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7 毫秒
1.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相关性.方法 将OSAHS并发急性脑出血患者30例设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非OSAHS并急性脑出血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昏迷程度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患者昏迷程度较对照组重,预后较对照组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并发急性脑出血患者昏迷程度重,预后较非OSAHS急性脑出血患者差,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相关性。方法将OSAHS并发急性脑出血患者30例设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非OSAHS并急性脑出血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昏迷程度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昏迷程度较对照组重,预后较对照组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并发急性脑出血患者昏迷程度重,预后较非OSAHS急性脑出血患者差,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和脑梗死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月就诊的80例急性脑出血与75例脑梗死患者分作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体检的10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指标,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普遍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4.
冯慧琼  董峰  孟祥君  牛文亮  席富强  王伟 《天津医药》2021,49(12):1324-1327
目的 探讨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联合CHA2DS2-VASc 评分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合并房颤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OSAHS合并房颤患者198例,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 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36例)和无脑梗死组(162例)。比较脑梗死组和无脑梗死组的各项指标,分析OSAHS合并房 颤患者血清PTX3水平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OSAHS合并房颤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受试者 工作特征曲线分析PTX3联合CHA2DS2-VASc评分对OSAHS合并房颤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结果 脑梗死 组的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左心房内径(LAD)、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CHA2DS2-VASc评分 以及PTX3水平均高于无脑梗死组(P<0.05);OSAHS合并房颤患者血清PTX3水平与LDL-C、LAD、AHI、CHA2DS2- VASc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高水平的AHI、CHA2DS2-VASc评分以及PTX3均 为OSAHS合并房颤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P<0.05);PTX3与CHA2DS2-VASc评分预测OSAHS合并房颤患者 发生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5(0.695~0.875)和0.794(0.698~0.890),两者联用分析后敏感度和约登指数均有 了明显的提升。结论 血清PTX3联合CHA2DS2-VASc评分对OSAHS合并房颤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及OSAHS合并冠心病(CA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研究两者与OSAHS及OSAHS合并CAD的相关性,旨在探讨OSAHS合并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方法随机选择经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确诊的OSAHS患者60例,其中单纯OSAHS患者40例,OSAHS合并CAD患者20例。另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于睡眠呼吸监测次日晨起采取空腹肘静脉血3ml,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IL-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CRP,并记录睡眠呼吸监测相关指标,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单纯OSAHS组、OSAHS合并CAD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清IL-6、CRP浓度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SAHS合并CAD组血清IL-6、CRP浓度均高于单纯OSA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SAHS合并CAD组与单纯OSAHS组相比,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及平均SaO2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及最长低通气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OSAHS组与OSAHS合并CAD组2组患者血清IL-6和CRP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941与0.922,P<0.01)。不论单纯OSAHS组还是OSAHS合并CAD组,血清IL-6、CRP水平均与AHI呈正相关,与最低SaO2呈负相关,而与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及最长低通气时间无相关性。结论 OSAHS可能存在着一个慢性炎症过程,它在OSAHS合并CA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周冲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2):175-176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2011年1月本院收治的52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合并组),并与同期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对照组)46例相比较。结果:合并组患者CT多表现为腔隙性梗死和多发性梗死;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预后较差,需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治疗,以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血清 s100蛋白水平、D-二聚体水平检测对评定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月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于本院体检一切生化指标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2组人员血清中 s100蛋白和 D-二聚体水平,分析组间差异以及 s100蛋白、D-二聚体水平与脑梗死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 s100蛋白及 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脑梗死好转、并发高血压、并发意识障碍、脑梗死面积大小均与血清 s100蛋白水平和血清 D-二聚体水平呈显著相关性(P ﹤0.05)。结论血清 s100蛋白水平、D-二聚体水平与脑梗死患者及其预后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脑梗死患者预后的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他汀类药物治疗脑出血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中,采用随机抽样法从本院收治脑出血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随机选取病例数80例,将这80脑出血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40例/组)。对照组脑出血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脑出血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TC、LDL-C对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脑出血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给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应用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栓前体蛋白(TpP)、D-二聚体(D-dimer.D-D)和纤维蛋白原(Fg)的变化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患者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并设正常对照组。同时检测各组TpP、D-D和Fg。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组TpP、D-D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Fg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脑梗死组TpP、D-D和Fg高于单纯颈动脉粥样硬化组(P〈0.001),颈动脉狭窄组中TpP、D-D和Fg水平为重度高于中轻度(P〈0.01),中度与轻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TpP、D-D和取水平变化对预防急性期脑梗死及在预后判定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施立海  张楠  左峰 《河北医药》2013,35(15):2274-2275
目的探讨抗凝治疗与脑出血患者的出血量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抢救中心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35例自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使用华法令抗凝治疗的用药组患者与未用药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用药组患者平均年龄72岁,显著大于非用药组66岁(P<0.05)。在血管性危险因素中用药组患者中合并冠心病的比例显著多于与未用药组(P<0.05)。用药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为51.7 ml,显著多于未用药组的26.2 ml。患者的死亡率与患者INR值和脑出血量存在正相关性。结论抗凝治疗及抗凝强度与抗凝并发脑出血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脑出血患者压疮的护理。方法将本院收治的48例脑出血并发压疮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压疮护理,实验组是压疮护理结合VSD治疗。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85.7%,对照组55.0%,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能提高脑出血并发压疮患者的护理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I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发病2周之内的脑梗死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0.1g,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20mg/d。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C、TG、LDL—C低于治疗前,而HDL—C高于治疗前(P〈0.05);且TC、TG、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对照组的颈动脉IMT平均值为(1.59±0.49)mm。治疗后为(1.63±0.43)m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的颈动脉IMT平均值为(1.65±0.39)mm,治疗后为(1.09±0.29)mm,治疗后颈动脉IMT明显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瑞舒伐他汀具有降脂作用,可延缓和阻断粥样硬化的进展、稳定斑块、降低脑梗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位天幕裂孔切开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行血肿清除,标准去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对照组30例行血肿清除,标准大骨瓣减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脑动脉梗死、脑积水、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术后48 h环池显露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去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应激性高血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高血压脑出血后应激性高血糖及胰岛素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应激性高血糖患者49例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为重型组18例,9~15分为轻型组31例。两组患者随机分成胰岛素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治疗1个月。结果:GCS与血糖水平显著相关(P〈0.05)。用胰岛素治疗能降低重型组患者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重型患者的预后(P〈0.05)。结论:测定血糖有助于了解脑出血的严重程度、评估患者预后。胰岛素能改善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梗死(CI)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本院脑梗死患者35例设为观察组,非脑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TG、HDL-C、LDL-C、ApoAl及ApoB水平,评估其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TG、LDL-C、Apo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DL-C和Apo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G、HDL-C、LDL-C、ApoAl及ApoB水平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HDL-C、LDL-C、ApoAl及ApoB与脑梗死关系密切,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在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所致脑梗死中的意义。方法测定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导致脑梗死患者83例(狭窄梗死组)、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35例(无症状狭窄组)及健康查体者5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并分析纤维蛋白原含量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狭窄后脑梗死类型、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狭窄梗死组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无症状狭窄组及健康对照组[(309±65)g/L比(280±18)g/L、(262±25)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区域性脑梗死患者(I型,7例)纤维蛋白原水平[(421±22)g/L]明显高于皮层下梗死(Ⅱ型,16例)、白质疏松型梗死(Ⅲ型,21例)及分水岭梗死(Ⅳ型,39例)[分别为(318±63)、(303±66)、(293±54)g/L](均P〈0.05)。不稳定斑块组(45例)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38例)[(357±45)g/L比(257±41)g/L](P〈0.05)。神经功能缺失重度组患者(9例)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轻度(42例)、中度(32例)[(412士27)g/L比(255±27)、(358±27)吕/L],独立生活能力预后好组患者(56例)纤维蛋白原明显低于预后差组(27例)[(282±55)g/L比(373±38)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与重度颈动脉狭窄及其所致脑梗死密切相关,支持特定的梗死类型,可能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泡灌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肺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7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肺感染患者(GCS评分4~8分)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气管切开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治疗后白细胞数量及感染控制时间较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肺感染患者治疗中,于气管切开术后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能够有效控制肺部感染症状,同时还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9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患者颈动脉是否存在斑块,并观察不同类型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达7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扁平斑13例(18.31%),软斑24例(33.80%),硬斑12例(16.90%),混合斑22例(30.99%);对照组中扁平斑8例(50.00%),软斑2(12.50%),硬斑4例(25.00%),混合斑2例(1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软斑、混合斑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硬斑和扁平斑(P〈0.05)。结论对于可能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及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了解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性质,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