常完成性生活者。笔者在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过程中共治疗了49例阳痿患者,收到了较为的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从肝疗阳痿浅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阳痿,系性功能病表现于前阴器官功能异常的疾病。《素问·厥论》云:“前阴者,宗筋之所聚。”《灵枢·经脉》云:“足厥阴之脉,循股阴入毛际,过阴器。”“肝者,筋之合也,聚于阴器。”宗筋得肝阳的温煦、肝血的滋养,则阴器正常舒缩,玉茎勃逸正常。兹就经典旨意,据...  相似文献   

20.
陆江涛 《陕西中医》2008,29(7):933-934
几千年来,中医治疗阳痿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先辈医家从病因病机分析、治疗思想到方药选择,都有可圈可点之处。现研讨于下。1发病机理,五脏相关关于阳痿病理机制,历代医家各有描述:如《驻堆汉墓医书.天下至道谈》:“怒而不大者,肌不至也,大而不坚者,筋不至也,坚而不热者,气不至也……”,《素问.生气通天论》:“湿热不攘,大筋续短,小筋驰长;续短为拘,驰长为痿。”《诸病源候论.虚劳阴痿候》:“肾开窍于阴,若劳伤于肾,肾虚不能荣于阴器,故萎弱也。”《景岳全书.阳痿》:“凡男子阳痿不起,多由命门火衰,精气虚冷;或以七情劳损伤生阳之气,多致此证……”《妇科玉尺》:“气郁者,肝气郁塞,不能生胞中之火,则怀抱忧愁,而阳事因之不振”。总之,古代医家认为,阴茎生于前阴,为宗筋所聚,阴茎的勃起,是由一系列脏腑、经络及气血津液相互协调作用的结果,就脏腑来说,肾主生殖,并在肾精的基础上化生天癸,是相火发生的根源,而相火是启动人类性欲及宗筋勃起的原动力;心主君火,对相火有强大的支配和制约作用,亦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性欲和宗筋的勃起;肝藏血,主疏泄,又主宗筋,肝血在肝气的疏导下对宗筋的快速充盈是阴茎勃起的物质基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