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伤寒论》厥阴病寒热错杂理论指导下,介绍乌梅丸加减治疗牙痛、五更泻、久利的临床经验。乌梅丸寒热并用,疏通厥阴,是治疗寒热错杂病之效方,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蜀椒、桂枝、人参、黄柏10药组成。是治疗厥阴病的主方,为以寒热苦辛酸并用的复方,能解阴阳错杂,寒热混淆之邪。此方虽寒热并用,但总以温脏固脱之力居多。据此,本人在该方基础上稍予加减,治疗多种疾病,效果颇佳。1  相似文献   

3.
宋忠鹏  韩雪  马超 《光明中医》2023,(4):644-647
痉挛性咳嗽是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呈剧烈、阵发性连声、刺激性咳嗽,咳甚面红目赤、作呕。韩雪教授认为痉挛性咳嗽病位在肺,与肝脏、脾胃密切相关,病机关键在于肝气上逆、犯胃克土、肺气不降,风邪、痰饮为患,病性多寒热交杂共见,以疏肝降肺、祛风解痉、寒热并用为法,活用经方加减化裁,自拟止痉汤治疗,用之多验。  相似文献   

4.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是朱良春老师的治学痤右铭 ,疑难病中久治不愈之痼疾 ,病机复杂 ,治法繁多 ,历代医家所见殊异 ,但亦有规律可循 ,每治一种病 ,虚实寒热分拟基本方加减化裁 ,历代名医多有惯例 ,如曹仁伯云 :“凡治病 ,每病必须揣定一主方 ,从此前后左右 ,轻重疾徐 ,化为八法 ,即有八方”。此乃符合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 ,且能使后学者易于掌握 ,基本方解决疾病的共性 ,加减变通解决疾病的个性。朱师治疗阳痿分虚实寒热拟基本方加减 ,且有丸、散、汤诸剂型灵活变化 ,如自拟“蜘蜂丸”加减变化治虚证 ,竹皮大丸加味改汤治实证 ,疗效卓著 ,笔者仿朱师之法加减变化 ,历年验证临床亦颇有心得体会 ,临证处方用药之思路 ,无博观乃无约取之巧 ,无厚积亦无创新之薄发  相似文献   

5.
泻心汤类方源自《伤寒杂病论》,包括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黄连汤等,以半夏泻心汤为中心,加减化裁为泻心汤类方,共计8方,14味药。泻心汤类方从其立法来看,温清并用、甘苦兼施,能调中焦阴阳之失衡,寒热之错杂,对胃肠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契合胃癌虚实寒热错杂之病机,对胃癌的治疗有重要的作用。于临床中研习《伤寒杂病论》,细揣古今医家之治验,略有所悟,文章就泻心汤类方来探讨胃癌之治疗。  相似文献   

6.
肠息肉病机错综复杂,通过对厥阴病病机及临证特点的探讨,认为肠息肉病位当属厥阴,病机重在阴阳气不相顺接、气机升降失常,终表现为肝风内扰、寒热错杂之象。厥阴病代表方乌梅丸组方用药酸苦合法、寒温并用,能温清并补,同时重用酸收以突出敛肝息风之功,恰合肠息肉之病机,因此治疗上可用乌梅丸加减化裁。举病案2则以为例。  相似文献   

7.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是治疗中气虚弱、寒热互结、升降失常的基础方,也是寒热平调、辛开苦降、散结除痞法之代表方剂,临床应用广泛。张磊教授治疗痞满、腹胀、胃痛、口疮、不寐等病常以此方加减,并常以党参易人参,每获良效。该文从半夏泻心汤的方义解析、临床应用思路及加减用药规律等方面进行探讨,总结张磊教授运用半夏泻心汤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8.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此方酸苦甘辛合法,寒热并用,杂味相投,配伍独特,为仲景治疗蛔厥腹痛及久痢之要方。经后世医家不断探索,其临床应用范围逐步扩大。笔者认为脾胃素虚,六淫、七情、饮食等致胃肠寒热失调,痰瘀凝着是大肠息肉的病机特点,故临床上常采用虚实兼顾、寒温并用之乌梅丸加减防治多发性大肠息肉,强调已病防变;重视脾胃之健运、气机之疏理;推崇分期论治,合理辨证寒热关系,古方新用,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9.
乌梅丸加减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梅丸是仲景治厥阴病厥热胜复、寒热错杂证的主方。盖厥阴为阴尽阳生之脏,阳气来复则热,阴气内盛则厥,故厥热更迭是厥阴病的特点之一。乌梅丸证的病机为肝阳虚,阳气不能升发敷布,阴寒内盛;又肝中内寄相火,相火不得敷布,相火内郁。笔者从事耳鼻喉科临床多年,在临证中体会到某些变态反应性鼻炎发作也是寒热更迭错杂的一种表现,用乌梅丸加减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聂鲲 《中医研究》2012,25(7):75-78
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以寒热共伍、攻补兼施、苦辛并进、阴阳并调为组方特点,功用和胃降逆、散结除痞.本文就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概况进行了综述,认为该方的临床应用将会随着现代医学的理论研究而不断发展,在临床新用方面亦有很大潜力;临证时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抓住寒热错杂这一病机关键,对于脏寒肠热、虚实夹杂、寒热错杂、升降失调之胃肠道疾病均可用之,且要根据不同病症灵活加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重点介绍了著名中医学家张琪教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经验。本文从1、病因勿忘寒邪;2、病机病证重视寒热错杂,遣方用药善于寒热并施;3、病情潜隐难以辨证,信手加减清心莲子饮等方面进行论述。内容简而明,对学者颇有效益。  相似文献   

12.
杜怀棠师承秦伯未先生、董建华院士,在诊治外感热病方面倡导寒温统一思想,内伤杂病方面则宗孟河学派和缓醇正之用药特点,临证善用经方化裁治疗外感内伤诸病。柴胡陷胸汤为其临床常用方剂,此方系将《伤寒论》之小柴胡汤与小陷胸汤合方加减而成之和解通降方,兼取小柴胡汤和解表里之长及小陷胸汤清热涤痰之功,又佐以枳实、桔梗调理气机。现代医家多用此方治疗心系、脾胃系及气血津液系病证,杜老则常将其作为基础方辨证加减应用于发热、咳嗽、眩晕等属少阳病而见痰气交结蕴热之证者,可发挥和解少阳平寒热、理气化痰定眩晕、升降相因止咳嗽等作用,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的特色,并常在此方取效基础上配伍滋阴养血之品,以防清热化痰理气之品过用伤及津血,体现“时时顾护津血”之意,临床收效良好,为现代中医临床重扩大此方的适用范围、指明此方的应用特点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相似文献   

13.
介绍张庆祥教授从肝论治慢性泄泻经验。张教授认为慢性泄泻有小肠泻、大肠泻、脾泻与肾泻之分,主要病机为肝脾失调,多寒热虚实夹杂,临床治疗强调调和肝脾,随证加减。创抑木扶土方为主方,功能疏肝理气,健脾祛湿,在主方基础上根据临床常见的寒湿中阻、湿热内扰、脾肾阳虚3种不同证型辨证加减。  相似文献   

14.
介绍黄政德教授运用左金丸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黄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以脾胃虚弱为本,属寒热错杂之候,以寒热并用法之左金丸加减治疗,获得显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5.
桂枝芍药知母汤临床新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勇  石笋 《四川中医》2005,23(10):109-110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对历节病以外的部分病种的疗效。方法:以该方为主,依据患者寒热虚实辨证加减。结果:用该方治疗慢性特发性心包积液、特发性水肿、紧张性头痛、耐药性深部真菌感染等病获愈。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对风寒湿热夹杂证型的部分内科杂病,只要辨证准确,化截得当,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16.
邱健主任临床以治疗脾胃病见长,尤善运用半夏泻心汤经方化裁治疗脾胃病。在半夏泻心汤用于治疗脾胃病的辨证思维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根据患者寒热虚实侧重及兼夹证,以半夏泻心汤为主加减化裁,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常用基础方,使之方证相符,在临床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尿崩症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其中厥阴消渴属于六经病阴阳胜复、寒热错杂的证情,治宜清上温下。乌梅丸为厥阴病主方,善治寒热错杂证诸病。文中所举例的1则病在厥阴,上热下寒的尿崩症验案,患者以乌梅丸加减后尿量显著减少,口渴症状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侯氏黑散加减治疗1例寒热错杂、虚实兼夹型化脓性中耳炎的个案报道,为拓展侯氏黑散的临床应用提供案例,并为治疗化脓性中耳炎提供新思路。方法:以六经辨证分析侯氏黑散加减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因病机,阐述其合理性与六经辨证的重要性。结果:侯氏黑散治疗寒热错杂型化脓性中耳炎寒热同调、虚实兼顾,效果显著。结论:侯氏黑散加减不仅适用于《金匮要略》之中风,也可用于治疗其他疾病,关键在于六经辨证、抓住病机。  相似文献   

19.
曹秋实  张智华  柳琳 《光明中医》2016,(16):2423-2424
目的本文旨在阐明半夏泻心汤的证治机理,治法用方特点以及临床加减运用。方法通过查阅原文古籍以及相关文献,并结合梅国强教授在临床上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病的经验进行简单阐述。结果发现半夏泻心汤的病机多宗于寒热互结于心下,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治法上采用辛开苦降,平调寒热,攻补兼施之法。结论在明确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用方特点的前提下,抓其主证并结合实际进行酌情加减,可治疗多种脾胃疾病,值得推广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黄连汤治疗胃脘痛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连汤为《伤寒论》方,即半夏泻心汤加黄连二两,并将黄芩易桂枝而成,功具清热降逆,温中扶脾,是仲景治疗寒热错杂胃痛之名方。笔者以此方加减治疗胃脘痛以平调寒热,升降并施收效甚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