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了解阿坝州羌族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现状及趋势,为羌族学生体质标准的制订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按全国和四川省制订的羌族学生体质调研规范进行,将1985年与2005年调查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1985-2005年羌族学生身高、体重呈快速协调增长,20 a间,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等测量指标多数有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别以男、女生的身高、体重指标增长尤为明显;男、女生生长发育高峰分别由13岁提前到12岁和7岁,其余测量指标增长峰值大多在12~13岁.结论 20 a来羌族学生多数形态指标呈明显快速增长,男、女生长高峰在被测指标中已出现部分年龄组前移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太原市中小学生身体发育现状,探讨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以2005年太原市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监测资料数据,与该市1995年和2000年同性别、同年龄组中小学生进行比较。结果2005年太原市7~18岁城乡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和肺活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均为城男高于乡男,城女高于乡女。与往年相比,身高、体重、胸围呈上升趋势,但男、女生肺活量普遍低于往年。结论太原市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但体育运动不够,肺活量不足。  相似文献   

3.
魏国华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2):1128-1129
目的了解2000年与2005年贵阳市城乡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及身体素质方面的差异和变化趋势,为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0年和2005年贵阳市6~18岁城乡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为资料,对身体形态、机能、运动素质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贵阳市城乡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呈明显增长趋势,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且城市优于农村;但反映身体机能水平的肺活量和多种运动指标呈下降趋势,且农村大于城市。结论贵阳市城乡中小学生普遍存在体育锻炼不足。学校和家庭要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培养孩子从小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4.
杲强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0):934-935
目的掌握甘肃省城乡汉族学生肺活量发育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改善学生体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甘肃省6~22岁城乡汉族男女学生10912名,按照《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检测细则》要求检测学生肺活量,再将2005年的肺活量均值与同年龄组、同一群体1985年的肺活量均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05年与1985年比较,甘肃省城乡汉族男女学生的肺活量均呈明显下降趋势。造成学生肺活量下降的原因主要与课业负担过重,忽视体育锻炼有关。结论应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确保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帮助学生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中小学生2000年与1985年生长发育状况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陕西省中小学生1985~2000年生长发育的变化,笔者将该省2000年和1985年7~18岁中小学生体质调研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
沪疆两地相距遥远,两地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形态指标可能因地域、环境、经济发展状况以及饮食习惯的不同而有所影响.笔者通过对两地中小学生生长发育资料的分析比较,旨在了解两地中小学生形态指标的差异,以便为相关研究以及地区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1985~2005年中小学生生长交叉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龙翔  陶芳标  黄锟  赵媛媛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1):1320-1321
目的了解安徽省中小学生青春期加速生长的变化趋势。方法描述安徽省1985-2005年5次全国体质调研身高和体重交叉图,结合1985-2005年学生身高和体重增长净值,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985-2005年安徽省中小学生身高和体重青春期交叉发生的时间前移,身高发生交叉的年龄由1985年的10,13岁缩小至2005年的11,12岁;体重交叉年龄从1985年的11,14岁缩小至2005年的11,12岁,交叉区间间隔有缩小趋势。身高区间最大值从1985年2.635 cm缩小至2005年的1.656 cm。体重区间最大值从1985年1.605 kg缩小至2005年的1.521 kg。结论20年来,城乡男生青春期身高、体重增长速度高于女生,可能是身高、体重在青春期交叉区间缩小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泉州市中小学生1982年与2002年生长发育状况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了解泉州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现状及变化规律,为进一步开展儿童青少年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年泉州市7~17岁中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进行调查,并与1982年的调研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泉州市中小学生的形态指标发育呈上升趋势,2002年男生平均身高、体重、胸围分别增长了6.52cm,10.64kg和4.86cm,女生分别增长了5.00cm,7.65kg和6.40cm,高于1982年泉州市生长发育水平。结论泉州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存在长期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9.
青岛市1985~2000年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调查与评价是儿少卫生学、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变化趋势,是观察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营养、体育锻炼等诸因素对生长发育影响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评价社会发展的一个客观指标.为此,笔者对1985~2000年青岛市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状况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1985-2005年大学生体质发展状况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1):1010-1011
目的探讨20a间甘肃省大学生体质发展的动态变化趋势,为更好地开展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1985,1995和2005年全国体质调研甘肃省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甘肃男、女大学生身高明显增长,男生体重增长显著,女生体重呈下降态势;心肺功能明显下降,且幅度较大;身体素质整体出现较大的滑坡,在速度、耐力素质方面下降非常显著。结论甘肃大学生的营养状况提高显著,身体形态得到较为理想的发展,但速度、耐力指标明显滑坡。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大学生1995-2005年体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邓永明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2):1092-1093
目的了解山东省城乡19~22岁男、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对1995年和2005年山东省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研结果中19~22岁的城乡男女大学生调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a间,山东省大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的发育水平继续呈增长趋势,而肺活量、身体素质指标均低于1995年,身体素质的高峰年龄多在19~20岁出现,乡村大学生的素质指标优于城市大学生.结论山东省大学生身体素质整体呈下降趋势,尤以女生和高年级大学生为重。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社会比较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学生的社会比较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为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法,调查重庆市某中学392名中学生的社会比较和学业成绩。结果不同学业成绩水平中学生的社会比较倾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学业成绩优异中学生更倾向于上行认同、平行认同的比较方式,而学业成绩较差中学生更倾向于上行对比、下行认同的比较方式。中学生更倾向于作出认同反应,且偏好反映在上行、平行和下行方向上。性别因素在社会比较倾向和具体比较方式上的选择主效应不显著;年级因素在社会比较倾向和某些具体比较方式上主效应显著,表现为中学生的社会比较倾向和对上行认同、平行认同、下行认同的选择随年级上升而趋于降低。结论中学生的社会比较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特定对应关系,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福田区中小学生健康状况3年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深圳福田区中小学生健康状况的变化。方法 对该区6所监测点中小学1997-1999年学生体检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中学生健康问题明显多于小学生,3年间中学生视力不良、龋齿肥胖以及小学生的营养不良和肥胖患病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P<0.005),小学生龋齿患病率1998年上升,1999年下降,中小学生的沙眼患病率均明显降低(P<0.005)。中学女生视力不和龋患率高于男生,小学女生患率高于男生(P<0.005)。结论 中小学生健康状况尚存在许多问题,减轻学习负担,加强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小学生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1985-2005年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和素质变化趋势,为制定学校卫生工作规划提供依据。方法依据1985年和2005年太原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比较20年来7~18岁中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50m跑、立定跳远、斜身引体、引体向上、仰卧起坐、50m×8往返跑、800m、1000m跑的发展变化。结果20年间,太原市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明显提高。7~18岁中小学生身高平均增长量,男生为6.12cm,女生为3.31cm;体重平均增长量,男生为7.58kg,女生为3.99kg;胸围平均增长量,男生为4.80cm,女生为3.12cm;7~18岁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趋势很不平衡,50m跑男生平均下降0.31s,女生平均下降0.67s;立定跳远男生平均增长4.47cm,女生平均下降4.58cm;7~12岁男生斜身引体平均增长1.75次/min,13~18岁男生引体向上平均下降3.64次/min,7~18岁女生仰卧起坐平均增长4.52次/min;7~12岁学生50m×8往返跑,男生平均下降12.17s,女生平均下降5.20s;13~18岁男生1000m跑平均下降40.33s,女生800m跑平均下降36.08s。结论太原市中小学生身体形态的长期变化是明显的,身体素质总的发展趋势是下降的,存在不协调现象,应制定相关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05年安徽省7~22岁学生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超重和肥胖的分布状况,为预防和控制学生营养过剩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BMI超重、肥胖筛查分类标准》,对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安徽省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城男、城女、乡男、乡女BMI均值随年龄呈上升趋势。7~9岁年龄组肥胖检出率最高,肥胖呈现出低龄化趋势。城市学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高于乡村学生,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结论防治肥胖应该从小抓起,对城市和乡村、男生和女生应分别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在保证青少年体格发育的同时做好预防超重和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城乡中小学生生活质量比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了解湖北省学生生活质量的总体情况和城乡之间的差异,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湖北省城乡中小学生2036名利用《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进行生活质量测查。结果湖北省城、乡学生生活质量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活动能力、作业态度、自我概念、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维度和生理健康状况及社会功能状况2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湖北省城乡学生生活质量在许多维度和方面存在差异。在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时,应针对城乡采取不同措施。  相似文献   

17.
柯芳  余毅震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2):1089-1091
目的 了解湖北省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及其20年变化趋势,为深入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细则》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要求,以2005年湖北省参加体质健康调研的7 165名7~22岁学生为对象,分析速度、耐力、力量及柔韧性素质,并与1985年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005年城、乡各年龄组身体素质指标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生素质指标城乡差异随年龄增长逐渐缩小.与1985年比较,2005年男女生立定跳远、男生斜身引体、女生仰卧起坐成绩有不同程度提高;但男生引体向上、男女50 m×8往返跑、男1 000 m、女800 m及男女坐位体前屈3项指标有所下降,男生的坐位体前屈成绩下降幅度比女生大;男女生50 m跑成绩基本持平.结论 湖北省学生下肢爆发力素质和力量素质指标有所提高,速度、耐力和柔韧性素质指标呈下降趋势.应采取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等综合措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8.
曹建新  王雅伶  董秀孩 《预防医学论坛》2007,13(12):1111-1112,1137
[目的]通过对阳泉市2002-2006年学生健康体检数据的统计分析,了解本市在校学生的健康发育情况,据此指导营养健康教育。[方法]按照《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技术规范》对阳泉市在校学生进行体检,数据使用“阳泉市学生健康监测统计软件”完成资料统计汇总。[结果]根据2002~2006年阳泉市在校学生体检形态机能、营养发育指标、男女生对比分析得出:阳泉市在校学生营养发育水平逐年上升,2003~2006年在校学生身高、体重上等比例男生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身高、体重下等比例则男生低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活量、胸围上等比例女生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活量、胸围下等比例男生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营养不良率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贫血患病率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阳泉市在校学生生长发育情况较好,健康教育卓有成效,但是经济发展、生活条件提高伴随而来的肥胖也同时抬头,需要及时对在校学生进行健康营养指导教育,并关注在校学生贫血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农村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河南省农村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河南省4个省辖市39所农村中学学生8 316名,进行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在调查前的1 a中,学生产生过自杀意念、企图自杀和自杀未遂报告率分别为24.10%,7.53%和1.95%.重点中学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26.40%)高于非重点中学(21.78%),大家庭中学生自杀的报告率最低,单亲家庭和父母均缺失家庭中学生的自杀相关行为报告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家庭.有自杀相关行为的农村中学生伴有不良心理-情绪障碍、静态活动相关行为集聚现象.结论 应重视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