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蛋白尿是肾炎的主要症状之一,有的肾炎甚至单独表现为蛋白尿,且持续不消,变生他证,治疗起来比较棘手。应用参茂地黄汤治疗肾炎蛋白尿往往取得满意疗效,兹介绍如下:l机理分析中医学认为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现代医学中的蛋白属于精气、精微范畴。其与肾有关,肾主藏精,“主蜇,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所藏的精气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物的水谷精气及脏腑精气。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相似文献   

2.
浅谈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一个重要指征。在慢性肾炎中 ,由于免疫复合物的沉积 ,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发生改变 ,导致蛋白质不断漏出 ,继而形成含量高出正常范围的蛋白尿。蛋白质作为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力的基本物质 ,与中医理论的“精气”、“清气”、“精微”等相似 ,中医强调这些物质在人体内宜藏不宜泄。按照中医脏腑理论 ,肾藏精 ,为“封藏之本” ,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主统摄和升清。若肾不藏精 ,脾不摄精或脾不升清 ,乃致精气下泄 ,故见蛋白尿。故慢性肾炎见蛋白尿 ,当责之于脾肾亏损。脾肾亏损是肾病蛋白尿的患病机…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炎蛋白尿从湿热论治浅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玉敏 《陕西中医》2000,21(4):165-166
<正> 蛋白尿是慢性肾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人体蛋白质靠食物摄取,“精,食物之精华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肾炎蛋白尿产生病因病机十分复杂,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于“失精微”、“失精气”范畴,其发病的内在基础是脾肾两虚,阴阳失调,但在实践中发现,湿热往往影响着牌肾的统摄封藏,湿热的消减改善与否,决定着蛋白尿转归。现就此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于革忠,男,50岁,主任医师,从事中医治疗肾病20余年,现任内蒙古医学会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首批老蒙医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蛋白尿是慢性肾炎进展恶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兹将导师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慢性肾炎蛋白尿,在古代中医典籍中无相应记载,根据其表现,应归属于"精气下泄"范畴。蛋白是人体的精微物质,精微物质由脾生化,由肾封藏,因此蛋白尿的形成与脾肾两脏虚损密切相关。中医学认为,升降出入是人体脏腑气机运动的基本  相似文献   

5.
临床解惑     
蛋白尿如何辨证?答:蛋白尿是肾脏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根据其并见症状的不同,常归类于“水肿”、“腰痛、“虚劳”等范畴。医家多认为脾肾亏虚、精微下注是主要病机,常用补益脾肾之法。我们认为,蛋白尿的辨证应从精的生理功能来分析,尿蛋白应属于后天之精,源于水谷精微,而藏于肾。责于脾多因脾气亏虚清气不升,水谷精微下注。责于肾因于肾失封藏精气外泄而成,不单肾气虚可导致精气不固而外泄,临床常见的风、湿、热毒、瘀都可影响肾藏精的功能而形成蛋白尿。外感风邪,肺失宣降水道不通,精不主水而下注膀胱;或湿热毒邪蕴结下焦,扰动肾室精不能藏;或病程日久不愈,络脉瘀阻精气不循常道而出都可导致蛋白尿的产生。各种邪气都是通过影响肾藏精的功能而致病  相似文献   

6.
正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一种重要临床表现,同时也是加重肾脏疾病的因素之一。蛋白来源自于水谷精微,由脾胃化生,通过脾的健运,将水谷精微物质上输于肺,经由肺宣发输布于脏腑经络,营运周身,最后贮存于肾~([1])。其中某一脏腑的功能失调,如肺失通调、脾失布精、肾失封藏、膀胱气化不利都会造成精微不固、精气下泄而成蛋白尿~([2]),故临床多主张从肺脾肾论治肾性蛋白尿,但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单纯补益脾肾治疗肾性蛋白尿效果不尽如人意,而在补  相似文献   

7.
蛋白尿属"精微下注""精气下泄",属"虚损"范畴。蛋白为人体精微物质,由脾化生,由肾收藏,脾虚不能升清,谷气下流,脾失固涩精微下注,肾虚则封藏失司,肾气不固,精微下泄,不能正常滋养五脏,脾肾虚损重;脾虚不能化生精微,进一步浊阴弥漫,与脏腑功能损害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则病情日趋严重。病机为"虚""湿""痰"。从"虚""湿""痰"论治,常用黄芪、冬虫夏草、川芎、雷公藤、昆明山海棠,标本兼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小球肾炎 ,简称“慢性肾炎” ,是青壮年常见多发病 ,临床症状以腰痛、乏力、浮肿、高血压为主症。尿常规检查有蛋白尿 ,还可见反复镜检血尿或肉眼血尿及管型尿 ,本病属中医“水肿”、“虚劳”范畴 ,本人对慢性肾炎的辨治体会如下 :1 论病机 ,关键在脾肾笔者认为 ,慢性肾炎一病 ,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 ,涉及的脏腑较多 ,其病位虽有肺、脾、肾、三焦之不同 ,然脾肾虚弱是其病机的关键。脾主运化 ,脾气虚弱 ,清阳不升 ,精微下注是导致蛋白丢失的重要原因。肾藏精 ,主封藏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藏于肾 ,肾气足则精气内固。慢性肾炎…  相似文献   

9.
一、顽固性蛋白尿蛋白尿,多见于肾炎、肾病、肾功能衰竭等肾脏疾病。临床上顽固难消,反复无常,治疗甚为棘手。究其病因,不外两端,一为肾气不固,精气外泄;一为脾失统摄,精微流失。肾为先天之本,主蜇封,藏精液。清·邹澍云:“肾固藏精泄浊”。脾为后天之本,主升清降浊,输布精微,化生营血,先后天相互为用则化生不息,若脾不调摄,肾不封藏,升降失调,开合失司,致使  相似文献   

10.
1病有新旧久暂,不越虚、湿、痰、瘀肾炎蛋白尿,依其起病时间的长短先后而有新旧久哲之别,但这并不完全意味着蛋白尿病证的轻重和治疗的难易程度。出现蛋白尿,则反映出疾病病变部位及性质,也可以揭示肾脏疾病的严重程度。祖国医学认为,蛋白质是人体的精微物质,主要由脾净化生而来,而出现蛋白尿则认为是降肾两虚所致。因为脾胃之能生化,是由肾之元田所鼓舞,元田以固密为贯,又被脾胃生化阴精以涵养。啤能升清,脾虚则不能升清散精,以致谷气下流,精微下注;肾主封藏,肾虚则封成失司,肾气失固,格做下泄。除此之外,影响牌肾两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