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裴素霞  齐贵胜  张杰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7):3069-3071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不同渗透压低温水溶液局部浸泡对兔皮肤Ⅲ度烧伤组织病理变化及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探讨烧伤局部创面早期应用低温高渗盐溶液浸泡,对烧伤局部组织细胞和微循环的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1年龄健康家兔3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7只。A组为实验对照组,烧伤创面不进行浸泡。B组为15℃~20℃蒸馏水局部浸泡组。C组为5℃~10℃蒸馏水局部浸泡组。D组为5℃~10℃生理盐水局部浸泡组。E组为5℃~10℃3%高渗盐水局部浸泡组。各组家兔全部背部脱毛、麻醉后,用200℃直径为1.3cm的不锈钢圆柱放脱毛处皮肤烧伤5s,复制家兔小面积Ⅲ度烧伤模型。烧伤后,除A组外,各组动物创面即刻给予不同温度、不同渗透压低温水溶液浸泡1h。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动物烧伤局部组织病理变化。观察各组动物创面愈合时间,并于烧伤后第8天,测量各组动物创面的直径(mm),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10℃3%高渗盐水局部浸泡组动物,中间区带表皮细胞变性坏死明显减轻,大部分皮肤附件细胞形态结构及层次尚存,真皮组织水肿及淤血较轻,小血管内皮细胞及红细胞形态、结构改变明显减轻,接近正常细胞的形态。同时低温高渗组动物烧伤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第8天创面直径也明显缩小,P<0.01。结论:低温高渗水溶液早期局部浸泡能明显减轻皮肤小面积Ⅲ度烧伤组织的病理变化,并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酪氨酸激酶免疫球蛋白和表皮生长因子同源受体-2(Tie-2)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将54只雄性SD清洁级大鼠随机分为3组。照射组(=24),直线加速器产生射线(45Gy)单次照射大鼠臀部皮肤40 mm×40 mm,建立急性射线皮肤损伤模型;烧伤组(=24),将直径30mm铜柱于100℃沸水中放置15 min,取出后在无外界压力下置于大鼠臀部皮肤8 s,建立深Ⅱ°热力烧伤模型;对照组(=6),正常大鼠。取不同时期创面皮肤组织,采用原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不同时点各组大鼠创面组织中Tie-2mRNA的表达。结果 A组大鼠照射后第2天皮肤出现充血性红斑,2周后脱毛,4周后出现溃疡创面,5周后创面仍未愈合。B组大鼠烧伤后创面即刻出现水泡,3d后肉芽增生,3~4周后创面瘢痕愈合。大鼠正常皮肤内Tie-2mRNA为可疑阳性;A组大鼠创面Tie-2mRNA表达伤后1周略有升高,并持续低表达;B组Tie-2 mRNA明显上调,2周达峰,3周时仍高于A组(均<0.05)。结论急性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Tie-2的持续低表达,不能形成峰值,可能是急性射线皮肤损伤创面难愈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陶仁清  卢朋松  倪鹏 《安徽医学》2009,30(6):605-606
目的观察中小面积烧伤创面早期冷疗在烧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用手术专用泡手桶盛放蒸馏水配制成的1:5000新洁尔灭溶液,温度维持在10~15℃。将烧伤肢体创面浸泡在液体中,头面部及躯干创面使用无菌湿冷棉垫冷敷。根据患者对冷疗的耐受情况调整冷疗液的温度,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创面肿胀、渗出及色泽变化,将创面愈合时间和愈后瘢痕增生情况与常规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对168例中小面积Ⅱ度烧伤患者,冷疗后疼痛多在3~5min明显减轻或缓解。与对照组相比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疼痛大大减轻。随访半年无严重瘢痕增生。结论中小面积烧伤早期进行冷疗,减轻痛苦,缩短疗程,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增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易先锋  卢根香  宋春红  钟伟湘  童钟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11):1310-1312,1319
目的 研究疤痕止痒软化中药膏剂对家兔烧伤创面致痒介质的影响.方法 通过Cajal吡啶银染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使用疤痕止痒软化膏后家兔烧伤创面及创面愈合后不同时间组织神经末梢数量,(substanceP,SP)P物质,肥大细胞数目,组胺及5-羟色胺的多少.结果 家兔使用疤痕止痒膏在烧伤创面及烧伤愈合后的创面不同时间点上部分毁损皮肤的神经末梢整体结构及数量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不大.用药后家兔深Ⅱ°烧伤创面及烧伤愈合后创面组织不同时间点中组织SP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不大大(P>0.01).用药后实验组脱颗粒的肥大细胞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组织胺及5-色胺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疤痕止痒软化膏对家兔烧伤创面致痒介质有一定的影响,从烧伤创面早期就开始用药物进行烧伤瘙痒的干预是一条可以考虑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烧伤油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制备深Ⅱ度大鼠背部皮肤圆形创面,直径2.5cm,共3个,行同体对照实验.分别外用烧伤油,磺胺嘧啶锌软膏和基质软膏,1次/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留取不同时相的创面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创面羟脯氨酸含量检测,ELISA法测定创面Ⅰ/Ⅲ型胶原比例和流式细胞仪测定创面真皮成纤维细胞周期.结果:外用烧伤油使创面肿胀和渗出减轻,无感染迹象及创面愈合时间缩短.病理形态学观察发现烧伤油组创面的局部组织炎症反应较轻,愈后表皮各层分化良好.羟脯氨酸和Ⅰ/Ⅲ型胶原测定显示烧伤油能促进创面胶原增生,减轻瘢痕增生.创面真皮成纤维细胞周期提示烧伤油能促进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结论:中药烧伤油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具有保护和促进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兴燊  陈婷玉 《广西医学》2004,26(10):1427-1429
目的 研究单用虎杖煎液对家兔浅Ⅱ°烧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取家兔 10只 ,在其背部制成浅Ⅱ°烧伤模型 4个 ,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万花油对照组、烧伤膏对照组和虎杖煎液组。暴露疗法 ,无菌技术操作 ,创面擦洗药物。观察药后创面愈合情况 ,以创面愈合率及时间长短评价药物疗效。结果 虎杖煎液组第 8天、第 15天创面愈合率分别是同期生理盐水对照组的 1 5 6倍和 1.2 5倍 ,第 2 0天虎杖煎液组愈合率达 94 36 % ,而生理盐水对照组只有 86 84 % ,虎杖煎液组与各同期万花油对照组、烧伤膏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单用虎杖煎液对家兔浅Ⅱ°烧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组织工程全层皮肤在烧伤患者深度难愈创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组织工程全层皮肤(ActivSkin)应用于烧伤患者深度难愈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15例烧伤患者伤后20d以后难愈创面,使用ActivSkin和凡士林油纱换药,并进行自身创面对照。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率、局部炎症反应和皮片排斥反应、创面愈合方式,创面愈合后皮肤质量情况。结果ActivSkin较凡士林油纱可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创面愈合后皮肤质量明显提高。结论ActivSkin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可用于修复烧伤深度难愈创面的较理想新型组织工程全层皮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外用加味黄连解毒汤对家兔皮肤溃疡创面的愈合作用。方法选取20只家兔建立皮肤溃疡模型,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阴性对照组,分别于创面外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高浓度、中浓度加味黄连解毒汤及生理盐水,在各组治疗第5、10、15、20天及完全愈合时,计算溃疡面积及愈合时间。结果加味黄连解毒汤可使家兔溃疡面积缩小速度明显高于及愈合时间明显短于阴性对照组。结论加味黄连解毒汤外用具有促进家兔皮肤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MEBT/MEDO和干性暴露疗法对面部不同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将采用MEBT/MEBO和干性暴露疗法治愈的320例面部浅Ⅱ°、深Ⅱ°和Ⅲ°烧伤创面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干性暴露组比较,MEBT/MEBO组治疗的面部浅Ⅱ°、深Ⅱ°和Ⅲ°烧伤创面愈合快,止疼效果好,疤痕增生不明显.结论MEBT/MEBO对面部浅Ⅱ°、深Ⅱ°和Ⅲ°烧伤创面的疗效优于干性暴露疗法.  相似文献   

10.
胡波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9):143-144
目的观察断层浅筋膜创面皮肤移植术在大面积Ⅲ度烧伤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32例Ⅲ度烧伤患者采用断层浅筋膜创面皮肤移植术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并与传统术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植皮成活率、创面愈合时间等方面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后上下肢自比分别缩小5.5%和5.7%,而对照组的上下肢自比分别缩小了22.1%和24.8%,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断层浅筋膜创面皮肤移植术治疗大面积Ⅲ度烧伤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减轻瘢痕的形成,提高创面愈合质量,使功能部位在早期即得到良好修复,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华仁康藻酸盐敷料在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6例烧伤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各组28例,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观察组用藻酸盐敷料覆盖创面,观察与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局部炎症反应。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局部炎症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烧伤创面患者,采用藻酸盐敷料治疗,可显著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升创面愈合率,减轻局部炎症反应,总体效果佳。  相似文献   

12.
杨明忠  陆兴安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3):264-267,F0002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血管生成素1(Ang-1)的表达情况。方法将雄性SD清洁级大鼠54只分为3组。照射组(=24),直线加速器产生射线(45 Gy)单次照射大鼠臀部皮肤40 mm×40 mm,建立急性射线皮肤损伤模型;烧伤组(=24),将直径30 mm铜柱于100℃沸水中放置15min,取出后在无外界压力下置于大鼠臀部皮肤8 s,建立深Ⅱ°热力烧伤模型;对照组(=6),无特殊处理。取不同时期创面皮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不同时相点各组大鼠创面组织中Ang-1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显示,烧伤组在伤后1、2及3周Ang-1表达积分吸光度值均要大于照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急性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Ang-1持续低表达,不能形成峰值,可能是其损伤创面难愈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氟哌酸银、硝酸铈及氧化锌 3种药物联合外用在烧伤创面上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家兔重度烫伤创面混合细菌感染为动物模型 ,将 3种药物联合应用 (B组 )在烧伤创面并与单用氟哌酸银 (A组 )作比较 ,检测实验动物用药后创面菌落计数 ,创面组织活检 ,创面的上皮化及血管化的观察及每组动物外周血淋巴细胞CD3 ,CD4 ,CD8 计数及CD4 /CD8 之比 ,生存率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B组创面的愈合较快 ,存活率增加 ,创面痂下的菌落数差异无显著性 ,B组家兔外周血淋巴细胞CD3 ,CD4 ,CD4 /CD8 之比明显高于A组 (P<0 0 1 ) ,CD8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氟哌酸银、硝酸铈及氧化锌联合应用在动物烧伤感染创面上较单独使用氟哌酸银更有效果。能抑制细菌生长 ,促进创面愈合 ,提高动物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7,(4):247-249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烧伤创面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深Ⅱ度烧伤模型,随机分为4个组,A组局部创面皮下注射给予生理盐水2.00mL,B,C组分别局部创面皮下注射给予rhGH 0.15,0.30U/mL,D组腹部皮下注射给予rhGH 0.30U/mL,各组疗程均为21d.监测各组创面微血管形态和密度计数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创面组织中跨膜糖蛋白(CD34)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活性和含量.[结果]与A组比较,B,C,D组烧伤创面上皮化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1周时B,C,D组创面组织中CD34,VEGF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均表现活跃,微血管密度值亦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烧伤创面局部浸润注射给予rhGH可加速烧伤创面新生血管形成,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测并评价分析磺胺嘧啶银凝胶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方法 选取临床深Ⅱ度及Ⅲ度烧伤所致残余创面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治疗组应用磺胺嘧啶银凝胶进行换药;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和无菌石蜡油纱布换药.观测记录各组病例的愈合时间、创面感染例数、各组治疗前和治疗后每周创面细菌培养情况、不同时相点创面愈合率.结果 治疗组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不同时相点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创面感染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7d后,治疗组致病细菌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将磺胺嘧啶银凝胶应用于可以非手术治疗的烧伤残余创面,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及促进创面修复作用,能有效缩短烧伤残余创面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6.
采用维生素B_(12)治疗17例皮肤粘膜放射性烧伤,具有明显的止痛、止痒、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17例病人中,接受钴~(60)、γ线和深部X线放疗造成急性皮肤Ⅲ度放射烧伤者5例;引起放射性口腔粘膜溃疡者5例;因患毛细血管瘤用磷~(32)局部敷贴造成急性Ⅲ度β射线皮肤烧伤者4例;放射性职业工作者因受较大剂量或意外照射引起不同程度皮肤放射性烧伤者3例。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烧伤病人创面处理的方法越来越多。我院自1992年开始使用惠州中德人造皮肤,对于浅Ⅱ°、深Ⅱ°烧伤创面的愈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对此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了解人造皮肤的特性、适应证及使用人造皮肤的注意事项,从而提高烧伤病人的治愈率。1临床资料1992-1994年,我院共收治各类烧伤病人417例,选择不同深度的创面6O例(浅Ⅱ°34例,深Ⅱ°20例,Ⅲ°肉芽6例),应用人造皮肤,并进行疗效观察。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最高75岁,最低5个月。平均烧伤面积12.5%±10.4%,应用部位主要是面部、躯干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复方虎杖蜂房喷雾剂对大鼠小面积Ⅲ度烧伤创面的愈合作用。方法 蒸气熏蒸方法制备大鼠小面积Ⅲ度烧伤模型,观察复方虎杖蜂房喷雾剂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同时测定烧伤后不同时间点创面皮肤羟脯氨酸 (Hyp) 水平及观察病理改变。结果 伤后 21 d 开始,复方虎杖蜂房喷雾剂对大鼠创面开始呈现明显的促进愈合作用 (P<0.05)。Hyp 在烧伤后 3 d 时最高,继之下降,14 d之后又持续上升,直至 35 d 未见下降。自 21 d 后,复方虎杖蜂房喷雾剂组的 Hyp 量明显高于基质组 (P<0.05)。结论复方虎杖蜂房喷雾剂能提高 Hyp 水平,促进胶原合成,促进小面积Ⅲ度烧伤大鼠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9.
大面积烧伤后由于皮肤全层破坏严重,创面缺如。采用植皮方法覆盖创面,有利于皮肤愈合,并能减少败血症发生。1病例介绍某患者因“全身广泛皮肤烧伤”入院。面、颈、躯干、四肢,浅Ⅱ°11%,深Ⅱ°55%,Ⅲ°3%。积极抗感染治疗,患者平安度过休克期。由于四肢皮肤破坏严重,再生功能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珍石烧伤膏治疗小面积深度烧伤的疗效。方法:将17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纽采用珍石烧伤膏涂于无菌纱布上,厚约1-2mm敷于消毒后Ⅲ度烧伤创面;对照组用磺胺嘧啶锌软膏纱布覆盖组织,比较2组治疗小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平均愈合时间。结果:采用珍石烧伤膏换药的深度烧伤创面渗出少,坏死组织脱落快,创面愈合加快,缩短疗程1周左右,患者换药痛苦明显减轻。结论:珍石烧伤膏具有明显改善局部疼痛、肿胀、渗液的功能,具有抗感染,缩短愈合时间的功能,避免创面加深和手术的功能,有镇痛作用,此药为中成药,孕妇及婴幼儿无禁忌,用途广泛,珍石烧伤膏可以在小面积深度烧伤创面治疗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