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供应室是控制感染的重要部门,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优劣是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提高无菌物品的质量,物品的清洗质量是关键,如何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将器械上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清除到安全水平,对灭菌的成功和控制交叉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手工、手工联合超声清洗口腔器械的效率与质量。方法 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9年1~6月口腔器械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手工清洗)与B组(手工联合超声清洗),每组200件。比较两组器械清洗耗时及合格率。结果 A组器械一次清洗耗时(1.02±0.29)h,B组(1.33±0.19)h,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00,P<0.001);A组器械二次清洗耗时(0.68±0.32)h,B组(0.32±0.20)h,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18,P<0.001);A组器械完全合格清洗耗时(1.12±0.44)h,B组(1.34±0.21)h,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67,P<0.001)。A组器械一次清洗合格率为85.50%,B组为94.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00,P=0.003)。A组器械二次清洗合格率为89.66%,B组为100.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工联合超声清洗口腔器械,效率、清洗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3.
不同清洗方法对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使用不同清洗方法对供应室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效果。方法选择供应室中等污染程度复用医疗器械770件,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观察组385件器械先用1:270多酶溶液浸泡5min后刷洗,再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按标准流程清洗。常规组385件器械不经任何处理直接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按标准流程清洗。结果常规组与观察组清洗后目测合格率及隐血试验检测率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复用医疗器械用多酶清洗剂浸泡后再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是较理想的清洗方法。  相似文献   

4.
医疗器械的清洗工作是消毒和灭菌前最重要的一环[1],是影响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彻底清洗污染器械是保证灭菌成功的关键[2],若手术器械清洗后仍残留血迹、污垢等,形成细菌或芽孢的保护膜,即使进行了正确的消毒灭菌程序,仍有致病微生物存在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骨科外来器械不同清洗方法的质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不同清洗方法对骨科外来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比较,寻求最佳的清洗方法.方法 将器械商送到消毒供应中心的2400件外来器械,接收、清点按器械污染程度及种类分类后,分为A、B、C三组,采用3种清洗方法,分别为A组(酶泡+进清洗机);B组(酶泡+超声波清洗+进清洗机);C组(酶泡+人工干预刷洗+超声波清洗+进清洗机),并将3种清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A、B、C三组表面光滑类器械清洗效果均较好,合格率目测为98.0%、100.0%、100.0%,放大镜下为98.0%、99.0%、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的结构复杂多关节类合格率目测为88.0%、97.0%、98.0%,放大镜下为86.0%、96.0%、97.0%;A、B、C三组的管腔螺钉类合格率目测为85.0%、94.5%、98.0%,放大镜下为82.0%、92.2%、96.5%;B组与C组结构复杂多关节类与管腔螺钉类的清洗合格率显著高于A组,尤以C组合格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洗消毒机适合没有明显污染且结构简单的器械,污染严重、结构复杂及管腔类器械采用酶泡+人工干预清洗+超声波清洗+进清洗机的清洗方法清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医疗器械的清洗工作是消毒和灭菌前最重要的一环[1],是影响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彻底清洗污染器械是保证灭菌成功的关键[2],若手术器械清洗后仍残留血迹、污垢等,形成细菌或芽孢的保护膜,即使进行了正确的消毒灭菌程序,仍有致病微生物存在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保证腹腔镜器械清洗质量的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方法通过规范清洗间的布局、设备、清洗流程、器械包装、人员培训、环境清洁、清洗质量监控措施等环节的控制,以此保证腹腔镜的清洗质量。结果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控制措施,建立、规范清洗流程,有效的保证了3000多件腹腔镜器械的清洗质量,为进一步的灭菌提供了保证,预防了因设备清洗不彻底而导致的医院感染,期间开展的208例手术无一例发生感染。结论腹腔镜的清洗中拆分预洗工作非常重要;配备合格的清洁工具和清洁产品是清洗工作中必须的;加强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工作的管理也是必要的;落实必要的设备、严格的清洗流程管理等措施,基层医院也可开展腹腔镜手术,可以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不可忽视器械的清洗质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供应室每天从临床回收的各种诊疗器械,属高危医用器械,经病人使用后常会沾染上大量微生物与有机物,如果未经有效的清洗,污染物就可能粘附在器械上影响器械的消毒灭菌效果。为了保证器械的清洗质量,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减少院感的发生率,我们在工作中应抓好如下环节。  相似文献   

9.
10.
提高妇科器械清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妇科器械的清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方法关注清洗的各个环节,查找原因,改进并完善清洗流程。结果改进清洗流程后清洗质量明显提高。结论使用后器械的正确处理+多酶液浸泡+超声+除锈+全自动喷淋清洗消毒器清洗流程能有效提高妇科器械的清洗质量。  相似文献   

11.
细节管理在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细节管理在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制定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的细节管理标准,从而能够及早发现存在的问题的原因,进而将整改措施落实,比较细节管理前后我院消肖毒供应室护理质量的差异.结果 我集中消毒供应室经过201 1年2月至2013年2月连续4年实施细节管理,供应室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消毒人员服务意识得到大幅提高,同时人员的安全责任感得到加强,从而能够避免出现护理差错以及事故,相比较于未实施细节管理前,护理质量变化明显.结论 细节管理应用在集中消毒供应室的护理中,可以提高消毒工作的质量,避免出现重大的消毒不当事故,值得在消毒供应室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罗讯  涂宏  刘美英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6):154-156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分层管理模式在介入室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介入室护士级别从低到高设为4个层级,确定各级护士的准入资格、工作业务要求、岗位职责,比较护理分层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介入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和介入室各层护士的满意度。结果分层管理后的各层级护士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分层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管理后的介入医生对护理人员满意度、介入室各层级护士满意度显著高于分层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介入室护士层级管理可利用有限的管理条件和资源优化介入室护理人力资源,提高介入室的护理质量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组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实施以质量控制组为核心,护士长为主管,各管理小组为责任,组员人人参与质量管理的全过程。结果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手术风险,有效控制了手术室护理纠纷的发生。结论通过质量控制组的管理,能促使手术室各项管理人性化、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做到有章可循,从而达到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许宏凯  胥洋 《齐鲁药事》2011,30(8):489-490
目的探讨静配中心(PIVAS)的洁净管理。方法按照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和洁净厂房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的要求,从6个方面对静配中心进行洁净管理。结果通过从硬件设备到人员、物流、环境检测等方面的综合实施,可以极大程度降低外部与内部双重因素对静配中心洁净环境的污染,提高输液质量。结论静配中心实施洁净管理,可以有效的保证静脉用药的质量,确保静脉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陈丽 《中国实用医药》2012,(34):237-239
目的探讨口腔专科诊疗器械集中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处理与保养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将集中式管理模式实施前口腔诊疗器械120件作为对照组,口腔诊疗器械在口腔科内处理。120件集中式管理模式实施后口腔诊疗器械作为观察组,将口腔诊疗器械送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对两组器械的清洗效果和灭菌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清洁率为90.83%,显著高于对照组清洁率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器械灭菌效果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9.17%,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腔诊疗器械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及保养的模式,可明显提高清洗质量和灭菌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探讨职业危害因素对介入导管室护士健康的影响,通过对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使介入导管室护士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影响介入导管室护士健康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方面,要对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来加强职业保护,最大限度地减小介入导管室护士的受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用医疗器械使用后安全有效的保存和清洗方法,保证复用医疗器械清洗灭菌质量,降低由这一途径引起的医院感染。方法采用人工污染方法,将新鲜血液污染后的复用医疗器械随机分为A1、A2、B1、B2、C1、C2、D1、D2、E1、E2共10组,每组污染器械又分为6个小组,分别放置1h、2 h、3 h、4 h、12 h、16 h后再采用不同清洗方法对污染的医疗器械进行清洗,对清洗后的医疗器械进行潜血阳性检查,以检验清洗效果.该实验重复3次,合计4500件实验器械。结果对不同保存方法,不同的放置时间段,不同的清洗方法清洗后的复用医疗器械,潜血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放置16 h,不加任何处理开放保存的器械采用多酶机清洗[1]潜血阳性率最高,为66.67%。5种保存方法在1 h内2种清洗方法清洗,潜血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浸清水或多酶洗液浸泡组的器械在16 h内2种清洗方法清洗,其潜血阳性率在各自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1)。开放保存组、干密闭组和喷酶保存组2种清洗方法清洗,潜血阳性率在各自组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污染的医疗器因存放方式、存放时间及清洗方法的不同,清洗效果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患者出室前安全核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CQI质量管理活动小组,主题围绕手术团队对患者出室前核查的现状进行讨论,整个活动遵循PDCA循环,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 ,收集资料评估目前质量现状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预期目标、采取相应质量改进方案、对实施质量改进措施前后患者出室前安全核查的缺陷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施后出室前核查的缺陷率从22%降低至5%,明显优于实施前(χ2=31.25,P〈0.001)。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患者出室前安全核查的应用,显著降低了出室前安全核查缺陷率,提高了手术医师对安全核查的参与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