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在Ⅱ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6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分别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并将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Ⅱ型糖尿病患者纽尿微量白蛋白与正常健康体检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Ⅱ型糖尿病患者肾损伤分期中Ⅰ期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Ⅱ期、Ⅲ期患者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是诊断Ⅱ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可靠生化指标,对临床的早诊断早治疗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常人及Ⅰ型糖尿病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规律国内外已有报道,但对Ⅱ型糖尿病合并有微量白蛋白尿者血压变化规律报道不多。我们应用90207型动态血压监测仪观察30例伴微量白蛋白尿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以了解其血压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DH)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化学免疫发光法对本院50例已确诊Ⅱ型DM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尿ALB)进行了测定。结果50例Ⅱ型DM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为x=50μg/min±8.8与正常组x=9.0μg/min±1.1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Ⅱ型DM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显著增高,这为临床诊断、治疗、愈后观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uMALB)、尿谷氨酰转肽酶(uGGT)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已确诊的44例2型糖尿病患者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用酶法测定尿谷氨酰转肽酶,同时进行血肌酐、尿素的检测,将糖尿病组分为肌酐、尿素未升高组(Ⅰ组)和肌肝、尿素升高组(Ⅱ组)。结果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Ⅰ组患者尿谷氨酰转肽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组患者尿谷氨酰转肽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有早期诊断意义,尿谷氨酰转肽酶对糖尿病肾病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何伟民  张翼  郭树龙 《现代康复》1999,3(2):154-155
目的:为探讨尿白蛋白排泄率对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塞的相关关系。方法:将121例Ⅱ型糖尿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显性白蛋白尿三组.对其血脂、心电图及脑梗塞发病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Ⅱ型糖尿病尿白蛋白排泄异常存在着脂代谢紊乱.心电图缺血表现及脑梗塞发生率明显增多,显性白蛋白尿组多发性脑梗塞发生率明显多于微白蛋白尿组。结论:尿白蛋白排泄率不仅是Ⅱ型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有力的预测指标,也可能是并发脑梗塞的危险信号。  相似文献   

6.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对107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0例正常健康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和比较,并对其中38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的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健康者,两组比较差别非常显著(P<0.01)。2型糖尿病患者经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明显改善。结论: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对2型糖尿病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肾损害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Ⅱ型糖尿病病人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Ⅱ型糖尿病病人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因素陈海英综述沈稚舟审校作者单位:200040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内分泌科微量白蛋白尿(MA)是目前临床评估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主要且简便的指标,有助于筛选及检出糖尿病(DM)早期肾脏病变,进而有可能进行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指标临床意义分析。方法:常规体检组与2型糖尿病组分别50例做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分析。结果: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尿病病史相关与性别无关;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可以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9.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预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赵明采用尿微量白蛋白(UA)检查作为早期糖尿病肾脏损害的报警指标之一。1病例与方法1.1病例:近3年我院糖尿病门诊无高血压的Ⅱ型糖尿病(NIDDM)患者50例,年龄45岁~55岁,平均(49.36±3.26...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血清血糖、胰岛素、脂质和糖化血红蛋白异常间的关系。方法检测43例2型糖尿病患者晨尿微量白蛋白、空腹血清血糖及胰岛素、脂质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观察2型糖尿病伴尿微量白蛋白患者和不伴尿微量白蛋白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脂质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伴高尿微量白蛋白组与正常尿微量白蛋白组比较,表现为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低高密度脂蛋白。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严重的脂代谢紊乱。高尿微量白蛋白患者与2型糖尿病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探讨尿白蛋白排泄率对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塞的相关关系。方法:将121例Ⅱ型糖尿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显性白蛋白尿三组,对其血脂、心电图及脑梗塞发病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Ⅱ型糖尿病尿白蛋白排泄异常存在着脂代谢紊乱,心电图缺血表现及脑梗塞发生率明显增多,显性白蛋白尿组多发性脑梗塞发生率明显多于微白蛋白尿组。结论:尿白蛋白排泄率不仅是Ⅱ型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有力的预测指标,也可能是并发脑梗塞的危险信号。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探讨尿白蛋白排泄率对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塞的相关关系.方法:将121例Ⅱ型糖尿病分为正常白蛋白白尿、微量白蛋白尿、显性白蛋白尿三组,对其血、心电图及脑梗塞发病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Ⅱ型糖尿病尿白蛋白排泄异常存在着脂代谢紊乱,心电图缺血表现及脑梗塞发生率明显增多,显性白蛋白尿组多发性脑梗塞发生率明显多于微白蛋白尿组.结论:尿白蛋白排泄率不仅是Ⅱ型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有力的预测指标,也可能是并发脑梗塞的危险信号.  相似文献   

13.
吕国萍 《临床医学》2002,22(11):5-6
目的: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有无早期肾病,方法:观察住院165例2型糖尿病患者晨尿微量白蛋白,分初诊组,复诊组,对照组以t检验比较,结果:初诊2型糖尿病组有20%尿微量白蛋白增高,可能诊为早期肾病,但无临床肾病发现,糖尿病病程愈长,尿微量白蛋白愈高,直到临床肾病期,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实际病程已数年,尽早诊断糖尿病并干预治疗对糖尿病患者预防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拟降糖灵对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在改善糖代谢和尿微量白蛋白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属于气阴两虚的Ⅱ型糖尿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用自拟降糖灵治疗,对照组用糖适平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而在改善血糖及尿微量白蛋白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降糖灵能有效降低血糖和改善Ⅱ型糖尿病患者症状,并对糖尿病肾病早期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尿微量蛋白在Ⅱ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53例门诊病人作为观察对象,另选择45例健康查体者做正常对照,采用高效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Hs—CRP,同时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中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转铁蛋白(TF)。结果 Ⅱ型糖尿病组Hs—CRP、MALB、β2-MG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TF较MALB更敏感(X^2=3.554.P〈0.05)。结论 超敏C-反应蛋白、微量白蛋白对于诊断Ⅱ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在糖尿病早期肾脏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1例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并以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尿中微量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有助于了解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糖尿病患者晨尿中尿微量白蛋白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尿中微量白蛋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病程小于5年患者(A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小于病程大于5年患者(B组)。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单纯2型糖尿病和并发下肢血管病变患者C反应蛋白及微量白蛋白尿的变化,探讨其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中的影响。方法:根据有无下肢血管病变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和下肢血管病变并发症组,比较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及微量白蛋白尿的阳性率。结果:并发下肢血管病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其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也明显增高。结论: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及微量白蛋白尿的筛查,并给予积极早期的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的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胱抑素-C的水平,并与无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尿NGAL和胱抑素C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相关性。方法入组126名2型糖尿病患者和30名无糖尿病肾病作为对照组进行横断面比较研究。分为3个研究组:2型糖尿病有微量白蛋白尿组,2型糖尿病无微量白蛋白尿组和无任何肾脏疾病的患者。统计研究对象中2型糖尿病病程时间和血糖状态。对所有受试者的血样集中储存在-20℃的冰箱中,批量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以及NGAL和胱抑素-C水平。结果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尿NGAL和胱抑素-C水平(228.18和3.23ng/ml)与无蛋白尿(146.12和2.61ng/ml)和对照组(26.56和0.30ng/ml)相比显著升高。尿NGAL和胱抑素C水平与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呈线性相关。结论尿NGAL和胱抑素C水平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较无糖尿病肾病患者升高。尿NGAL和胱抑素-C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尿微量蛋白在Ⅱ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53例门诊病人作为观察对象,另选择45例健康查体者做正常对照,采用高效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Hs-CRP,同时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中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转铁蛋白(TF).结果 Ⅱ型糖尿病组Hs-CRP、MALB、β2-MG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TF较MALB更敏感(x2=3.554,P<0.05).结论 超敏C-反应蛋白、微量白蛋白对于诊断Ⅱ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