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乙酰丙酮为偶联剂,应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TiO2-SnO2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紫外光谱(UV)对PMMA/TiO2-SnO2进行表征,并测定其TG性质。结果表明:在聚合反应过程中,有机聚合物和无机组分之间通过共价键相连,并且该杂化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紫外光辐射性能和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硅钙复合型聚合氯化铝铁(SCPAFC)在处理河水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其浊度去除率为99%,最佳作用pH为4~8,温度t为5~20℃,最佳用量为5~10mg/L。该絮凝剂稳定性优于PAC、PFS,沉降速度快,絮凝体大而实.净水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3.
以聚乙烯醇(PVA)与四乙氧基硅烷(TEOS)为原料,通过原位溶胶-凝胶法制备了PVA/SiO2有机无机杂化溶胶,并将显色剂和植物酯酶分散于溶胶中干燥成膜,得到一类多孔性和亲水亲丙酮性可调的杂化膜。用扫描电镜(SEM)和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对膜的断面形貌和表面化学基团进行了观察和表征;研究了膜的亲水亲丙酮、耐水耐丙酮性能以及显色与响应性能。结果表明:膜的多孔性、亲水亲丙酮性能可通过膜中植物酯酶、显色剂的含量来调控;在乙酸-α-萘酯溶液中,该膜在可见光520 nm处出现一个新的吸收峰,且当测试液中乙酸-α-萘酯的质量百分数为20%时,膜的响应时间为12 min、透光率为1.72%。  相似文献   

4.
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主要单体在聚乙二醇20000(PEG 20000)溶液中进行自由基共聚合成了固含量高、絮凝效果好且速溶的水包水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乳液。在充氮气30 min,60℃下反应5 h,AM和DAC质量百分数分别为20%和0.5%的最优条件下,合成的阳离子絮凝剂(CPF)乳液对生化污水上清液透光率达到95%。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聚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AM和DAC链节。  相似文献   

5.
在少量阴离子疏水单体4-(ω-丙烯酰氧乙氧基)苯甲酸(PEBA)的参与下,合成了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共聚物。通过表观黏度及芘探针发射谱测定了疏水改性P(AM-co-DMC)溶液的临界缔合浓度(CAC)。透射电镜观察表明:在水溶液中,当疏水改性P(AM-co-DMC)浓度高于CAC时,因静电及疏水作用可形成微球状缔合体。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表明,与普通P(AM-co-DMC)共聚物相比,疏水改性P(AM-co-DMC)具有较好的絮凝能力及较宽的窗体用量。pH对絮凝效果的影响表明,除疏水作用外,高分子链间的静电作用是提高絮凝效果的另一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由间甲氧基苯乙酮(Ⅴ)合成1-甲基-3-乙基-3-(3-羟基苯基)-六氢-1H-氮杂(艹卓)盐酸盐(Ⅰ).方法以间甲氧基苯乙酮(Ⅴ)为起始原料经Willgerodt重排和氯置换成酰氯,然后与4-甲氨基丁酸甲酯盐酸盐(Ⅳ)缩合成酰胺,碱性环合后再乙基化,通过Wolff-Kishner-Huang和锂铝氢二步还原,最后成盐共八步反应得到1-甲基-3-乙基-3-(3-羟基苯基)-六氢-1H-氮杂(艹卓)盐酸盐(Ⅰ).结果采用价廉易得的原料、试剂和普通的反应条件、经八步反应高质量地合成了1-甲基-3-乙基-3-(3-羟基苯基)-六氢-1H-氮杂(艹卓)盐酸盐(Ⅰ).结论该合成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具有工业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合成超支化聚(胺-酯)分子G的方法。方法一步法:N,N-二羟乙基-3-氨基丙酸甲酯和三羟甲基丙烷按3:1的摩尔比投料,35℃反应4h。结果通过IR,1H NMR及羟值测定证明合成产品符合该化合物的理论结构。结论该法适合在实验室中合成少量超支化聚(胺-酯)分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以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MSPM)为偶联剂,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丁酯/(SiO2-TiO2)杂化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研究。经电镜观察,杂化体系固化膜两相间结合紧密,无机相是一种粒径介于10~20nm之间的球形颗粒。实验结果表明:杂化体系固化膜均匀性好和热氧化稳定性得到很大提高。由于无机相与有机相通过共价键相连,聚甲基丙烯酸丁酯/(SiO2-TiO2)杂化材料在无机物含量较高时,仍能保持良好的柔韧性。  相似文献   

9.
首先以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与N-氨乙基哌嗪反应合成新型B3单体,然后分别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1,6-己二硫醇为A2单体与上述B3单体反应,利用异氰酸-羟基以及巯基-烯的反应,合成了同时含有羟基和烯丙基的双功能性超支化聚(氨酯-胺)和聚(硫醚-胺)。研究了单体种类及投料比与合成的超支化聚合物的化学与拓扑结构的关系。通过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凝胶渗透色谱表征了超支化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结果表明:该B3单体同时带有3个羟基与3个烯丙基,当A2和B3单体投料比(物质的量之比)为0.825∶1时,可以成功制备较高分子量的双功能性超支化聚合物。  相似文献   

10.
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亲水单体二羟甲基丙酸(DMPA),乙二胺为主要原料,制备了稳定的水性聚氨酯乳液.然后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在不外加乳化剂的条件下,运用物理共混、化学复合和化学共聚三种方法对该水性聚氨酯乳液进行改性研究.用FTIR技术对聚氨酯-丙烯酸酯杂化乳液的结构进行了对比与表征;通过粘度测定、粒度分析、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测试、DSC分析,研究了不同改性方法对乳液及其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共聚的改性方法对原水性聚氨酯的耐水性的改良效果最好,能够得到稳定且综合性能较优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杂化乳液.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一种吡咯的双取代衍生物:N-十二烷基-3-苯基吡咯,并用化学氧化法对其实施了聚合反应。该反应生成的导电聚合物可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用溶剂蒸发制膜的方法可制得柔软的自支撑薄膜,用四电极方法测得掺杂态薄膜的电导率约为0.05S/cm。并通过元素分析、GPC、FT-IR、1H-NMR等手段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X-线衍射、裂解色谱、GPC以及XPS等手段,着重研究了用预辐照法合成的氧化镁、二氧化硅、Y型分子筛等无机化合物与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腈等烯类单体的辐射接枝共聚物。  相似文献   

13.
利用环氧丙醇对介孔二氧化硅SBA 15的表面进行碳羟基修饰,然后以此为引发剂,异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分别引发己内酯(CL)及氨基甲酸苄基酯 ε 己内酯(CABCL)单体的开环聚合,成功地制备了杂化材料聚己内酯/SBA 15(PCL/SBA 15)和聚4 氨基甲酸苄基酯己内酯/SBA 15(PCABCL/SBA 15),酸解去除PCABCL/SBA 15的保护基团甲酸苄酯(Cbz)后得到聚氨基己内酯/SBA 15(PACL/SBA 15)。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N2吸附 脱附实验和热重分析(TGA)等手段研究了材料的结构变化、反应时间和空间位阻效应对接枝量的影响等。结果表明:聚合物的修饰未对介孔结构产生影响;PCL的接枝量可以通过聚合反应时间进行控制;对PACL/SBA 15而言,因CABCL中Cbz的位阻效应导致接枝量较小;Zeta电位分析的结果证明聚氨基己内酯的修饰改变了二氧化硅表面的电荷性质。  相似文献   

14.
活性维生素D3与足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活性维生素D3具有独立于钙磷代谢之外的肾脏保护作用,足细胞是其重要的作用靶点之一。本文从足细胞生物学特征、活性维生素D3的生物学特点与维生素D 受体相互作用的机制,及其对足细胞作用及可能机制进行阐述;同时展望活性维生素D3 及其类似物的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在水/乙酸乙酯体系中,利用水溶性甲壳素分子上的自由氨基引发N-羧基-l-亮氨酸-环内酸酐(NCA)的开环聚合,将聚l-亮氨酸引入到甲壳素的侧链,制备了多糖/多肽杂化材料。由于反应中使用了水溶性甲壳素,反应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且反应的转化率和接枝效率均较高。接枝共聚物的多肽链段长度可以通过NCA的投料量进行控制,得到各种肽链长度的接枝共聚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和溶解实验等表征了接枝共聚物,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的性能受多肽链段的长度影响较大,随着肽段长度的增加出现了a-螺旋结构。  相似文献   

16.
以水和乙醇作混合溶剂,用逐步滴加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方法,通过自由基聚合,由溶解性和共聚活性差异较大的两种单体MMA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合成了新型含阳离子共聚物聚,并用IR和^1H-NMR进行了分析表征。该共聚物溶于丙酮和水组成的二元溶剂,并与P(MMA-MAA)有较强的分子复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L-苯丙氨酸为原料制备N-叔丁基-1,2,3,4四-氢异喹啉-3(S)甲-酰胺(T ICC),后者经铑/氧化铝催化加氢制备N-叔丁基(4aS,8aS)十-氢异喹啉-3(S)甲-酰胺(DH IQ)。1H-NMR、M S确定产物的化学结构;GC-M S分析产物中的异构体;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DH IQ的绝对构型;旋光度的测定表明DH IQ产物的光学纯度达到了98%。  相似文献   

18.
从2-氨基苯硫酚出发制备二硫代二苯胺,以此为原料与重铬酸钠在低温溶液中合成聚二硫代二苯胺,并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热重、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扫描电镜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共沸除水与醇酸缩合反应相结合的方法合成端羟基聚乳酸。通过L9(3^4)正交实验对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抗氧剂TPP对反应的影响,并用^1H-NMR和DSC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主要为聚乳酸-1,4-丁二醇(PIA-1,4-BD)。和分子量相同的聚乳酸-1,4-丁二醇.聚乳酸(PLA-1,4-BD-PLA)比较,PLA-1,4-BD具有较高的Tg。  相似文献   

20.
以顺酐为“桥连剂”,通过顺酐与端羟基(PMMA)的酯化反应,合成了大分子表面改性剂聚丁二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探索了反应规律,并用IR、NMR、TGA对其结构和热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的热稳定性随着PMMA含量及侧链PMMA长度的增加而下降,接枝共聚物具有良好耐热性和择优表面迁移特性,适合于作为聚丙烯的大分子表面改性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