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萎缩性鼻炎手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正权  侯军  邓洪英  许超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4):1781-1782
目的:采用两种不同手术治疗方法,鼻腔前庭成形缩窄术和鼻腔羟基磷灰石鼻腔填塞手术治疗萎缩性鼻炎,探索一种更有效的更简便,更安全的手术方试。方法:对91例中度和重度萎缩性鼻炎患者随机采用两种不同方试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a。结果:鼻前庭成形术更能有效阻塞鼻腔过度通气,减少鼻腔鼻咽的水分流失。促进黏膜再生,减轻鼻腔、咽腔症状,同时又可以有效避免鼻腔填塞物脱出,以及鼻腔填塞量过多造成手术失败。鼻前庭成形术是一种简便有效且经济的一种治疗萎缩性鼻炎的手术方法,疗效好,痛苦小,易为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2.
鼻内窥镜下鼻前庭囊肿造袋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鼻内窥镜下经鼻前庭进路行鼻前庭囊肿造袋术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鼻前庭囊肿患者在鼻内窥镜引导下经鼻前庭切除囊肿顶壁上部,并扩大其开口,使囊肿腔与鼻腔合二为一,完整保留囊肿底部的囊壁。术后囊腔填塞碘仿纱条压迫。结果:鼻内窥镜下鼻前庭进路去除囊肿顶壁,使剩余囊壁与鼻前庭正常皮肤或黏膜创缘相互爬行生长愈合。术后随访1年以上未复发。结论:鼻内窥镜下经鼻进路切除鼻前庭囊肿上壁,施行囊肿造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精确、伤口愈合快等微创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鼻腔黏膜错位吻合黏连治疗萎缩性鼻炎的护理方法。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4年12月~2015年8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行鼻腔黏膜错位吻合黏连治疗萎缩性鼻炎患者,给予专科护理和临床观察。结果:30例患者术后7~8天出院。经过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复诊结果显示,30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消失,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中痊愈21例,显效9例。结论:萎缩性鼻炎患者采用鼻腔黏膜错位吻合黏连术治疗,在护理人员精心护理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李松华 《中原医刊》2003,30(24):26-26
手术治疗萎缩性鼻炎传统的鼻腔粘膜下埋藏术 ,术野欠清 ,操作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而且大部分唇龈切口 ,术后上唇区肿胀明显。鼻内镜下行鼻腔粘膜下埋藏术 ,可直视下完成手术 ,操作仔细准确 ,简单易行 ,并发症少。我科自 1998年起应用鼻内窥镜行鼻腔粘膜下埋藏术治疗萎缩性鼻炎 3 0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萎缩性鼻炎 3 0例中 ,男 5例 ,女 2 5例 ,共60侧 ,年龄 17~ 47岁。按致病原因分 :原发性萎缩性鼻炎 2 2例 44侧 ,继发性萎缩性鼻炎 (下鼻甲切除过多 ) 8例 16侧。其中伴有钩突肥大者 5例 8侧 ,上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常年变应性鼻炎行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手术系统,在下鼻甲及鼻丘黏膜下打孔消融的方法,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55例进行治疗并观察效果.结果 变应性鼻炎55例患者术后无1例出血,均有不同程度的鼻腔疼痛感、不通气.术后1周喷嚏、鼻痒鼻塞、流清鼻涕等症状均有所减轻.术后1个月患者鼻腔黏膜肿胀、伪膜及干痂多已消失.本组显效36例(65.5%),有效13例(23.6%),无效6例(10.9%),总有效率为89.1%.全部病例术后随访0.5~1年,无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嗅觉减退、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 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确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比较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术后冲洗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慢性鼻-鼻寞炎鼻息肉患者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鼻腔对术腔黏膜的修复疗效.方法 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60例,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术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鼻腔,每日2次,持续6~8周;对照组30例,术后未行鼻腔冲洗.结果 实验组治愈率(76.7%),高于对照组(56.7%),X2=0.931,P<0.05;实验组有效率(93.4%)高于对照组(80%),X2=1.298,P<0.05;实验组术腔黏膜的修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0.9%氯化钠注射液在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鼻腔冲洗中对术腔黏膜的修复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鼻内窥镜下鼻甲减容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慢性肥厚性鼻炎鼻内窥镜下鼻甲减容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6~12个月随访观察,全部病例鼻塞均消失,且未发现鼻腔干燥感、黏膜萎缩、鼻痂不易排出等传统手术常见并发症状。结论:经鼻内窥镜下鼻甲减容术符合功能性手术原则,具有不损伤黏膜、出血少、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例1女,40岁。左侧反复鼻出血半月,量不多,能自止。平素常有鼻痒、打喷嚏、流清涕,10年前在外院行过“右侧鼻腔激光治疗”。于2012年5月12日来本院就诊,发现左侧鼻前庭近鼻阈处有一红色、约0.8 cm ×0.5 cm ×0.5 cm大小的赘生物,右侧下鼻甲与鼻中隔间有粘连,鼻黏膜较苍白,有少量黏性分泌物。于5月25日以“左侧鼻腔血管瘤、右侧鼻腔粘连”收住院,复查鼻内镜(图1左)见鼻腔新生物明显增大,严重影响鼻腔通气。入院诊断:⑴左侧鼻腔血管瘤。⑵右侧鼻腔粘连。⑶过敏性鼻炎(变应性鼻炎)。28日在全麻鼻内镜下行右侧鼻腔粘连松解+双极电凝止血术,左侧鼻腔新生物切除+双极电凝基底部烧灼止血术。术中所见:左鼻前庭新生物大小约1.0 cm ×0.5 cm ×0.5 cm表面结节状,质中,边界尚清。术中出血约2 ml,术区涂抹红霉素眼药膏。术后病理报告(13-20787):送检息肉样物一颗,大小1.0 cm ×0.8 cm ×0.4 cm。镜下所见:肿物表被鳞状上皮,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病理诊断:(左鼻腔)化脓性肉芽肿(图1)。1个月后复诊左鼻前庭创面已修复,未见新生物复发,右侧鼻腔无粘连,但患者仍有鼻痒、打喷嚏、流清涕,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喷鼻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应用康复新液冲洗鼻腔对术腔黏膜的修复疗效。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68例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4例,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用康复新液冲洗鼻腔,对照组34例,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鼻腔,随访6个月以上,分析两组疗效。结果:经x2检验,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腔黏膜的修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新液在功能性鼻内窥镜术后鼻腔冲洗中对术腔黏膜的修复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15例鼻前庭囊肿患者,在鼻内镜鼻前庭进入行囊肿顶上部切开并扩大开口,使囊腔与鼻腔合二为一,完整保留剩余底壁囊壁,术后以明胶海绵和抗生素油纱条稍加压填塞处理.结果 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揭盖术去除囊肿顶壁,剩余囊壁与鼻前庭皮肤黏膜相对生长融合,加快创缘愈合,术后随访2年,均未见囊肿复发及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切除囊肿上壁,实施囊肿揭盖术,具有手术精确、创伤小、伤口愈合快等微创手术优点.  相似文献   

11.
带蒂颊肌瓣鼻腔粘骨膜下植入术治疗重症萎缩性鼻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荣  张芳秀  张剑  乔丹  黎玲 《西部医学》2011,23(6):1115-1116
目的探讨带蒂颊肌瓣鼻腔粘骨膜下植入术治疗重症萎缩性鼻炎的效果。方法慢性萎缩性鼻炎病例18例(30侧),采用带蒂頬肌瓣鼻腔粘骨膜下植入,结合药物及局部治疗,随访6个月~3年,根据术前术后临床症状、体征判断近远期治疗效果。结果 18例(30侧)治愈12例(66.7%),显效4例(22.2%),有效2例(11.1%),总有效率100%。结论带蒂頬肌瓣鼻腔粘骨膜下植入术是治疗慢性萎缩性鼻炎的理想方法,近期疗效显著,远期疗效巩固,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鼻腔表面麻醉后,在鼻内镜的直视下,暴露易过敏区,选用圆形射频探头分别于易过敏区热凝。结果:依据1997年海口会议的疗效判定标准,135例患者术后显效105例,有效2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5%。随访两年,复发18例,再次射频治疗,近期未再发作,均无手术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视野清楚,部位准确,方法简单,不出血,安全性高,疗效确切,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鼻内窥镜下热凝翼管神经、筛前神经及下鼻甲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在鼻内窥镜下利用微波热凝翼管神经、筛前神经及下鼻甲治疗变应性鼻炎 1 1 6例。结果 :83例随访 1年 ,总有效率92 5 % (1月 ) ,84 3 % (6月 ) ,81 9% (1年 )。结论 :本疗法具有视野清晰 ,操作安全 ,疗效高等优点 ,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1)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Nd:YAG激光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方法。(2)方法 应用鼻内镜下Nd:YAG激光凝固中务甲前1/3端治疗变应性鼻炎126例。(3) 结果 随访1年,显效109例(86.5%),有效13例(10.3%),无效4例(3.2%),总有效率96.8%。(4)结论 鼻内镜下Nd:YAG激光凝固中鼻甲前1.3端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视野清楚,操作简便,疗效好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葛忠东 《河北医学》2003,9(6):502-504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在鼻内窥镜直视下行微波组织凝固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58例。结果:治愈12例(20.7%),显效19例(32.8%),改善22例(37.9%),无效5例(8.6%),总有效率为91.4%,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与中、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以及前鼻镜下微波治疗相比,本治疗手术创面小,出血少,术野清晰,操作方便,术后反应轻,且无须住院,时间省,花费少,痛苦小,患者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16.
韦宜峰 《华夏医学》2011,24(3):338-339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下鼻甲肥厚所致鼻塞患者经鼻内镜引导下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结果:显效41例(68.33%),有效15(25.0%),无效4例(6.67%)。结论:鼻内窥镜下采用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曹熙红 《中外医疗》2009,28(21):4-5
目的分析喉泺性咳嗽患者的临床表现、分型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耳鼻喉科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50倒喉泺性咳嗽患者经多功能纤堆鼻咽喉镜观察,并在基础治疗上采用局部治疗以超声雾化吸入治疗14d。结果多数患者同时伴有鼻部、鼻咽部的疾病。其中慢性鼻炎。慢性鼻奏炎诊断者14例t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诊断者17倒。变应性鼻炎诊断者0倒。符合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诊断者3例;符合鼻腔占住病变诊断者2例;无鼻腔病理改变者5倒。经治疗后,治愈19例,好转27倒,无效4例,总有效率92%,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喉泺性咳嗽行鼻镜检查是有效的检查手段,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鼻中隔矫正术加电凝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质彬  况光仪 《海南医学》2001,12(10):31-32
目的 探索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鼻内窥镜直视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加电凝筛前神经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50例。结果 随访1年一1.5年,显效30例(60.0%),有效12例(2,4.0%),总有效率为84.0%,2例伴哮喘患者未见发作。结论 该方法不仅解决了鼻腔的机械阻塞,去除不良刺激,而且广泛阻断鼻腔副交感神经来源,降低鼻粘膜灵敏部位的敏感性,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