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我院1987年~1997年更换心脏起搏器58例次的经验,探讨有关更换起搏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1991年,本院为1例经药物治疗无效的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开胸植入了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现将其6年随访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1岁。因发作性头晕、心悸4年伴晕厥发作2次于1991年8月26日住院。第二次晕厥时心电图示宽QRS心动过速,心室...  相似文献   

3.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rilla-tor,ICD)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由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引起的心脏性淬死的发生率。成为治疗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方法。 资料和方法5例均为男性,年龄39-74岁。基础心脏病为冠心病3例(其中1例为前壁心肌梗死)、心肌病1例和扩张性心肌病1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3次发生室颤,经电除颤转为窦性心律。其余4例均有院外晕厥发作。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同时伴有左束支阻滞及一度房室阻滞。抗心律失常药物疗…  相似文献   

4.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 ,5 8岁。因阵发性心悸 7年 ,反复晕厥发作伴抽搐 3个月 ,于 2 0 0 0年 5月诊治。先后 2次发生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心室颤动 (室颤 ) ,均经体外电击除颤恢复窦性心律。患者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入院查体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 ,第 1心音低钝。心电图上有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速 ,二度房室阻滞 ;心肌酶学和电解质检查无异常。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全心扩大。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 ,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持续性室速、室颤 ) ,心功能Ⅲ级。入院后常规方法应用胺碘酮 ,5d后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伴交界性逸搏 ,频率 30~ 40次 /min。…  相似文献   

5.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m 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的临床应用 ,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 ,效果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 [1 ] ,随着非开胸经静脉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的开发应用 ,ICD临床应用更加广泛 [2 ,3 ] ,现将我们临床应用病例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2例患者。 1例女性 ,48岁 ,基础心脏病原因不明 ,胸片、超声心动图正常 ,心律失常类型为频发的 Ron T室性早搏、心室颤动 (室颤 ) ,反复晕厥发作 ;另 1例男性 ,6 9岁 ,基础心脏病为冠心病、高血压病 ,X线心脏片示心胸比率 0 .6 9、超声心动图示射血分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我院37例安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中34例长期随访(3例失访)。方法:将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随访时间4~69个月,平均(24.7±18)个月。29例成功接受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治疗,占全部患者的85.3%。共发作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587次,其中313次为非持续性,均自行终止。接受ICD治疗的274次中室性心动过速(VT)238次,占86.9%。心室颤动(VF)36次,占13.1%。VT由抗心动过速起搏(ATP)终止212次,由低能量(2~15J)转复终止23次。有3次VT在ATP治疗时转为VF,由高能量除颤(DF)终止。VF经高能量除颤36次,全部一次成功。5例患者因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或心房颤动(房颤)被误识别为VT而发放电击。34例中有3例死亡,1例死于急性心肌梗死,1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死因不明。结论:ICD可以有效的终止VT、VF,是防治心源性猝死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目前已成为救治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现将我院经静脉植入CPI公司的MINI型ICD治疗1例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院在1997年1~7月,为两例顽固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分别植入了第三代植A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后分别随访了11和18个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 ,6 7岁。因发作性晕厥 ,经静脉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术后 3年 ,ICD连续放电 6次 ,心悸伴头晕来我院就诊。  患者 4年前 ,因反复晕厥 ,在我院住院治疗 ,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阵发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阵发心房颤动 (房颤 )。于 1999年 1月行ICD植入术 ,经穿刺左侧锁骨下静脉植入Medtronic公司的Transveive 6 936心室电极导线 ,Medtronic公司的MicrojewelTM72 2 3cxICD (图 1)。术后随访 3年 ,按照设置的ICD诊断治疗程序 ,ICD工作正常 ,术后 1年曾有过一次因房颤的误放电 ,经过设置稳定性参数 ,未再发生相同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0岁,入院诊断:冠心病,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心脏扩大,心律失常,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一度房室阻滞,左束支阻滞,心功能Ⅲ级(NYHA分级)。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舒张末径/收缩末径为77.7/52.3 mm。 植入手术在局部麻醉配以静脉浅麻醉下进行,电极导线插入途径经左锁骨下静脉。右心房电极导线为CAPSUREFix 6940-52 cm,是一双极感知和双极起搏电极导线,电极置于右心耳。右心室电极导线为SPRINT TM6945-65 cm,心室电极置于右心室心尖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  相似文献   

11.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随访观察三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 例 1男性 ,5 3岁 ,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 6年 ,发作性头晕、心悸、气短 1年 ,每次发病血压 4 0~ 6 0 / 0mmHg ,心电图示单形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 ,室速呈两种频率 ,分别为 2 0 0次 /min和 14 0~ 15 0次 /min ,心脏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5 5mm ,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0 4。植入的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为CPIVENTAKMINI。例 2男性 ,5 5岁 ,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 3年 ,突然意识丧失、抽搐 3次 ,心电监护和动态心电图示多形室速、心室扑动 ,心脏超声心动图示LVEF 0 35 ,…  相似文献   

12.
经静脉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并四年随访(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3月我们采用单纯经静脉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KD),治疗恶性心律失常,取得满意疗效。2例患者分别随访44个月及32个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35例次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35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随访结果.方法对我院1998年5月至2004年4月植入的31例,另有4例更换ICD患者进行电话询问和门诊随访(3~70个月,平均36.5个月),通过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ICD存储的资料,对患者病情和ICD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4例患者死亡.31例患者共发作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VT/VF)725次(VT534次,占73.7%,VF191次,占26.3%),其中719次(96.8%)治疗成功,6次(3.2%)失败.534次VT中,454次(85.5%)经抗心动过速起搏(ATP)终止,80次(14.5%)经低能量复律(CV)终止.191次VF中,185次(96.9%)经高能量除颤(DF)终止,1例患者无效放电6次.3例患者发生误放电7次.结论 ICD疗效肯定,须密切随访,及时调整工作参数;应高度重视ICD患者的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4.
埋藏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宋业年(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233004)关键词心律失常心律转复除颤器1引言MichalMirowski医生1985年首次报道为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而研究设计的一种器械,并称之谓埋藏型心律转复除颤器(automaticimpl...  相似文献   

15.
1980年2月,Mirowsk首次为一位心脏骤停幸存者应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最早产品AID(植入型自动除颤器,automaticimplantabledefibrilator)治疗取得成功。19年来,ICD的设计不断完善,功能日益复杂精...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48岁。因心肌炎后遗症、室性早搏(室早)、呈R波在T波上(RonT)致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伴晕厥。长期服用胺碘酮疗效不佳。于1999年3月31日植入美国Medtronic公司Jewel7221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手术经过及术后恢复顺利。  术后第14d,患者因奔跑上楼,感到ICD连续放电,立即心电监测为窦性心动过速,频率为160次/min左右,给予毛花甙丙及安定治疗,心率逐渐下降,血压趋于稳定。  用程控仪询问打印出ICD的工作参数,原先设置是:心室颤动(ventricularfibrillation,VF)识别间期…  相似文献   

17.
69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患者的随访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17  
目的 对全国50家医院69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的患者通过较长期随访获得的实际经验,以期促进和提高我国ICD的应用水平。方法 资料来自全国50家医院的门诊随访、电话询问或厂家随访,通过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ICD程控分析仪调出的资料,对串屠 情况及ICD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2.3年中有30例患者接受成功的ICD治理,占全组患者43.5%,总共发作快速心律失常276次,其中VT236次占85.5%,VF40次占14.5%,VT由ATP终止135次,占57.2%,由CV终止101次,占42.8%,VF经DF(除颤)40次,全部一次成功,2例VT加速转成VF,2例无休止发作VT,电击成功,但瞬间又转为VT,2例服胺碘酮后VT频率减慢(140-100次/min),69例中有6例死亡,其中半数因心力衰竭加重所致,结论 ICD的治疗效果肯定,需加强随访及时修改参数,更准确地识别和治疗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同时需注意药物的辅助治疗,积极改善心功能,还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18.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临床随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术后的工作情况。方法对植入ICD患者进行临床随访,应用体外程控仪调出ICD存储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例植入ICD患者随访1~31个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4例患者的ICD成功放电终止恶性室性心律失常。2例患者的ICD因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误识别和误放电,重新设置工作参数和加入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后未再出现误放电。7例患者出现轻度精神症状,经心理辅导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ICD能有效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但ICD可能发生误识别、误放电,定期随访和及时调整参数可避免或减少此类情况发生。ICD植入后心理辅导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植入型双腔心律转复除颤器的植入及随访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已成为致命性快速心律失常引起猝死的一线治疗手段 ,双腔ICD在我国植入尚不多 ,我院于 2 0 0 1年 2月、8月分别植入两例双腔ICD。资料和方法 例 1女性 ,77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VVI起搏器 7年 ,半年前起反复晕厥伴抽搐。VVI起搏器功能正常 ,QT间期 0 5 6s ,无低钾血症。右冠状动脉及前降支狭窄 80 % ,给予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支架植入 (stenting)。最后一次住院期间晕厥时心电监护显示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频率 2 4 0次 /min。诊断冠心病 ,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植入美…  相似文献   

20.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80年问世以来,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已成为临床上治疗持续性或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手段。ICD的概念最早出现于60年代,但对于其应用价值一直存在争议,直到1980年,Mirowski首先将其应用于人体,其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才开始被承认。1985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CPI公司的第一代ICD(植入型心脏自动除颤器,AICD)用于临床,自那时以来,ICD的制造技术取得了较大突破,无论是在设计、功能及可靠性等方面均有了很大的改善。AICD除了体积庞大、使用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