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目的 对比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 ,探讨低浓度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 ,无相关禁忌症 ,拟行剖宫产手术患者 60例 ,随机分为布比卡因组 (B组 ,n =3 0 )和罗哌卡因 (R组 ,n =3 0 ) ,B组腰麻药为 0 .75 %罗哌卡因 1ml+注射用水 5ml,R组腰麻药为 0 .75 %罗哌卡因 1ml+注射用水 5ml。术中腰麻效果不足时硬膜外注入 2 %利多卡因 5~ 10ml。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最高麻醉平面 ,最高麻醉平面时间相似 (P >0 .0 5 ) ,但R组麻醉数效慢 ,维持时间短 (P<0 .0 5 ) ,麻醉后 3min、5min及术毕Bromage评分R组显著低于B组 (P <0 .0 1)。两组麻醉效果均达优良 ,新生儿Apgarlmin和 5min评分均在正常范围 ,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等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低浓度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术安全有效 ,与同浓度同剂量布比卡因相比 ,麻醉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腰麻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相同浓度与容积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腰麻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以及对运动神经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剖宫产手术,ASA 1~2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R组:罗哌卡因组(n=30);B组:布比卡因组(n=30).两组均采用L3、4或L2,3椎间隙腰穿,R组给予0.5%罗哌卡因重比重液2.0 mL,B组给予0.5%布比卡因重比重液2.0 mL.15 min后分别观察阻滞效果,不良反应和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并对所得计量资料行t检验.结果:皱眉反应及切皮痛,血压下降为基础压的30 9,6、呼吸抑制与恶心呕吐,Bromage评分,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0.5%罗哌卡因重比重液2.0 mL腰麻没有相同浓度与客积的布比卡因麻醉阻滞完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相同剂量的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应对比,探讨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行腹膜外剖宫产病人,22岁-39岁,随机分成两组.用0.75%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各2ml,分别加入10%葡萄糖1ml配成重比重溶液.采用25G腰麻穿刺针,于L3-L4间隙穿刺.在15s内恒速注入蛛网膜下腔药液2ml.比较两组病人在感觉、运动阻滞及恢复上的异同,由手术医生评定术中胍松程度,由病人评定镇痛情况,并观察病人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恢复时间、最高阻滞平面、最大阻滞时间无显著差异;罗哌卡因组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比布比卡因组长(P<0.05),最大Bromagc评分也明显小于布比卡因组,运动恢复时间小于布比卡囡组(P<0.05).镇痛效果及肌松程度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出现的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相似. 结论:罗哌卡因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腰麻下行剖宫产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浓度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可行性。方法80例剖宫产术产妇分为A、B两组。A组40例,向蛛腔注射0.5%等比重布比卡因2—2.5ml;B组40例,组内又分为B1、B2组各20例;B,组蛛腔注射0.125%等比重布比卡因5—6ml,B:组向蛛腔注射0.18%等比重罗哌卡因5—6ml。分别观察起效时间、阻滞平面及麻醉后1、5、10、15、20、30minBP的变化,术中应用麻黄素次数及恶心呕吐情况等。结果A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B1与B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与恶心呕吐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B,组与B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产妇的下肢肌力完全恢复至术前,A组平均270min,B组为110min,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B组产妇术毕下肢运动Bromage分级及肌力完全恢复至术前时间,B2组显著优于B1组(P〈0.05)。结论低浓度酰胺类局麻药用于腰麻剖宫产术的不良反应少,等效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腰麻对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更轻、恢复更快,对循环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5.
<正>盐酸罗哌卡因是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与布比卡因比,具有运动阻滞轻、心肌毒性低等优点,盐酸罗哌卡因用于腰麻具有良好效果。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阻滞完善,用药量少,术后镇痛等优点。本研究观察盐酸罗哌卡因腰麻剖宫产手术特性及安全性,并与常用同类局麻药布比卡因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6.
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罗哌卡因应用于剖宫产的疗效,并与布比卡因进行比较。方法:将我院2008年1-6月进行剖宫产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用罗哌卡因15mg或布比卡因15mg加入10%葡萄糖2m1配成重比重溶液,对两组患者实施蛛网膜下腔麻醉,测试感觉阻滞平面及评估运动阻滞情况,评价麻醉质量。结果:罗哌卡因在术后活动能力方面明显强于布比卡因(P〈0.05)。结论:罗哌卡因对运动神经阻滞弱,术后下肢运动恢复时间早.适合应用于剖宫产。 相似文献
7.
左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相同剂量的左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的效果。方法将150例剖宫产妇分成三组,分别给予0.75%布比卡因、0.89%罗哌卡因、0.5%左布比卡因各12mg,每组均加20%葡萄糖0.5ml并加灭菌水至3.0ml,于腰2-3间隙穿刺腰麻,比较各组感觉、运动阻滞的起效和维持时间的异同以及对母婴的影响。结果三种药物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腰麻,效果均较好,镇痛及肌松满意。左布比卡因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较长,维持时间较短;布比卡因最高感觉阻滞平面较高,达到最高阻滞平面时间较短。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三组差异不大,运动阻滞维持时间长短依次为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左布比卡因。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布比卡因为多,罗哌卡因次之,左布比卡因最少。结论左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适用于产科蛛网膜下腔麻醉,麻醉效能与同等剂量的布比卡因相同,其镇痛和麻醉效果可以满足手术需要,但血液动力学更加稳定,对母体副作用少,对新生儿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6月―2016年1月剖宫产手术,ASAⅠ-Ⅱ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麻醉分级)患者8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各40例.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改变,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时间和效果.结果 血流动力学改变R组B组(P<0.05),运动阻滞时间(20±2,2.7±0.3)R组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腰硬联合用剖宫产术的疗效。方法100例足月妊娠ASAⅠ-Ⅱ级,年龄25.6±6.3;体重:69.4±8.9,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A组:腰硬联合麻醉(CSEA)。B组硬膜外麻醉(EA)。A组采用0.75%罗哌卡因2ml,加脑脊液至3ml,蛛网膜下腔给药,注射速度为20-30秒。B组采用0.75%罗哌卡因19±6ml视痛觉平面硬膜外腔注射。观察其麻醉效果:包括镇痛、腹部肌松、牵拉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使用针刺痛觉评定法测定感觉神经阻滞时间;使用改良Bromage分级法评定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时间及阻滞效果。结果两组术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和新生儿娩出1min,5min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B组,麻醉效果A组明显优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A组少于B组。结论罗哌卡因腰硬联合用于剖宫产术,麻醉效果确切可靠,对产妇和胎儿是安全有效的,最适合用于产科麻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浓度布比卡因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1月收治的64例剖宫产患者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比2组的麻醉效果。结果对比2组患者麻醉前血流动力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后,2组患者血压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但腰麻后3,5,10min后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血氧饱和度(SpO2)zt心率(HR)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麻醉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浓度布比卡因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麻醉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单纯罗哌卡因、重比重罗哌卡因以及重比重芬太尼加罗哌卡因三种不同配方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ASAI~Ⅱ级行剖宫产术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随机分为三组R组单纯用罗哌卡因15 mg,RG组为罗哌卡因12 mg加5.5%葡萄糖,RFG组为罗哌卡因10 mg与芬太尼10 μg及7.5%葡萄糖的混合液.结果麻醉后RG组血压较其他两组低(P<0.05).重比重的两组最高麻醉平面较高,术中需追加硬膜外利多卡因的病例数也较少(P<0.05).术后24 h PCEA用药量RFG组低于其他两组(P<0.05).术后改良Bromage评分R组高于另两组. 结论重比重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效果确切,运动恢复快;加入小剂量芬太尼后麻醉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后硬膜外镇痛的疗效.方法:纳入我科ASA Ⅰ或Ⅱ级在腰硬膜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术后要求行硬膜外镇痛的病例,共计纳入2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吗啡复合罗哌卡因镇痛,观察组采用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镇痛.术后第4、8、12、24、36、48 h对两组的VAS评分、BCS评分及Ramsay评分进行统计比较;对术后两组的镇痛满意率、泌乳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术后两组镇痛效果良好,镇静状态满意,各时间点BCS评分属于平卧安静时无痛,深呼吸或咳嗽及转动体位时轻微疼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对麻醉的总体满意率均在70%以上,其中观察组很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泌乳时间略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恶心呕吐、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后硬膜外镇痛疗效好,能促进产妇尽快泌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麻用于剖宫产术的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小剂量罗哌卡因(R)复合舒芬太尼(S)腰麻用于剖宫产术的效果。方法 60例病人随机分成三组,A(R5mg+S5μg)、B(R7.5ng+S5μg)、C(R10mg+S5μg),每组20例,观察麻醉镇痛效果(0~3)、下肢肌松效果(改良Bromage评分)、产妇低血压发生率、胎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头昏、恶心、呕吐、瘙痒、心动过缓)发生率。结果 B组镇痛效果优90%,C组优95%。A组10例病人切皮前(8/10)或手术中(2/10)均需硬膜外加药;产妇低血压发生率A组小于B、C组。结论 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病人硬膜外连续注射罗哌卡因与吗啡对泌乳素的影响。方法60例健康足月初产妇,择期在联合椎管内麻醉下施行剖宫产术。术毕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各30例:镇痛组行硬膜外镇痛,注入0.075%罗哌卡因和0.009%吗啡复合液(2ml/h)持续48h镇痛;对照组术毕拔出硬膜外导管。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泌乳素(PRL),视觉模拟评分(VAS)估计镇痛效果。结果镇痛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镇痛组术后PRL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24~48h镇痛组PRL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镇痛组初乳时间较对照组提前(P〈0.01),镇痛组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术后生命征平稳,无恶心、呕吐、头痛、肢体麻木发生。结论剖宫产术后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吗啡持续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安全,能促进PRL分泌,初乳时间提前,加快肠蠕动恢复。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6):126-129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剖宫产术后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剖宫产术的初产妇45例,随机分为三组:0.375%罗哌卡因组,即A组;0.5%罗哌卡因组,即B组;0.75%罗哌卡因组,即C组,各15例。常规腰2-3间隙硬膜外麻醉后给予试验剂量后,各组分别注入不同浓度局麻药5 mL,5 min后测定感觉平面,给予相应浓度局麻药剂量,直至平面达到T6,记录感觉平面到达T6的时间。全程记录术中血压、心率、感觉、运动平面起效及消退时间以及术后各时间点Bromage评分。记录术中牵拉反应程度、术中肌松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感觉平面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感觉平面消退时间显著短于B组及C组(P0.01)。B组、C组运动功能阻滞起效时间显著短于A组(P0.01)。A组和B组运动阻滞消退时间显著短于C组(P0.01)。A、B两组T0~T5时间点Bromage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A组与B组T0~T5时间点Bromag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肌松满意度显著高于A组(P0.05)。C组寒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B两组(P0.01)。结论 0.5%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麻醉手术效果好,产妇术后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剂量盐酸罗哌卡因对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麻醉效果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来分析盐酸罗哌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效果和探讨最适剂量。方法选择90例无严重产科合并症、无椎管内麻醉禁忌、ASAⅠ~Ⅱ级的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进行腰硬联合阻滞,其中A组为0.75%罗哌卡因1.5ml(11.25mg)组,B组为0.75%罗哌卡因1.8ml(13.5mg)组,C组为0.75%罗哌卡因2.0ml(15mg)组。观察记录患者入室时(术前)和麻醉后(麻醉后10min)的血压(MAP)、心率(HR)、痛觉阻滞最高平面;术中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情况;麻醉效果。统计分析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行统计分析,各统计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组患者麻醉后的血压都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其中A、B两组患者的血压明显高于C组(P﹤0.05)。A、B、C三组术前与麻醉后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A、B两组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心率快于A、B两组(P﹤0.05)。A、B、C三组痛觉阻滞最高平面逐级递增(P〈0.05)。B、C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差于B、C两组(P﹤0.05)。术中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情况C组明显多于A、B两组(P﹤0.05),A、B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5ml0.75%(11.25mg)的罗哌卡因用量相对较少,麻醉效果相对较差。2ml0.75%(15mg)的罗哌卡因用量相对较大,虽然麻醉效果好,但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大且不良反应较多。1.8ml0.75%(13.5mg)的罗哌卡因麻醉效果好,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且不良反应少,是剖宫产腰麻的最适合剂量,但在使用时一定要先将麻药稀释至0.5%以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等剂量罗哌卡因等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单胎足月妊娠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初产妇54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4~33岁,体重65~85kg.随机分为A、B、C三组(n=18),分别接受0.75%、0.5%、0.375%的同剂量(11.25 mg)、同比重罗哌卡因腰麻液,记录感觉、运动阻滞起效及恢复时间,最高麻醉平面及到达时间,运动阻滞的Bromage评分,记录给药后三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情况,记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新生儿1、5 minApger评分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结果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觉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最高平面出现时间,C组低于A组及B组(P<0.05),A组及B组无显著差别(P>0.05);最高感觉阻滞平面C组高于A组及B组(P<0.05),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 C组在6min、8min、10 min、12 min、14 min、16 min、18 min、20 min与A、B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无显著差别(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C组高于A组及B组(P<0.05),A、B两组无显著差别(P>0.05);新生儿Apger评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均未发生呼吸困难及明显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0.5%罗哌卡因等比重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时麻醉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能更好的满足剖宫产手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中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38例剖宫产手术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9例采取罗哌卡因腰一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布比卡因腰一硬联合麻醉,术后并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记录麻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5.65%,对照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3.7%,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感觉阻滞维持时间要比对照组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感觉阻滞起效间、感觉阻滞最高平面固定时间、感觉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剖官产腰硬联合麻醉中的效果相当,但罗哌卡因对母体循环影响更小,感觉阻滞完善,镇痛效果更好,麻醉恢复快,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罗哌卡因联合苏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方便收集2015年1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90例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将9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罗哌卡因+苏芬太尼进行麻醉处理,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吗啡进行麻醉处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牵拉反应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疼痛﹑鼓肠﹑恶心/呕吐﹑腹肌紧张等术中牵拉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00%﹑0.00%﹑2.22%﹑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89%﹑6.67%﹑13.33%﹑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苏芬太尼在剖宫产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合理注药速度。方法 选择行剖宫产术产妇90 例,按蛛网膜下腔阻滞时罗哌卡因注药时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0s 组、60s 组、90s 组,每组各30例。观察并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1min(T1)、5min(T2)、10min(T3)、20min(T4)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术中恶心、呕吐、胸闷、麻黄碱、阿托品使用例数,麻醉最高平面情况。结果 与60s 组、90s 组相比,30s 组SBP、DBP、HR 下降更为显著,发生恶心、呕吐、胸闷等不良反应及使用麻黄碱例数显著增多(P<0.05)。30s 组、60s 组、90s 组产妇麻醉平面达T6以上分别为29 例、29 例、28例,均能满足手术要求,最高阻滞平面达T4、T2的例数30s 组显著多于60s 组、90s 组(P<0.05)。结论 常规剂量罗哌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下剖宫产术,其注药时间宜控制在60~90s,同样能满足手术需要,且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而不是传统方法的15~30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