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临床资料  男患者 ,3 0岁 ,因“双上肢乏力 12年 ,胸闷半个月”以“多发性大动脉炎”收入院。患者 12年前因双上肢乏力就诊时发现双上肢无脉征 ,未系统检查 ,半个月前晨起时突然胸闷 ,持续 5h ,就诊于当地医院 ,心电图检查提示频发室早 ,无其他异常。CK MB轻度升高 ,未动态观察。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患者儿时经常出现结节性红斑。入院时神清 ,双上肢血压测不到 ,双侧桡动脉触不到 ,双下肢血压明显升高。心肺听诊未闻及明显异常 ,腹部及肾区未闻及确切血管杂音 ,双足背动脉搏动良好。入院后查血沉正常 ,C 反应蛋白阳性 ;结核菌素试…  相似文献   

2.
1型糖尿病与大动脉炎均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两者合并存在少见。我科近来收治一年轻男性患者,因1型糖尿病住院,检查发现合并大动脉炎,本文将该患者的资料作一简要报道,并探讨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 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是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以及肺动脉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可累及多处动脉。综合文献报道14个国家22000余例尸检结果,发病率为0.6%。累及到冠状动脉的较为少见,但可引起严重的临床后果,现将我院收治1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及分析患者,女,36岁,因头晕3个月入院。查体:双上肢血压80/50mm Hg(1mm Hg=0.133 kPa),双下肢血压140/80mm Hg,左颈部可闻及隆隆样连续性杂音,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00次/min,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3/6级收  相似文献   

4.
5.
大动脉炎致冠状动脉完全闭塞一例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刘建林,黄庆恒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6岁。间断性心前区闷痛1年,逐渐加重。入院前3天,无诱因心前区闷痛、心悸,气短持续2小时不缓解。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心肌缺血。给硝酸异山梨配口服,静脉...  相似文献   

6.
患儿5岁,因反复咳嗽、憋气10个月,以支气管肺炎并胸腔积液收入院。查体:右胸部明显隆起,肋间隙增宽,右肺呼吸动度明显减低,右肺Ⅱ~Ⅳ肋间叩实,右肺呼吸音减低,闻及中小水泡音。肝肋下3.5cm,剑下4cm,质韧,表面光滑无触痛。胸片示右侧胸腔大量包裹性积液,右肺大片密实病变。B超示右胸腔内有一不规则团块状增光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与感染和自身免疫有密切关系的,侵犯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血管病变.Ⅰ型多发性大动脉炎也称主动脉弓综合征或高安病,在临床上较为罕见.  相似文献   

8.
正肺动脉肉瘤为罕见疾病,最早于1923年Moritz首次报道。本文报道1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肺动脉肉瘤,分析如下:一般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1岁,因发热、咳嗽及咳痰伴胸痛3个月入住我院,入院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3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辅助检查:2015年7月入院后查:双肺增强CT考虑肺动脉栓塞。全身PET-CT检查示:肺动脉主干,左肺动脉起  相似文献   

9.
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利用脑保护伞为1例完全无名动脉(IA)闭塞患者成功实施了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患者因发作性黑曚1年、右上肢麻木6个月入院。既往有高脂血症病史1年,吸烟30年。结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CT血管成像(CTA)检查,该患者被诊断为无名动脉闭塞。经术前充分评估,采取右股动脉及右肱动脉双入路,在右颈内动脉(ICA)脑保护伞保护下,成功实施了无名动脉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本例诊疗过程提示介入治疗是开通无名动脉闭塞性病变的首选方法,成功率高,安全,有效。脑保护伞的正确选择与应用在预防脑梗死方面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0岁,因反复头晕、晕厥4年,视物不清2年入院.入院查体:四肢血压:右上肢73/32 mmHg(1 mmHg=0.133 kPa),左上肢未测出,右下肢141/76 mmHg,左下肢140/78 mmHg;颈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双眼视力为2米远不能分辨五个手指;心、肺(-),腹部未闻及血管杂音;神经系统病理征(-).主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CTA)示主动脉弓上动脉完全闭塞.  相似文献   

11.
<正>多发性大动脉炎(TA)是一种病因未明,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症,可引起不同部位的动脉狭窄或闭塞,表现为全身炎症及受累器官的缺血症状。该病发病率低,病因及发病机制受多重因素影响,诊治难度大,临床危害高。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例多发性大动脉炎病例进行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等方面讨论。1病例患者女性,65岁,主因胸闷气喘半月,剑突下疼痛伴呕吐5 d,加重1 d于2018年3月27日至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患者半月前安静状态下偶发胸闷气喘、咳嗽。6 d前出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33岁。因突发性失语伴右侧肢体运动障碍半小时人院。当时无头痛、呕吐、肢体抽搐及二便失禁。查体:BP130/80mmhg。嗜睡,运动性失语,心肺、双侧眼底未见异常。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侧上肢肌力0级,下肢肌力Ⅱ级。右侧肌张力低下,肢体深反射减弱,未引出病理征。急查心电图示正常范围,颅脑CT未见异常,出、凝血时间正常。考虑为脑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报告 刘某男,44岁,1992—05—15入院。2年前开始餐后腹胀,纳差,近7月起伴上腹部持续隐痛并向腰背部放射,腹泻黄色稀水便4—8次/d,2年体重下降15kg,门诊以慢性胰腺炎收入院。查体:消瘦、左中上腹有明显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肠呜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60岁,退休工人。主诉:右前胸隐痛1月余伴低热。无明显诱因下,右前胸隐痛,偶尔呈针刺样;继而出现低热,无明显规律性;病程中无咳嗽、咳痰,无痰中带血。在当地诊所给予抗炎对症治疗,无明显缓解。既往身体健康,否认肺结核病史。吸烟30余年,平均每日约40支。  相似文献   

15.
<正>多发性大动脉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罕见类型~([1]),病因不明,好发于年轻女性,本病主要累及弹力动脉,如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肺动脉、冠状动脉等,国内外有个案报道还可累及颅内动脉和四肢动脉~([2-4])。本文报道1例少见累及双侧股动脉并合并股总动脉局限性内膜撕裂病例,以引起临床医师注意。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2岁,因确诊多发性大动脉炎2年收入我院,主要表现为活动后双下肢乏力、头晕。查体:双侧颈动脉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上肢收缩压差> 20mm Hg,双下肢血压测不出,双侧足背动脉未扪及,双侧肱动脉、桡动脉、踝动脉搏动减弱。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病3级、类  相似文献   

16.
1病例介绍 病人男性,63岁,厨师,汉族。因左上臂活动时疲劳、乏力、麻木、酸痛3个月于2003—08—10来我院就诊,既往身体健康无家族病史。入院查体:T36.4E,R18次/min,脉搏左肱动脉搏动减弱72次/min,左桡动脉搏动消失,右肱动脉和桡动脉搏动有力72次/min,左上肢BP8/4kPa,右上肢BP16/10.8kPa,双下肢动脉搏动有力,72次/min。神志清楚,双眼视力正常,皮肤和粘膜未见出血点和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两肺呼吸音清晰,心率72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肝脾肋下未触及,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39岁,汉族。于1997年无诱因双眼视物模糊,坐位及站位时加重,数分钟后可缓解。后经常出现头晕、心慌,双上肢发冷麻木无力,双下肢活动不变,曾数次发生急转身时晕倒。体格检查:体温363℃,呼吸16次/分,双侧颈、桡动脉搏动消失,双侧上肢血压...  相似文献   

18.
正Loeys-Dietz综合征(Loeys-Dietz syndrome,LDS,OMIM:190 182)由Bart Loeys及Harry Dietz等于2005年首次报道~([1]),LD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病。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1(TGFBR1)和TGFBR2基因突变是其主要的致病原因~([2])。LDS和马凡综合征(Marfan's syndrome,MFS)是最常见的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LDS临床罕见,因其心血管、骨骼系统病变与MFS类似~([3]),所以极易被误诊为MFS~([4, 5])。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28岁,因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而要求行介入治疗。体表心电图定位室性期前收缩位于左室流出道。常规穿刺右颈内静脉置入冠状窦电极,穿刺右股静脉置入右室电极,穿刺右股动脉置入大头电极于左室流出道主动脉瓣上标测消融。在主动脉瓣上左冠窦内  相似文献   

20.
右肺中叶肺结核临床上很少见,本院于2012.8.16日收治的1例病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现报道如下。患者,男,38岁,因"咳嗽、咳痰、胸痛3+月"入院,3+月前患者因感冒后出现咳嗽、咳白色粘液痰,痰中带血及少量咯血,量约20 ml,为鲜红色,伴胸痛及气短,无发热、畏寒、寒战,无盗汗,无声音嘶哑及吞咽困难,于当地医院治疗,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