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在制作标本过程中,发现1例右侧双肾动脉伴左副肾动脉,较为少见。现报道如下,以供参考。 成年男性标本,经仔细解剖后发现:在肠系膜上动脉水平处腹主动脉向右侧分出2支肾动脉(附图),上支管径5.2mm,下支管径3.5mm,均平行向外越隔脚前方、肾静脉后方,分别分2支入肾门。腹主动脉在肠系膜上动脉下 1cm处向左侧发出左肾动脉,管径6.8mm,在其下 3.8 cm处腹主动脉尚发出管径 3.5 mm的副肾动脉至左贤下极附近入肾。两肾形态正常,但左肾位置较石肾低1cm左右。双肾动脉伴副肾动脉1例@姜华东$浙江大…  相似文献   

2.
正在解剖一成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双侧肾各有2支副肾动脉,左、右膈下动脉共干起于右肾动脉,伴肾下极静脉及腰静脉变异(见图1)。此类变异罕见~([1-3]),为丰富解剖学资料和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1肾动脉伴膈下动脉变异左肾动脉外径7.90mm,自腹主动脉左侧发出,  相似文献   

3.
徐云  蒋葵 《解剖学杂志》2021,44(1):92-92
笔者在成人大体标本解剖操作过程中,发现了1例双侧肾动脉、右肾静脉变异伴左侧睾丸动脉变异的案例,特报道如下. 身高175 cm、年龄约60岁男性大体标本.在腹主动脉右外侧壁发出直径0.90 cm长0.15 cm肾动脉短干,然后分成上、下2支 :上支动脉直径0.50 cm,下支动脉直径 0.35 cm,2支动脉并行通过肾门进入肾内.在距上支动脉起点 2.05 cm处呈60o 夹角发出直径0.12 cm、长1.90 cm肾上极动脉.右侧肾门处发出上、下2支肾静脉:上支静脉直径 1.21 cm, 长2.90 cm ;下支静脉在距肾门2.10 cm处下方发出直径1.10 cm, 长1.60 cm的分支 ;上、下支肾静脉在距肾门3.15 cm处汇合成直径 1.45 cm, 长0.85 cm短干,呈约35o角汇入下腔静脉,在汇入处下方约0.80 cm处可见肾静脉下支的分支约呈85o角汇入.在距左侧肾动脉腹主动脉侧壁起点上方2.05 cm处发出肾上极动脉,其直径0.11 cm,长 2.50 cm.  相似文献   

4.
目的丰富副肾动脉的解剖学资料,为各种肾脏手术中肾脏的血供提供一些依据。方法在30具尸体上观察副肾动脉有无出现,如有者,则观察其起点、支数、走行及进入肾脏的部位,测量其管径大小及游离长度。结果在30具尸体上共出现13支副肾动脉,出现率为43.3%。其中有10支起于腹主动脉,2支起于同侧肾动脉,1支与同侧膈下动脉共干发起于腹主动脉。副肾动脉起始端管径为1.5~2.2mm,平均为1.87mm。游离长度从起始端到入肾之前为0.6~4.85cm,平均为3.32cm。结论副肾动脉主要起于腹主动脉。临床上其出现在移植肾中最好的处理方法是重建ARA,至于副肾动脉的其它疾病则较少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局部血管几何构型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关系.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经肾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的资料,分别进行三维图像分析,比较狭窄肾动脉与非狭窄肾动脉的局部几何构型参数变化.结果表明:对48例肾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的检查结果均显示,右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左侧.通过对肾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构建的三维图像分析显示,狭窄的左侧肾动脉与矢状面的夹角大于左侧正常的肾动脉与矢状面的夹角,右侧狭窄肾动脉所对应的腹主动脉横径,大于右侧正常肾动脉所对应的腹主动脉横径,在单纯右侧肾动脉狭窄的患者中,其患侧肾动脉与矢状面的夹角,要大于其相应健侧肾动脉与矢状面的夹角.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患者中,左、右侧肾动脉的发病率有明显差异.部分局部几何构型参量的改变,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浙西南地区中老年人群的肾动脉影像特征,为临床肾动脉介入手术提供影像解剖学资料。 方法 抽取浙江省丽水市10个城镇社区常住人口中45~75岁者为研究对象,收集问卷资料,行肾动脉CTA检查,采用西门子FORCE CT行腹部CT增强扫描,观察肾动脉的起源、结构,入肾位置及变异等情况,按性别及侧别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纳入3090例,男1447例,女1643例,男性和女性在吸烟、饮酒、身高、腰围、舒张压、脉压、服用高血压药物、服用糖尿病药物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男性和女性双侧肾动脉的长度和外径无统计学差异(P>0.05),肾动脉长度和平均外径左侧为(37.43±13.73)、(6.37±6.6)mm,右侧为(24.52±25.5)、(4.4±2.67)mm。肾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均以大于45 °为主,男性左72.3%,右70.9%;女性左74.8%,右71.8%。肾动脉开口位置集中在第2腰椎和第1腰椎(左L2 67.8%,L1 30.1%);(右L2 75.9%,L1 20.4%),肾动脉开口位置均为右侧较高(男56.7%,女56.6%)。肾动脉经肾门入肾为主(男48.5%,女47.6%)。肾血管走形左侧以上斜型为主,右侧以平直型为主,两侧有统计学差异(P=0.00)。肾动脉变异的发生率男性24.5%(95% CI 22.3% ~26.8%),女性22.3%(95% CI 20.3% ~ 24.4%)。男性副肾动脉检出率为15.4%(95% CI 13.5% ~ 17.3%),女性为11.1%(95% CI 9.7%~12.7%)。单侧副肾动脉发生率为15.0%,双侧为3.9%。 结论 运用CT可直观、准确地显示肾动脉结构及其变异情况,男性和女性肾动脉的变异差异较大,术前行肾CTA检查可明确肾动脉结构和变异,有利于肾动脉介入术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7.
同体同侧同时存在上、下两支来源各异的副肾动脉和粗细二支起自殊途的睾丸动脉罕见,现报告一例,为肾脏手术提供参考资料。成年男尸,身长1.76m。右侧双副肾动脉:(1)右上副肾动脉。在距肾动脉起始处7cm,发自右肾动脉,向上斜行,不经肾门进入肾的上部;该血管外径为6.5mm,长度为2.5cm。(2)右下副肾动脉。在右肾动脉的下方4.0cm 处,发自腹主动脉的  相似文献   

8.
1 女尸,约12岁,发育正常,腹部无切口疤痕,到达右肾的动脉有三条:一为右肾上极动脉.约在第1腰椎下缘由主动脉腹部发出,至右肾上极(距右肾门上缘1.3cm).此动脉发出右肾上腺下动脉:其二为右肾动脉,平第1、2腰椎间盘处发出.在肾门外分为前、后两大支.前者又分为上二支、中、下各一支.下支再分为2支.后者又分为2支,右肾动脉最后以7条分支入肾:右肾下极动脉在平第4腰椎上缘处由主动脉腹部发出,距肾动脉起源处6.4cm.跨过下腔静脉,经右输尿管起始部后方.穿入右肾下极.2 到达左肾的动脉有四条,均由主动脉腹部直接发出.左肾上极动脉,平第1腰椎水平,在距左肾门上缘1.5cm处入肾,此动脉起始部发出左肾上腺下动脉;在左肾上极动脉的稍下方有左肾动脉.在入肾前亦分为前、后两大支. 前者又分为上二支,中、下各一支;后者又分为二支,共以6支入肾,其中2支在左肾静脉前方,另外4支被左肾静脉覆盖;除上述两条动脉外,在左肾下极及左肾门下缘处,还各有一条动脉入肾,一为左肾下极动脉,另一为左副肾动脉,两者均在第3腰椎水平,其间距为0.8cm.与左肾动脉起源处的距离分别为6.O、5.5cm,左肾下极动脉前方有左输尿管起始部跨过,左副肾动脉在肾门下缘处被肾盂及左卵巢静脉跨过.  相似文献   

9.
副肾动脉出现率较高,马兆龙等报道为53.6%。但副肾动脉发出睾丸动脉者较少,我们在解剖一成年男尸时,见左睾丸动脉起自副肾动脉(附图),现报道如下: 左副肾动脉在第2腰椎平面起于腹主动脉前壁,水平向外从左肾下部内侧缘入肾实质,入实质处距肾下极平面1cm。副肾动脉全长4cm.外径3.0mm。左睾丸动脉在副肾动脉的中点以直角发出,外径1.6mm.向下与睾丸静  相似文献   

10.
在解剖一具成年男性尸体标本时,见其双侧肾上下极有多支副肾动脉,分布到左右肾的动脉达8支之多,较为少见。现报道如下: 肾动脉双侧肾动脉均较细小,左肾动脉1支,于第二腰椎体高度起子腹主动脉,长约3.6cm,外径约4.0mm,在肾门处分上下2支入左肾。右肾动脉2支,上支于第一腰椎体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