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肠移植后肠管早期吸收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小肠移植后早期移植肠管吸收功能状况。方法采用改良的Monchik法施行大鼠节段性原位小肠移植。分为对照组(WisterWister)和排斥反应组(BNWister)。移植后定期测量体重、血糖吸收值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麦芽糖吸收试验显示各组在移植30分钟后血糖吸收值明显下降(P<0.05),然后逐渐恢复;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时,与对照组相比血糖吸收值明显下降(P<0.05)。病理学检查再灌注后肠管粘膜呈再灌注损伤性改变;急性排斥反应组于移植后4日前与对照组相同,之后逐渐出现粘膜层炎性细胞浸润、肠管淋巴结肿大、结构破坏。结论小肠移植后早期,移植肠管存在着吸收功能,由于再灌注损伤,吸收功能低下。移植后1周左右肠管吸收功能基本上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免疫耐受在移植领域的应用前景,建立猪节段性小肠移植免疫耐受模型。方法 12只幼猪为受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另选体重相近的异性猪为供者,实验组用供者骨髓细胞预处理,2周后行节段性小肠移植,术后不使用免疫抑制剂;对照组不作预处理。结果 实验组部分移植小肠获长期存活,T细胞亚群明显下降,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6均无明显变化,外周血白细胞发现嵌合现象,病理表现为轻度急性排异和慢性排异或无  相似文献   

3.
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者以杂交长白猪为模型,进行了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系列研究.结果表明:①小剂量环抱素加雷公藤具有满意的抑制急性排斥反应的效果.②单用雷公藤能预防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③移植肠的吸收功能在术后2周内明显下降,于术后4周,按氨基酸、葡萄糖与脂肪的顺序逐渐恢复.基于试验的结果,于1994年3月为一女病人施行了全小肠移植,术后恢复良好.本文讨论了小肠移植的实用性、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与促进移植肠功能恢复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研究抗小肠移植排斥反应提供稳定、操作简单、良好的动物模型.方法 选用SD大鼠进行一期同种异体异位节段性小肠移植.结果 模型稳定后60 例小肠移植的术后3d存活率达90%.结论 熟练和完善的外科操作、良好的血管吻合、充分的补液及术后的复温和保温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同种异体不肠移植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者以杂交长白猪为模型,进行了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系列研究。结果表明:①小剂量环孢素加雷公藤具有满意的抑制急性排斥反应的效果。②单用雷公藤能预防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③移植肠的吸收功能在术后2周内明显下降,于术后4周,按氨基酸,葡萄糖与脂肪的顺序逐渐恢复。基于试验的结果,于1994年3月为一女病人施行了全小肠移植,术后恢复良好。本文讨论了小肠移植的实用性,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与促进移植肠功能恢复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同种异体小肠移植临床实践(附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种异体小肠移植临床实践(附一例报告)王鹏志朱理玮李克敏薛承锐刘彤周德俊罗宇东逯宁章志翔何小玲本文报告一例小肠移植及术后处理经验。该受者为21岁男性,患克隆氏病15年,严重贫血,进行性营养不良。1995年9月18日接受同种异体节段性小肠移植,血管采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Lifor器官保存液对猪小肠的低温保存效果。方法24只白色杂种猪,随机分成Lifor液组和威斯康星大学保存液(University of Wisconsin solution,UW液)组,分别采用4℃的Lifor液和uw液灌洗并低温保存移植小肠,每组再根据供肠保存时间的不同随机分成两个亚组,分别为保存6h、9h组,每个亚组6只动物。建立猪自体节段性小肠移植模型。比较低温保存小肠结束时Lifor液组和UW液组小肠黏膜的组织病理学及三磷腺苷(ATP)含量的改变,并测定移植小肠造口输注麦芽糖后各时间点的血糖水平,观察移植后小肠吸收功能情况。结果供肠保存6h和9h后,Lifor液组与UW液组的小肠组织病理学改变基本一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保存9h的小肠黏膜形态异常,损伤较保存6h的小肠黏膜严重。供肠保存6h和9h后,Lifor液组与UW液组的小肠黏膜ATP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小肠黏膜的ATP含量随保存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移植后7、14d两组小肠吸收功能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for液低温保存小肠的效果与UW液相当,且成本低廉,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原位小肠移植后肠管吸收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大鼠原位小肠移植后肠管的吸收功能的变化.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小肠移植组(采用改良的kort法行二步法大鼠原位小肠移植)和对照组,术后分别于2、4、8周检测移植小肠15N-Gly的吸收和移植小肠功能酶(Na+,K+-ATP酶、双糖酶)活性.结果 对15N-Gly的吸收和小肠功能酶活性在原位移植术后2周下降明显,4周时双糖酶的功能、氨基酸的吸收恢复正常,8周时Na+-K+ATP酶也接近正常.结论 大鼠小肠原位移植后,移植小肠吸收功能在4周左右时接近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甘氨酰答氨酰胺(Gly-Gln)二肽对猪自体节段性小肠移植细菌易位的抑制作用。方法 白色杂种猪10只行自体节段性小肠移植后随机分成2组:STPN组(n=5),术后行标准全肠外营养TPN28天,GTPN组(n=5)行与STPN组等氮等热量强化Gly-Gln(3%)的TPN28天。观察受体血浆Gln浓度及移植小肠粘膜Gln古量.移植小肠系膜淋巴结、肝、脾细菌数量和移植小肠对乙三胺五乙酸(^99mTc-DTPA)的通透性。结果 术后28天.GTPN受体血浆Gln浓度和移植小肠粘膜Gln含量均高于STPN组,GTPIN组肠系膜淋巴结、肝、脾细菌数量(5.52±1.04.5.96±1.08,5.96±1.43LogCFU/g组织)明显低于STPN组(3.01±1.28,3.16士1.32,3.24±1.27LogCFU/g组织).术后二组移植小肠通透性均增加.但GTPN组明显高于SIPN(24.01士7.44%Vs7.77±3.04%.P<0.01)。结论 GIy-Gln能提高受体血浆Gln浓度,维持移植小肠粘膜Cln含量,降低肠道通透性和细菌易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甘氨酰谷氨酰胺(Gly-Gln)二肽对猪自体节段性小肠移植细菌易位的抑制作用。方法白色杂种猪10只行自体节段性小肠移植后随机分成2组:STPN 组(n=5),术后行标准全肠外营养 TPN 28天,GTPN 组(n=5)行与STPN 组等氮等热量强化 Gly-Gln(3%)的 TPN 28天。观察受体血浆 Gln 浓度及移植小肠粘膜 Gln 含量,移植小肠系膜淋巴结、肝、脾细菌数量和移植小肠对乙三胺五乙酸(~(99m)Tc-DTPA)的通透性。结果术后28天,GTPN 受体血浆 Gln 浓度和移植小肠粘膜 Gln 含量均高于 STPN 组,GTPN 组肠系膜淋巴结、肝、脾细菌数量(5.52±1.04,5.96±1.08,5.96±1.43LogCFU/g组织)明显低于 STPN 组(3.01±1.28,3.16±1.32,3.24±1.27Log CFU/g 组织),术后二组移植小肠通透性均增加,但GTPN 组明显高于 STPN(24.01±7.44%Vs7.77±3.04%,P<0.01)。结论 Gly-Gln 能提高受体血浆 Gln 浓度,维持移植小肠粘膜 Gln 含量,降低肠道通透性和细菌易位。  相似文献   

11.
椎间盘移植实验──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实验在6只猴体上制备自体椎间盘移植模型,观察术后不同时期生理载荷下屈伸活动时移植椎间盘的刚度(stiffness)变化。结果表明:术后2月,移植的L3~4椎间盘在整个屈伸活动中较上、下正常对照椎间盘的变形增大;术后4月,移植椎间盘变形接近正常对照椎间盘;术后6月,移植椎间盘刚度明显恢复。实验结果提示术后早期有腰椎节段性不稳倾向,中晚期稳定性恢复,移植椎间盘可满足生理活动功能需要。  相似文献   

12.
小肠移植是治疗小肠功能衰竭终末期的唯一确切手段.移植手术导致移植肠外源性神经去除,内源性神经连续性被破坏,产生肠功能障碍,成为影响术后移植肠功能恢复的原因之一.大量研究显示,失神经支配导致移植肠的运动,分泌,吸收功能均发生变化[1,2],影响移植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了低温保存小肠能量物质含量与移植术后移植物活力的关系。猪小肠分别采用4℃乳酸林格液,Eurocollins液,高渗枸橼酸嘌呤液和武汉器官-1号液保存,供肠分别保存10.18,24小时后行自体节段性移植。低温保存后小肠组织结构不能预测移植小肠活力,而肠粘膜能量物质与移植物活力有关,存活小肠粘膜ATP含量在0.67±0.16nmol/g湿重,非存活小肠0.28±0.11nmol/g湿重,以肠粘  相似文献   

14.
活体小肠移植术后移植肠功能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活体小肠移植术后移植肠功能的检测方法。方法 对国内首例活体小肠移植术后患观察其饮食状况、消化道症状,定期予以血、尿、便常规和肝肾功能及营养指标的检测,并进行免疫抑制剂普乐可复(FK506)全血质量浓度测定,以监测移植肠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患至今健康生存48个月余,并已参加工作。能自由进食,大便成形,1~2次/d,体重维持在56~58kg,血红蛋白120g/L以上,白浆总蛋白、白蛋白正常。D—木糖吸收试验,尿中排出率在26%~30%。FK506血药浓度维持在5—6ng/ml,吸收功能稳定。全消化道钡餐检查,肠蠕动良好,无狭窄性改变。结论 营养指标、D—木糖吸收试验、FK506全血质量浓度等检测能有效判定移植小肠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小鼠小肠移植模型制作的手术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研究小肠移植排斥反应提供良好的动物实验模型,方法:选用BALB/c小鼠进行同种异体异位节段性小肠移植。结果:在施行的210次手术中,模型稳定后的108次小肠移植的手术成功率为74.07%。结论:精细的显微外科手术技术是减少出血,防止血管吻合口并发症和提高手术成功率的保证,掌握麻醉的深浅度,合理的补液以及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部分脱钙骨基质明胶移植治疗节段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部分脱钙骨基质明胶移植治疗节段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马在松付源卢开柏臧素红*节段性骨缺损的治疗一直是骨科领域的一大难题。自体骨源有限;异体骨移植后吸收替代缓慢,甚至终生不被吸收而成为死骨;人工假体置换后松动问题难以克服。近数十年来国内外一直在努力寻找理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节段性足趾游离移植修复拇、手指部分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节段性第2足趾对11例拇、手指部分复合组织缺损进行修复,并对其解剖基础、操作要点及优缺点进行阐述。结果本组11例节段性游离移植指体及伤指全部成活,创面及时治愈,感觉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节段性足趾游离移植修复再造拇、手指部分缺损可恢复良好的感觉、功能与外形,是当前拇、手指部分缺损修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小肠移植后其功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在自体移植时,其功能可以逐渐恢复,在异体移植时,其功能恢复取决于排斥反应的控制与否,在原位移值时,其功能恢复较快,在异位移植时,其后期功能变化与失去肠内容物刺激有关。大鼠40 cm 小肠是维持其生存所必需的小肠量,狗100cm、猪300 cm 小肠就能维持其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n-3脂肪酸(n-3FA)、l,6二磷酸果糖(FDP)和谷氨酰胺(GLN)特殊营养支持对移植小肠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 196只近交系Wistar大鼠分别作为供、受体行全小肠异位移植,术前和术后应用n-3FA灌胃和TPN中加入FDP、GLN静脉输注10d,用^15N甘氨酸(^15N-Gly)对移植小肠进行灌注,收集不同时间的血液标本,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吸收的^15N-Gly及其丰度。结果 各组^15N-Gly的血浆丰度均在lh最低,3h达到最高峰。其中l、2和3h的丰度值均以n-3FA FDP GLN组为最高,分别是非必需氨基酸(NEAAs)对照组的9倍、3倍和2.5倍,其余各实验组血浆内^15N-Gly的上升速度及丰度值也明显高于NEAAs对照组。结论 外源性n-3FA、FDP和GLN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移植小肠的吸收功能。利用稳定性同位素^15N标记氨基酸,GC-MS技术分析移植小肠吸收功能的方法不具放射性,特异性和灵敏度都很高,值得临床小肠吸收功能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邻近关节肿瘤性骨缺损修复的长期效果。方法对邻近关节的骨肿瘤,在彻底切除的同时,采用吻合血管节段性腓骨移植予以修复。结果32例经术后5~10年,平均6.5年随访,移植腓骨满意地修复邻近关节的腔性骨缺损,其移植节段腓骨相互融合,使关节获得良好支撑性修复;其功能令人满意。结论切取有独立供血系统腓骨,进行节段性骨移植,具有取骨量小,支持力强,不易吸收,无疑是吻合血管腓骨移植的扩展,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