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射频消融具有自律性特点的心房-分支旁路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心房分支旁路主要电生理特性为类似房室结样前向递减性传导功能。但具有自律性特点的心房-分支旁路极为少见,兹报道1例。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17岁,阵发性宽QRS心动过速(图1)10年。曾两次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术中诊断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而行选择性消融慢径路。体格检查、超声心动图和X线心脏片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常规心电图无心室预激。此次消融术中,穿刺静脉之前的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QRS)与加速性宽QRS波心律交替,并有融合波(图2),加速性宽QRS波心律不伴有窦性P波,其形态与心动过速和术中心房起搏(图3)的QRS波形相似。电生理检查证实,三尖瓣环游离壁存有1个心房-分支旁路。心房起搏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心房一分支旁路的电生理特性及射频消融治疗。方法分析4例心房一分支旁路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特征及射频消融方法。结果 4例患者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有3例消融成功。心房一分支旁路的特性包括,心动过速和快速心房刺激时心电图呈类左束支阻滞图形;旁路无逆传功能.前向传导呈现递减性传导并可被ATP阻断;在三尖瓣环可记录到心房一分支旁路电位,在此处成功消融并出现交界性心律失常。结论标测到心房一分支旁路电位是成功地完成消融治疗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组报道我们所完成的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分支旁路3例。方法 心房-分支纤维的标测采用心动过速中在三尖瓣环上标测心房-分支电位的方法及在右心室或三尖瓣环标测最早V波的方法。结果 3例电生理检查证实2例心房分支纤维远端与右束支相连,1例与右心室相连。3例射频消融均成功,2例成功靶点均标测到心房分支旁路电位,1例标测最早V波。成功靶点2例在三尖瓣环7点半钟部,1例在三尖瓣环10点钟部。结论 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心房分支旁路心动过速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Mahaim样纤维的电生理特点和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总结前传递减性右心房 -右心室旁路的电生理特点和射频消融结果。 方法 对 7例患者 ,其中男性 3例 ,女性 4例 ,平均年龄 (32± 16 )岁左束支阻滞图形的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 结果 7例患者的旁路只有递减性前向传导功能 ,三磷酸腺苷能够阻断旁路的传导。心动过速时 ,行心房期前刺激和标测心室最早激动点 ,证实旁路起止于邻近三尖瓣环的右心房和右心室。于三尖瓣环上成功消融所有的旁路 ,消融部位的局部 V波明显提前 [平均 V-δ间期(2 5± 4) ms],但不伴有旁路电位。平均随访 (16± 5 )个月 ,无 1例心动过速复发。 结论 前传递减性右心房 -右心室旁路是“Mahaim样纤维”的一种类型 ,射频消融术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成功消融部位可不伴有旁路电位。 相似文献
5.
预激综合征多旁路是诱发多种形态心动过速尤其诱发心房颤动的常见原因 [1] 。由于其心动过速发作时可通过多种折返径路 ,与单旁路相比具有更为复杂的电生理特征 ,故临床诊断及射频消融靶点较困难 [1,2 ,3] 。 1 995年以来 ,我们对 1 2例预激综合征左侧多旁路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同期行旁路射频消融 2 2 0例 ,其中1 2例为左侧多旁路 ,男、女各 6例 ,年龄 3 5~ 5 5岁 ,均有反复发作心动过速史。术前仅 4例可提供有 2种形态心动过速的体表心电图 ,均为顺向和逆向折返型 ,体表心电图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28例右前隐匿性房社路(右前旁路)的电生理特点和射频消融治疗。方法 分析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reentrant tachycardia,AVRT)的体表心电图和经食管心电图逆行P波特点。比较消融前后的室房(VA)传导变化。结果 28例患者AVRT的Ⅱ、Ⅲ、aVF导联逆行P波均为直立正向,Ⅰ和aVL导联逆行P 可直立(15例)或负向(13例),V1导联逆行P波均为负向,20例V1的逆行P波与QRS终末部相连而呈rSr′型。心室程度刺激14例显示VA传导恒定。14例表现部分(10例)或完全(4例)VA递减传导,其中10例为未成年患者,28例有效消融靶点位于三尖瓣环前上部(左前斜位的9~11点)。14例VA传导恒定者右心室起搏下标测和消融,旁路传导阻断后VA分离;14例VA 相似文献
7.
目的 报告一例罕见的心房分离,探讨其发生原因有助于加深对心房扑动(房扑)、心房颤动(房颤)发生机制的认识。方法 心内电生理检查,常规导管放置,测定各部位不应期,诱发房扑、房颤.并对其进行标测,用经典方法消融房扑。结果 本例心房分离表现为右房房颤、左房房扑,心室受右房房颤所控制。射频消融后,房扑不能诱发,同时心房分离现象亦消失。结论 心房分离可能由心房之间不应期不同所致,左右心房自我保护性阻滞使各自节律得以维持。对于房扑始动的心房分离,可经射频消融成功。 相似文献
8.
隐匿性房室旁路合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trioventricularreentrytachycardia ,AVRT)是导管消融的适应证 ,其中部分病人同时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 ,导管消融阻断房室旁路(atrioventricularaccessorypathway,AP)的室房逆传能否对阵发性房颤的发作有治疗作用 ,至今少见有关方面报道 ,连续对我院 1994年 6月至 2 0 0 0年 6月的 6 7例隐匿性AP伴AVRT及阵发性房颤病人进行了射频消融及随访 ,结果如下。资料和方法 6 7例病人中男性 4 5例 ,女性 2 2例 ,… 相似文献
9.
房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报告我们收治的 2例房性心动过速(AT)的电生理及射频消融 (RFCA)特点。临床资料例 1 :男 ,35岁 ,因心动过速 1 7年 ,气短 3年 ,加重 5月入院。心动过速最初为阵发性 ,频率 1 0 0余次/分 ,近几年频繁发作 ,频率增快 ,近 5月几乎持续发作 ,使用洋地黄及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不佳。心电图及食管调搏提示 AT,频率 1 40~ 1 60次 /分。Holter见心动过起始有“温醒现象”。超声心动图 (UCG)提示左室、左房、右室大 ,左室射血分数 (LVEF) 37%。于 1 999年 6月行 RFCA,术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 5个以上半衰期。常规将 4根 4极电极导管分… 相似文献
10.
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进行心房-肺静脉电隔离术的方法学 总被引:8,自引:10,他引:8
~~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进行心房肺静脉电隔离术的方法学@杨延宗!11600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刘少稳!11600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高连君!11600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林治湖!11600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相似文献
11.
起源于上腔静脉的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点和消融治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报道4例起源于上腔静脉的房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点和消融治疗。方法 分析4例病人房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标测上腔静脉和心房确定房性心律失常的激动起源,局灶点消融上腔静脉内异常电活动最早起源点或消融电隔离上腔静脉-右心房连接以终止心律失常,临床随访评估疗效。结果 4例病人均有频发房性早搏和短阵房性心动过速,1例病人有短阵心房颤动。心律失常的异常P波在Ⅰ、Ⅱ、Ⅲ、aVF和V1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房性心律失常的最早起源位于上腔静脉内,距其口部0.4—4.0cm。局灶消融和电隔离消融分别有效终止房性心动过速(2例)和完全电隔离上腔静脉-右心房传导(2例)。随访4~14个月无临床症状发作。结论 起源于上腔静脉的房性心律失常有特殊的心电图表现,射频消融治疗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房室结三径路伴不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少见,心内电生理特点复杂,常易误诊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持续性交界区反复性心动过速(PJRT)、房速等。本文报告两例房室结三径路伴(AVNRT)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体会。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男,18岁。阵发性心悸3年,加重半年。发作呈突发突止,数次/日,每次持续数分至数小时不等。查体无阳性体征。平时心电图正常。发作时呈窄QRS心动过速,有两种频率:110次/分(bpm)和170bpm。食道心电图示室上速(SVT)发作时VA… 相似文献
13.
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为一少见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现将 5例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5例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 ,男性 3例 ,女性 2例。入院后停服抗心律失常药物≥ 5个半衰期 ,术前行食管心房起搏诱发心动过速。常规穿刺右颈内 ,左、右股静脉 ,置入冠状静脉窦、希氏束、右心室心尖部及高位右心房标测电极导线。进行高位右心房分级递增 (S1S1)及程序期前刺激 (S1S2 、S1S2 S3 、S1S2 S3 S4 )诱发心动过速 ,记录心内电图。送入 7FWebster大头导管至上腔静脉与右心房前… 相似文献
14.
射频导管消融进行心房-肺(或上腔)静脉电隔离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总结射频导管消融进行心房 肺静脉和 /或上腔静脉 (合称大静脉 )电隔离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的并发症。方法顽固性阵发性房颤患者 89例 ,在环状标测电极导管指导下行大静脉的射频导管消融电隔离治疗 ,分析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结果 89例病人共接受电隔离治疗 10 3次 ,隔离大静脉 2 30根 ,其中肺静脉 2 0 7根 ,上腔静脉 2 3根。出现并发症 10例 ,其中严重迷走神经反射导致的一过性三度房室阻滞引起的晕厥发作 2例 ,脑卒中 2例 ,肺静脉狭窄 4例 (狭窄程度 >5 0 % ) ,术后少量心包积血 2例 ,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 11%。结论射频导管消融进行心房 肺和 /或上腔静脉电隔离治疗阵发性房颤可出现各种并发症 ,多数并发症可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之减少或避免 ,其中肺静脉狭窄和脑卒中为最棘手的并发症 ,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间隔房室旁路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50例间隔旁路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经验,以期提高间隔旁路RFcA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对50例间隔旁路的电生理特性和导管射频消融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50条间隔旁路一次消融成功49例.成功率98%。旁路传导均在放电后58内阻断。1例右后间隔旁路在阻断旁路的同时出现了完全性房室阻滞,两周后恢复1:1房室传导(PR间期0.28s),余无并发症发生。全部病例随访3~16(平均8±2)个月,停用一切抗心律失常药物,无心动过速发作。结论:RFCA是阻断间隔旁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起源于心房后间隔及邻近区域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心脏电生理特点及射频导管消融特点.方法 入选23例患者,男12例,女11例,平均年龄(48.3±19.3)岁,自发或心房程序刺激诱发房速后,分析体表心电图P'波特点并于后间隔各个部位进行激动标测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23例心房刺激均能反复诱发或终止房速,平均周长(346.7±61.8) ms,房速时P'波时限明显短于窦性心律时P波时限[(86.2±14.0)ms对(115.4±19.9) ms,P<0.05].体表P'波表现为Ⅰ导联多呈等电位线,下壁导联呈深倒负向波,aVR和aVL导联呈正向波,V3~W5导联呈负向波.常规激动标测,所有患者于冠状静脉窦口(CSO)附近标测到相对提前的心房激动,其中12例起源于右后间隔,6例起源于CSO及近端,2例起源于心中静脉,3例起源于左后间隔.靶点提前体表P'波平均(34.4±18.0) ms,放电开始至心动过速终止时间为(6.2±4.2)s,11例患者放电过程中出现交界区心律.所有患者均消融成功,其中3例需应用盐水灌注导管.随访4个月~ 10年,无复发病例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后间隔局灶性房速P'波形态具有特异性,对导管消融定位意义较大.由于解剖的复杂性,部分病例标测和消融困难,需结合右心房后间隔、冠状静脉窦(CS)内和/或其分支、左心房后间隔等多部位标测和/或消融方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射频导管消融左侧隐匿性房室旁路后裂隙现象:复发的表现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性,43岁,6个月前因反复发牛心动过速,在本院接受电生理检查诊断为左侧隐匿性房室旁路,成功地进行了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术后电生理检查以各种心房、心室起博和程序刺激方法证实心动过速不能被诱发。术后3个月,患者又发作类似于术前的心悸,发作时心率为160次/min以上,突发突止,临床考虑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复发,再次入院接受电生理检查。 相似文献
19.
随着射频导管消融术的广泛应用,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特别是左心房房速的消融成功率有了极大提高。起源于右上肺静脉的左心房房速,由于有其独特的电生理特点,目前对其报告的文献较少。本文报道1组起源于右上肺静脉的房速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导管消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左侧游离壁慢传导旁路的电生理特点和射频消融方法。方法 5例患诱发心动过速后用心室感知S2程序刺激中止心动过速确立心室为房室折返环的一部分。结果 4例中止心动过速时无心房逆行A波,1例有逆行A波,旁路1例有递减传导特点,均在心室侧消融成功。结论 心室感知S2心室程序刺激中止心动过速是鉴别房性心动过速的可靠方法,成功消融靶点A波较冠状窦标测导管最早A波提前8~22m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