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老年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的效果。方法入选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华西医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旋磨组(n=40)和非旋磨组(n=40)。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围术期并发症等。结果旋磨组的手术即刻成功率显著高于非旋磨组(92.50%vs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旋磨组和非旋磨组患者术后的左室射血分数均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旋磨组术中2例发生心室颤动,1例发生心脏骤停,未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冠脉穿孔等并发症;非旋磨组未发生围术期并发症。结论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老年冠状动脉钙化重度病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旋磨术临床进展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心研室李国华综述崔连群审校1977年首次经皮冠状动脉(简称冠脉)内球囊扩张成形术(PTCA)的成功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1]。但PTCA不能消除冠脉内的硬化斑块,为此,人们便致力于寻求消除硬...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旋磨术在复杂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旋磨术 (Rotationalatherectomy)治疗复杂冠脉病变的策略及效果。方法 :对 79例患者的 86处病变行冠脉旋磨治疗 ,观察其治疗的即刻成功率及并发症率。结果 :79例施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的患者 ,旋磨头均成功地通过了病变 ,手术成功率为 96 .2 0 % (76 79) ,平均狭窄程度由87 4%± 8.78%降至 14.6 %± 10 .89%。其中 5 9.49%的病例选择了 1.5mm的旋磨头 ,2 7.88%的病例使用了二个旋磨头。全部病例均联合应用了冠脉球囊扩张术 ,12例在行旋磨术后置入冠脉内支架。 6例患者术中发生较严重的冠脉痉挛 ,经冠脉内给予硝酸甘油后缓解 ;9处 (10 .47% )病变出现了B型以上的内膜撕裂 ,出现无血流或缓慢血流现象发生率为 3.8%。 1例患者术后发生急性Q波心肌梗塞 ,无急诊冠脉搭桥及死亡病例。结论 :冠状动脉旋磨术可选择性用于复杂冠状动脉病变 ,尤其是严重钙化病变 ,小血管长节段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旋磨术在冠状动脉钙化分叉病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6年7月至2013年1月大庆油田总医院旋磨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48例,术后观察冠状动脉造影和治疗结果、住院期间和12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介入治疗相关心肌梗死和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以及心绞痛的发生情况.结果 43例(89.6%)只旋磨主支,4例(8.3%)同时旋磨主支和边支,1例(2.1%)只旋磨边支.1例旋磨术中发生急性闭塞,1例旋磨术中出现慢血流;43例(89.6%)只在主支置入支架,4例(8.3%)采用双支架术,1例(2.1%)只在边支置入支架.主支置入支架后3例边支发生急性闭塞,1例边支次全闭塞,边支闭塞后球囊扩张边支,血流均恢复TIMI Ⅲ级.住院期间无死亡和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病例,共有6例(12.5%)发生介入治疗相关心肌梗死.术后12个月随访1例非心源性死亡,1例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无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病例.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内旋磨术是治疗分叉病变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旋磨术(CRA)加持续灌流法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CPPTCA)治疗老年人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20例31支和非老年患者8例13支冠状动脉(冠脉)病变行CRA和CPPTCA,对照观察其临床疗效。 结果 术后两组冠脉狭窄处内径、跨狭窄压差、侧支循环积分、左室总体和局部功能均明显改善(P〈0.05或〈0.01),心绞痛均消失。 结论 CAR和CPPTCA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我院1992年7月至1995年9月间采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18例冠心病,对23支血管25处病变进行扩张,狭窄度由81%±12%降至18%±15%;采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斑块旋磨治疗10例冠心病,成功9例,对25处斑块进行旋磨,两例补偿性球囊扩张,斑块处狭窄度平均值由术前的86.2%降至20.2%。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旋磨术 (Rotational atherectomy)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ercutaneous translum 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治疗复杂冠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15例患者的 2 0处病变行冠脉旋磨术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治疗 ,部分病例并在血管内超声指导下进行 ,观察其治疗的即刻成功率及并发症率。结果  15例施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的患者 ,旋磨头均成功地通过了病变 ,平均狭窄程度由 88.30 %± 7.5 4 %降至15 .6 0 %± 10 .75 %。其中 6 0 .0 0 %的病例选择了 1.5 mm的旋磨头 ,13.33%的病例使用了 2个旋磨头。全部病例均联合应用了 PTCA,13例在行旋磨术后置入冠脉内支架 (余下 2例为支架内再狭窄病例 )。 1例患者术中发生较严重的冠状动脉痉挛 ,经冠状动脉内给予硝酸甘油后缓解 ;2处 (10 .0 0 % )病变出现了 B型以上的内膜撕裂 ,出现缓慢血流现象发生率为 3.8%。无急诊冠状动脉搭桥及死亡病例。结论 冠状动脉旋磨术及 PTCA可选择性用于复杂冠状动脉病变 ,尤其是严重钙化病变 ,小血管长节段病变  相似文献   

8.
李国华  崔连群 《山东医药》1996,36(12):11-12
对不适合行经皮冠状动脉腔中内球囊成形术(PTCA)的19例冠状动脉狭窄具有复杂形态的冠心病患者施行冠状动脉腔内硬化斑块旋磨术(CRA),其成功率与PTCA相似,单独CRA或CRA加补充PTCA后的残余狭窄低,提示CRA治疗严重冠心病比PTCA更优越。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联合应用冠状动脉旋磨术及低压球囊成形术对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患者进行治疗 ,探讨其对治疗钙化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心病患者 2 6例共 2 8处钙化病变行冠状动脉旋磨术 ,并辅以低压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 ,观察其手术成功率 ,术后随访 12个月。结果 :冠状动脉旋磨术的手术成功率为 92 8% ,管腔狭窄由术前的 88%± 9%减少至 45 %± 10 %。有 2 5处钙化病变需补充性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 (88 3 % ) ,有 3处因旋磨术后残余狭窄 <3 0 %而未行补充治疗。包括补救性治疗在内经皮冠状动脉内旋磨术 (CRA)手术成功率为 10 0 %。术中无主要并发症发生 (包括死亡、Q波心肌梗死、急症冠状动脉搭桥术 ) ,有 3例术中出现血管痉挛 ,术后 72h内有 1例病人出现心肌酶学升高 ,符合无Q波心肌梗死。所有病人平均随访 (10 4± 7 6)个月 ,有 11例心绞痛复发或蹬车试验阳性 ,无心肌梗死和死亡病例。 5例病人行重复冠状动脉造影 ,均为再狭窄。结论 :旋磨术联合低压球囊扩张虽然可取得很高的即刻成功率 ,是治疗钙化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其术后再狭窄率仍然较高 ,其确切效果需临床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治疗严重钙化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冠心病患者的89例临床资料。并分析其手术特点、并发症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结果:89例(100%)患者均成功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并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术中共有8例(9.0%)患者发生并发症,经处理后取得良好的效果。术后随访(22.21±4.73)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12.4%。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治疗严重钙化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严重钙化成角冠状动脉(冠脉)病变患者中,对比成角近段旋磨和全程旋磨的手术成功率、术中并发症及临床预后,评估成角近段旋磨对该类病变的治疗价值。方法:连续纳入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冠脉旋磨介入治疗且冠脉均存在严重钙化伴成角(≥45°)的患者共245例,依据旋磨手术策略分为全程旋磨组(n=179)和成角近段旋磨组(n=66)。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和术中并发症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转归,观察终点包括院内和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原性死亡、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发生率。结果:成角近段旋磨组的手术成功率为97.0%,2例(3.0%)患者因术中球囊无法扩张而最终转换为全程旋磨;全程旋磨组的手术成功率为99.4%,1例(0.6%)患者因冠脉穿孔导致手术失败而行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术。全程旋磨组发生旋磨头嵌顿和心包填塞各2例(1.1%)、冠脉穿孔4例(2.2%),而成角近段旋磨组未出现这些严重并发症;两组术中慢血流/无复流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全程旋磨组术中冠脉夹层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成角近段旋磨组(43.6%vs.19.7%,P<0.05)。两组的院内总MACE发生率相当,但全程旋磨组1年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成角近段旋磨组(27.4%vs.13.6%,P<0.05)。结论:对于严重钙化伴成角的冠脉病变,成角近段旋磨联合球囊扩张的手术成功率和临床转归与全程旋磨相似,而术中并发症尤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明显低于后者,说明仅采用成角近段旋磨治疗此类病变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严重钙化成角冠状动脉(冠脉)病变患者中,对比成角近段旋磨和全程旋磨的手术成功率、术中并发症及临床预后,评估成角近段旋磨对该类病变的治疗价值。方法:连续纳入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冠脉旋磨介入治疗且冠脉均存在严重钙化伴成角(≥45°)的患者共245例,依据旋磨手术策略分为全程旋磨组(n=179)和成角近段旋磨组(n=66)。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和术中并发症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转归,观察终点包括院内和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原性死亡、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发生率。结果:成角近段旋磨组的手术成功率为97.0%,2例(3.0%)患者因术中球囊无法扩张而最终转换为全程旋磨;全程旋磨组的手术成功率为99.4%,1例(0.6%)患者因冠脉穿孔导致手术失败而行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术。全程旋磨组发生旋磨头嵌顿和心包填塞各2例(1.1%)、冠脉穿孔4例(2.2%),而成角近段旋磨组未出现这些严重并发症;两组术中慢血流/无复流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全程旋磨组术中冠脉夹层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成角近段旋磨组(43.6%vs.19.7%,P<0.05)。两组的院内总MACE发生率相当,但全程旋磨组1年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成角近段旋磨组(27.4%vs.13.6%,P<0.05)。结论:对于严重钙化伴成角的冠脉病变,成角近段旋磨联合球囊扩张的手术成功率和临床转归与全程旋磨相似,而术中并发症尤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明显低于后者,说明仅采用成角近段旋磨治疗此类病变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行冠状动脉内旋磨术(RA)失败患者的临床及病变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5年3月至2019年12月558例因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合并冠状动脉钙化行RA患者,结果发现14例治疗失败,对其临床资料及病变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14例RA失败患者的平均年龄(69.9±10.3)岁,平均身体质量指数(BMI,22.78±3.17)kg/m2,男10例(10/14),合并高血压病8例(8/14)、糖尿病9例(9/14)、吸烟6例(6/14);以多支血管病变为主,靶血管左前降支病变10例(10/14)、慢性闭塞病变7例(7/14),病变钙化角度>90o12例(12/14),RA类型以补救性旋磨为主11例(11/14);手术失败直接原因包括微导管不能通过旋磨导丝交换失败8例(8/14),旋磨头不能通过病变3例(3/14),术中合并严重并发症而终止手术3例(3/14)。结论 RA治疗失败的直接原因主要为旋磨导丝交换失败、旋磨头通过失败以及术中合并严重并发症,钙化合并严重狭窄、迂曲成角及低BMI可能是旋磨失败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治疗冠状动脉弥漫钙化病变的长期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重度钙化病变行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并符合研究入选标准的188例患者。根据旋磨靶病变长度分为弥漫病变(≥25 mm)旋磨组(98例)和标签内旋磨组(90例),比较两组患者旋磨术中并发症(C型以上冠状动脉夹层、慢血流/无复流、冠状动脉破裂、旋磨导丝断裂、旋磨头嵌顿)、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相关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急性/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及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匹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弥漫病变旋磨组旋磨术中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标签内旋磨组(7.1%比3.3%,P=0.247),尤其是慢血流/无复流的发生率(5.1%比1.1%,P=0.121),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比11.2%,P=0.923),平均随访33.4个月...  相似文献   

15.
对40创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和10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旋磨术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旋磨术成功率分别为82.5%和80%;经立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组46处病变经扩张后狭窄度由80%±14%降至20%±10%,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旋磨术组17处病变经旋磨后狭窄度由84%±9%降至29%±2%,两组残余狭窄有显著性差别(p<0.05);经文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旋詹本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7.5%和80%(p<0.001),重要并发症发生率为2.5%和50%(p<0.001),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组无死亡病例,放房本组死亡一例。由此认为,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疗效及安全性均高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旋废水,且适应症疗;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旋磨术适用于某些“硬”病变或解剖类型不适合作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者,残余狭窄显著时需辅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旋磨术(rotational atherectomy,ROTA)联合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治疗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的疗效及中期随访结果。方法:对2009-01至2011-02连续的24例冠心病患者严重钙化病变行ROTA加DES治疗,其中经股动脉路径14例,经桡动脉路径10例,观察其旋磨特点、即刻造影成功率、临床成功率、院内事件发生率和平均随访12个月(6~24个月)的结果。结果:行ROTA的患者均为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协会(AHA/ACC)B2/C型严重钙化病变。旋磨头均成功通过狭窄病变,并完成DES置入术,91.7%(22/24)的病例最后使用≤1.5 mm旋磨头通过钙化病变,总成功率为100%,术中仅1例发生慢血流和心动过缓,院内无非Q波心肌梗死发生,无冠状动脉穿孔、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术及死亡发生。随访期间无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论:选用直径较小的旋磨头改变钙化病变的血管的顺应性后,可以顺利完成DES植入术,中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老年人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冠心病患者的钙化病变进行冠脉内旋磨术、冠脉球囊扩张及冠脉支架术,观察患者的冠脉钙化病变改变、手术成功率、围术期并发症及临床随访结果。结果 32例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患者的33处钙化病变处接受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手术成功率为96.88%,结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共植入74枚支架。围术期无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冠脉穿孔、出血及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等并发症。1例发生心脏停搏,1例发生心室颤动,经相应药物等治疗后均恢复窦性心律。对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无1例再发心绞痛,无1例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结论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PCI术治疗老年人的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内旋磨术治疗支架内再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联合应用冠状动脉旋磨术及球囊扩张术对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进行治疗,探讨其对治疗再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3例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病人先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然后以4~6atm的低压力行球囊扩张,并对结果进行随访。结果 3例病人手术皆获成功,术中1例病人出现短暂的心率减慢未经任何处理迅速自行恢复,其他2例病人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围术期无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未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其他心脏病事件。其中2例病人于术后6个月复查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靶血管直径的减少与术后即刻造影结果相比小于30%。结论 冠状动脉旋磨术与球囊扩张联合应用是一种安全的和有效的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旋磨术对严重冠脉钙化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建立术后心力衰竭(心衰)风险预测的模型。方法:选取240例患有严重冠脉钙化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术后1年随访结果分为心衰组和非心衰组。调查患者接受冠脉旋磨术后1年的心衰风险指标,绘制列线图和临床决策分析(DCA)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绘制校准图对列线图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冠脉旋磨术1年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心衰组和非心衰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酐、血糖等10个生化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χ2=4.796,P=0.779),ln(NT-proBNP)、肌酐、血糖、胆固醇、LVEF、术后支架内狭窄及Syntax评分能够作为患者术后心衰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DCA曲线反映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性;预测模型可以准确预测患者预后,AUC为0.890(95%CI:0.840~0.934),校准曲线1年的预测生存概率与实际生存概率基本一致,平均绝对误差(MAE)...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冠状动脉(冠脉)旋磨术(RA)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严重冠脉钙化病变的疗效。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5月—2021年7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冠脉严重钙化行RA的患者318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RA/DCB组(57例)和RA/药物洗脱支架(DES)组(261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冠脉病变特征、术中并发症、院内不良事件、随访期间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发生率。结果:两组基线临床资料、术中并发症、院内不良事件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DES组较多合并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弥漫性病变等复杂解剖类型(均P<0.05)。随访期间RA/DES组MACCE(18.77%vs.12.28%)及靶病变血运重建(13.79%vs.7.02%)发生率较RA/DCB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分叉病变(HR=2.284,95%CI:1.063~4.908,P=0.034)、植入物总长度(HR=1.023,95%CI:1.005~1.047,P=0.014)、SNYTAX评分(HR:1.047,95%CI:1.013~1.082,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