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腕关节神经支切断与假体置换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防止月骨缺血性坏死后腕骨排列进行性紊乱,缓解腕痛,增加握力,改善功能。方法1992年1月~1997年1月,采用腕关节神经支切断,月骨假体置换术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6例。结果术后随访最短10个月,最长5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2个月,优良率83.3%。结论骨间前、后神经腕关节支切断术联合月骨假体置换术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术后能获得无痛的关节。腕关节神经支切断联合假体置换是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的一种效果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腕月骨无菌性坏死的病因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月骨无菌性坏死的病因。方法:通过对腕关节机能解剖、月骨内微组织结构及腕关节X线影像学的研究,阐明月骨无菌性坏死的致病因素。结果(1)月骨的血运有20%由掌侧或背侧单一滋养血管供血或主要供血,这类单侧主干型血供的月骨易发生无菌性坏死。(2)月骨内骨小梁的走行方向由远端行向近端,相互平行,这与月骨的应力传导方向相一致。(3)月骨内微血管中央段的数量多而小,掌侧段血管稍粗大,血管面积及其与骨截面积比值最大。(4)病变组月骨呈掌屈畸形。结论:月骨无菌性坏死的病因是月骨内外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头状骨移位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介绍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头状骨移位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方法 对18例Lichtman分Ⅲ、Ⅳ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患者采用坏死月骨摘除,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头状骨移位替代坏死月骨。结果 术后随访1~5年,平均32个月,移位头状骨有可靠血运,16例腕痛消失,2例仍有轻度腕痛,优良率100%。结论 应用该法替代月骨支撑腕关节,符合腕关节功能解剖,是治疗Ⅲ、Ⅳ期月骨无菌性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是腕部附近骨折的并发症,常见于舟状骨骨折、月骨骨折及桡骨远端骨折后,特别是舟状骨、月骨不愈合及无菌坏死。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常伴有腕关节疼痛,影响关节活动,治疗较困难,我院自1989-1995年采用桡骨远端楔形截骨治疗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1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重视和提高腕月骨无菌性坏死的整体整诊治水平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月骨无菌性坏死是腕关节痛的主要病因之一,1843年由Peste所发现,1910年Kienbck详细报告了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故被称为Kienbck病。该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多发于青壮年男性体力劳动者。近年来,其发病率亦有上升的趋势。该病以月骨的缺血坏死为开始,可继发腕关节滑膜炎,月骨的密度、形状发生改变而导致桡、月关节面磨损,关节炎,腕骨的排列紊乱和腕关节不稳征。晚期可造成患者手的握力低下、腕关节剧痛和功能完全丧失,致残率较高。在近90年的诊治过程中,从解剖学、病因学、影像学和治疗等方面,国内外的研究报告较多,但迄今其病因仍然不清楚。该…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寻找一种临床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方便有效的方法。方法 作于1985年始,在对50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及100侧长春出土腕骨标本解剖观测的基础上,设计了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血管筋膜蒂的头状骨移位术,用于替代坏死碎裂的月骨,以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结果 临床应用22例,术后随访1~13年,全部病例均消除了腕痛,腕关节功能和手的握力有了明显改善,均恢复了原有工作。结论 本手术方法既切除了病灶又保持了腕骨的稳定和腕关节功能,对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是一种疗效好、副作用小、功能满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月骨缺血性坏死的手术治疗方法很多,总体上分为二类:一是坏死骨切除,维持腕骨间的稳定,维护腕关节特别是桡腕关节的解剖学基础,二是试图恢复或重建月骨的血供,学者们各有所见.我院骨科自1988年3月~1999年2月,采用月骨切除腕骨间架桥融合术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12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介绍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头状骨移位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方法 对 18例Lichtman分Ⅲ、Ⅳ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患者采用坏死月骨摘除 ,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头状骨移位替代坏死月骨。结果 术后随访 1~ 5年 ,平均 32个月 ,移位头状骨有可靠血运 ,16例腕痛消失 ,2例仍有轻度腕痛 ,优良率 10 0 %。结论 应用该法替代月骨支撑腕关节 ,符合腕关节功能解剖 ,是治疗Ⅲ、Ⅳ期月骨无菌性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月骨无菌性坏死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月骨无菌性坏死是一种腕关节疼痛性疾病,多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该文就月骨无菌性坏死的分期、治疗等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月骨切除后游离肌腱填塞治疗月骨缺血坏死河北省人民医院(050051)刘福成,程文伦1985年1月~1991年7月,我们对晚期月骨缺血坏死施行月骨切除后游离肌腱填塞的方法治疗,共收治17例,其中13例经过5~50个月随访,腕关节活动好,无并发症,疗效满...  相似文献   

11.
头状骨移位替代坏死月骨的解剖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的新术式。方法 对 5 0侧上肢标本进行显微解剖并观测腕部的血管结构。对 10 0侧腕骨标本中头状骨与月骨进行对比观测 ,并做相关性分析。设计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头状骨移位术 ,替代坏死碎裂的月骨。临床应用 2 0例 ,术后随访 1~ 13年。结果 头状骨与月骨的几何形状、外径和关节面的弧高、弧长极其相似 ,相关性显著。移位的头状骨有可靠的血运。 2 0例头状骨移位替代坏死月骨者术后腕痛消失 ,保持了腕高、腕骨间的稳定和腕关节的功能。结论 该术式符合腕关节的功能解剖和力学传导 ,是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报告以桡动脉腕背分支为蒂的桡骨远端骨瓣转移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的手术方法及初步疗效.方法 对2例晚期(Ⅳ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患者,采用桡动脉腕背分支为蒂的桡骨远端骨瓣转移治疗.术后随访患者症状、腕关节活动度和腕关节影像学的改变,并用Krimmer 评分表和DASH评分表进行功能评定.结果 2例患者随访时间分别为3年和6个月,静息时疼痛均已消失,活动时疼痛程度减低.影像学表现:例1患者X线片月骨可见高密度坏死骨质已吸收,有新骨质形成;例2患者MRI显示坏死骨和腕骨塌陷无进一步进展.2例腕关节功能按Krimmer评分、DASH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桡动脉腕背分支为蒂的桡骨远端骨瓣转移术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初步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腕关节部分融合术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例月骨缺血性坏死的患者,按Lichtman分期,Ⅱ期7例,Ⅲ期5例,诊断至手术时间为7~40个月,平均20个月.术前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腕部疼痛、无力感,腕背侧轻度肿胀、压痛,活动功能障碍和握力减弱等临床表现,X线片显示:月骨不同程度囊性变、密度增高或边缘硬化.采用腕关节部分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术后3个月拆除石膏后行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1例腕背部切口瘢痕增生.术后腕部疼痛、无力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半年后随访X线片显示月骨形态正常、坏死区消失6例,明显缩小3例,部分缩小3例;舟-月-头状骨间隙消失,见骨性融合,桡腕关节间隙正常.腕关节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活动度、握力均较术前改善,腕关节功能按Krimmer评分:优5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达83.3%.结论 腕关节部分融合术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效果确切,保留腕关节大部分功能,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是临床上最严重的腕关节损伤,早期误诊率极高[1],因漏诊误诊迁延治疗造成陈旧性病变,若再不及时处理,极易导致舟骨骨折不愈合、月骨缺血性坏死、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严重影响腕关节功能.本院自1994年7月~2004年3月采用带旋前方肌肌蒂桡骨瓣植骨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18例,取得一定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腕舟状骨隐匿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舟状骨隐匿性骨折采用腕关节支具固定。结果最后确诊舟状骨骨折8例,占所有可疑骨折的34.8%,对所有确诊病例随访6个月~3年,无骨折移位、骨不连、缺血性坏死及骨关节炎发生;排除舟状骨骨折15例,所有排除病例随访3~4个月,未出现漏诊病例,腕关节功能正常。结论采用腕关节支具固定治疗舟状骨隐匿性骨折,有利于腕部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修复及局部肿胀的早期消退,对于潜在的骨折有足够的腕关节制动,避免因延迟诊断或漏诊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并且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6.
月骨周围脱位多发生于活跃的青壮年男性,是一种严重的腕部损伤,主要依靠腕关节X线检查和临床查体诊断。由于腕关节结构复杂,临床易误诊、漏诊,若诊断或治疗不当,极易引起骨缺血坏死、腕不稳及创伤性关节炎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檀亚军  何本祥 《中国骨伤》2010,23(11):870-872
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是腕部的一种严重损伤,在临床中比较少见,治疗难度较大,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当易造成腕关节不稳、腕关节功能障碍、舟骨及月骨发生缺血性坏死等不良后果[1-3].自2001年1月至2009年6月,采用牵引推送手法复位埋形托板外固定治疗经舟骨月骨周围脱位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团状掌长肌肌腱填塞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的手术技术和初步效果。[方法] 2019年5月—2022年5月对8例月骨缺血性坏死患者采用月骨切除团状掌长肌肌腱填塞治疗。行腕关节掌侧弧形切口,彻底切除坏死月骨,将制备的团状掌长肌肌腱移植物填塞于月骨缺损处。[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2个月以上。VAS评分由术前(5.5±0.9)分显著降至末次随访时(0.3±0.4)分。腕关节活动范围较术前改善。手腕、手指肌力较术前相比均有1~2级的提升。末次随访时Mayo评分为(91.1±3.3)分,优良率100%。影像检查见,各腕骨无移位现象,排列结构正常。[结论]团状掌长肌腱移植物填塞至月骨缺损区,可替代月骨的支撑作用。该术式操作简单,初步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月骨无菌性坏死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月骨无菌性坏死 ,也叫月骨软化症或金伯克氏病 ,在腕关节疾病中较为常见。作者自 1993年以来 ,对 17例不同分期的月骨无菌性坏死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取得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7例 ,男 12例 ,女 5例 ,右手 10例 ,左手 7例 ;年龄 2 5~ 6 0岁 ,平均 47岁 ;坏死因素 :有明显外伤史者 3例 ,无明显病因者 14例 ,但 14例中 ,10例患者日常生活中有腕关节慢性劳损史 (如木工、泥瓦工、石匠等 )。按Stahl分度 ,Ⅰ、Ⅱ度 7例 ,Ⅲ度 4例 ,Ⅳ度 3例 ,Ⅴ度 3例。1.2 治疗方法 对于不同分度的患者 ,我们采用不同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月骨无菌性坏死又称Kienbock病,是以进展性、破坏性的病理过程导致患者腕部慢性疼痛及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多发于青壮年男性,多单侧发病。多数患者都存在腕关节反应性滑膜炎、肿胀、活动受限、握力下降。如不及时治疗,月骨会碎裂、塌陷,从而导致腕关节的退行性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