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腰椎体标本的区域骨密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人腰椎椎体内松质骨骨密度(BMD)区域分布情况,探讨区域骨密度(rBMD)变化规律。方法对28具新鲜人L3椎体标本进行整体BMD和rBMD定量CT(QCT)测量,分别测量椎体前、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右后侧及中央6个区,以及椎体上、中、下三部分BMD。多元回归分析整体BMD与rBMD的关系。结果椎体下份骨密度最高(P<0.01);椎体前区及左、右侧前区均数小于椎体左、右侧后区及中央区(P<0.01)。总体观椎体BMD以后下部较高。多元回归显示椎体各部分中,椎体下1/3骨密度、横断区域中前区和中央区的标准偏回归系数为最大,说明椎体整体BMD变化与椎体下份和椎体前中央区rBMD关系较密切。结论人腰椎椎体的骨密度分布不均匀,椎体总体骨密度变化与不同区域骨密度的密切程度不同,应加强骨密度变化“敏感区”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37例巨大肝脏恶性肿瘤手术标本病理学研究及生存率随访,对术前肝动脉化疗栓塞(TAE)的疗效和意义做出评价。材料与方法:37例肿瘤直径5~24cm(平均11.2cm)。术前进行了1~4次TAE治疗。栓塞治疗后平均25天做了外科手术切除。对手术标本进行了大体和显微镜下组织学研究。本组病例进行了长期随访,统计生存率。结果:TAE使瘤体平均由11.2cm缩小至8.5cm。92%的病理标本显示肿瘤40%~100%的范围坏死。随访1、2、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0.0%、66.7%、55.3%和23.0%。结论:术前TAE能够提高巨大肝肿瘤的切除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螺旋CT扫描成像质量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通过对螺旋与常规CT扫描的比较,图像的分析和讨论,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有用的依据。材料和方法:螺旋及常规CT扫描采用Somatom Plus全身CT扫描机。扫描体模:(1)玻璃球,直径1.5cm,误差〈10μm;(2)有机圆柱体,直径3.0cm,误差〈8μm;(3)水模,直径25cm。扫描条件相同情况下,在下述方面进行比较:(1)不同物体螺旋CT扫描图像还原性的影响;(2)不同螺距扫描与图像分  相似文献   

4.
肾上腺腺瘤与转移瘤的CT鉴别诊断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目的探讨CT对肾上腺腺瘤与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109例共130个肾上腺腺瘤和转移瘤,分别观察肿瘤的大小、边界、内部结构及其与同侧肾上腺的关系,测量肿瘤的平扫和增强后CT值及增强程度,20例做了像素矩阵图分析,应用接受器工作特性(ROC)曲线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平扫CT值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90±0.05,明显大于增强后CT值(0.81±0.04)、增强程度(0.71±0.08)和肿瘤大小(0.80±0.04)的ROC曲线下面积;以肿瘤直径≤3.0cm,密度均匀,平扫CT值≤20HU,增强后CT值≤35HU,增强程度≤20HU为标准,诊断腺瘤的敏感性分别是86%、85%、88%、76%、和74%,特异性分别是68%、69%、90%、74%和59%;肿瘤与肾上腺相连(68%)、平扫CT值<0HU、CT像素矩阵图上有轻度负CT值区域只见于腺瘤,边界模糊或(和)侵犯周围结构、呈不规则厚环状强化是转移瘤的特征。全组总体符合率为93%。结论综合分析肿瘤的各种CT征象,CT能鉴别绝大多数肾上腺腺瘤和转移瘤。  相似文献   

5.
定量CT测量腰椎和近端股骨骨矿含量的初步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椎体和股骨近端松质骨在骨代谢中的关系以及椎体定量CT(QCT)测量在检测近端股骨骨质疏松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对20~59岁正常人(男、女各100例)的第3腰椎和近端股骨的松质骨做了QCT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了统计学相关性分析。在1个月内对10例受试者的腰椎、近端股骨进行了4次测量,测量在同一层面采用同一扫描条件,对两部位的测量精确性进行了计算。结果:椎体与近端股骨松质骨矿物质含量(简称骨矿含量)在自身个体中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男、女总体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和0.82(P<0.001),且均随年龄增长两部位骨矿含量逐年减少。QCT对腰椎和近端股骨测量的精确性分别为1.8%和3%。结论:椎体和股骨近端松质骨结构和代谢一致,由于椎体QCT测量方法简便,在检测骨矿含量变化、诊断骨质疏松症方面可替代测量较为烦琐的股骨QCT测量。  相似文献   

6.
视神经鞘脑膜瘤CT诊断2例报告夏晓1临床病例例1,女性,40岁。右眼球突出伴失明6年。眼球向外活动受限,眼底检查视神经乳头萎缩。突眼测量:16-13mm。CT检查:横断面扫描球后、眶尖橄榄状钙化性肿块,2.0cm×1.5cm×1.0cm,密度均匀,边...  相似文献   

7.
在30 侧常规防腐的成人下肢标本上对股二头肌腱部分进行形态学测量。结果:股二头肌腱长(23 .1 ±2 .3) cm ,肌腱上、中、下部宽分别为(3.5 ±0 .9) cm ,(2 .7±0.6) cm 和(1 .8 ±0 .4) cm ,肌腱上、中、下部厚分别为(0 .4 ±0.1) m m 、(1 .0 ±0 .4) m m 和(2 .1 ±0 .5) m m 。3 例临床应用,获得良好效果。提示,股二头肌部分肌腱转位修复后交叉韧带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双侧髂骨及骶骨成骨性转移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男,71岁,因盆腔肿物及双下肢进行性瘫软而就诊,有膀胱癌病史,余无特殊。实验室检查,ESR50mm/hAKP10包氏单位/100ml。1 CT表现两侧髂骨骨密度明显不均性增高增厚,并于盆腔内扩大融合形成较大结构紊乱高密度之骨性肿块,边界清晰,左侧为6cm×11cm,右侧为3cm×5cm,CT值450~700HU,盆腔器管均受压移位,以左侧受压明显(图1)。骶骨椎体、椎板、棘突显示骨密度明显增高,骶椎椎体内小圆形高密度影,边缘清晰、锐利,直径约0.4cm,CT值500HU(图2)。CT诊断:…  相似文献   

9.
腹膜后巨大囊性淋巴管瘤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男,60岁。右侧腹胀痛1月余,右腹部触及一直径约7.0cm的活动性肿物、质软,与肝脏关系密切。B超检查,右腹部探及一液性包块、大小14.8cm×13.0cm,与周围脏器分界欠清。B超诊断:(1)右肾游走活动度大。(2)右腹部液性包块。CT扫描:右中上...  相似文献   

10.
肾囊肿的穿刺硬化剂治疗(附235例报告)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目的:总结CT导引下穿刺硬化剂治疗肾囊肿的经验。材料与方法:235例270个肾囊肿经皮穿刺抽吸酒精治疗,其中186例为单纯肾囊肿,44例多发囊肿,5例多囊肾。囊肿大小直径为1.9~13.5cm。用19~21G抽吸针穿刺抽吸,抽出囊液为3~780ml。注入99.7%无水酒精,酒精量以抽出囊液的25.0%为合适。结果:本组随访病例97例(106个肾囊肿),随访时间为3个月以内到1年以上,单纯囊肿疗效为97.1%,其中囊腔消失为72.1%;多发囊肿和多囊肾的疗效为76.3%,其中囊肿消失为36.8%。并发症为局部疼痛(6.4%),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CT导引下经皮穿刺抽吸硬化剂治疗肾囊肿是一种安全、并发症低、疗效高的有价值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