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成纤维细胞与肾间质纤维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有的研究表明,成纤维细胞在肾间质纤维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着重概述了肾间质中成纤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相互关系及其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肌成纤维细胞与肾间质纤维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肾间质纤维化 (renalinterstitialfibrosis)导致肾脏损害进行性发展 ,几乎是所有肾脏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共同途径。它通过 3个途径造成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⑴间质纤维化导致肾小球后毛细血管狭窄、阻塞 ,肾小球血流减少 ;⑵肾小球萎缩 ,Bowman囊壁层上皮细胞增殖 ,肾小球塌陷 ;⑶肾小管 ,特别是近端肾小管萎缩 ,通过管球反馈机制影响肾小球功能。其特征为肾小管和间质毛细血管的丧失及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lularmatrix ,ECM )如Ⅰ、Ⅲ、Ⅳ、Ⅴ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层粘…  相似文献   

3.
有与无间质纤维化肾组织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及凋亡比较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 了解成纤维细胞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在原代和传代培养中,观察来自间质纤维化人肾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及凋亡情况。结果 发现来自间质纤维化传脏的成纤维细胞分化异常,生长过度凋亡减少。结论 肾间质纤维化发病机理不仅与成纤维细胞过度生长有关,也可能与其凋亡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4.
中药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各种肾脏病进行性肾功能恶化主要取决于肾间质纤维化(RIF)的严重程度,因此,RIF已越来越受人们重视.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早期表现可为肾小管-间质局部炎症,随后出现多种细胞生长因子大量分泌,可直接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及肾间质成纤维细胞(RIFS)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变、RTEC凋亡过多、RIFS大量增殖及凋亡减少,从而导致肾间质内细胞外基质成分(ECM)过度积聚,最终形成RIF.  相似文献   

5.
成纤维细胞与肾纤维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hRIFs),Fas表达并以抗Fas抗体诱导hRIFs调亡,方法:分离人肾肾乳头组织培养hRIFs,以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左旋缬氨酸选择性培养基培养作细胞鉴定,采用RT-PCR,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正常hRIFsFas表达,不同r干扰素浓度(r-IFN,50U/ml,100U/ml,1500U/ml和2000U/ml)与hRIFs孵育48h后,采用Northern杂交,Western印迹和流式细胞术检测Fas表达,经r-IFN预处理(500U/ml,48h)的hRIFs,加入抗Fas抗体(IgM,0.5mg/ml)作用12h,以形态学,DNA电泳和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结果:培养细胞呈梭形,波形蛋白(+),上皮细胞膜抗原(一),选择性培养基内逐渐死亡,正常hRIFs有Fas mRNA和蛋白表达,r-IFN可明显上调其表达水平,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测定未加r-IFN的hRIFs中Fas表达阳性细胞占5.91%,上述浓度r-IFN作用后依次为59.44%,69.39%,70.06%和75.47%,呈剂量依赖性增强,抗Fas抗体可引起高表达Fas的hRIFs核固缩,核断裂,DNA电永呈现梯形结构,流式细胞术呈现二倍体凋亡细胞,对照组凋亡细胞百分数为7.09%,上述浓度度抗Fas抗体作用后依次为24.35%,27.89%,29.38%和31.21%,结论:Fas表达于hRIFs且可被r-IFN显著上调,抗Fas抗体能够诱导高表达Fas的hRIFs凋亡。  相似文献   

7.
NF-κB与肾间质纤维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肾间质纤维化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的最终结果,其主要病理改变表现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和细胞外基质的过度积聚.大量的临床和动物实验表明,各种肾脏疾病肾功能恶化的主要程度取决于肾间质受损的程度,因此,肾间质纤维化这些年来倍受人们重视,相关研究进展很快.NF-κB是一种多向性调节作用的核转录因子,参与了许多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就近些年来国内外NF-κB在肾间质纤维化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数慢性肾功能衰竭都伴有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研究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对于揭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已有动物实验证实,损伤和再生的肾小管能够合成和分泌较多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l],而且细胞 因子对靶细胞的作用需要相应的受体。我们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FGF及其相应的受体(FGFR)在伴有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增生硬化性肾炎的肾穿刺组织的表达情况,试图阐明FCF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一、材料和方法 1.材料:选自1996年到1997年北京 医…  相似文献   

9.
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是多种慢性肾脏病发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途径,它以过量细胞外基质在肾间质积聚及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增生为特征[1].RIF进程中多种细胞、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导致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多、降解减少和沉积过度,最终导致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成员之一,主要作用是促进多种细胞分裂,诱导内皮细胞转化。近年发现,bFGF可促进肾小管细胞再生并使其向成纤维样细胞转化,能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同时还与TGF-β之间存在正反馈环,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核转录因子κB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是各种原因造成的肾小管及间质病变的最终结果,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进展过程中的主要病理特征是间质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ECM)的过度积聚.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作为具有多向性调节作用的核转录因子,调控一系列重要的免疫因子表达,参与肾组织损害及肾间质纤维化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2.
周细胞是与内皮细胞接触并部分包埋于血管基底膜的间充质细胞.周细胞具有分化能力,其表面标志物根据不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病理生理环境而发生变化.研究表明,周细胞是肾脏肌成纤维细胞的主要来源,多种信号通路参与了周细胞/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的过程.本文综述了周细胞在肾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周细胞...  相似文献   

13.
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对人肾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在肺纤维化时的肺成纤维细胞以及肝纤维化时的枯否氏细胞中,成纤维细胞出现增殖、凋亡、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引起ECM的代谢改变等变化,而这些变化都是由整合素所介导的[1,2]。但目前对于肾间质纤维化发生过程中人肾成纤维细胞(KFB)、ECM、整合素3者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还很少。本实验拟用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刺激体外培养的KFB,研究bFGF对KFB增殖、分泌Ⅰ型胶原及表达整合素β1的影响,从而进一步阐明肾间质纤维化的发  相似文献   

14.
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成分在。肾间质内过度沉积和肾间质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的增生。肾间质纤维化几乎是所有慢性肾脏疾病进行性发展的共同通路,是导致慢性肾衰竭(CRF)的病理学基础。现代医学对于肾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已逐步全面,其中尤以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一直被认为是肾纤维化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csis,RIF)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途径,以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在肾间质的过度积聚与沉积,以及成纤维细胞的增生为特征,是多种细胞、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最终导致ECM合成增多,降解减少,  相似文献   

16.
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rosis,RIF)是终末期肾病最特征性的表现,与肾衰竭的进展密切相关。RIF相关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主要肾间质肌纤维母细胞(myofibroblast,MFB)合成分泌[1]。明确MFB的来源,对研究肾间质纤维发生发展意义重大。传统观点认为,肾小管上皮细  相似文献   

17.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病进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共同的病理改变,对慢性肾脏病的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其主要病理特征为炎症细胞浸润、小管萎缩,毛细血管丢失和大量胞外基质成分(ECM)积聚。近年来,人们围绕细胞外基质产生的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肌成纤维细胞被认为是产生胞外基质的主要细胞。然而肌成纤维细胞从何而来,目前存在不少争议。本文将着重对有关肌成纤维细胞来源的研究进行综述。确定肌成纤维细胞来源,对于靶向性抗纤维化治疗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路径,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ECM)成分在肾间质内过度沉积。其主要病理改变为正常肾单位的丢失,取而代之以大量成纤维细胞及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  相似文献   

19.
肾间质纤维化(renalinterstitialfirosis,RIF)是终末期肾病最具特征性的表现,与肾衰竭的进展密切相关。RIF相关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主要肾间质肌纤维母细胞(myofibroblast,MFB)合成分泌。明确MFB的来源,对研究肾间质纤维发生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及其中药防治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ribrosis)是指由多原因引起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成分在肾间质内过度沉积和肾间质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的增生.肾间质纤维化几乎是各种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途径和主要病理基础.有研究表明小管-间质纤维化组织学分级与肾小球硬化的组织学分级相比更能反映肾功能的丧失程度[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