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胃内滞留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长制剂在胃内的滞留时间可以增加药物在胃部的吸收,从而降低全身毒副作用,提高生物利用度。依据药物制剂在体内的大小、比重及作用机制分为漂浮型胃内滞留系统、生物粘附型胃内滞留系统、漂浮与生物粘附协同型胃内滞留系统、高密度型胃内滞留系统和阻塞型胃内滞留系统等。本文就胃内滞留制剂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中药有效成分胃肠转运的药动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药复方制剂成分复杂,理化性质各不相同,受胃肠道环境的影响和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因而其有效成分在胃肠道内的溶出、代谢和吸收情况不同.由于中药复方制剂在胃肠道内的动态变化是机体对药物的最初始作用,并影响到以后的全过程,因此,研究复方制剂在胃肠道内的动态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药胃肠转运药动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环糊精包合可提高难溶性药物溶解度,增加挥发性或不稳定性成分的稳定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环糊精包合对药物吸收及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探讨包合物胃肠道给药后环糊精对包合的客分子药物吸收的影响机制,为进一步阐明包合物中药物在胃肠吸收过程中释放与跨膜转运规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口服药物胃肠道吸收机理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口服药物胃肠道吸收机理预测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近10年较具影响力的隔室类模型———隔室吸收与转运模型(CAT/ACAT)、胃肠道转运吸收模型(GITA)、Grass模型(IDEATM)及管状类模型———Willmann模型给予了分析与评价。口服药物胃肠道吸收机理预测模型对于新药筛选及计算机辅助制剂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娟  熊玉卿 《医学教育探索》2009,40(9):1505-1508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植物资源分布广泛,具有显著抗癌、抗炎、抗氧化、抑菌等生物活性。但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普遍生物利用度较低,且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部分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在临床应用及推进方面受到极大的限制,故更为深入地探讨和明确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吸收特征及其机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就国内外学者对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吸收特征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经腹壁胃窗超声造影对胃癌病变的浸润范围和周围转移情况的诊断有其独到之处。本文就此观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消化道疾病占人体内脏器官患病的首位,其中胃病最为常见。中医认为胃乃“仓廪之官”,形似“太仓”,是一空腔含气的器官,故属六腑之一。对胃病诊断多采用钡餐 X 线照射,或纤维胃镜检查,由于 B 超声阻较大,超声难以穿透,故是 B 超检查的肓区。近几年对空腔器官运用 B 超检查虽有了突破,但仍在探索之中。我们自1988年4月~1991年10月将自制的“中药胃窗液”应用于胃病的B 超诊断,现将资料比较完整的76例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和肽类药物的口服胃肠道吸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多肽和蛋白质药物。蛋白质类药物目前市场总值逾150多亿美元。其中肽类药物的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因此,几家公司正重点开发蛋白质和肽类药物新的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9.
崔力  高杰  邵蓉  姚东宁 《中外医疗》2013,32(14):182-182,184
研究胃滞留缓释片类型和特点,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在胃滞留缓释片体内外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该药物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五环三萜皂苷类成分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具有显著活性的天然植物成分,但其口服吸收与代谢机制尚不明确,生物利用度普遍较低,影响了该类成分的剂型设计与临床应用。从肠道吸收、肠道菌群代谢、肝微粒体代谢等方面对五环三萜皂苷类成分的吸收和代谢特征进行综述与分析,为进一步开展剂型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人结肠腺癌细胞系(human colon adenocarcinoma cell line,Caco-2)细胞模型和标准操作规程,用于研究和评价中药化学成分的肠吸收。方法:通过电镜扫描和倒置显微镜观察Caco-2细胞单层细胞形态学特点,并通过测定跨Caco-2细胞单层细胞膜电阻、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易吸收阳性对照药普萘洛尔和难吸收阳性对照药阿替洛尔的转运特性等指标对Caco-2细胞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建立的Caco-2细胞模型完整性、紧密性和通透性等良好,各项指标的测定值与文献值一致。结论:建立的Caco-2细胞单昙模型符合各项指标的要求,可用于研究口服中药化学成分的肠吸收及其转运的吸收机制。  相似文献   

12.
黄芩苷的吸收及药动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黄芩苷在药物动力学方面的研究现状。方法通过系统的查阅文献,综述黄芩苷的药物动力学研究。结果黄芩苷口服给药吸收较慢,生物利用度低。大多数实验表明其体内分布呈二室开放模型,少量实验显示呈一室开放模型。黄芩苷吸收进入体内后,主要分布在心、肝、肾等器官内,以心、肝内药物浓度最高。黄芩苷的排泄以胆汁排泄为主,可经小肠吸收发生肠肝循环,引起血药浓度回升,复方配伍对黄芩苷的体内排泄不产生明显影响。结论黄芩苷由于理化性质特殊,而使其生物利用度低,临床效果差,但只要对其进行适当的结构修饰,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就能充分发挥其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13.
挥发性成分广泛存在于多科属植物中,具有芳香走窍、引药上行的特点和确切的疗效。分析研究国内外文献,探讨中药挥发性成分对其配伍药物口服吸收的促进作用及可能机制,对进一步研究挥发性成分对中药复方制剂生物药剂学的影响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花青素是一类具有多个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具有多种保健和药理作用。综述了花青素的吸收和代谢研究进展,包括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几个方面,为进一步认识、开发、利用花青素类物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比较胃窗超声造影与X线消化道造影对上消化道溃疡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于我院选择2009年10月-2013年8月间诊治的20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将所选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选用胃窗超声造影,对照组选用X线消化道造影检查,观察胃十二指肠黏膜、厚度层次等情况,并加以记录。此后,行胃镜或手术治疗病理检查证实均为消化道溃疡,加以比较。结果:胃窗造影溃疡检出率达91.5%,其中胃溃疡的检出率达91.09%,十二指肠溃疡的检出率达91.92%,以胃窦及幽门管部以及十二指肠后壁及小弯侧漏诊率最高,其中胃小弯部4例,胃窦及幽门管部4例,十二指肠后壁3例,小弯部2例。经比较,胃窗溃疡病的检出率达91.50%,与X线钡餐造影的检出率(92.00%)比较,无明显差异,其中胃十二指肠各部位溃疡检查率与X线钡餐检查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与X线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相比,胃窗超声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且操作简单的消化道溃疡的诊断方法,能充分显示消化道肌层病变,降低消化道溃疡的误诊、漏诊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胃癌发病率居消化道肿瘤首位,近年来对胃癌的诊断方法日益多样化,各种方法均有其优缺点,胃镜和胃肠双重对比造影对胃黏膜表面结构有良好的显示能力,特别是对腔内病变的诊断比较准确,但对胃壁浸润性病变及其在腹腔内转移的诊断有其固有的局限性。胃癌的定量诊断,特别是对胃癌的浸润深度和浸润范围的诊断是胃癌术前分期的重要依据。胃癌手术方式的选择与其胃壁浸润程度和转移情况直接相关,与其病理类型无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组织谐波成像(THI)与胃窗声学造影剂(OUCA)联合应用在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60例健康志愿者和20名胃部疾病患者,首先口服造影剂适当充盈胃腔,然后采用常规二维即基波成像(FI)与THI检查,对比分析FI与THI图像质量结果.结果 THI能明显改善近场区图像质量,使其清晰度显著提高,与单纯使用造影剂在FI状态下扫查对正常胃壁层次结构、边界轮廓、后方回声显示满意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HI技术能明显改善近场图像质量,同时提高远场显示能力,增加深层组织的信息量,对胃壁层次结构显示,病灶边界及胃黏膜病理改变方面THI较FI具有较好的清晰度.结论 组织谐波成像技术与胃窗声学造影剂联合应用能明显改善胃部常规超声整体图像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自1991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我国开展以来,胆道损伤时有发生,各家报道损伤率不一,但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在开展该术式初期,胆道损伤率确较开放法高。我院2006年5月-2010年4月开始应用“脂肪窗”理论指导手术操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无一例胆总管损伤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黄酮对许多疾病具有防治作用,揭示黄酮类化合物的吸收和代谢有利于了解其功效机制.黄酮的吸收和代谢水平依不同细胞而异,但主要受到胞内代谢的水平和它们从细胞中向外转运速度的影响.氧甲基化、硫酸盐、葡萄糖酸苷和氧甲基葡萄糖酸苷复合物是黄酮类化合物在胞内活性最高的几种形态,促氧化作用是黄酮在体内主要的抗癌机制.从胃肠道和肝脏、皮细胞、神经细胞和对癌细胞的作用4个方面综述了黄酮的吸收和代谢作用,为进,一步了解黄酮及其代谢物可能产生的细胞功能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化和精神一直被人们学习,尤其在职场方面。对古文的为人处世“水煮”一番,定能“营养”你的为人处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