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骆驼蓬总生物碱,经临床验证能改善消化道肿瘤病人的临床症状。本文用骆驼蓬总生物碱注射液,依据大多数药物的血药浓度和药效、毒性呈平行关系这一原理。采用药物累积法,把药物动力学中血药浓度多点动态测定的原则与动物急性死亡率测定蓄积性的方法结合起来。以小鼠急性死亡率机率单位作为分级定量的药理效应指标,通过剂量效应曲线,转换成相应的体内药物水平。以了解骆驼蓬总碱注射液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规律,并推算其主要动力学参数,供临床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2.
古豆碱(hygrine)是一种存在于许多植物如曼陀罗、莨菪、烟草和古柯中的生物碱。最近,发现该吡咯烷(pyrrolidine)生物碱是莨菪烷(tropane)生物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的前体,这两种物质广泛用于许多药物制剂。植物组织中的古豆碱可用通用的色谱技术如薄层色谱(TLC)和毛细管气相色谱(CGC)进行常规分析。本文报道了提取古柯叶中古豆碱的改进方法和 HPLC 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LC-MS/MS测定乌头属中药8种生物碱含量的方法。方法:以甲醇-水(水相含0.1%甲酸和2.5mM醋酸铵溶液)为流动相,C18柱分离,采用ESI(+)源,MRM监测,对制川乌、制草乌、制附子药材饮片中的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新鸟头碱、次乌头碱),单酯型生物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胺醇型生物碱(乌头原碱、新鸟头原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上述8种生物碱的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的RSD都低于6%,加样回收率为95.77%-101.9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应用于乌头属中药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灯台叶为原料,研究鸭脚树叶碱对照品的制备与分析技术。方法:用溶剂法提取灯台叶中生物碱,通过色谱方法分离主要成分鸭脚树叶碱,用光谱方法鉴定其结构,并用TLC、HPLC方法检查纯度和标定含量。结果:鸭脚树叶碱对照品经TLC检查无杂质斑点,二维及三维HPLC检查为单一成分,峰纯度因数999.878,含量为99.35%.结论:鸭脚树叶碱对照品已达到中药质量标准用化学对照品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5.
红花的药效差示血清色谱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首次采用以药效为导示的差示血清色谱法探索红花在大鼠体内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比较红花提取物及服用红花提取物后最大药效时刻、最小药效时刻的含药血清色谱图,探索红花在血瘀大鼠体内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结果:血瘀大鼠灌胃给药后血清中产生药源性成分28个,其中20个成分为红花原形成分,其余8个为新产生的代谢产物.结论:红花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很可能出自血清中的28个药源性成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阐明红花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马钱子生物碱类成分(马钱子碱、马钱子总生物碱和马钱子优化总生物碱)ig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 大鼠ig给药后取血,以石杉碱甲为内标,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样品中马钱子碱,DAS 1.0程序拟合房室模型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马钱子生物碱类成分ig给药后马钱子碱的药动学行为均符合二室模型;与马钱子碱单体给药相比,马钱子总生物碱与马钱子优化总生物碱能显著增加马钱子碱的体内吸收,其他药动学参数无显著差异。结论 ig给以马钱子生物碱类成分后,马钱子其他生物碱类成分对马钱子碱有吸收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选择出检查苦参素胶囊中有关物质氧化槐果碱更适用的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薄层层析色谱(TLC)法。HPLC法选用氨基柱,以乙腈-无水乙醇-磷酸水溶液(pH=2.0)=80:8:12为流动相,流速1.2ml/min。220mm为检测波长。TLC法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氯仿-甲醇-浓氨水=50:6:3为展开剂。结果:HPLC法氧化槐果碱的最低检出限为1.0ng,TLC法最低检出限为0.4μg。结论:HPLC法灵敏度高,且可量化,更适用于苦参素胶囊有关物质的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乌头类生物碱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和降解产物。方法:采用HPLC—uv考察双酯型乌头碱(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在不同温度(60~100oc)、pH值(7~10)和时间(0~20h)条件下的水解过程,并运用HPLC—IT/MS对其降解产物进行鉴定。结果:在中性pH环境下,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易分别水解成相应的单酯型生物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pH8.5碱性条件下,乌头碱和新乌头碱分别水解成胺醇型生物碱乌头原碱和新乌头原碱。结论:双酯型乌头碱在一定条件下不稳定,易转化成毒性相对较低的单酯型和胺醇型生物碱,此研究为保证用药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绚  陈军  屈艳格  蔡宝昌 《医学教育探索》2011,42(12):2484-2488
目的 考察马钱子碱、马钱子总生物碱和优化马钱子总生物碱凝胶剂经皮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 建立测定小鼠血浆中马钱子碱质量浓度的HPLC法,比较含相同剂量(10.8 mg/kg)马钱子碱各凝胶剂经皮给药后,马钱子碱的血药浓度,并对结果进行药动学拟合。结果 经皮给药后马钱子生物碱类成分的药动学行为均符合二室模型。优化马钱子总生物碱凝胶剂能显著增加马钱子碱的体内吸收,相对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AUC0→t是马钱子碱凝胶剂的1.74倍,是马钱子总生物碱凝胶剂的1.89倍,其他药动学参数无显著差异。结论 以优化马钱子总生物碱经皮给药,可有效改善单体马钱子碱和总生物碱的体内药动学行为,有利于对马钱子碱的减毒增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制订中药黄连结肠靶向制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鉴别黄连;采用HPLC法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能检出盐酸小檗碱,在HPLC色谱中测定盐酸小檗碱在20.00~100.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9),平均回收率为100.22%,RSD为1.85%。结论: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能有效控制中药黄连结肠靶向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附子煎煮与配伍应用中乌头类生物碱含量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研究水浴和微波加热条件下附子中乌头类生物碱的水解规律,检测与不同中药配伍煎煮后附子中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变化。方法:分别以水煎煮和微波加热的方法提取附子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对其中的3种双酯型生物碱及其水解产物进行含量测定;同时检测与不同中药配伍煎煮后,附子中乌头类生物碱减少程度的差异。结果:附子水煎煮30 min后,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分别变为峰值的10.5%和41.9%,乌头碱完全检测不到;附子微波加热150 s后中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含量分别为峰值的59.2%、41.4%和86.6%。与生附子单煎煮比较,生附子与大黄、干姜或甘草共煎后,乌头类生物碱总含量均明显下降,分别降至附子单煎煮时的52.8%、66.2%和53.4%;与人参或白芍共煎煮后略有下降,分别为附子单煎煮时的79.5%和83.7%。结论:附子中乌头类生物碱在水煎煮和微波加热过程中有不同的水解规律;生附子与大黄、干姜、甘草、人参或白芍共煎后乌头类生物碱含量均有下降。  相似文献   

12.
附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但心脏毒性显著。其主要毒性成分为双酯型二萜生物碱,如: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如何减轻附子毒性但又不影响药效格外重要。多年来,众多学者不断深入研究附子生物碱的毒性机制,并取得了一定的共识。文章通过总结国内外研究资料,阐述了附子所含有的双酯型二萜生物碱对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影响,以及与其心脏毒性相关心肌的氧化损伤、细胞凋亡、缝隙连接蛋白Cx43和钠、钾、钙离子稳态的影响,并阐述了与上述机制相关的甘草、人参与附子配伍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附子理中缓释片安全剂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确定附子理中缓释片的安全剂量.方法 对小鼠灌胃给药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和药效学试验,观察不同药量不同时间小鼠的反应.结果 测得小鼠的中毒剂量为585 mg/kg,安全剂量为313 mg/kg.结论 人体每日服用附子理中缓释片2次,每次2片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乌头蜜制的工艺研究及主要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筛选乌头蜜制工艺。方法 以不同方法加工的蜜制乌头为对象 ,采用药典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乌头碱、美沙乌头碱、海帕乌头碱的含量。结果 不同的蜜制方法对乌头中主要生物碱含量变化均有影响。结论 蜜煮生乌头是最佳的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LC-MS/MS法研究炙甘草配伍对附子水煎液中双酯型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和离体肠吸收的影响。以生附子水煎液和生附子炙甘草药对水煎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两种水煎液中以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为代表的双酯型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差异。并通过离体外翻肠囊模型,考察炙甘草配伍对三者在不同肠段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炙甘草配伍附子在显著降低游离的双酯型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和肠道吸收率的同时,还可以促使各肠段对乌头类生物碱无差异吸收,达到减毒缓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四逆汤中乌头类生物碱的溶出平衡和水解平衡。方法 利用电喷雾质谱分析,比较了制附子、四逆汤、四逆汤药渣和含有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混合对照品体系中的乌头碱类二萜生物碱。结果 在煎煮过程中双酯型生物碱溶解并发生水解反应,而脂类生物碱则难溶于水。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水溶性相近,但是次乌头碱在水中的热稳定性更高,C19二萜骨架上C3取代基(—OH或—H)的变化影响生物碱的稳定性。结论四逆汤中的乌头碱类生物碱的种类及含量由其溶解性和化学稳定性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味附子理中汤配合针灸治疗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予加味附子理中汤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予盐酸普罗帕酮治疗,4W后观察疗效,以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89%,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19〈0.05)。但在改善心悸、胸闷、乏力、纳呆、形寒肢冷等症状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附子理中汤配合针灸治疗早搏疗效显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四逆汤中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含量的HPLC 法。方法采用HPLC 色谱法,Eclipse XDB-
C18 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0.1%三乙胺(65:35),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益,检测波长为240 nm。
结果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分别在0.120 4~6.02 μg( =0.9997)、0.041 2~2.06 μg( =0.999 5)、0.080 8~4.04 μg( =
0.999 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74%(RSD=1.88%)、99.9%(RSD=2.98%)、102.9%(RSD=
1.32%)。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作为四逆汤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不同煎煮时间对附子总生物碱的影响及其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煎煮时间对附子中总生物碱的影响,并建立其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附子总生物碱,并以HPLC进行各煎煮样品指纹图谱分析。结果不同煎煮时间附子中总生物碱含量与生附子相比相差不大,指纹图谱中显示煎煮品中不含毒性成分乌头碱。结论煎煮可有效减小附子毒性,且总生物碱含量基本不变,为临床大剂量使用附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