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眼络通冲剂结合氩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1月~1998年12月本课题组经过临床观察发现眼络通冲剂结合氩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有其独到之处,两者的互补作用具有明显的优势。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40只眼,男17例,女23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50-05岁,其中50岁以下9例,50岁以上(含50岁)31例。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证实中央静脉阻塞10只眼,静脉分支阻塞26只眼,玻璃体积血4只眼。对照组22例22只眼,男8例,女14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59-64岁,其…  相似文献   

2.
分期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69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一种严重危害视力的常见视网膜血管疾病,我们自1993年以来用中药为主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69例(69眼),效果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69例(69眼)中,男43例,女26例;年龄26~72岁,平均48.2岁;右29眼,左40眼;病程2天~1个月46例,1~2个月8例,2~3个月12例,3个月以上3例;总干阻塞者28例,分支阻塞者41例.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者42例,合并老年性白内障者15例,视网膜动脉硬化者18例,并发玻璃体积血者2例.全部病例均做血液流变学检查,其中血粘稠度增高者54例,甘油三脂增高者48例,总胆固醇增高者42例.辨证分为初期32例,中期22例,后期15例.  相似文献   

3.
活血益气利水方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1992年1月至1999年10月,笔者跟随沈汝才教授共收治58例(58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其中31例为住院病人,17例为门诊病人;男36例,女22例;年龄最小者24岁,最大者67岁;发病时间最短者2天,最长者2.5个月。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者30只眼,分枝静脉阻塞者28只眼。就诊时最低视力为0.01,最高视力为0.8。2 治疗方法基本方:桃仁、红花、川芎、地龙、郁金、水蛭各10g,生黄芪15g,丹参20g,葛根、茯苓、车前子各30g,生甘草9g。1剂/d,水煎服。连续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疗程间不间隔。病程在1~2月内,视网膜出血多、水肿甚者,…  相似文献   

4.
1.1临床资料 为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病例62例62只眼。其中男37例,女25例,就诊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61.8岁。病程最短6天,最长1年,平均2.16个月。其中视网膜静脉分支阻塞20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42例。缺血型18例,非缺血型44例。既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者20例;糖尿病病史10例;既往体健32例。7天以内病例36例,7天以上病例26例。  相似文献   

5.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视网膜血管病。是视网膜中央静脉或其分支发生栓塞所引起的视网膜血液回流障碍或中断,造成的视功能损害。以视网膜上大片火焰状、放射状浅层出血及渗出为特征。2000~2002年,我们以血府逐淤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本病8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共86例(101眼),男52例,女34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72岁,平均50.6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7个月;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37眼,分枝阻塞64眼。其中糖尿病患者28例,视力均低于0.3。……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 选择2006—01~2008—06在我院眼科门诊确诊的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50例(52只眼)。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43~76岁。平均58岁;单眼病变48例,双眼病变2例;病程2天~1个半月。其中分总干枝阻塞(CRVO)10只眼,半侧枝阻塞(HCRVO)12只眼,分枝阻塞(BRVO)30只眼,合并黄斑水肿者3只眼。  相似文献   

7.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致盲眼病之一 ,发病急 ,视障严重。常并发于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增高。阻塞部位可波及黄斑部并遗留病灶 ,严重影响视功能。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多用中药、尿激酶、链激酶等 ,但疗效欠佳。我科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本病 2 7例 2 7只眼 ,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2 7例患者为 1991年以来的视网膜静脉阻塞住院病人。复方丹参组中左眼 15只 ,右眼 12只 ;其中总干阻塞 16例 16只眼 ;男 10只眼 ,女 6只眼 ;分支阻塞 11例 11只眼 ;男 6只眼 ,女 5只眼 ;年龄在 40岁以上 2 4例 ,40岁以…  相似文献   

8.
清营活血利水法为主治疗玻璃体积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玻璃体积血是眼科常见病 ,不少病例由于久治不愈而变症从生 ,甚至失明。沈汝才教授用清营活血利水法治疗玻璃体积血取得较好的疗效 ,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36例玻璃体积血患者均为我院眼科住院病例 ,其中男 2 1例 ,女 1 5例 ;年龄最大者 65岁 ,最小者 5岁 ;病程最短者 3天 ,最长者 6个月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1 1例 2 0只眼 ,视网膜静脉阻塞 8例 8只眼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9例 1 4只眼 ,高血压动脉硬化 5例 5只眼 ,视网膜术后 1例 1只眼 ,全葡萄膜炎 1例 1只眼 ,病因不明 2例 2只眼。本组病例治疗前视力、及玻璃体积血程度见表…  相似文献   

9.
郑晓明 《新中医》2003,35(1):53-54
视网膜出血是视网膜疾病及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常见眼底出血性病变。因其严重影响患眼视力,变症较多,病因复杂,治疗棘手。我科从1999年始用海茜四物汤治疗视网膜出血,疗效显著,兹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视网膜出血78例90眼,其中男43例,女35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15岁,平均53.5岁;右眼41例,左眼25例,双眼12例。发病时间最长3月,最短1天,平均15天;视网膜血管炎14例14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3例13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11例11眼,糖尿病性视网膜出血10例20眼,高血压性视网膜出…  相似文献   

10.
活血利水法为主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用活血利水法为主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23例23只眼,对病程在1个月以内者辨证为阳亢血瘀与气滞血瘀两型,分别以平肝潜阳、活血利水法,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及理气通络、活血利水法,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对病程在1个月以上者均辨证为水血互结型,治以养阴增液、活血利水,用生蒲黄汤合猪岑散加减,配合球后注射归红注射液及静脉推注血通栓,结果中央静脉阻塞9只眼中临床治愈4只眼,显效3只眼,好转2只眼;分支静脉阻塞14只眼中临床治愈9只眼,显效5只眼。并且通过治疗前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血液流变学检查发现,随着病情的好转,其眼底血管荧光充盈及血管形态、血液流变学各检测指标均得以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益气活血利水法对抗青光眼手术后患者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于1990年3月~1993年7月采用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抗青光眼手术后患者114例187只眼,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工临床资料114例187只眼中男性71例,女性43例;双眼患病(同时或先后手术)73例,单眼手术患者31例,共187只眼;开角型青光眼17例28只眼,闭角型青光眼97例159只眼;年龄22岁~40岁15例26只眼,41岁~50岁13例19只眼,51岁~60岁62例105只眼,60岁以上24例37只眼;病程从1周~13年不等,其中1个月以内者48只眼,l”~3个月者53只眼,3+~12个月者37只眼,1年以上者49只眼。187只眼中绝对期青光眼者ZI只眼,放…  相似文献   

12.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国 《新中医》1990,22(7):27-27
本文对近三年来诊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患者15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及在球后注射,每日或隔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经治结果:3个疗程内治愈者5例8只眼,3个疗程以上2个月之内治愈2例2只眼;2月以上好转3例3只眼;半年以上无效者2例2只眼。)  相似文献   

13.
玻璃体积血的治疗体会——附26例32只眼治疗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玻璃体积血是多种视网膜、视网膜血管病、眼外伤等的严重并发症。无理想的治疗药物,手术风险颇大。笔者采用中药治疗此病26例32只眼,效果较为满意。1 资料1992年1月~1996年12月门诊病人22例28只眼,门诊病人4例4只眼。男15人,女11人;年龄17~65岁,45岁以上者67.5%。原发病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者14例17只眼;为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者5例6只眼;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者7例9只眼。玻璃体积血发生在第一次眼底出血时7例8只眼;发生于眼底的3次以上出血者8例11只眼。全部病例均在本病发生2周以内由笔者首诊后系统检查治疗。首诊时视:手动~数指/眼前…  相似文献   

14.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retinalarteryocclu-sion,CRAO)可引起机网膜急性缺血,视力严重下降,是导致盲目的急症之一。目前对此病发病后未能及时抢救或抢救失败而致的视力损害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CRAO15例16只眼,收到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1992年至1996年我院收治的CRAO住院患者15例16只眼,男9例,丈6例;年龄最小者37岁,最大者70岁,平均59岁;右眼发病者9例,左眼发病者5例,双眼发病者1例,2例有一过性黑蒙病史;疗前病程最短1天,最长2个月,平均19.6天。以上病例均经…  相似文献   

15.
1资料和方法本组病例为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5月住院手术治疗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玻璃体积血患者26例26眼,其中男性17例17眼,女性9例9眼。年龄42~69岁,平均59岁。发生玻璃体积血至手术时间为2~30个月,平均4·5个月。术前明确诊断者8例8眼,其中2眼曾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术中发现视网膜静脉阻塞18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8例8眼,半侧性视网膜静脉阻塞5例5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13例13眼。术前视力:光感—眼前手动。眼压正常范围。术前均行裂隙灯显微镜、三面镜和B超检查。虹膜红变2眼;晶状体皮质轻度混浊13眼,周边明显混浊2眼;玻璃体后脱…  相似文献   

16.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一种较为常见而难治的眼底病,致盲率高.主要表现为视网膜静脉明显怒张和广泛火焰状出血,视网膜水肿和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我科住院部从1980年1月~1990年1月,共收治本病35例40只眼,采用辨证辨病结合方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5例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21~30岁者5例5只眼,31~40岁者5例5只眼,41~50岁者11例12只眼,51~60岁者8例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观察王晋瑛1989~1993年收治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36例37只眼,回顾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本组共36例37只眼。其中主干阻塞5例5只眼,颞上支阻塞20例21只眼,额下支阻塞5例5只眼,鼻上支阻塞1例1只眼,鼻...  相似文献   

18.
自拟活血化瘀方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应用自拟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4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42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40~72岁,平均58.40岁;发病至就诊时间最短者1天,最长者90天;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16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26例,其中颞上分支静脉阻塞14例,颞下分支静脉阻塞7例,鼻上分支静脉阻塞3例,鼻下分支静脉阻塞2例;缺血型(HR)者17例,非缺血型(VSR)者25例.  相似文献   

19.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 CRVO)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 ,临床虽可应用抗凝、酶制剂及高压氧舱、激光等多种治疗方法 ,但疗效不尽如人意 ,致盲率较高。本院采用以补阳还五汤为主的治疗方法 ,临床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治疗 36例 38眼 ,其中男 2 3例 ,女 1 3例 ;右眼2 0例 ,左眼 1 8例 ;年龄 2 0~ 40岁 5例 ,41~ 60岁 2 3例 ,61~ 71岁 8例 ,平均年龄 57.6岁 ;病程 1个月以内 2 1例 ,1个月以上 1 7例 ,最短 5天 ,最长 1年余 ;伴白内障者 8例 ,屈光不正者 3例 ,糖尿病者 2例 ,眼底动脉硬化 度以上者 1 0例 ;有 2 8例…  相似文献   

20.
1994年~1995年作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引起的玻璃体出血10例12只眼,其中男3例,女7例;年龄最小者45岁,最大者62岁,平均53.5岁;病程最长12个月,最短6个月,平均9个月。10例患者均为高血压病Ⅲ期。其舒张压12~14.7kPa,收缩压20~24kPa。10例患者均有患眼视物不清。9只患眼为眼底红光反射,仅1只眼无眼底红光反射,眼底可见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治疗除控制高血压外,眼局部滴氨肽碘滴眼剂,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疗效欠佳者患眼球侧注射糜蛋白酶2.5mg,同时肌肉注射安妥碘。经以上治疗玻璃体出血吸收后即做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本组12只眼中发现视网膜有较大片状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及新生血管,即行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经治疗有8只眼恢复或保持了较好视力,4只眼效果较差,其中1只眼眼底始终未能窥见。 病例 女,60岁。1994年3月10日初诊。患者有15年高血压病史。2个月前自觉劳累情绪激动后右眼不能视物。检查:右眼视力眼前数指。外眼正常。右眼底仅见红光反射。左眼视力:1.0。外眼正常。眼底有明显视网膜动脉硬化改变。血压:21.3/13.3kPa。诊断:右眼玻璃体出血,视网膜动脉硬化。治疗:复方降压片、安络血片等,每日3次口服。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点滴,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